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碑林立,如远古巨神沉默跪坐,碑面灵光游走,似有生命般缓缓呼吸。
每一块都高逾十丈,通体由不知名的灰白石料雕成,表面浮刻着一脉匠技——锻、铸、雕、熔、织、刻、引,字迹深陷,笔锋凌厉,仿佛不是刻出来的,而是被某种无形之力生生撕裂而出。
风在这里止步,声在这里沉没。
唯有脚下青石缝隙中渗出的微弱地脉之气,在低鸣。
石皮老吴第一个上前,粗糙的手掌贴向“锻”碑。
指尖刚触到碑面,一道银弧骤然炸起,如鞭抽空,将他整个人掀飞数尺。
他重重摔在地上,喉头一甜,却仍死死盯着那碑:“它说……血不纯,心不一。”
众人皆怔。
七弦子负手而立,仰望碑林,声音低得几不可闻:“上古匠门,传技只授嫡脉,血脉纯净者方可入廊修习。你们……无一符合。”
魏无牙冷笑一声,刀柄轻转:“所以我们就该掉头回去?让这破石头决定谁配活着往前走?”
没人回应。
火疤妇蜷在角落,掌心那簇暖芒忽明忽暗,像是风中残烛,又像一颗不肯熄灭的心跳。
顾微尘没有说话。
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碑底一圈几乎看不见的纹路——那是嵌在基座上的七环交扣图腾,细如发丝,却彼此咬合,严丝合缝。
她的瞳孔微微收缩。
这不是排斥凡人。
是排斥独行者。
她忽然想起影炉殿里那一幕:七道身影映在墙上,持兵执器,宛如神只列阵。
那时她以为是巧合,现在才明白——那不是幻象,是预兆。
“不是他们不够格。”她站起身,声音很轻,却像一把细刃切入寂静,“是碑忘了——匠道之初,本就是一群人,围着一炉火,一点点修出来的。”
她从怀中取出七件器物:一把断刃(魏无牙所遗)、半卷焦布(火疤妇丹房逃出时裹伤用)、一块采石楔(石皮老吴随身之物)、一根琴弦(七弦子旧日崩断之弦)……还有三件,是从归墟沿途拾得的残器,皆曾与七人命运交缠。
她将七器置于碑前,取出随身携带的观微浆——前世修复文物时调制的特制药液,如今以灵力催动,竟也能短暂显化灵气流转轨迹。
浆液沿器物边缘渗入,勾勒出七道断裂的灵纹。
接着,她并指为刃,划开掌心,血珠滴落于地。
与此同时,她以伪经脉为引,调动体内那点勉强维系的残损灵流,逆冲足少阴经,强行激发对地脉的感知。
这是她自创的法子,每一次使用都如同刮骨,但她面色未变。
地底微流随之震颤,一丝极细的暖意自脚底升起。
她闭目,呼吸放至最缓,心跳压至最低。
像面对一件千年龟裂的瓷器,她开始一点一点,校准七人心跳的节奏、呼吸的频率、伪气流动的节拍。
魏无牙粗重些,她便以自身为轴,拉长吐纳;火疤妇紊乱,她便用指尖轻点其腕脉,借力导引;七弦子孤绝难融,她干脆将他的断发缠于自己指间,以血为媒,暂连心绪。
这不是修炼,是一场精密到极致的修复。
就像拼合一幅碎成七片的古画,每一笔、每一色、每一道裂痕,都必须严丝合缝。
时间仿佛凝固。
忽然,火疤妇动了。
她抬起手,主动牵住魏无牙。
掌心火种蔓延而出,暖意顺着两人交握之处流淌,竟将七人体内残存的伪气尽数染上一层金红。
那不是攻击性的烈焰,而是类似炉火初燃时的温润光泽。
石皮老吴会意,双膝跪地,右耳紧贴青石。
片刻后,他低哼起一段荒腔走板的号子——北岭采石人的老调,沙哑却有力。
奇异的是,地脉随之共振,如应和,如回应。
七弦子看着这一切,眼神渐深。
他抬手,剪下一缕长发。
发丝飘落,缠绕七器顶端。
然后,他轻轻一吹——
发丝燃起幽光,化作第七道灵线,补全闭环。
刹那间,天地俱静。
七碑齐震,碑面灵光暴涨,如潮水翻涌。
紧接着,一道道虚影自碑中浮现——七人持器而立,姿态各异,光影交错,竟与影炉殿墙上那一幕完全重合!
