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赦书忽降九重天,玉碎当年化柳烟-《五姑娘的狼将军》

  六月廿八,注定是铭刻于史册的前一日。未至辰时,金乌早已挣脱云霭的束缚,将万丈光芒泼洒在巍峨的皇城之上。

  湛蓝如洗的天幕下,飞檐斗拱的琉璃瓦流淌着碎金般的光泽,蜿蜒如龙的朱红宫墙上,为帝后大婚新系的赤色锦缎在晨风中舒卷翻飞,猎猎有声。

  空气中弥漫着夏日清晨特有的、混合了草木清芬与御苑花香的微醺气息,夏风习习,温柔地拂过殿宇间高悬的鎏金铜铃,竟带出几分罕见的、轻盈的韵律。

  然而,这普天同庆的喜气,似乎被太极殿那九丈九尺九寸高的蟠龙金柱与厚重的玄色殿门隔绝了一层。

  殿内,气氛凝重如铁。丹陛之下,文武百官身着繁复的朝服,按品阶肃然鹄立,冠冕上的梁珠垂旒纹丝不动,仿佛连呼吸都刻意放缓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丹陛之上,那坐在宽大得几乎将他淹没的蟠龙宝座中的少年天子白朗。

  白朗身着玄黑为底、绣十二章纹、滚赤金龙边的衮冕,十二旒白玉珠串成的冕旒低垂,半遮着他尚显稚嫩却已初具威仪的面庞。

  次日是他与皇后张静姝的大婚之日,按照祖制,需于此吉时在太极正殿宣告大赦天下的恩旨,以示天子仁德,泽被苍生。

  “吉时到——宣诏——” 司礼监掌印太监、皇帝近身总管福公公那特有的、略带一丝尖利却又穿透力极强的嗓音,在空旷寂静的大殿中骤然响起,如同投入古潭的石子,激起无形的涟漪。

  他双手恭敬地捧起一卷明黄色的缂丝卷轴,那卷轴仿佛重逾千钧,承载着足以颠覆无数人命运的重量。

  福公公深吸一口气,展开圣旨,用他那刻入骨髓的、抑扬顿挫的宣旨腔调高声诵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乾坤合德,爰定大婚之礼;泽雨覃恩,宜布旷荡之典。今朕躬承鸿绪,册立中宫,嘉礼告成,普天同庆。仰体昊天之慈,俯顺黎庶之望,特颁恩诏于天下:凡在囹圄,除十恶不赦、谋叛大逆者,咸赦除之!钦此——”

  “咸赦除之”四字,如同惊雷,在死寂的太极殿中轰然炸开!

  群臣之中,瞬间掀起一片难以抑制的骚动,虽然无人敢高声喧哗,但那低沉的、夹杂着无比惊愕的吸气声,以及彼此间迅速交换的、充满难以置信的眼神,如同无数细小的旋风,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上盘旋冲撞。

  赦免死囚,在大婚之时并非没有先例,以示仁德。然而,“除十恶不赦、谋叛大逆者”这一条,却像一道无形的、默认的铁闸。

  而此刻,皇帝这道旨意,竟将这道铁闸也打开了?十恶不赦,谋叛大逆……这几乎囊括了所有不可饶恕的重罪!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些本该在秋后处决、甚至凌迟碎剐的重犯,竟也能沐浴到这“大婚”的恩泽而侥幸偷生?

  群臣震骇莫名,纷纷垂首,心思各异。礼部尚书捻着胡须的手停在半空,嘴唇无声地翕动;刑部侍郎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眼神飘忽;几位老成持重的阁老,眉头拧成了深壑,袖中的手指微微颤抖。

  这赦免的范围……太宽了!宽得令人心惊胆战!尤其联想到那座象征着帝国最黑暗、最深重罪孽的所在——大内天牢,以及其中关押的那些钦命重犯……一股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毒蛇,悄然爬上许多人的心头。

  就在这片压抑的惊涛骇浪中,一个身影的存在感,却如同极地冰山骤然撞入暖洋,散发出足以冻结整个大殿的凛冽寒意!

