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在冰冷与灼热的交替折磨中浮沉,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倾覆。死亡的阴影从未如此真切,它化身为刺骨的寒意、蔓延的麻木和空乏无力的虚弱,从四面八方挤压着我残存的意志。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就在那点求生之火即将被彻底浇灭之际,一丝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暖意,竟从那空空如也的丹田深处,顽强地钻了出来!
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纤细,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韧性,如同石缝中挣扎而出的小草,带着不容置疑的生命力。是《养气诀》!在我濒临绝境、意识涣散之际,那千百次徒劳的引导,那铭刻进本能的呼吸节奏,竟然真的从身体深处,重新唤醒了一丝最本源的气息!
这丝气息微弱得可怜,甚至无法有效运转周天,但它真实存在着,像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我几乎冻结的血液。
我不能死!
这个念头如同惊雷般在脑海中炸响。我猛地睁开眼,眼前依旧一片漆黑,暴雨未停,寒冷彻骨,但内心深处却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求生的本能被这丝内息彻底激活。我首先感受了一下脖颈的伤势,麻木感已经蔓延到了左胸,左臂完全无法动弹,但似乎暂时没有继续快速扩散的迹象,或许是我之前按压穴道起了点作用,也或许是这重新生出的内息在勉力对抗。
必须离开这个泥坑!这里太冷,太湿,待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我尝试活动了一下尚且听使唤的右手和双腿,剧痛和虚弱依旧,但至少还能动。我咬着牙,用右手死死抠住坑壁湿滑的泥土和树根,一点点地将自己从泥水中拖起来,靠在相对干燥些的坑壁上。
休息片刻,积攒起一丝微薄的气力。我开始用手在坑壁和身下的泥水中摸索。泥水冰冷刺骨,混杂着碎石和腐烂的植物根茎。我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或许是能果腹的东西,或许是能用来当工具的东西,又或许,仅仅是给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指尖忽然触碰到一块边缘锐利的薄石片。我心中一动,费力地将它从泥里抠了出来,约有巴掌大小,虽然粗糙,但一端确实比较锋利。这或许能当刀用!
我将石片紧紧握在右手。有了“工具”,心里莫名踏实了一点。
接着摸索,指尖又碰到一种熟悉的触感——一种带着特殊清香的、肥厚的叶片!是鱼腥草!(注:此界或有不同名称,但王玥以其现代知识辨认) 这东西虽然味道冲,但能清热解毒,对外伤炎症也有一定效果!
我心中狂喜,小心翼翼地将周围能找到的几株鱼腥草连根拔起,也顾不上清洗,直接塞进嘴里,用力咀嚼起来。那辛辣怪异的口感瞬间充斥口腔,带着泥土的腥气,难以下咽,但我强迫自己吞咽下去。现在,任何一点可能对抗毒素、补充体力的东西都是救命稻草。
吃了几口鱼腥草,胃里有了点东西,似乎连带着精神都振作了少许。那丝微弱的内息,也仿佛因为身体的这点“补充”而活跃了一分。
雨势似乎小了一些,但依旧淅淅沥沥。我必须在天亮前,或者在我体力彻底耗尽前,找到一个更好的藏身之所,并且……处理一下伤口和想办法弄到食物。
我将那几株剩下的鱼腥草揣进怀里,握着那块薄石片,开始尝试攀爬这个泥坑。坑壁湿滑,加上我只有一只手能用,几次都滑落下来,摔得浑身生疼。但我没有放弃,用石片在坑壁上凿出浅浅的借力点,用牙齿配合右手拉扯坚韧的藤蔓,一点一点,如同蜗牛般向上挪动。
不知失败了多少次,身上添了多少新伤,就在我几乎要再次脱力时,右手终于扒住了坑沿!我用尽最后力气,猛地一撑,半个身子探出了坑外!
冰冷的空气夹杂着雨丝扑面而来,我却觉得无比清新。我瘫在坑边的泥泞中,贪婪地呼吸着,感受着劫后余生的虚脱。
不能停!追兵可能还在附近!
