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俞春花依旧守在医院,把母亲的日常照料得无微不至。可老太太对她的态度,却没有丝毫松动,那些冷言冷语像是刻在了骨子里,依旧日复一日地落在她身上,尖锐又刺耳。
唯一不同的,是母亲给两个哥哥打电话时的模样。
每当手机铃声响起,屏幕上跳出“大儿子”或“二儿子”的名字时,老太太脸上的冰霜会瞬间融化,连眼角的皱纹里都透着几分柔和。她会立刻调整坐姿,声音放得又轻又软,和对俞春花说话时的尖锐判若两人。
“老大啊,今天地里不忙吧?”电话里,她的语气满是关切,全然没了平日里的强势,“别太累着自己,饭要按时吃,天冷了记得添件衣服。”
若是二儿子打来,她更是絮絮叨叨地叮嘱:“别喝太多酒,伤身体。我这儿没事,你安心忙你的,不用惦记。”
电话那头的儿子们或许只是随口应两句“知道了”“妈你好好休息”,老太太却听得满脸欣慰,挂了电话还会忍不住念叨:“还是儿子孝顺,心里总记着我。”
俞春花就坐在一旁,手里攥着刚拧干的毛巾,看着母亲截然不同的两张脸,整个人都有些失神。同样是子女,同样是牵挂,可母亲对她,从来都是苛责与不耐烦;对哥哥们,却是藏不住的温柔与心疼。这份鲜明的对比,像一根细细的针,悄无声息地扎进她的心里,密密麻麻地疼。
她想起自己这些天日夜颠倒的照顾,想起自己被烫伤的指尖、熬红的双眼,想起那些被母亲随手挥开的药碗、被恶语刺伤的瞬间……原来,她所有的付出,在母亲眼里,终究抵不过儿子们一句轻飘飘的问候。
恍惚间,俞春花手里的玻璃杯没拿稳,“哗啦”一声摔在地上,清脆的碎裂声在安静的病房里格外刺耳。透明的玻璃碎片溅得到处都是,里面剩下的半杯水浸湿了地面,也惊醒了失神的她。
“糟了!”俞春花猛地回过神,心头一紧,生怕母亲又要动气,连忙蹲下身,着急忙慌地去捡地上的碎片。她的动作太急,指尖不小心被锋利的玻璃划了一下,一道鲜红的口子瞬间冒了出来,血珠顺着指尖滴落在白色的地砖上,格外扎眼。
“你这蠢货!”果然,老太太的骂声立刻响了起来,语气里满是嫌弃和不耐烦,“连个杯子都拿不稳,我看你就是故意的,想让我心烦是不是!”
俞春花攥着流血的手指,指尖传来阵阵刺痛,可更疼的是心口。她抬头看向母亲,眼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声音轻轻的:“妈,我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就能摔杯子了?”老太太根本没看她流血的手,依旧喋喋不休地抱怨,“一天到晚毛手毛脚的,做什么都做不好!要不是你,我能在这里受这份罪?早就戴着大金链子在家享清福了!”
