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锦囊定策与青徐烽烟-《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泰山郡外的短暂胜利,并未驱散笼罩在流亡朝廷头上的阴云。

  乐进虽退,但曹操亲率的主力正滚滚而来,其先锋已抵近泰山郡西南。

  刘备麾下虽有两万精锐,但既要护卫天子与大量百姓,又要应对即将到来的曹军主力,兵力捉襟见肘。

  更严峻的是,内部尚未整合,吕布、张辽等部虽至,却如同几把未安剑柄的利刃,稍有不慎便会伤及自身。

  临时设在天子銮驾旁的军帐内,气氛凝重。

  刘备、张飞,蔡琰、陈登、陈宫,赵云、以及刚刚赶到的吕布、吕玲绮,张辽、张燕等人齐聚一堂。

  吕布面带倨傲,张辽沉默肃立,张燕则带着山野的彪悍之气。

  如何安置这些骄兵悍将,如何应对迫在眉睫的曹操,如何在这四战之地立足,每一个问题都沉重如山。

  “曹贼大军不日即至,泰山郡城小民贫,非久守之地。应劭态度暧昧,不可尽信。如之奈何?”

  刘备看向陈登,眉头紧锁。

  陈登沉吟未语,吕布却冷哼一声:“有何可虑?曹兵来多少,某便杀多少!在白马憋屈够了,正好杀个痛快!”

  他身后的吕玲绮亦是跃跃欲试。

  张辽则相对冷静:“温侯勇武,天下皆知。然我军新败,士卒疲惫,百姓惊恐,亟需休整。曹操势大,正面决战,恐非良策。”

  帐内一时议论纷纷,却难有定论。

  就在这时,蔡琰缓缓起身,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脸上虽带倦容,眼神却异常清澈坚定。

  “皇叔,诸位将军,”她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局势虽危,然我等并非无路可走。”

  在众人注视下,她再次取出了那个颜色陈旧的锦囊,这是郭嘉留下的最后一个。

  “奉孝离去前,曾言此囊需在绝境逢生、却又面临抉择之时开启。如今,或许正是时候。”

  她纤细的手指解开丝线,取出了内里的绢布。

  这一次,上面的字迹似乎比前两次更加清晰,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从容:

  “若得喘息,勿困于一城。曹操势大,不可正面久持。当以天子名分,行裂土之实。使吕布、张辽,挟新胜之威,北取青州,收臧霸溃卒,据北海、城阳,连公孙瓒以为奥援,成犄角之势。使张燕联络旧部,搅动冀南,使袁绍不得安枕。刘备主公,稳固徐州,西结张绣,南抚孙策,广积粮,缓争霸。待天下有变,则青、徐并进,大事可图。切记:名器在手,分化瓦解,乱中取利。”

  帐内一片寂静,唯有粗重的呼吸声可闻。

  这第三条计策,不再是单纯的求生或转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反攻蓝图!

  它精准地利用了当前各方势力的矛盾和己方残存的力量,化被动为主动,将流亡的劣势转化为战略扩张的契机!

  “北取青州……连公孙瓒……搅动冀南……”刘备喃喃自语,眼中光芒越来越盛。

  这计策,将他们从被动迎接、四面受敌的困境中解放出来,指明了一条以攻代守、主动开辟新局面的道路!

  吕布闻言,更是哈哈大笑:“好!好个郭奉孝!正合某意!青州那些土鸡瓦狗,何足道哉!某愿往!”

  他正愁无处发泄,攻打相对空虚且刚被自己重创过的青州,无疑是上上之选。

  张辽也微微颔首,相比于困守,主动出击,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更符合他的用兵之道。

  张燕眼中闪过野性的光芒,重返黑山,如龙归大海,正是他所愿。

  蔡琰看向刘备,沉声道:“皇叔,此策可行否?”

  刘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郑重道:“郭嘉军师之策,深谋远虑,备……叹服!便依此计而行!”