我挣扎着爬起身,辨认了一下方向——其实根本无从辨认,只能凭着感觉,朝着与官道可能相反、植被更茂密、地势更崎岖的深山蹒跚而行。
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左半身麻木,使得我走路姿势怪异,平衡极差,频繁摔倒。右手紧握着石片,既是工具,也是唯一的“武器”。那丝内息在体内缓缓流转,虽然无法驱散寒冷和虚弱,却像一盏微弱的灯,指引着我,支撑着我。
天亮时分,雨终于停了。林间弥漫着浓重的雾气,能见度很低。我找到一处岩石下的凹陷,勉强能遮蔽风雨。我收集了一些相对干燥的苔藓和枯叶,铺在身下,又用石片费力地割下一些带有油脂的松枝——我记得以前看杂书提过,松脂易燃。
没有火镰火石,生火成了大问题。我尝试了记忆中“钻木取火”的方法,但仅凭一只手和一块不合适的石片,徒劳无功。最终,我只能放弃,蜷缩在苔藓铺就的“床”上,靠那丝内息和身体本身的热量,对抗着黎明前最深的寒意。
饥饿再次袭来。我强撑着,用石片剥开一些看起来无毒的树皮,咀嚼里面略带甘甜和涩味的嫩茎。又找到几颗认识的野莓,尽管酸涩无比,也囫囵吞下。
我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伤口需要清理,毒素需要化解,我需要稳定的食物来源和火!
休息了几个时辰,感觉体力恢复了一点点,我再次上路。这一次,我的目标明确——寻找水源,以及可能存在的、更适合藏身并有更多资源的地方。
我侧耳倾听,顺着地势向下,终于听到了微弱的水声。循声而去,找到了一条从山岩间渗出的、清澈的小溪。
水!我扑到溪边,不顾一切地痛饮起来,甘冽的泉水滋润了我干渴冒烟的喉咙,仿佛也滋润了那枯萎的心田。
我在溪边停留下来。用石片割下衣摆,蘸着清水,小心地清洗脖颈和身上的伤口。冰冷的溪水刺激得伤口一阵刺痛,但也带走了部分污秽。我将怀里剩下的鱼腥草嚼碎,敷在脖颈的伤口上,希望能起到一点作用。
随后,我沿着溪流向下游慢慢探索。幸运的是,在下游不远处,我发现了一个被几块巨大滚石半掩着的天然石洞。洞口不大,被茂密的藤蔓遮掩,十分隐蔽。洞内不大,但干燥,能遮风避雨。
就是这里了!
我将这个石洞作为临时的庇护所。我用石片和双手,收集了更多的干苔藓、枯叶和松枝铺在洞内。虽然依旧无法生火,但至少有了一个相对安全干燥的落脚点。
接下来的几天,我像一个真正的野人般生活在这里。白天,我在溪边和附近的林地活动,用自制的简陋石矛(削尖的硬木棍)尝试捕鱼,虽然十次有九次失败,偶尔运气好才能扎到一两条小鱼,生吃下去,腥味难忍,但为了活命,别无选择。我采摘一切认识的无毒野果、野菜、块茎,甚至鸟蛋。晚上,则回到石洞,运转那丝日益壮大的内息,对抗毒素和寒冷,修复身体的损伤。
脖颈的伤口在鱼腥草和内息的双重作用下,麻木感虽然没有完全消除,但似乎停止了扩散,甚至开始慢慢消退。左臂也逐渐恢复了一些知觉。那丝内息,在这一次次极限的压榨和自然的吐纳中,竟然以缓慢但坚定的速度,一点点地增长着,变得比受伤前更加凝实。
我依旧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身上布满刮伤和淤青。但我的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和坚定。荒野磨去了我最后一丝侥幸与软弱,求生的欲望和对力量的渴望,从未如此强烈。
我知道,我还远远没有脱离危险。追兵、毒素、饥饿、野兽……任何一样都可能要了我的命。但至少,我活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独自一人,在这片陌生的山林里,我靠着双手、智慧和那丝微弱的内息,硬生生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一条命。
我的江湖路,以这样一种残酷而原始的方式,继续着。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就在那点求生之火即将被彻底浇灭之际,一丝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暖意,竟从那空空如也的丹田深处,顽强地钻了出来!
