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海,拿一些这个土豆去御膳房,让他们做熟了送来。可以蒸煮也可以烤。”
殿里早就屏退了其他奴才,他只能亲自抱了几个土豆出去。到门口交给自己徒弟,让他送去御膳房。
安德海刚返回殿内,就听到皇上再次吩咐,
“秘密传召大司农韩秉粟进宫,不要惊动任何人。”
“是”
安德海心里好奇的紧,这到底是啥大事啊,非得大晚上叫人进宫,还得秘密传召,那么多皇子眼线,可怎么躲过去啊。
身为皇上贴身秘书,在难也得办。
等土豆和大司农的空,皇上已经把书信看完了。
最后才看到土豆的几种做法。又命人将菜谱送到御膳房。
此刻皇上就坐在膳桌前,面前是一壶叶明昭提供的白酒。
“这酒竟如此烈,比贡酒还好的多啊。入口柔,一线喉啊。”
有小太监来报大司农到了。
皇上传人进来,裹着黑色大斗篷的大司农进到殿内跪地行礼。
皇上免礼赐座。
大司农心里松了一口气,看来不是他犯了什么错。
“爱卿呀,尝尝这几道菜如何啊?”
大司农谢恩后才开始品尝。
先从最近的盘子里拿了一小块切开的蒸土豆,又尝了一小块烤土豆。
“皇上,这东西粉粉糯糯的,还挺香,挺好吃的。不知这是何物啊,老臣怎么从未见过。”
“别急,还有几道菜呢,都尝尝。”
大司农又尝了尝土豆丝,土豆饼,土豆红烧肉还有薯条。
“这些菜都很好吃,比臣家中的饭食好吃的多。”
大司农可不觉得皇上大晚上叫他来就为了试菜,恐怕这是个新作物吧。试探道,
“陛下,这是不是新发现的作物啊?”
“对,是一个小姑娘在山上发现的新作物,她起名叫土豆。特意送到朕这,希望朕能全国推广。”
“这能送到陛下面前,这东西必然不错。”
“你刚才也吃了,这东西蒸煮着吃饱腹感极强对吧。”
“是,臣刚才吃了不到一个,这会都觉得饱了。”
“那你猜这东西产量如何?”
“这,微臣不知,实在是不知道这是何物。不过此作物可以送来陛下面前,还建议全国推广,产量应该不低吧,以微臣的经验判断,这土豆亩产应该在三百斤左右吧。”
皇上边点头边伸出了三个手指头,说出来怕不是得吓死你这把老骨头。
大司农看皇上伸出三根手指头还以为自己猜对了,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我就知道我猜对了的神情。
接着就听到了一个不太可能的数字,
“三千斤!”
“什么三千斤?”
大司农猛然抬头看着皇上,也伸出了三根手干瘦有些黑的指头,
“皇上您是说这土豆亩产有三千斤?”
“小点声,都吓着朕了。你这一大把年纪了,别那么激动。”
“皇上才是要吓死老臣吧,老臣农家出身,又在司农属待了二十多年,可从没听说过有哪种粮食能亩产超过五百斤的,更别说五百斤的好几倍三千斤了。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君无戏言,朕怎么会拿粮食开玩笑啊。这小姑娘就是这么说的,她在她家乡种了不少。还送来了十车粮种,说朕可以在京城种种看,她把种植方法都写下来,一并呈上来了。还说三千斤的产量只是旱田的保守估计。”
“恳请陛下让臣亲自试种这土豆,还有,臣想亲自去发现土豆的地方看看,顺便去那发现土豆的小姑娘地里看看,亲自去学可能效果更好。”
“你可是大司农,而且年纪大了,怎么能让你如此舟车劳顿。你就在司农属的庄子里种一些试试吧。
小姑娘那边你可以选几个信得过的人过去,直到土豆成熟,称出亩产再回来复命。”
皇上又把曲辕犁的图纸递给了大司农,
“还有这个,对农事影响颇大,你派人秘密打造出来,试用一下,若是效果真如纸上所书,到时候侯在朝堂上提出来。朕也好下旨封赏。”
