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闹钟还没响,方梁的手机就在床头柜上固执地振动起来。他闭着眼摸到手机,看清屏幕上“姐”的名字时,眉头下意识地拧了拧,他按掉通话键,把手机塞回枕头底,准备在赖回床
可还没等他重新合上眼,手机又像揣了只蜜蜂似的“嗡嗡”作响,震得床垫都跟着颤。方梁耐着性子等它停,谁知刚安静两秒,第三通电话又追了过来,那股子不依不饶的劲儿,让他心里莫名发紧。
“喂!姐,到底怎么了?”他深吸一口气接起,语气里带着被吵醒的不耐烦,却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电话那头的方兰声音压得很低,却能清晰听出抑制不住的急促,像是怕被什么人听见:“老梁,你别问那么多,赶紧回趟老家!越快越好!家里……家里出大事了,电话里说不清楚!”
方梁的心猛地一沉,姐姐从来不是小题大做的人,能让她急成这样,肯定不是小事。他瞬间清醒过来,连声道:“好!我马上回!现在就动身!”
挂了电话,他连睡衣都顾不上换,抓过外套就往卧室外冲。客厅里,刚起床的儿子方英正揉着眼睛看他,校服外套搭在胳膊上:“爸,怎么了?这么急?”
方梁一边往门口跑,一边手忙脚乱地换鞋,声音都有些发飘:“没事,爸回老家一趟,你按时上学,好好学习。”他甚至没敢看方英疑惑的眼神,抓起钥匙就冲出了门。
楼道里,他一边快步下楼,一边哆嗦着手指给单位打去电话,电梯“叮”地一声到达,他冲进电梯,对着电话那头的领导语速飞快:“张经理,我得请个假,家里出了点急事,我现在就得回老家……对,非常急,可能要几天……好,谢谢经理!”
方梁握着方向盘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车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他却觉得这几十公里的路漫长得像没有尽头。引擎一路嘶吼着冲进熟悉的村口,他连车都没停稳,拉开车门就往姐姐家跑,皮鞋踩在泥地上溅起一串湿痕。
推开虚掩的木门时,院子里静得能听见屋檐滴水的声音。他一眼就看见堂屋八仙桌边坐着的人——除了给他打电话的三姐,连常年在邻市带孙子的大姐也在。两人都低着头,肩膀微微耸动,原本还算精神的头发此刻乱糟糟地贴在脸上,眼眶红得像熟透的樱桃,眼角还挂着没干的泪痕。
“姐,到底怎么了?”方梁的声音带着一路奔波的沙哑,他站在门口,心脏像被一只手攥紧了。
三姐猛地抬起头,眼泪“唰”地又涌了上来,她抽噎着开口,声音断断续续:“老梁,你还记得不……当年为了治你六姐的心脏病,咱们家……咱们家向银行借了1600块。这么些年,我一直以为……以为你早就还清了……”
“可……可是现在期限到了,银行说……说要把那栋老房子拍卖了。”大姐接过话头,声音哽咽得几乎不成调,她抬手抹了把脸,指腹蹭过布满皱纹的眼角,“老梁,那房子是旧了,墙皮都掉光了,早就不能住人了。可那是咱姐弟十一个从小长大的地方啊,炕头上的温度,灶台上的烟火气,哪一样不是念想?”
她忽然站起身,朝着方梁往前挪了两步,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哀求:“老梁,算大姐求你了。你现在在城里日子过得好,你想想办法,把这笔钱还了,行吗?”
“不多……连本带利,就30万。”三姐在一旁补充道,声音低得像蚊子哼。
方梁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他张了张嘴,喉咙像是被堵住了,好半天才挤出一句:“姐,我的工资你们不是不知道,一个月就那么点,还得供大闺女上学。我上哪儿去凑这30万?”
“你……你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啊!”大姐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急切,“城里的房子现在多值钱,卖了再租个小的住,先把这事了了再说!”
“卖房子?”方梁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瞬间浸透了四肢百骸。他盯着眼前的两个姐姐,只觉得陌生又荒谬,“姐,那房子是我拼了命给我闺女们攒下的保障!当初买那套房,我没伸手向家里要过一分钱,首付是我跟朋友借的,贷款我咬牙还了二十年,今年才可以还清!”
他的声音忍不住发颤,积压多年的情绪像决堤的洪水:“当年为了治六姐,家里能卖的都卖了,我跟五姐初中没读完就辍了学,跟着爹去工地上搬砖。你们说,要是当初那一千六没扔在医院,留着给我和五姐上学,现在会是啥样?”
“结果呢?”方梁的声音陡然低了下去,带着浓重的疲惫和苦涩,“一千六百块砸进去,人还是没留住。现在倒好,几十年过去了,这笔账又翻出来,要拿我闺女的活路去填?”