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纤细,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韧性,如同石缝中挣扎而出的小草,带着不容置疑的生命力。是《养气诀》!在我濒临绝境、意识涣散之际,那千百次徒劳的引导,那铭刻进本能的呼吸节奏,竟然真的从身体深处,重新唤醒了一丝最本源的气息!
这丝气息微弱得可怜,甚至无法有效运转周天,但它真实存在着,像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我几乎冻结的血液。
我不能死!
这个念头如同惊雷般在脑海中炸响。我猛地睁开眼,眼前依旧一片漆黑,暴雨未停,寒冷彻骨,但内心深处却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求生的本能被这丝内息彻底激活。我首先感受了一下脖颈的伤势,麻木感已经蔓延到了左胸,左臂完全无法动弹,但似乎暂时没有继续快速扩散的迹象,或许是我之前按压穴道起了点作用,也或许是这重新生出的内息在勉力对抗。
必须离开这个泥坑!这里太冷,太湿,待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我尝试活动了一下尚且听使唤的右手和双腿,剧痛和虚弱依旧,但至少还能动。我咬着牙,用右手死死抠住坑壁湿滑的泥土和树根,一点点地将自己从泥水中拖起来,靠在相对干燥些的坑壁上。
休息片刻,积攒起一丝微薄的气力。我开始用手在坑壁和身下的泥水中摸索。泥水冰冷刺骨,混杂着碎石和腐烂的植物根茎。我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或许是能果腹的东西,或许是能用来当工具的东西,又或许,仅仅是给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指尖忽然触碰到一块边缘锐利的薄石片。我心中一动,费力地将它从泥里抠了出来,约有巴掌大小,虽然粗糙,但一端确实比较锋利。这或许能当刀用!
我将石片紧紧握在右手。有了“工具”,心里莫名踏实了一点。
接着摸索,指尖又碰到一种熟悉的触感——一种带着特殊清香的、肥厚的叶片!是鱼腥草!(注:此界或有不同名称,但王玥以其现代知识辨认) 这东西虽然味道冲,但能清热解毒,对外伤炎症也有一定效果!
我心中狂喜,小心翼翼地将周围能找到的几株鱼腥草连根拔起,也顾不上清洗,直接塞进嘴里,用力咀嚼起来。那辛辣怪异的口感瞬间充斥口腔,带着泥土的腥气,难以下咽,但我强迫自己吞咽下去。现在,任何一点可能对抗毒素、补充体力的东西都是救命稻草。
吃了几口鱼腥草,胃里有了点东西,似乎连带着精神都振作了少许。那丝微弱的内息,也仿佛因为身体的这点“补充”而活跃了一分。
雨势似乎小了一些,但依旧淅淅沥沥。我必须在天亮前,或者在我体力彻底耗尽前,找到一个更好的藏身之所,并且……处理一下伤口和想办法弄到食物。
我将那几株剩下的鱼腥草揣进怀里,握着那块薄石片,开始尝试攀爬这个泥坑。坑壁湿滑,加上我只有一只手能用,几次都滑落下来,摔得浑身生疼。但我没有放弃,用石片在坑壁上凿出浅浅的借力点,用牙齿配合右手拉扯坚韧的藤蔓,一点一点,如同蜗牛般向上挪动。
不知失败了多少次,身上添了多少新伤,就在我几乎要再次脱力时,右手终于扒住了坑沿!我用尽最后力气,猛地一撑,半个身子探出了坑外!
冰冷的空气夹杂着雨丝扑面而来,我却觉得无比清新。我瘫在坑边的泥泞中,贪婪地呼吸着,感受着劫后余生的虚脱。
不能停!追兵可能还在附近!