那些刻薄的话像冰雹一样砸下来,俞春花低着头,任由指尖的血一点点渗出来,染红了掌心。她没再辩解,只是默默地把地上的碎片捡进垃圾桶,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又冷又沉。她多希望母亲能问一句“手疼不疼”,哪怕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可母亲眼里只有对杯子摔碎的不满,对她的伤口,连半分在意都没有。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轻轻推开,护士拿着体温计和换药盘走了进来,刚好看到俞春花垂在身侧、还在流血的手,以及地上未干的水渍。
“阿姨,您的手怎么流血了?”护士连忙快步走过来,语气里满是惊讶,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从换药盘里拿出碘伏、棉签和纱布,“快过来,我帮您处理一下,别感染了。”
俞春花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想把手往后缩,小声说:“没事,一点小伤……”
“这怎么能是小伤呢,都流血了。”护士不由分说地拉过她的手,小心翼翼地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又用碘伏仔细消毒。酒精碰到伤口时,俞春花忍不住瑟缩了一下,护士立刻放轻了动作,柔声说:“忍一下,很快就好。”
老太太坐在床上,看着护士小心翼翼地给俞春花包扎伤口,看着女儿垂着眼、一脸委屈的模样,又看了看她指尖那道明显的伤口,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冷哼一声,别过了头。
护士麻利地帮俞春花包扎好伤口,还不忘叮嘱:“阿姨,最近别碰水,记得按时换药。照顾病人也要照顾好自己呀。”
俞春花点点头,轻声说了句“谢谢”,心里泛起一丝暖意。这声简单的关心,竟比母亲这些天的所有话语,都更让她觉得温暖。她低头看着缠在指尖的白色纱布,心里五味杂陈——她的委屈,她的疼痛,终究还是外人先看在了眼里。
护士离开后,病房里又恢复了沉寂,只剩下俞春花指尖传来的隐隐刺痛。可这份安静没持续多久,母亲的抱怨声就又响了起来,语气里依旧满是不耐:“你说你,办点事都毛手毛脚,这杯子摔了,地上湿哒哒的,待会儿要是滑到我,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俞春花垂着眼,指尖的纱布白得刺眼,母亲的话像细密的针,又一次扎进她早已千疮百孔的心里。这些天的委屈、疲惫、不甘,在这一刻突然涌了上来,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她明明已经拼尽全力去照顾,明明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母亲,可换来的,永远是苛责和抱怨。
她多想听到母亲说一句“你辛苦了”,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做得好”,也好啊。
“妈。”
就在母亲的抱怨声里,俞春花突然轻轻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打断了母亲的絮叨。
病房里瞬间安静下来,母亲愣了一下,转头看向她,眼神里满是疑惑:“你嚷嚷什么?”
俞春花抬起头,眼眶微微泛红,目光直直地望着母亲,嘴唇动了动,酝酿了许久,才用几乎细若蚊蚋的声音,小心翼翼地问:“你能不能……夸夸我?”
最后那三个字,轻得像一阵风,带着她藏了半生的渴望和委屈,轻飘飘地落在空气里。她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掌心的伤口因为用力而隐隐作痛,可她却死死盯着母亲的脸,连呼吸都屏住了,生怕错过母亲哪怕一丝一毫的反应。
“什么?”母亲皱着眉,微微侧过头,耳朵凑向她,显然是没听清。老人年纪大了,耳背得厉害,刚才那句带着怯懦的请求,早已消散在空气里。
俞春花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她看着母亲茫然的眼神,看着那张依旧带着不耐烦的脸,突然就泄了气。刚才鼓起的所有勇气,所有的期待,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泡影。她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可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像个孩子一样,奢求着母亲的一句夸奖,哪怕对方根本听不到,哪怕这份期待注定会落空。
“没什么。”俞春花连忙低下头,避开母亲的目光,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我去给你买饭。”
说完,她不等母亲回应,便匆匆起身,几乎是逃一般地朝着病房外走去。指尖的纱布蹭过衣角,带来一阵轻微的痒意,可她的心却像被浸在了冷水里,又冷又沉。
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光影。可俞春花却觉得浑身发冷——现在才下午两点,距离晚饭时间还早得很,她根本不是要去买饭,只是想找个地方,好好喘口气,把眼底的湿意悄悄压下去,把那句没被听到的请求,连同所有的委屈,一起咽回肚子里。
俞春花脚步匆匆地走出病房,关上门的那一刻,紧绷的脊背瞬间垮了下来,眼眶里强忍的湿意终于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她扶着冰冷的墙壁,缓缓蹲下身,将脸埋进膝盖里,肩膀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走廊里很安静,只有远处护士站传来的细碎说话声,和偶尔响起的脚步声。冰冷的墙壁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刺骨的凉意,可这点冷,却远不及心里的寒凉。
“你能不能……夸夸我?”