  镇北王白战!他站在武官队列的最前方,身姿挺拔如渊渟岳峙。

  一身玄色蟒纹亲王常服,并未着甲,但那久经沙场、浸透血火的气息,却比任何甲胄都更具压迫感。他依旧保持着抱拳听旨的姿态,宽厚的肩膀线条绷紧如铁,仿佛蓄满了千钧之力。

  那张轮廓分明、如同刀劈斧削般的刚毅面庞上,此刻却是一片骇人的冰封。

  当福公公用那尖细的嗓音宣读“咸赦除之”时,白战那双鹰隼般的锐利眼眸,瞳孔骤然收缩成了针尖大小!仿佛有实质的寒芒从中迸射而出,直刺向丹陛之上的福公公,以及那卷明黄的圣旨!

  他下颌的线条陡然绷紧,牙关紧咬,腮边肌肉微微隆起,显出一种近乎狰狞的力道。

  那双曾执掌千军万马、挥斥方遒的大手,骨节因用力而泛出嶙峋的青白色,紧紧攥成拳头,微微颤抖着,似乎下一秒就要捏碎什么。

  一股狂暴、凶戾、如同受伤猛虎般的恐怖气息,毫无征兆地以他为中心轰然爆发开来!

  离他较近的几位大臣,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瑟缩了半步,仿佛靠近了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口。

  整个太极殿的温度,仿佛都因白战的反应而骤然降至冰点。

  ?“定国公府……也在赦免之列?”? 一个冰冷得几乎不带任何人类情感的声音,低沉地响起,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中硬生生挤出来的冰碴子,清晰地穿透了群臣压抑的骚动。

  福公公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和那如有实质的杀气刺得浑身一颤,拂尘的尾穗都跟着抖了一下。

  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顶着那几乎要将他洞穿的目光,硬着头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补充解释道:“回……回王爷,陛下隆恩浩荡,诏书所言‘凡在囹圄,除十恶不赦、谋叛大逆者’,皆……皆在赦免之列。定国公府……虽犯重罪,然……然其族人所犯,经三司会审定谳,罪状所列……非……非谋叛大逆之首恶条款……”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细不可闻,额角已是冷汗涔涔。

  “非谋叛大逆之首恶?” 白战咀嚼着这几个字,嘴角忽然咧开一个极其古怪、极其冰冷的弧度,那绝非笑容,而是滔天怒火的扭曲前兆。

  他猛地抬头,目光不再是针对福公公,而是越过他的肩膀,直射向蟠龙宝座上那个被冕旒遮挡了表情的少年天子——他的侄儿,皇帝白朗!

  那目光中蕴含的复杂情绪,足以让最迟钝的人心惊胆寒:有难以置信的震惊,仿佛看到最荒谬绝伦之事;有被彻底激怒的狂涛,如同领地遭受侵犯的兽王;更有一种深沉的、被刺痛后的悲愤!

  先帝晚年,缠绵病榻,心中最深的郁结与恨意,便是这背主求荣、勾结外敌、证据确凿的定国公府!是先帝亲口御批“尽诛九族,以儆效尤”!

  是白战自己,亲自带兵查抄了那座煊赫百年的府邸,将那些道貌岸然的罪囚锁入天牢最深处!那些阴暗潮湿的石牢里,每一块砖石都浸透着先皇的愤怒与皇家的耻辱!

  ?仇人!不共戴天的仇人!??诛九族的死罪!??永不赦免的烙印!?

  如今,竟被这一道轻飘飘的、为了庆贺大婚而颁发的赦书,给抹掉了?给赦免了?!还是由他白战亲手扶持上位、视若亲侄的小皇帝亲手抹掉的?!

  荒唐!荒谬!滑天下之大稽!

  一股暴烈的血气猛地冲上白战的头顶,眼前甚至瞬间掠过一片猩红。

  他几乎能听到自己血液在血管中奔涌咆哮的声音,像塞外战场上催战的鼓点。

  杀意,纯粹而冰冷的杀意,不受控制地在他眼底弥漫开来,那是无数次从尸山血海中趟出来的本能反应。

  他甚至下意识地想要去按腰间那柄伴随他征战四方、饮血无数的佩刀“断魂”,那刀柄上缠绕的鲨鱼皮纹路,此刻似乎都在渴望着熟悉的腥甜!