  决议既定,行动迅捷如风。

  蔡琰立刻以天子名义,颁布诏令:敕封吕布为平东将军,总督青州军事;张辽为建武将军,辅之;令其二人即刻统率本部并拨付部分兵马,北渡济水,收复被臧霸占据及袁绍势力渗透的青州诸郡,并与幽州牧公孙瓒联络,共抗国贼。敕封张燕为平难中郎将,令其潜回黑山,召集旧部,袭扰袁绍后方。

  同时,又遣刘备帐下简雍为使,携带厚礼与天子诏书,西入宛城,结好张绣,许以其南阳太守之位,共抗曹操。

  又派孙乾南下,以天子名义安抚孙策,承认其已占之地,并加封其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吴郡、丹阳三郡事务,试图稳住这头江东勐虎,至少使其暂时拖住袁术。

  吕布、张辽得令,毫不耽搁。

  吕布憋了一肚子火,此刻尽数化为战意。

  他与张辽合兵一处,加上刘备拨付的部分丹阳兵,共计约两万五千人,以吕玲绮为先锋,悍然北渡济水,杀入青州!

  此时的青州,因臧霸新败远遁,守备空虚,各地守军群龙无首。

  吕布大军如同虎入羊群,连克漯阴、着县,兵锋直指青州重镇临菑!

  所到之处,臧霸旧部或降或逃,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吕布更是打出“奉诏讨逆,收复王土”的旗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地豪强的抵抗意志。

  张辽则负责扫清侧翼,安抚地方,展现出卓越的军政才能,将吕布打下的地盘迅速消化稳固。

  青州局势,因这支奇兵的闯入,瞬间天翻地覆。

  消息传回,袁绍在邺城暴跳如雷。

  “吕布竖子!安敢如此!”

  他本想南下与曹操争利,没想到后院起火。

  青州若失,不仅侧翼暴露,连通河北与青徐的通道也将受到威胁。

  他不得不紧急抽调正准备南下的部分兵力,由大将淳于琼率领,东进青州,试图阻挡吕布兵锋。

  这使得袁绍对徐州的直接压力大为减轻。

  与此同时,张燕轻车熟路,悄然潜回黑山。

  他凭借昔日威望,很快聚集起数千旧部,开始在魏郡、赵国一带频频出击,袭扰粮道,攻打坞堡,虽不能动摇袁绍根本,却如同烦人的蚊蚋,让袁绍不胜其扰,无法全力应对青州和南面的局势。

  宛城方面,张绣与贾诩接到刘备结盟的请求和天子的正式任命,贾诩捻须沉吟良久,对张绣道:

  “曹操重心东移,蔡琰脱困,其势未稳,然有天子在手,潜力无穷。与之结盟,可保南阳暂时无虞,且待两家相争,我等坐观其变,此乃万全之策。”

  张绣遂接受任命,与刘备约为唇齿,虽未直接出兵,却也在南面牵制了曹操部分兵力。

  然而,南方的孙策,却并非一道诏书就能轻易安抚。

  孙策志向远大,岂会满足于区区三郡?他表面接受朝廷封赏,却并未停止北上的步伐,反而加紧了攻打袁术残余势力的动作,其觊觎淮南乃至徐州之心,昭然若揭。

  泰山郡的临时行在,蔡琰听着各方传来的消息,青州捷报让她稍感欣慰,但孙策的动向和近在咫尺的曹操主力,依旧让她心头沉重。

  “皇叔,曹操大军已至梁甫,距此不足五十里。泰山郡不可久留,需尽快南下,进入徐州腹地,依托彭城、下邳等坚城,方可从长计议。”陈登建议道。

  刘备点头,看向蔡琰:“蔡大家之意如何?”

  蔡琰望向帐外苍茫的群山,轻声道:“奉孝之策已为我们打开了局面,但前路依旧艰险。就依元龙先生之言,南下吧。”

  她顿了顿,心中想道:“只是,不知奉孝如今……身在何方,病情如何了……”

  就在流亡朝廷再次启程,准备南下的同时,曹操的大军已如乌云压顶,兵临泰山郡城下。

  得知吕布北上青州,张燕扰乱冀南,刘备又结好张绣,曹操脸色铁青,他知道,自己还是慢了一步,让蔡琰和刘备赢得了喘息和布局的时间。

  “好一个郭奉孝!快死了还要给我添如此大的麻烦!”

  曹操猛地一挥马鞭,“传令,攻城!拿下泰山郡,我要看看,他们还能逃到哪里去!”

  烽火,在青州、在徐州、在兖州边境再次熊熊燃起。

  一场围绕着汉室最后旗帜,更为复杂、更为残酷的争夺战,刚刚拉开序幕。

  而那个病弱谋士留下的计策,究竟能将这乱世引向何方,无人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