刚才那句小心翼翼的请求,还在耳边回响,带着她藏了大半辈子的渴望。从小到大,她都是家里最懂事的孩子,哥哥们犯错,挨骂的是她;家里有好东西,先紧着的是哥哥们;她早早辍学赚钱,帮衬家里,照顾母亲,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她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好,足够懂事,总能换来母亲一丝一毫的温柔,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夸奖。
可到头来,她得到的,永远是苛责和忽视。
母亲给哥哥们打电话时的温柔语气,和对自己说话时的尖锐刻薄,像两幅鲜明的画面,在脑海里反复交织。她也是母亲的孩子啊,她也会疼,也会委屈,也会渴望被爱,被认可。刚才指尖被玻璃划伤时,她忍着疼没哭;被母亲一遍遍抱怨时,她咬着牙没哭;可此刻,只是因为一句未被听到的请求,所有的坚强瞬间崩塌,只剩下满心的酸涩和无助。
她抬手抹掉脸上的泪水,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皮肤,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掌心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指尖的纱布白得刺眼,像是在无声地提醒着她的狼狈和卑微。
“明明才下午两点……”俞春花喃喃自语,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哪里用得着这么早买饭……”
她不过是找了个借口,逃离那个让她窒息的病房,逃离母亲永远不会温柔的目光。她甚至有些庆幸,母亲刚才没有听清她的话,若是真的听清了,又会是怎样的反应?是嘲笑她幼稚,还是更加刻薄地指责她不知足?
走廊尽头的窗户敞开着,风带着一丝暖意吹进来,拂过她的脸颊,却吹不散她心里的阴霾。俞春花慢慢站起身,对着窗户玻璃理了理凌乱的头发,擦干眼角的泪痕,深吸了一口气。
日子还要继续,母亲还需要她照顾。哪怕得不到夸奖,哪怕永远被忽视,她也不能放下母亲不管。她早已习惯了把委屈藏在心底,把温柔留给家人,像一株默默无闻的小草,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默默生长,默默付出。
只是这一刻,那份藏在心底的渴望,像一根细刺,扎得她生疼。她对着玻璃里憔悴的自己,轻轻叹了口气,然后挺直脊背,朝着医院食堂的方向走去——就算没有夸奖,她也要把饭买回来,把母亲照顾好,这是她身为女儿,早已刻在骨子里的责任。
唯一不同的,是母亲给两个哥哥打电话时的模样。
每当手机铃声响起,屏幕上跳出“大儿子”或“二儿子”的名字时,老太太脸上的冰霜会瞬间融化,连眼角的皱纹里都透着几分柔和。她会立刻调整坐姿,声音放得又轻又软,和对俞春花说话时的尖锐判若两人。
“老大啊,今天地里不忙吧?”电话里,她的语气满是关切,全然没了平日里的强势,“别太累着自己,饭要按时吃,天冷了记得添件衣服。”
若是二儿子打来,她更是絮絮叨叨地叮嘱:“别喝太多酒,伤身体。我这儿没事,你安心忙你的,不用惦记。”
电话那头的儿子们或许只是随口应两句“知道了”“妈你好好休息”,老太太却听得满脸欣慰,挂了电话还会忍不住念叨:“还是儿子孝顺,心里总记着我。”
俞春花就坐在一旁,手里攥着刚拧干的毛巾,看着母亲截然不同的两张脸,整个人都有些失神。同样是子女,同样是牵挂,可母亲对她,从来都是苛责与不耐烦;对哥哥们,却是藏不住的温柔与心疼。这份鲜明的对比,像一根细细的针,悄无声息地扎进她的心里,密密麻麻地疼。
她想起自己这些天日夜颠倒的照顾,想起自己被烫伤的指尖、熬红的双眼,想起那些被母亲随手挥开的药碗、被恶语刺伤的瞬间……原来,她所有的付出,在母亲眼里,终究抵不过儿子们一句轻飘飘的问候。
恍惚间,俞春花手里的玻璃杯没拿稳,“哗啦”一声摔在地上,清脆的碎裂声在安静的病房里格外刺耳。透明的玻璃碎片溅得到处都是,里面剩下的半杯水浸湿了地面,也惊醒了失神的她。
“糟了!”俞春花猛地回过神,心头一紧,生怕母亲又要动气,连忙蹲下身,着急忙慌地去捡地上的碎片。她的动作太急,指尖不小心被锋利的玻璃划了一下,一道鲜红的口子瞬间冒了出来,血珠顺着指尖滴落在白色的地砖上,格外扎眼。
“你这蠢货!”果然,老太太的骂声立刻响了起来,语气里满是嫌弃和不耐烦,“连个杯子都拿不稳,我看你就是故意的,想让我心烦是不是!”
