第283章 众谋士出计-《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众人笑容满面。

  灭了公孙瓒,他们主公全取幽州,夺取河北更进一步。

  特别是众武将,脸上虽然有着污渍,但他们的眼中却有光。

  曙光刺破黎明,照亮了曹性和麾下文武的脸庞。

  将那些文武眼中的光照得格外分明。

  曹性也看着几个将领眼中的红丝。

  他知道,大家都一夜未睡,都有些疲惫。

  他自己眼睛也有些涩。

  “全军将士休整一日,翌日大军继续出发。”

  “诺!”

  ......

  五日后,公孙瓒将所有辎重兵马都迁移到了卢龙塞。

  卢龙塞作为一个关隘,还是易守难攻的关隘,可以说是绝对的易守难攻。

  它位于燕山山脉深处,有着险峻的峡谷通道。

  更是扼守着从塞外草原进入右北平甚至幽州河北的传统要道卢龙道。

  地势险要无比,山高谷深。

  大军在这个地形里面是无法展开的。

  而卢龙塞还有一个极大的军事价值,即为军事而准备的塞。

  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堡垒。

  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战争而设计。

  城墙烽火台营垒等防御体系完善。

  守住卢龙塞,等于锁死北方敌人。

  意味着草原的敌人或者从北方出兵的敌人是过不了卢龙塞的。

  而卢龙塞也有足够的水,即濡水。

  有这么一条河流过卢龙塞,意味着公孙瓒不会缺水。

  毕竟直接用河水或者在河边挖井是不会缺水的。

  至于投毒什么的,这却是不现实。

  因为濡水量巨,要投毒,需要大量的毒物。

  关键河水是流动的,可以稀释毒素。

  这时候这种大型河流,投毒是没用的。

  公孙瓒安排好了防守后,便安静地等候着曹性。

  卢龙塞前沿旷野上,此刻曹性带着大军缓缓来到旷野上。

  作为卢龙塞前沿地点,也是驻兵的好地方。

  公孙瓒便在旷野卢龙塞出口驻兵。

  曹性安营扎寨后,领着众文武来到中军大帐。

  曹性率先走进大帐,然后走到主位坐下,麾下文武坐在左右。

  曹性看了看众人,大家都面带笑意。

  曹性知道他们为什么笑。

  因为公孙瓒死守卢龙塞,败亡就成为了定局。

  就算他们只困不攻,公孙瓒也能被困死。

  毕竟公孙瓒粮草支撑不了多久。

  当然,五千多士卒一个月吃个四千石粮食,公孙瓒的粮食还是足够吃好几年的。

  毕竟公孙瓒将徐无县及其周边豪强的粮草抢了。

  少说也抢到数万甚至数十万石粮草。

  加上公孙瓒自己府库剩下的粮草,起码也够公孙瓒士卒吃三年。

  但三年的话曹性可等不了。

  “公孙瓒守此要塞,其以数千人守此塞,可谓是刚刚好。欲破之,诸位有何教我?”

  曹性好奇地看着众人,目光多在几位谋士身上停留。

  田丰率先抱拳道:“主公,卢龙塞防御体系完善。”

  “有完整的、纵深的防御。”

  “即各个关卡。”

  “首要便是卢龙塞前沿,也是峡谷之入口。”

  “此地乃峡谷入口,公孙瓒定然重兵把守。”

  “破了峡谷入口后则是两侧山脊。”

  “同样是有重兵埋伏两侧。”

  “过了山脊,才至核心关城卢龙关。”

  “最后才到塞中独立关隘,即关中之城。”

  “此塞易守难攻,我军强攻必伤亡惨重。”

  “丰以为围困即可,待其缺粮,其必亡矣!”

  “我军派遣兵马将幽州其他郡县占据,有冀州为基,也足以困死他。”

  众文武闻言,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

  但几个武将眉头却是微微皱起。

  让他们几年都在这里围困公孙瓒,那日子可太枯燥了。

  他们不想。

  曹性看向几个谋士,笑着继续问道:

  “可还有计?”

  郭嘉沉吟道:“嘉以为可迂回奇袭,翻越险隘,或有奇效。”

  曹性微微点头,看向郭嘉:“奉孝细言之!”

  郭嘉点点头,分析道:

  “此塞虽险,但为山脉中一个据点。”

  “燕山山脉无比巨大,必有小径可通至塞腹。”

  “可派遣士卒探查小径,或寻附近村民甚至是异族为向导,助我等奇兵饶至塞后。”

  “前方主力先是佯攻,后方奇兵发动奇袭。”

  “待奇袭时,前方主力强攻,或可一路杀至其后方。”

  戏忠开口道:“此计虽妙,但甚险,稍不注意,奇兵可能全军覆没。”

  曹性微微点头,这确实是奇计险计。

  他看向戏忠:“志才有何教我?”

  戏忠想了想,沉吟道:

  “公孙瓒之局面,败亡是定局。”

  “其内部定然不稳,或可以离间计。”

  “离间策反,而后里应外合。”

  戏忠说完,见曹性继续看着他,他解释道:

  “人心总归是怕死的,公孙瓒麾下,总有怕死之人。”

  “我军可将劝降信射入关内,以及散布谣言。”

  “劝降诱导,甚至指名道姓给予高官厚禄。”

  “或假称与其中将领有密约。”

  “如此公孙瓒定猜忌其部将,其部将也惧怕公孙瓒灭之,双方离心离德。”

  “更或者将塞中将士家眷找来此地劝降。”

  “若找了塞中将士家眷,城中内部必然不稳。”

  “而底层军官,主公更是可许之高官厚禄。”

  “此计代价最小,益却巨大。”

  众人闻言,微微点头。

  曹性也是一脸认可的点头,这个计谋他已经打算做了。

  包括郭嘉的奇计他也在考虑。

  他的目光又移向沮授和李儒。

  沮授见了曹性的目光,轻声道:

  “授有一拙计,或可一试。”

  “我军兵多将广,此我军之大利。”

  “可派遣少许兵马,轮番不分昼夜佯攻。”

  “半夜可敲锣打鼓,假装袭击。”

  “待敌军准备防守时我军又撤离。”

  “如此反复,不消数日,敌军将士疲敝,士气低落。”

  “若其中来一次实攻,必可破关。”

  曹性闻言,笑着点点头,赞道:“此计甚妙,可用也!”

  曹性目光又看向李儒。

  李儒见曹性的目光,本不想说,但想了想,他还是开口道:

  “诸位皆有妙计,儒有一计,只是此计有伤天和。”

  曹性闻言,大致猜到是什么。

  李儒已经说出口:“将病死的牲畜,或是患病之士兵尸体,投入关中,甚至是投入河源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