大司农接过图纸看了起来,
“这,好吧,臣遵旨。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臣举荐司农少卿韩稷亲自带队前往。
还有这曲辕犁原理甚是精妙,臣有信心,一定可以达到纸上说的效果,节省至少一半的人力畜力。贡献这曲辕犁和这土豆之人真是大公无私一心为民,千秋之功啊。”
“老东西,你还是有私心。此人确实是心在社稷啊,朕会好好奖赏这小姑娘的。”
“皇上,臣的为国为民之心可昭日月啊。这土豆若真亩产如此高,那咱大邺可就再也没人饿肚子了,国库也不会再空虚,万不能出一点差错啊。韩稷虽是老臣的儿子,可是却也是忠于陛下的。皇上让人传老臣秘密进宫,想必就是不想走漏风声,老臣的儿子绝对可靠。”
皇上本也是属意司农少卿韩稷的,这韩家是保皇派,他用着放心。
“准,就派韩稷带几个心腹助手前去。明日一早必须出发,切记不可走漏风声。朕会派几名暗卫跟随保护,若亩产真那么多的话,回来时必须把粮种带回来。”
“老臣明白,多谢陛下。明日我儿就会生病告假,今晚臣进宫就是来求皇上派御医的。”
他知道这事万不可走漏风声,如今有好几个成年皇子了,暗地里都在拉拢朝臣,巩固势力。若是被有心之人提前知道了这高产粮种,巨大利益面前,有人怕是会起了蒙蔽圣听,据为己有的心思。
另外,若是走漏风声,那运粮种回京的队伍也会有被灭口的危险。
皇上笑了,这老东西脑子还挺灵光。
当即,皇上就派了心腹御医随大司农回府。
皇上也知道,皇宫里眼线众多,他夜里会见大臣的事很难不被人察觉。
原本还在猜测皇上大晚上召见大司农干什么的丞相,太子,在听到御医跟去的消息后,便也打消了疑虑。
大司农走后,皇上又独自小酌了几杯。
这酒虽烈,喝完却不头疼,身体也没有不适,反而更舒坦了。
“好酒,果然是好酒啊。”
放下酒杯就坐回书案前开始写回信。
殿里早就屏退了其他奴才,他只能亲自抱了几个土豆出去。到门口交给自己徒弟,让他送去御膳房。
安德海刚返回殿内,就听到皇上再次吩咐,
“秘密传召大司农韩秉粟进宫,不要惊动任何人。”
“是”
安德海心里好奇的紧,这到底是啥大事啊,非得大晚上叫人进宫,还得秘密传召,那么多皇子眼线,可怎么躲过去啊。
身为皇上贴身秘书,在难也得办。
等土豆和大司农的空,皇上已经把书信看完了。
最后才看到土豆的几种做法。又命人将菜谱送到御膳房。
此刻皇上就坐在膳桌前,面前是一壶叶明昭提供的白酒。
“这酒竟如此烈,比贡酒还好的多啊。入口柔,一线喉啊。”
有小太监来报大司农到了。
皇上传人进来,裹着黑色大斗篷的大司农进到殿内跪地行礼。
皇上免礼赐座。
大司农心里松了一口气,看来不是他犯了什么错。
“爱卿呀,尝尝这几道菜如何啊?”
大司农谢恩后才开始品尝。
先从最近的盘子里拿了一小块切开的蒸土豆,又尝了一小块烤土豆。
“皇上,这东西粉粉糯糯的,还挺香,挺好吃的。不知这是何物啊,老臣怎么从未见过。”
“别急,还有几道菜呢,都尝尝。”
大司农又尝了尝土豆丝,土豆饼,土豆红烧肉还有薯条。
“这些菜都很好吃,比臣家中的饭食好吃的多。”
大司农可不觉得皇上大晚上叫他来就为了试菜,恐怕这是个新作物吧。试探道,
“陛下,这是不是新发现的作物啊?”
“对,是一个小姑娘在山上发现的新作物,她起名叫土豆。特意送到朕这,希望朕能全国推广。”
“这能送到陛下面前,这东西必然不错。”
“你刚才也吃了,这东西蒸煮着吃饱腹感极强对吧。”
“是,臣刚才吃了不到一个,这会都觉得饱了。”
“那你猜这东西产量如何?”