俞春花攥着流血的手指,指尖传来阵阵刺痛,可更疼的是心口。她抬头看向母亲,眼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声音轻轻的:“妈,我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就能摔杯子了?”老太太根本没看她流血的手,依旧喋喋不休地抱怨,“一天到晚毛手毛脚的,做什么都做不好!要不是你,我能在这里受这份罪?早就戴着大金链子在家享清福了!”
那些刻薄的话像冰雹一样砸下来,俞春花低着头,任由指尖的血一点点渗出来,染红了掌心。她没再辩解,只是默默地把地上的碎片捡进垃圾桶,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又冷又沉。她多希望母亲能问一句“手疼不疼”,哪怕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可母亲眼里只有对杯子摔碎的不满,对她的伤口,连半分在意都没有。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轻轻推开,护士拿着体温计和换药盘走了进来,刚好看到俞春花垂在身侧、还在流血的手,以及地上未干的水渍。
“阿姨,您的手怎么流血了?”护士连忙快步走过来,语气里满是惊讶,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从换药盘里拿出碘伏、棉签和纱布,“快过来,我帮您处理一下,别感染了。”
俞春花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想把手往后缩,小声说:“没事,一点小伤……”
“这怎么能是小伤呢,都流血了。”护士不由分说地拉过她的手,小心翼翼地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又用碘伏仔细消毒。酒精碰到伤口时,俞春花忍不住瑟缩了一下,护士立刻放轻了动作,柔声说:“忍一下,很快就好。”
老太太坐在床上,看着护士小心翼翼地给俞春花包扎伤口,看着女儿垂着眼、一脸委屈的模样,又看了看她指尖那道明显的伤口,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冷哼一声,别过了头。
护士麻利地帮俞春花包扎好伤口,还不忘叮嘱:“阿姨,最近别碰水,记得按时换药。照顾病人也要照顾好自己呀。”
俞春花点点头,轻声说了句“谢谢”,心里泛起一丝暖意。这声简单的关心,竟比母亲这些天的所有话语,都更让她觉得温暖。她低头看着缠在指尖的白色纱布,心里五味杂陈——她的委屈,她的疼痛,终究还是外人先看在了眼里。
护士离开后,病房里又恢复了沉寂,只剩下俞春花指尖传来的隐隐刺痛。可这份安静没持续多久,母亲的抱怨声就又响了起来,语气里依旧满是不耐:“你说你,办点事都毛手毛脚,这杯子摔了,地上湿哒哒的,待会儿要是滑到我,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俞春花垂着眼,指尖的纱布白得刺眼,母亲的话像细密的针,又一次扎进她早已千疮百孔的心里。这些天的委屈、疲惫、不甘,在这一刻突然涌了上来,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她明明已经拼尽全力去照顾,明明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母亲,可换来的,永远是苛责和抱怨。
她多想听到母亲说一句“你辛苦了”,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做得好”,也好啊。
“妈。”
就在母亲的抱怨声里,俞春花突然轻轻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打断了母亲的絮叨。
病房里瞬间安静下来,母亲愣了一下,转头看向她,眼神里满是疑惑:“你嚷嚷什么?”
俞春花抬起头,眼眶微微泛红,目光直直地望着母亲,嘴唇动了动,酝酿了许久,才用几乎细若蚊蚋的声音,小心翼翼地问:“你能不能……夸夸我?”
