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维度操控者的诞生礼-《零域建筑师》

  天刚亮,我站在观测台边缘,呼吸辅助器贴在胸口,轻微震动。昨晚的联网测试已经完成,建筑群的数据流在我眼前铺开,像一张不断跳动的网。系统运行稳定,修复机制自主激活了三次,全部成功。

  我没有休息。

  苏晴送来新的训练名单,一共十二人,都是从外围区筛选出来的技术骨干。他们需要掌握基础的领域感知能力,才能参与城市防御系统的协同维护。

  “你状态不好。”她说。

  “还能撑住。”我回答。

  训练场设在东区空地,靠近那圈由废墟拼成的环形墙。六栋试验楼分布在四周,外墙泛着蓝光,传感器阵列持续采集环境数据。学员们站成两排,戴上神经同步环,开始进行意识接入练习。

  我坐在轮椅上,远程监控每个人的脑波频率。前半小时一切正常,信号平稳,没有异常波动。

  然后,三个人的读数突然偏离。

  他们的瞳孔开始发亮,像是内部有晶体在生长。身体动作变得僵硬,呼吸节奏完全一致。

  “停!”我立刻切断局部供能。

  但其中一人抬起了手。

  他没看我,而是盯着左侧的试验楼。那栋楼的磁浮基座发出嗡鸣,缓缓升起,朝着对面的建筑撞去。

  另一人也动了。他控制第二栋楼横向移动,速度越来越快。

  第三个人站在原地,嘴唇微动:“我们才是进化的方向。”

  两栋楼在空中相撞,外壳碎裂,能量导流网爆出火花。我启动应急协议,强制关闭模块动力系统,可它们还在滑行。

  撞击发生。

  冲击波震碎了地面瓷砖,碎片飞溅。我按下控制器,展开力场屏障,挡住大部分碎片。几个学员被气浪掀翻,其他人尖叫后退。

  苏晴冲进场地,手里拿着检测仪。她快速扫描那三人,脸色变了。

  “他们的脑干信号消失了。”她说,“现在驱动身体的不是神经系统。”

  我调出档案记录。苏晴同步打开医疗数据库,发现这三人三个月前曾离开庇护所,前往城郊黑市。交易记录显示,他们用物资换了一批“觉醒加速剂”。

  名字是假的。

  实际成分分析出来是灰点实验室废弃的维度催化剂——一种能强行激活潜在异能的高危物质,曾在第104章引发过集体晶化事件。

  “他们早就被污染了。”苏晴说。

  我看着那三人。他们站得很直,眼神空洞,但嘴角微微上扬。

  老周带着安全队赶到,手里握着脉冲枪。

  “不能留。”他说,“这种状态不可逆,等他们完全失控,整个东部都会塌。”

  “还有救。”我说,“意识可能还被压制在体内,我们可以尝试剥离寄生体。”

  “你见过被维度生物占据的人能回来吗?”老周声音提高,“这不是病,是感染!一旦扩散,谁都拦不住。”

  我没说话。

  他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也经历过意识混乱,也差点失去自我。但我活下来了。

  我不相信彻底的绝望。

  我启动零域,在三人周围构建起双层力场囚笼。内层阻断能量传递,外层防止精神污染扩散。他们挣扎了一下,动作迟缓,像是被什么东西拖住了。

  老周举枪对准最近的一个。

  “放下。”我说。

  “你不杀他们,他们会杀别人。”

  “那就让我先试。”

  他盯着我,手指扣在扳机上。

  就在这时,那三个人同时抬头。

  他们的额头裂开细缝,透明晶体从皮肤下钻出。眼睛完全变成银白色,嘴里发出同样的声音:

  “容器已满。”

  空气开始扭曲。

  他们体内的能量迅速压缩,形成三个高速旋转的核心。我感觉到空间在震动,像玻璃即将碎裂。

  爆炸发生了。

  但不是瞬间释放。

  我看到火球膨胀的过程变慢了。

  因为我在那一刻启动了极限模式。

  零域能力全开,以我的身体为锚点,在爆炸中心展开静止领域。冲击波被冻结在半径十米范围内,火焰凝固在空中,碎片悬停在离地一米的位置。

  我的呼吸辅助器发出尖锐警报。

  嘴里有东西渗出,滴在衣领上,干了之后像碎玻璃。

  我不能倒。

  只要领域不破,伤害就不会扩散。

  我用精神力扫描冻结区域,寻找能量源头。在最中心的位置,我发现了一个未被摧毁的结构——一个直径不到五厘米的六边形裂缝,边缘光滑,规律脉动。

  它不像自然形成的裂痕。

  更像是被某种技术手段稳定下来的通道。

  我把这个结构命名为“种子裂隙”。

  它释放的低频脉冲,和黑日事件最初记录到的信号完全一致。

  苏晴蹲在力场外,手里拿着采样装置。

  “不能再维持了。”她说,“你的脑波已经开始失序。”

  我知道。

  但我必须确认一件事。

  我将意识延伸进去,接触那道裂缝的边缘。

  一瞬间,大量信息涌入。

  不是语言,也不是图像。

  是规则。

  是某种更高层级的存在方式。

  我猛地收回感知,喉咙一甜,又是一口晶状物吐出。

  老周收起枪,走到我旁边。

  “现在怎么办?”

  我抬起右手,手中多了一个重力容器。这是刚才从冻结区域取出的装置,内部加装了反相位力场,用来封存那个微型裂缝。

  “带回研究所。”我说,“这不是意外。”

  苏晴扶住我的肩膀。

  “你说什么?”

  我看向她。

  “他们是被送来的。”

  “有人故意让他们接触催化剂,让他们成为载体,把这东西带进来。”

  老周皱眉:“谁能做到?”

  我摇头。

  但我知道这不是终结。

  这只是开始。

  苏晴接过容器,仔细检查密封性。她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滑动,确认反相位力场稳定运行。

  “回去的路上要避开主通道。”她说,“万一泄露,整个核心区都会受到影响。”

  我点头。

  老周叫来运输组,安排装甲车待命。他亲自带队,确保路线安全。

  我最后看了一眼那片冻结的爆炸区。

  火焰依然凝固在空中,像一朵不会盛开的花。

  我的左手已经完全失去知觉,皮肤下全是晶体脉络。呼吸辅助器的红灯一直在闪,提示电量不足。

  苏晴帮我换了新的电池模块。

  “还能走吗?”她问。

  “能。”

  我撑着轮椅站起来,双脚落地时膝盖发软,但没倒。

  我们开始撤离。

  刚走出十米,重力容器突然震动了一下。

  苏晴停下脚步,低头查看读数。

  “力场波动。”她说,“里面的东西……在试图同步外部频率。”

  我立刻下令停止前进。

  所有人原地待命。

  容器表面出现细微纹路,像是内部压力正在上升。监测数据显示,微型裂缝的脉动频率提高了百分之十七。

  它在响应什么。

  我抬头看向天空。

  云层很厚,风不大。

  但空气中有一种难以察觉的震颤。

  就像某种信号,正在接近。

  苏晴的手紧紧握住容器把手。

  老周举起通讯器,准备通知警戒部队。

  我张嘴,想说什么。

  容器表面的纹路突然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