  然而,就在这毁灭性的怒火即将冲破理性的堤坝之时,一幅画面毫无预兆地、极其鲜明地撞入他的脑海:一双眼睛。一双清澈得如同漠北最深最纯净湖泊的眼睛。

  眼睛的主人,是他的妻子,镇北王妃,名义上的定国公府五姑娘——柳树儿亦是现在的拓跋玉。

  ?柳树儿…这个名字像一块滚烫的烙铁,瞬间烫穿了白战狂暴的怒火,带来一阵尖锐的、深入骨髓的心疼。

  她是定国公府的“义女”。一个顶着“五姑娘”名头的、彻头彻尾的局外人。

  白战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又酸又痛。他想起了六岁时的那个寒冬黄昏。

  在护城河边,那个衣衫褴褛、冻得小脸青紫、蜷缩在结了薄冰的岸边、几乎没了气息的小女孩。是去寺庙祈福归来的定国公夫人“偶遇”将她救起,带回了府中。

  一个来历不明、连自己姓氏都说不清的孩子,只因国公夫人一时恻隐,就成了定国公府名义上的“五小姐”。

  ?滔天的怒火再次翻腾,但这次,却裹挟着无尽的怜惜。

  这怜惜来得如此汹涌,如此迟暮,却比那燎原的怒火更具毁灭性。它像北境最凛冽的寒风,并非刮在皮肉上,而是直接穿透了骨髓和魂魄,带着一种能将灵魂都冻毙的绝望温柔。

  他高大的身躯几不可察地震颤了一下,喉头滚动,一股浓重的铁锈味弥漫开来,那是他咬破了自己的舌头,却浑然不觉。

  滔天的怒焰并未熄灭,反而在这无边无际的怜惜之海中被催化、扭曲,最终化为一种蚀骨的悲恸,沉重地压在五脏六腑之上,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那双曾洞穿敌阵、令蛮族闻风丧胆的鹰眸,此刻被一层浓重的水雾覆盖,视线模糊中,仿佛又看到了那破败不堪的府邸深处,一抹娇弱却决绝的身影……

  ?回忆的闸门,被这痛苦与怜惜的狂潮轰然撞开。时光如倒卷的洪流,瞬间将他抛回了十年前,那个同样足以撕裂他一生的时刻。?

  ?十年前?,北境边塞,望忧镇,将军府邸?。

  残阳如血,染红了整片戈壁荒原,也染红了白战沾满风尘与敌人污血的玄色战甲。

  一场惨烈的遭遇战刚刚结束,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和死亡的气息。

  将士们疲惫地清理着战场,沉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呜咽交织成一片。

  白战拄着沾满血浆的长剑,胸膛剧烈起伏,汗水混着血水从下颌滴落。

  他刚击退了一波凶悍的偷袭,保住了至关重要的粮道,疲惫到了极点,却也因胜利和保家卫国的信念而眼神灼灼。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撕裂了沉重的暮色,由远及近!

  “八百里加急!圣旨到——!”

  宫廷传令太监特有的、尖利而透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嗓音,穿透了战场的喧嚣,直刺每个人的耳膜。

  所有将士的动作都停滞了,目光齐刷刷投向风尘仆仆滚落马鞍的使者。

  那使者双手高举着一个明黄色绸缎包裹的卷轴,在血色残阳下,那抹皇家专属的明黄显得格外刺目,像一道不祥的符咒。

  一股强烈的不安感,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绕上白战的心脏。圣旨?在他刚刚经历血战、连盔甲都未曾卸下之时?

  他单膝跪地,脊背挺得笔直,沾血的战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周围的副将、亲兵,乃至远处正在收敛袍泽尸身的士兵们,都屏息凝神,纷纷跪倒一片。

  太监展开卷轴,用他那平板无波却字字清晰的声音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宁安郡主,温良敦厚,品貌端方……今有镇北将军白战,忠勇卫国,功勋卓着……特赐婚于白战,以彰天恩,以酬功绩……择吉日完婚,钦此——!”