锻碑前是魏无牙,刀锋斜指;
铸碑下是石皮老吴,锤悬半空;
雕碑旁是火疤妇,指尖燃火;
而中央最高处,“引”碑之前,赫然是顾微尘的身影,双手虚托,似捧星轨。
七环交扣的纹路在碑基亮起,如血脉贯通。
禁制,开了。
众人尚未回神,顾微尘却忽然身形一晃,唇角溢出一丝鲜血。
她迅速抬袖掩住,没人察觉。
只有她知道——七心共契已成,七命相连,意志相通。
但她作为核心,承受着七倍反噬。
心跳紊乱,经脉刺痛,伪经脉几近崩裂。
更深处,肩胛间的星轨印记隐隐发烫,第三星位那道隐线,正与千里之外某道雷锁共鸣不息。
她望着眼前开启的碑廊,目光沉静如渊。
可没人看见,她藏在袖中的手指,正微微颤抖。
晨光未至,夜色如墨,七碑廊内灵光渐敛,却余韵不绝。
碑面浮现出的古老铭文在幽微中流转生辉:“技非血承,乃心相扣。七影同行,方为匠流。”字字如钉,凿入人心。
顾微尘盘坐于中央,背脊笔直,似一尊不动的古像。
她双目微阖,呼吸轻得几乎听不见,可胸口却起伏急促,每一次吐纳都像在撕扯断裂的经络。
七心共契已成,命运之线缠绕七人,如丝如缕,彼此牵连——而她,是那根贯穿始终的引针。
心口猛然一绞,仿佛有无数细刃在体内翻搅。
她指尖一颤,唇角渗出一线鲜红,顺着下颌滑落,在衣襟上洇开一朵暗沉的花。
袖中手掌早已攥得发白,指甲深陷掌心,以痛止颤。
魏无牙第一个察觉异样。
他本立于锻碑之侧,刀锋斜指地面,警觉如野兽。
此刻却倏然转身,目光如电扫向顾微尘:“你撑不住了。”
他一步上前,掌中刀气微动,欲斩断那连接七人的无形灵线。
“别。”她的声音极轻,却像一根银针坠入深井,清晰入耳,“断了……就又变成我一个人在走。”
众人皆震。
火疤妇原本蜷坐在角落,掌心残火将熄未熄。
她忽然抬头,眼中映着碑文的微光,像是看见了什么久远的东西。
她缓缓抬起手,将那簇焚心火种按向自己心口。
“你说过,被火记住的人……不会被遗忘。”她嗓音沙哑,带着北地风沙磨出的粗粝,“那我就让火,也记住疼。”
话音落下,火焰倒卷入体,她整个人剧烈一颤,面色瞬间惨白,冷汗如雨而下。
可那七心之间的灵线,竟因这一焚而骤然稳固,灼热之力逆流而上,替她分担了部分反噬。
顾微尘猛地睁眼,瞳孔微缩:“你——”
“我们是一队。”火疤妇咬牙挤出一句,嘴角溢出血丝,却笑了,“不是你带我们走,是我们一起往前撞命。”
石皮老吴闷哼一声,右耳仍贴着地面,低吼道:“地脉在应!第七环……转起来了!”他双手猛拍青石,号子声再起,荒腔走板,却与碑底纹路隐隐合拍。
七弦子静立良久,望着自己那一缕燃尽的发丝,已化作灵纹融入“引”碑基座。
他忽然低笑,声音苍凉:“守门人一辈子守住一道门,以为那是责任……可今日才懂,真正的匠道,从不是独传秘法,而是七灯并燃,照破长夜。”
他拾起一片碎石,置于膝上,五指轻拨——不成调的琴音响起,如风拂荒原,如雨打残瓦。
可就在这杂音之中,七碑竟齐齐轻震,仿佛回应。
顾微尘终于松了一口气,肩头微垂。
她仰头望向天穹,星河如练,北斗隐现。
她轻声道:“从今起,我不是带你们走……是和你们一起走。”
话音落时,归墟最深处,那一块无人敢近的巨碑之上,“归”字顶端那一点墨痕,忽然微微一颤,如泪凝睫,继而缓缓滑落,无声没入泥土。
大地深处,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夜将尽,余烬未冷。
七人围坐之处,火疤妇烤过的石薯焦黑如炭,魏无牙削的木刀静静横于膝前,七弦子的石琴裂了一道缝,石皮老吴的号子还在风里飘着。
顾微尘仍盘坐原地,面色苍白如纸,唇角血痕已凝成暗痂。
她闭着眼,呼吸微弱,体内伪经脉如枯河裂网,寸寸欲断。
七心共契虽解,可那条由她一人撑起的命运之桥,早已在无声中烙下无法弥合的伤痕。
每一块都高逾十丈,通体由不知名的灰白石料雕成,表面浮刻着一脉匠技——锻、铸、雕、熔、织、刻、引,字迹深陷,笔锋凌厉,仿佛不是刻出来的,而是被某种无形之力生生撕裂而出。
风在这里止步,声在这里沉没。
唯有脚下青石缝隙中渗出的微弱地脉之气,在低鸣。
石皮老吴第一个上前,粗糙的手掌贴向“锻”碑。
指尖刚触到碑面,一道银弧骤然炸起,如鞭抽空,将他整个人掀飞数尺。
他重重摔在地上,喉头一甜,却仍死死盯着那碑:“它说……血不纯,心不一。”
众人皆怔。
七弦子负手而立,仰望碑林,声音低得几不可闻:“上古匠门,传技只授嫡脉,血脉纯净者方可入廊修习。你们……无一符合。”
魏无牙冷笑一声,刀柄轻转:“所以我们就该掉头回去?让这破石头决定谁配活着往前走?”