我挣扎着爬起身,辨认了一下方向——其实根本无从辨认,只能凭着感觉,朝着与官道可能相反、植被更茂密、地势更崎岖的深山蹒跚而行。
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左半身麻木,使得我走路姿势怪异,平衡极差,频繁摔倒。右手紧握着石片,既是工具,也是唯一的“武器”。那丝内息在体内缓缓流转,虽然无法驱散寒冷和虚弱,却像一盏微弱的灯,指引着我,支撑着我。
天亮时分,雨终于停了。林间弥漫着浓重的雾气,能见度很低。我找到一处岩石下的凹陷,勉强能遮蔽风雨。我收集了一些相对干燥的苔藓和枯叶,铺在身下,又用石片费力地割下一些带有油脂的松枝——我记得以前看杂书提过,松脂易燃。
没有火镰火石,生火成了大问题。我尝试了记忆中“钻木取火”的方法,但仅凭一只手和一块不合适的石片,徒劳无功。最终,我只能放弃,蜷缩在苔藓铺就的“床”上,靠那丝内息和身体本身的热量,对抗着黎明前最深的寒意。
饥饿再次袭来。我强撑着,用石片剥开一些看起来无毒的树皮,咀嚼里面略带甘甜和涩味的嫩茎。又找到几颗认识的野莓,尽管酸涩无比,也囫囵吞下。
我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伤口需要清理,毒素需要化解,我需要稳定的食物来源和火!
休息了几个时辰,感觉体力恢复了一点点,我再次上路。这一次,我的目标明确——寻找水源,以及可能存在的、更适合藏身并有更多资源的地方。
我侧耳倾听,顺着地势向下,终于听到了微弱的水声。循声而去,找到了一条从山岩间渗出的、清澈的小溪。
水!我扑到溪边,不顾一切地痛饮起来,甘冽的泉水滋润了我干渴冒烟的喉咙,仿佛也滋润了那枯萎的心田。
我在溪边停留下来。用石片割下衣摆,蘸着清水,小心地清洗脖颈和身上的伤口。冰冷的溪水刺激得伤口一阵刺痛,但也带走了部分污秽。我将怀里剩下的鱼腥草嚼碎,敷在脖颈的伤口上,希望能起到一点作用。
随后,我沿着溪流向下游慢慢探索。幸运的是,在下游不远处,我发现了一个被几块巨大滚石半掩着的天然石洞。洞口不大,被茂密的藤蔓遮掩,十分隐蔽。洞内不大,但干燥,能遮风避雨。
就是这里了!
我将这个石洞作为临时的庇护所。我用石片和双手,收集了更多的干苔藓、枯叶和松枝铺在洞内。虽然依旧无法生火,但至少有了一个相对安全干燥的落脚点。
接下来的几天,我像一个真正的野人般生活在这里。白天,我在溪边和附近的林地活动,用自制的简陋石矛(削尖的硬木棍)尝试捕鱼,虽然十次有九次失败,偶尔运气好才能扎到一两条小鱼,生吃下去,腥味难忍,但为了活命,别无选择。我采摘一切认识的无毒野果、野菜、块茎,甚至鸟蛋。晚上,则回到石洞,运转那丝日益壮大的内息,对抗毒素和寒冷,修复身体的损伤。
脖颈的伤口在鱼腥草和内息的双重作用下,麻木感虽然没有完全消除,但似乎停止了扩散,甚至开始慢慢消退。左臂也逐渐恢复了一些知觉。那丝内息,在这一次次极限的压榨和自然的吐纳中,竟然以缓慢但坚定的速度,一点点地增长着,变得比受伤前更加凝实。
我依旧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身上布满刮伤和淤青。但我的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和坚定。荒野磨去了我最后一丝侥幸与软弱,求生的欲望和对力量的渴望,从未如此强烈。
我知道,我还远远没有脱离危险。追兵、毒素、饥饿、野兽……任何一样都可能要了我的命。但至少,我活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独自一人,在这片陌生的山林里,我靠着双手、智慧和那丝微弱的内息,硬生生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一条命。
我的江湖路,以这样一种残酷而原始的方式,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