“这,微臣不知,实在是不知道这是何物。不过此作物可以送来陛下面前,还建议全国推广,产量应该不低吧,以微臣的经验判断,这土豆亩产应该在三百斤左右吧。”
皇上边点头边伸出了三个手指头,说出来怕不是得吓死你这把老骨头。
大司农看皇上伸出三根手指头还以为自己猜对了,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我就知道我猜对了的神情。
接着就听到了一个不太可能的数字,
“三千斤!”
“什么三千斤?”
大司农猛然抬头看着皇上,也伸出了三根手干瘦有些黑的指头,
“皇上您是说这土豆亩产有三千斤?”
“小点声,都吓着朕了。你这一大把年纪了,别那么激动。”
“皇上才是要吓死老臣吧,老臣农家出身,又在司农属待了二十多年,可从没听说过有哪种粮食能亩产超过五百斤的,更别说五百斤的好几倍三千斤了。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君无戏言,朕怎么会拿粮食开玩笑啊。这小姑娘就是这么说的,她在她家乡种了不少。还送来了十车粮种,说朕可以在京城种种看,她把种植方法都写下来,一并呈上来了。还说三千斤的产量只是旱田的保守估计。”
“恳请陛下让臣亲自试种这土豆,还有,臣想亲自去发现土豆的地方看看,顺便去那发现土豆的小姑娘地里看看,亲自去学可能效果更好。”
“你可是大司农,而且年纪大了,怎么能让你如此舟车劳顿。你就在司农属的庄子里种一些试试吧。
小姑娘那边你可以选几个信得过的人过去,直到土豆成熟,称出亩产再回来复命。”
皇上又把曲辕犁的图纸递给了大司农,
“还有这个,对农事影响颇大,你派人秘密打造出来,试用一下,若是效果真如纸上所书,到时候侯在朝堂上提出来。朕也好下旨封赏。”
大司农接过图纸看了起来,
“这,好吧,臣遵旨。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臣举荐司农少卿韩稷亲自带队前往。
还有这曲辕犁原理甚是精妙,臣有信心,一定可以达到纸上说的效果,节省至少一半的人力畜力。贡献这曲辕犁和这土豆之人真是大公无私一心为民,千秋之功啊。”
“老东西,你还是有私心。此人确实是心在社稷啊,朕会好好奖赏这小姑娘的。”
“皇上,臣的为国为民之心可昭日月啊。这土豆若真亩产如此高,那咱大邺可就再也没人饿肚子了,国库也不会再空虚,万不能出一点差错啊。韩稷虽是老臣的儿子,可是却也是忠于陛下的。皇上让人传老臣秘密进宫,想必就是不想走漏风声,老臣的儿子绝对可靠。”
皇上本也是属意司农少卿韩稷的,这韩家是保皇派,他用着放心。
“准,就派韩稷带几个心腹助手前去。明日一早必须出发,切记不可走漏风声。朕会派几名暗卫跟随保护,若亩产真那么多的话,回来时必须把粮种带回来。”
“老臣明白,多谢陛下。明日我儿就会生病告假,今晚臣进宫就是来求皇上派御医的。”
他知道这事万不可走漏风声,如今有好几个成年皇子了,暗地里都在拉拢朝臣,巩固势力。若是被有心之人提前知道了这高产粮种,巨大利益面前,有人怕是会起了蒙蔽圣听,据为己有的心思。
另外,若是走漏风声,那运粮种回京的队伍也会有被灭口的危险。
皇上笑了,这老东西脑子还挺灵光。
当即,皇上就派了心腹御医随大司农回府。
皇上也知道,皇宫里眼线众多,他夜里会见大臣的事很难不被人察觉。
原本还在猜测皇上大晚上召见大司农干什么的丞相,太子,在听到御医跟去的消息后,便也打消了疑虑。
大司农走后,皇上又独自小酌了几杯。
这酒虽烈,喝完却不头疼,身体也没有不适,反而更舒坦了。
“好酒,果然是好酒啊。”
放下酒杯就坐回书案前开始写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