没人回应。
火疤妇蜷在角落,掌心那簇暖芒忽明忽暗,像是风中残烛,又像一颗不肯熄灭的心跳。
顾微尘没有说话。
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碑底一圈几乎看不见的纹路——那是嵌在基座上的七环交扣图腾,细如发丝,却彼此咬合,严丝合缝。
她的瞳孔微微收缩。
这不是排斥凡人。
是排斥独行者。
她忽然想起影炉殿里那一幕:七道身影映在墙上,持兵执器,宛如神只列阵。
那时她以为是巧合,现在才明白——那不是幻象,是预兆。
“不是他们不够格。”她站起身,声音很轻,却像一把细刃切入寂静,“是碑忘了——匠道之初,本就是一群人,围着一炉火,一点点修出来的。”
她从怀中取出七件器物:一把断刃(魏无牙所遗)、半卷焦布(火疤妇丹房逃出时裹伤用)、一块采石楔(石皮老吴随身之物)、一根琴弦(七弦子旧日崩断之弦)……还有三件,是从归墟沿途拾得的残器,皆曾与七人命运交缠。
她将七器置于碑前,取出随身携带的观微浆——前世修复文物时调制的特制药液,如今以灵力催动,竟也能短暂显化灵气流转轨迹。
浆液沿器物边缘渗入,勾勒出七道断裂的灵纹。
接着,她并指为刃,划开掌心,血珠滴落于地。
与此同时,她以伪经脉为引,调动体内那点勉强维系的残损灵流,逆冲足少阴经,强行激发对地脉的感知。
这是她自创的法子,每一次使用都如同刮骨,但她面色未变。
地底微流随之震颤,一丝极细的暖意自脚底升起。
她闭目,呼吸放至最缓,心跳压至最低。
像面对一件千年龟裂的瓷器,她开始一点一点,校准七人心跳的节奏、呼吸的频率、伪气流动的节拍。
魏无牙粗重些,她便以自身为轴,拉长吐纳;火疤妇紊乱,她便用指尖轻点其腕脉,借力导引;七弦子孤绝难融,她干脆将他的断发缠于自己指间,以血为媒,暂连心绪。
这不是修炼,是一场精密到极致的修复。
就像拼合一幅碎成七片的古画,每一笔、每一色、每一道裂痕,都必须严丝合缝。
时间仿佛凝固。
忽然,火疤妇动了。
她抬起手,主动牵住魏无牙。
掌心火种蔓延而出,暖意顺着两人交握之处流淌,竟将七人体内残存的伪气尽数染上一层金红。
那不是攻击性的烈焰,而是类似炉火初燃时的温润光泽。
石皮老吴会意,双膝跪地,右耳紧贴青石。
片刻后,他低哼起一段荒腔走板的号子——北岭采石人的老调,沙哑却有力。
奇异的是,地脉随之共振,如应和,如回应。
七弦子看着这一切,眼神渐深。
他抬手,剪下一缕长发。
发丝飘落,缠绕七器顶端。
然后,他轻轻一吹——
发丝燃起幽光,化作第七道灵线,补全闭环。
刹那间,天地俱静。
七碑齐震,碑面灵光暴涨,如潮水翻涌。
紧接着,一道道虚影自碑中浮现——七人持器而立,姿态各异,光影交错,竟与影炉殿墙上那一幕完全重合!
