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新的战略支点——大同-《穿越亮剑之铁血崛起》

  赫尔拿起电文,找到了下一段:

  “他还提到,‘在这里,甚至无需过分担忧一百公里之外的日军重兵集团。

  附近的日军,在经历官村、黑风峪等一系列失败后,其原有的凶悍进攻性似乎已荡然无存,转而采取守势,士气明显低落。’

  总统先生,这不单单是空中力量的威慑能完全解释的。

  地面的压力,必然同样巨大,甚至更为直接。”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两位决策者都在消化这颠覆性的信息。

  赫尔首先打破了沉默,他开始将这些碎片拼接起来,语气也逐渐从疑惑转向分析:

  “总统先生,如果默菲斯的观察是准确的,那么我们对大同战略地位的理解,可能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升级。”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远东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大同的位置:

  “这不仅仅是一个需要我们投入空中力量去保护的‘前哨站’或‘资源点’。

  这里驻扎着的,很可能是一支拥有超乎想象战斗力的地面力量。

  他们不仅能守,而且能主动进攻,能对周边日军形成有效的压制和威慑!”

  赫尔转过身,面对罗斯福:

  “总统先生,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保障大同,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云母矿,也不仅仅是为了牵制日军兵力。

  保障大同,就是在支持一个已经在华北日军腹地打开局面、并且有能力持续扩大战果的强大攻击集群!”

  “这支部队的存在和活跃,将迫使日军在整个晋北、乃至蒙疆地区投入远超我们预估的防御力量。

  他们每攻克一个据点,每歼灭一股日军,都是在实实在在地削弱日本的战争潜力,都是在为太平洋战场减轻压力。

  而且,这种削弱是由内而外的,比我们从外部轰炸的效果可能更为持久和根本。”

  罗斯福缓缓点头,他深邃的目光仿佛已经穿透地图,看到了那片黄土地上正在发生的剧变:

  “一支……超越日军,甚至在单兵火力上让我们也感到惊讶的部队……在敌后……自研自产……” 他喃喃自语,随即看向赫尔:

  “他们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不仅仅是作为游击者,而是作为一支能够进行正规攻防、并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现代化军队。

  保障他们,就是保障我们在华北最有效的打击力量。这比我们最初设想的任何方案,回报率都可能要高得多。”

  赫尔重重地点头:

  “是的,总统先生。因此,向大同增派第二个‘野马’中队,以及准备备份中队的决策,就显得更为正确和紧迫。

  我们不仅要确保他们的天空,还要通过这种支持,间接地强化这把‘战刀’的杀伤力。

  这是一笔极其划算的战略投资。”

  罗斯福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

  他看向赫尔,盯住赫尔的眼睛:

  “赫尔,说服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那些老顽固。

  告诉他们,有时候,在敌人背后插一把小小的、但却足够锋利的匕首,比在正面战场上多投入一个五个师更有效。”

  他顿了顿,清晰地下达了指令:

  “批准默菲斯的增援请求。立即从本土调遣第二个p-51‘野马’战斗机中队,火速前往大同。

  同时,命令驻印的第十航空队,组建一个完整的备份中队,保持最高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听令出发,增援华北。”

  “我们要让日本人明白,”

  罗斯福总统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冷峻的弧度,

  “他们的后方,并不安全!”

  大同,第一纵队司令部。

  几乎就在白宫做出决定的同一时间,江岳站在指挥部的院子里,抬头望着天空。

  几架p-51正在进行例行巡逻,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又逐渐远去。

  李云龙叼着烟卷走出来,眯着眼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凝神思索的江岳,用胳膊肘碰了碰他:

  “嘿,江呆子,又琢磨啥呢?美国佬的鸟儿不是飞得挺欢实吗?”

  江岳收回目光,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语气却带着一种预见性的沉稳:

  “司令,鬼子吃了亏,丢了矿,还被咱们的飞机在头上拉屎撒尿。

  以他们的性子,这口气绝对咽不下去。我估摸着,更大的阵仗还在后头。”

  他指了指天上:

  “现在是一个中队,看起来是够用。

  可等鬼子的‘隼’成群结队扑过来,这点家底,恐怕就捉襟见肘了。

  天空这玩意,谁掌握了,谁就握着地面弟兄们的生死线。”

  赵刚不知何时也走了出来,站在两人身边,闻言点了点头:

  “江岳同志的担心有道理。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美军的空中优势是我们目前守住根据地、特别是保护矿区和恢复生产的重要条件。

  一旦空中力量被压制,后果不堪设想。”

  江岳转向李云龙和赵刚,眼神坚定:

  “司令,政委,我们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盟友身上,但也要尽力争取一切可能的支援。

  我建议,通过默菲斯上校,再次向美方强调我们面临的潜在空中威胁,以及确保制空权对于维系整个晋北战局的极端重要性。

  请求他们考虑……继续加强‘野狼’特遣队的实力。”

  李云龙吐掉嘴里的烟蒂,用脚碾了碾,大手一挥:

  “娘的,是这个理!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该要就得要!

  这事儿你负责去跟美国佬扯,需要老子咋配合,你言语一声!”

  几天后,大同机场。

  仿佛是为了印证江岳的判断和华盛顿的决策,机场的无线电通讯室内,响起了急促的信号。

  一份来自盟军印缅战区司令部的加密电文被迅速译出,送到了默菲斯上校面前。

  看着电文上“增援中队已启程”、“备份中队待命”的字样,史密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用力拍了拍江岳的肩膀:

  “江!你的预感是对的!

  总统和五角大楼看到了这里的价值!

  更大的‘狼群’要来了!”

  江岳艰难地看着英文电文,终于弄明白了上面的意思,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是个好消息!

  史密斯,感谢你!”

  他走出通讯室,望向北方蔚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