最后那三个字,轻得像一阵风,带着她藏了半生的渴望和委屈,轻飘飘地落在空气里。她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掌心的伤口因为用力而隐隐作痛,可她却死死盯着母亲的脸,连呼吸都屏住了,生怕错过母亲哪怕一丝一毫的反应。
“什么?”母亲皱着眉,微微侧过头,耳朵凑向她,显然是没听清。老人年纪大了,耳背得厉害,刚才那句带着怯懦的请求,早已消散在空气里。
俞春花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她看着母亲茫然的眼神,看着那张依旧带着不耐烦的脸,突然就泄了气。刚才鼓起的所有勇气,所有的期待,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泡影。她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可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像个孩子一样,奢求着母亲的一句夸奖,哪怕对方根本听不到,哪怕这份期待注定会落空。
“没什么。”俞春花连忙低下头,避开母亲的目光,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我去给你买饭。”
说完,她不等母亲回应,便匆匆起身,几乎是逃一般地朝着病房外走去。指尖的纱布蹭过衣角,带来一阵轻微的痒意,可她的心却像被浸在了冷水里,又冷又沉。
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光影。可俞春花却觉得浑身发冷——现在才下午两点,距离晚饭时间还早得很,她根本不是要去买饭,只是想找个地方,好好喘口气,把眼底的湿意悄悄压下去,把那句没被听到的请求,连同所有的委屈,一起咽回肚子里。
俞春花脚步匆匆地走出病房,关上门的那一刻,紧绷的脊背瞬间垮了下来,眼眶里强忍的湿意终于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她扶着冰冷的墙壁,缓缓蹲下身,将脸埋进膝盖里,肩膀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走廊里很安静,只有远处护士站传来的细碎说话声,和偶尔响起的脚步声。冰冷的墙壁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刺骨的凉意,可这点冷,却远不及心里的寒凉。
“你能不能……夸夸我?”
刚才那句小心翼翼的请求,还在耳边回响,带着她藏了大半辈子的渴望。从小到大,她都是家里最懂事的孩子,哥哥们犯错,挨骂的是她;家里有好东西,先紧着的是哥哥们;她早早辍学赚钱,帮衬家里,照顾母亲,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她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好,足够懂事,总能换来母亲一丝一毫的温柔,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夸奖。
可到头来,她得到的,永远是苛责和忽视。
母亲给哥哥们打电话时的温柔语气,和对自己说话时的尖锐刻薄,像两幅鲜明的画面,在脑海里反复交织。她也是母亲的孩子啊,她也会疼,也会委屈,也会渴望被爱,被认可。刚才指尖被玻璃划伤时,她忍着疼没哭;被母亲一遍遍抱怨时,她咬着牙没哭;可此刻,只是因为一句未被听到的请求,所有的坚强瞬间崩塌,只剩下满心的酸涩和无助。
她抬手抹掉脸上的泪水,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皮肤,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掌心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指尖的纱布白得刺眼,像是在无声地提醒着她的狼狈和卑微。
“明明才下午两点……”俞春花喃喃自语,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哪里用得着这么早买饭……”
她不过是找了个借口,逃离那个让她窒息的病房,逃离母亲永远不会温柔的目光。她甚至有些庆幸,母亲刚才没有听清她的话,若是真的听清了,又会是怎样的反应?是嘲笑她幼稚,还是更加刻薄地指责她不知足?
走廊尽头的窗户敞开着,风带着一丝暖意吹进来,拂过她的脸颊,却吹不散她心里的阴霾。俞春花慢慢站起身,对着窗户玻璃理了理凌乱的头发,擦干眼角的泪痕,深吸了一口气。
日子还要继续,母亲还需要她照顾。哪怕得不到夸奖,哪怕永远被忽视,她也不能放下母亲不管。她早已习惯了把委屈藏在心底,把温柔留给家人,像一株默默无闻的小草,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默默生长,默默付出。
只是这一刻,那份藏在心底的渴望,像一根细刺,扎得她生疼。她对着玻璃里憔悴的自己,轻轻叹了口气,然后挺直脊背,朝着医院食堂的方向走去——就算没有夸奖,她也要把饭买回来,把母亲照顾好,这是她身为女儿,早已刻在骨子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