锻碑前是魏无牙,刀锋斜指;
铸碑下是石皮老吴,锤悬半空;
雕碑旁是火疤妇,指尖燃火;
而中央最高处,“引”碑之前,赫然是顾微尘的身影,双手虚托,似捧星轨。
七环交扣的纹路在碑基亮起,如血脉贯通。
禁制,开了。
众人尚未回神,顾微尘却忽然身形一晃,唇角溢出一丝鲜血。
她迅速抬袖掩住,没人察觉。
只有她知道——七心共契已成,七命相连,意志相通。
但她作为核心,承受着七倍反噬。
心跳紊乱,经脉刺痛,伪经脉几近崩裂。
更深处,肩胛间的星轨印记隐隐发烫,第三星位那道隐线,正与千里之外某道雷锁共鸣不息。
她望着眼前开启的碑廊,目光沉静如渊。
可没人看见,她藏在袖中的手指,正微微颤抖。
晨光未至,夜色如墨,七碑廊内灵光渐敛,却余韵不绝。
碑面浮现出的古老铭文在幽微中流转生辉:“技非血承,乃心相扣。七影同行,方为匠流。”字字如钉,凿入人心。
顾微尘盘坐于中央,背脊笔直,似一尊不动的古像。
她双目微阖,呼吸轻得几乎听不见,可胸口却起伏急促,每一次吐纳都像在撕扯断裂的经络。
七心共契已成,命运之线缠绕七人,如丝如缕,彼此牵连——而她,是那根贯穿始终的引针。
心口猛然一绞,仿佛有无数细刃在体内翻搅。
她指尖一颤,唇角渗出一线鲜红,顺着下颌滑落,在衣襟上洇开一朵暗沉的花。
袖中手掌早已攥得发白,指甲深陷掌心,以痛止颤。
魏无牙第一个察觉异样。
他本立于锻碑之侧,刀锋斜指地面,警觉如野兽。
此刻却倏然转身,目光如电扫向顾微尘:“你撑不住了。”
他一步上前,掌中刀气微动,欲斩断那连接七人的无形灵线。
“别。”她的声音极轻,却像一根银针坠入深井,清晰入耳,“断了……就又变成我一个人在走。”
众人皆震。
火疤妇原本蜷坐在角落,掌心残火将熄未熄。
她忽然抬头,眼中映着碑文的微光,像是看见了什么久远的东西。
她缓缓抬起手,将那簇焚心火种按向自己心口。
“你说过,被火记住的人……不会被遗忘。”她嗓音沙哑,带着北地风沙磨出的粗粝,“那我就让火,也记住疼。”
话音落下,火焰倒卷入体,她整个人剧烈一颤,面色瞬间惨白,冷汗如雨而下。
可那七心之间的灵线,竟因这一焚而骤然稳固,灼热之力逆流而上,替她分担了部分反噬。
顾微尘猛地睁眼,瞳孔微缩:“你——”
“我们是一队。”火疤妇咬牙挤出一句,嘴角溢出血丝,却笑了,“不是你带我们走,是我们一起往前撞命。”
石皮老吴闷哼一声,右耳仍贴着地面,低吼道:“地脉在应!第七环……转起来了!”他双手猛拍青石,号子声再起,荒腔走板,却与碑底纹路隐隐合拍。
七弦子静立良久,望着自己那一缕燃尽的发丝,已化作灵纹融入“引”碑基座。
他忽然低笑,声音苍凉:“守门人一辈子守住一道门,以为那是责任……可今日才懂,真正的匠道,从不是独传秘法,而是七灯并燃,照破长夜。”
他拾起一片碎石,置于膝上,五指轻拨——不成调的琴音响起,如风拂荒原,如雨打残瓦。
可就在这杂音之中,七碑竟齐齐轻震,仿佛回应。
顾微尘终于松了一口气,肩头微垂。
她仰头望向天穹,星河如练,北斗隐现。
她轻声道:“从今起,我不是带你们走……是和你们一起走。”
话音落时,归墟最深处,那一块无人敢近的巨碑之上,“归”字顶端那一点墨痕,忽然微微一颤,如泪凝睫,继而缓缓滑落,无声没入泥土。
大地深处,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夜将尽,余烬未冷。
七人围坐之处,火疤妇烤过的石薯焦黑如炭,魏无牙削的木刀静静横于膝前,七弦子的石琴裂了一道缝,石皮老吴的号子还在风里飘着。
顾微尘仍盘坐原地,面色苍白如纸,唇角血痕已凝成暗痂。
她闭着眼,呼吸微弱,体内伪经脉如枯河裂网,寸寸欲断。
七心共契虽解,可那条由她一人撑起的命运之桥,早已在无声中烙下无法弥合的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