堂屋里瞬间陷入死寂,只有三姐压抑的哭声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回荡,敲得人心里发慌。
“你现在是我们老方家唯一的根,家里的事,这笔钱,就该你来扛!”三姐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搪瓷缸子被震得“哐当”响,她红着眼瞪着方梁,语气里带着不容置喙的强硬,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方梁只觉得一股火气直冲脑门,他攥紧拳头,指节捏得发白,声音也冷了下来:“三姐,要是这么说,那我可得跟你们好好算算这笔账了。”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两人:“四哥55岁走的,可他不是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吗?个个都成家立业了,凭什么这事就只叫我一个回来?你们怎么不把他们都叫来,一起商量商量?”
三姐眼神闪烁,避开他的目光,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他们……他们离得远,而且……”
“而且什么?”方梁追问,声音陡然拔高,“而且就该我一个人当冤大头?”他盯着三姐,语气里带着压抑多年的质问,“还有,家里那几亩地的流转钱,这几年三姐你拿了不少吧?当初分地的时候说好一家一份,怎么到后来,就成了你一个人的了?”
“我四哥当年为了吞我那点田钱,可是连我的户口都敢往黑了弄!”方梁的声音发颤,那些被刻意尘封的往事像针一样扎着心口,“他活着的时候,年年把我的那份田钱揣进自己腰包,现在他人没了,轮到他儿子接着占着我的地,吃着本该属于我的那份钱!你们怎么不说让他们也出来分担分担?”
堂屋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一样,大姐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方梁眼里的寒意堵了回去。屋檐下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衬得屋里的沉默越发沉重。
“三十万,我一分钱不出。”方梁的声音冷得像结了冰,每个字都砸在地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他挺直了背脊,目光扫过两个姐姐,“你们两家的日子过得比我宽裕,大姐夫有八千块的退休工资,三姐你手里握着田钱,完全有能力偿还。没别的事,我就回城里了。”
说罢,他转身就要往外走。
“方梁!”大姐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声音尖利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你要是敢一分钱不出,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我们老方家,也没你这个人!”她胸口剧烈起伏着,眼里的怨怼几乎要溢出来。
方梁停下脚步,却没回头,只从喉咙里挤出四个字,轻得像叹息,却带着彻骨的寒意:“求之不得。”
他缓缓转过身,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眼底藏着几十年的疲惫:“我十五岁离家,跟着同乡去工地上搬砖,睡过涵洞,啃过冷馒头,现在快五十了。这三十多年,我没拿过家里一分钱补贴,没沾过你们一点光,养大两个闺女,供她们读书,全靠我自己一双手挣。我对得起老方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
说完,他不再看她们一眼,拉开门就往外走,木门在身后“吱呀”一声合上,像把过去的纠葛,狠狠关在了里面。
可还没等他重新合上眼,手机又像揣了只蜜蜂似的“嗡嗡”作响,震得床垫都跟着颤。方梁耐着性子等它停,谁知刚安静两秒,第三通电话又追了过来,那股子不依不饶的劲儿,让他心里莫名发紧。
“喂!姐,到底怎么了?”他深吸一口气接起,语气里带着被吵醒的不耐烦,却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电话那头的方兰声音压得很低,却能清晰听出抑制不住的急促,像是怕被什么人听见:“老梁,你别问那么多,赶紧回趟老家!越快越好!家里……家里出大事了,电话里说不清楚!”
方梁的心猛地一沉,姐姐从来不是小题大做的人,能让她急成这样,肯定不是小事。他瞬间清醒过来,连声道:“好!我马上回!现在就动身!”
挂了电话,他连睡衣都顾不上换,抓过外套就往卧室外冲。客厅里,刚起床的儿子方英正揉着眼睛看他,校服外套搭在胳膊上:“爸,怎么了?这么急?”
方梁一边往门口跑,一边手忙脚乱地换鞋,声音都有些发飘:“没事,爸回老家一趟,你按时上学,好好学习。”他甚至没敢看方英疑惑的眼神,抓起钥匙就冲出了门。
楼道里,他一边快步下楼,一边哆嗦着手指给单位打去电话,电梯“叮”地一声到达,他冲进电梯,对着电话那头的领导语速飞快:“张经理,我得请个假,家里出了点急事,我现在就得回老家……对,非常急,可能要几天……好,谢谢经理!”
方梁握着方向盘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车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他却觉得这几十公里的路漫长得像没有尽头。引擎一路嘶吼着冲进熟悉的村口,他连车都没停稳,拉开车门就往姐姐家跑,皮鞋踩在泥地上溅起一串湿痕。
推开虚掩的木门时,院子里静得能听见屋檐滴水的声音。他一眼就看见堂屋八仙桌边坐着的人——除了给他打电话的三姐,连常年在邻市带孙子的大姐也在。两人都低着头,肩膀微微耸动,原本还算精神的头发此刻乱糟糟地贴在脸上,眼眶红得像熟透的樱桃,眼角还挂着没干的泪痕。
“姐,到底怎么了?”方梁的声音带着一路奔波的沙哑,他站在门口,心脏像被一只手攥紧了。
三姐猛地抬起头,眼泪“唰”地又涌了上来,她抽噎着开口,声音断断续续:“老梁,你还记得不……当年为了治你六姐的心脏病,咱们家……咱们家向银行借了1600块。这么些年,我一直以为……以为你早就还清了……”
“可……可是现在期限到了,银行说……说要把那栋老房子拍卖了。”大姐接过话头,声音哽咽得几乎不成调,她抬手抹了把脸,指腹蹭过布满皱纹的眼角,“老梁,那房子是旧了,墙皮都掉光了,早就不能住人了。可那是咱姐弟十一个从小长大的地方啊,炕头上的温度,灶台上的烟火气,哪一样不是念想?”