  圣旨的内容清晰地传入耳中,白战的大脑却有一瞬间的空白。

  ?赐婚?宁安郡主??

  那个名字,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瞬间激荡起汹涌的波涛。宁安……那个总是偷偷溜出定国公府,在后花园的梨花树下,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地听他讲边塞风光的小郡主?

  那个会在宫宴上,隔着喧嚣人群,偷偷对他比着鼓励手势的娇憨少女?那个在他每次出征前,都会小心翼翼托婢女送来平安符,符纸上还带着淡淡馨香的小丫头……

  刹那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她清脆的笑声,她故作老成却掩不住关切的叮嘱,她偷偷塞给他的、还带着体温的糕点……那个被他视若珍宝、捧在掌心都怕化了的小小身影,竟然……被一道圣旨许配给了他?!

  巨大的冲击让他愣住了片刻。是喜悦?不,这感觉太复杂,太沉重。

  紧接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混杂着惶恐、激动、难以置信乃至巨大责任感的情绪,猛烈地冲击着他。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本能地想要拒绝。他是什么人?一个刀口舔血、朝不保夕的边关将领!

  他的世界是黄沙、烽烟、刀光剑影和累累骸骨!像她那样金枝玉叶、被无数人精心呵护在锦绣丛中的明珠,怎么可能适应这苦寒边塞,承受这随时可能成为寡妇的命运?

  她应该在京华烟云之中,享尽富贵荣华,嫁一个温润如玉、能陪她吟风弄月的翩翩公子,安稳度过一生。

  ?“臣……”? 他喉头滚动,声音因激动和挣扎而嘶哑,几乎要脱口而出“臣惶恐,不敢领命”——他不能让她陷入这种危险的深渊!

  然而,理智死死压下了这冲动。这是圣旨!是皇命!是天子金口玉言的恩赐!抗旨不遵,是诛九族的大罪!不仅他会死,他的袍泽兄弟、萧府满门,甚至……远在帝都的她,都可能受到牵连!

  万钧重担压得他几乎窒息。最终,在传旨太监和所有将士的注视下,他深深地垂下头颅,额头重重磕在冰冷坚硬、沾染着自己和敌人血迹的土地上:“臣……白战,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低沉、沙哑,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当他抬起头时,眼中的挣扎已被一种近乎悲壮的坚毅取代。

  既然天命如此,那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尽一切活下去!活着回去娶她!活着为她撑起一片安稳的天空!用他手中的剑,为她斩断一切可能的危险!

  他要变得更强大,强大到足以在残酷的战场上活下来,强大到足以保护她一生无虞!

  这份决心,如同烙印,深深镌刻在他的骨髓里,成为支撑他迎接接下来更为酷烈战斗的、前所未有的信念之火。

  太监满意地收起圣旨离去。白战缓缓起身,紧紧握着那冰冷的卷轴,仿佛握住了他全部的未来和希望。他眺望帝都的方向,眼神深邃如夜。

  ?十年后,长安城,太极殿。

  回忆的画面如潮水般退去,白战紧攥的拳头,指节捏得咯咯作响,并非因为愤怒,而是因为一种后怕到极致的庆幸!

  她是他的意外。是他戎马倥偬、铁血生涯中最柔软、最珍贵的意外。?

  从那天起,他就知道,他捡到宝了——一块蒙尘的璞玉。他小心翼翼地将她捧在手心,像呵护易碎的琉璃,更像娇养一朵旷世奇花。

  他驱散王府中所有可能惊扰到她的阴霾和危险气息,为她打造最舒适温暖的居所,搜寻天下奇珍只为博她一笑。

  军中铁律森严,下属稍有差池动辄军法处置,但在她面前,他所有的戾气和威严都化成了绕指柔。

  他亲自教她识字读书,为她描绘漠北的星河瀚海,纵容她所有小小的、无伤大雅的任性。

  她怕雷,他便在暴雨夜守在她身边,直到雷声歇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