她忽然站起身,朝着方梁往前挪了两步,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哀求:“老梁,算大姐求你了。你现在在城里日子过得好,你想想办法,把这笔钱还了,行吗?”
“不多……连本带利,就30万。”三姐在一旁补充道,声音低得像蚊子哼。
方梁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他张了张嘴,喉咙像是被堵住了,好半天才挤出一句:“姐,我的工资你们不是不知道,一个月就那么点,还得供大闺女上学。我上哪儿去凑这30万?”
“你……你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啊!”大姐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急切,“城里的房子现在多值钱,卖了再租个小的住,先把这事了了再说!”
“卖房子?”方梁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瞬间浸透了四肢百骸。他盯着眼前的两个姐姐,只觉得陌生又荒谬,“姐,那房子是我拼了命给我闺女们攒下的保障!当初买那套房,我没伸手向家里要过一分钱,首付是我跟朋友借的,贷款我咬牙还了二十年,今年才可以还清!”
他的声音忍不住发颤,积压多年的情绪像决堤的洪水:“当年为了治六姐,家里能卖的都卖了,我跟五姐初中没读完就辍了学,跟着爹去工地上搬砖。你们说,要是当初那一千六没扔在医院,留着给我和五姐上学,现在会是啥样?”
“结果呢?”方梁的声音陡然低了下去,带着浓重的疲惫和苦涩,“一千六百块砸进去,人还是没留住。现在倒好,几十年过去了,这笔账又翻出来,要拿我闺女的活路去填?”
堂屋里瞬间陷入死寂,只有三姐压抑的哭声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回荡,敲得人心里发慌。
“你现在是我们老方家唯一的根,家里的事,这笔钱,就该你来扛!”三姐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搪瓷缸子被震得“哐当”响,她红着眼瞪着方梁,语气里带着不容置喙的强硬,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方梁只觉得一股火气直冲脑门,他攥紧拳头,指节捏得发白,声音也冷了下来:“三姐,要是这么说,那我可得跟你们好好算算这笔账了。”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两人:“四哥55岁走的,可他不是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吗?个个都成家立业了,凭什么这事就只叫我一个回来?你们怎么不把他们都叫来,一起商量商量?”
三姐眼神闪烁,避开他的目光,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他们……他们离得远,而且……”
“而且什么?”方梁追问,声音陡然拔高,“而且就该我一个人当冤大头?”他盯着三姐,语气里带着压抑多年的质问,“还有,家里那几亩地的流转钱,这几年三姐你拿了不少吧?当初分地的时候说好一家一份,怎么到后来,就成了你一个人的了?”
“我四哥当年为了吞我那点田钱,可是连我的户口都敢往黑了弄!”方梁的声音发颤,那些被刻意尘封的往事像针一样扎着心口,“他活着的时候,年年把我的那份田钱揣进自己腰包,现在他人没了,轮到他儿子接着占着我的地,吃着本该属于我的那份钱!你们怎么不说让他们也出来分担分担?”
堂屋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一样,大姐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方梁眼里的寒意堵了回去。屋檐下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衬得屋里的沉默越发沉重。
“三十万,我一分钱不出。”方梁的声音冷得像结了冰,每个字都砸在地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他挺直了背脊,目光扫过两个姐姐,“你们两家的日子过得比我宽裕,大姐夫有八千块的退休工资,三姐你手里握着田钱,完全有能力偿还。没别的事,我就回城里了。”
说罢,他转身就要往外走。
“方梁!”大姐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声音尖利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你要是敢一分钱不出,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我们老方家,也没你这个人!”她胸口剧烈起伏着,眼里的怨怼几乎要溢出来。
方梁停下脚步,却没回头,只从喉咙里挤出四个字,轻得像叹息,却带着彻骨的寒意:“求之不得。”
他缓缓转过身,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眼底藏着几十年的疲惫:“我十五岁离家,跟着同乡去工地上搬砖,睡过涵洞,啃过冷馒头,现在快五十了。这三十多年,我没拿过家里一分钱补贴,没沾过你们一点光,养大两个闺女,供她们读书,全靠我自己一双手挣。我对得起老方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
说完,他不再看她们一眼,拉开门就往外走,木门在身后“吱呀”一声合上,像把过去的纠葛,狠狠关在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