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天缝里掉出来的不是神,是我师父-《执尘仙途》

  断碑升空,金丝地脉如活网蔓延,整座魔渊在那一刻仿佛倒悬的星图,亿万光点自地底浮起,勾连成阵,纵横交错,如同天地血脉重新搏动。

  穹顶之上,那道曾撕裂苍穹的天缝仍在缓缓闭合,每寸愈合都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像是世界在呻吟,又像在苏醒。

  顾微尘盘坐于阵眼中央,双目微阖,却已置身识海风暴之中。

  无数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入——不是她的记忆,却又熟悉得令人窒息。

  暴雨倾盆的夜,雷火照亮荒原,补天碑前血迹斑斑。

  她看见那个素衣长发的身影站在天缝边缘,背对着万千追兵,脊梁挺直如刃。

  那人没有回头,可顾微尘知道,那是她自己未曾经历过的“过去”。

  画面骤然拉近。

  匠首跃入天缝的瞬间,身体化作一道金线,缠绕断裂的地络,强行将崩解的阵法缝合。

  七日七夜,不眠不休,以魂为针,以血为引。

  最后一刻,风雨渐歇,天光微明,她终于力竭,缓缓坠落。

  就在意识即将消散之际,她猛然回头。

  目光穿透千年时空,直直落在顾微尘脸上。

  嘴唇开合,无声三字——

  “接着修。”

  “啊!”顾微尘猛地睁眼,冷汗浸透衣衫,心脏狂跳如擂鼓。

  那一眼,沉重得几乎压垮她的神魂。

  不是传承,不是嘱托,而是一种近乎残酷的交付——把一个早已被遗忘的使命,硬生生塞进一个“残废”的躯壳里。

  灯影童伏在她肩头,小小的身体颤抖不止:“主……她不是你的前世。”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她是你的‘初师’。”

  顾微尘怔住。

  初师?

  不是转世,不是血脉延续,而是技艺的起点?

  是这门专为修补破碎天地而生的“执尘术”第一个点燃灯火的人?

  她低头看向掌心——那里有一道旧伤,是修复第一件残器时划破的。

  如今,她主动割开它,鲜血滴落在断碑背面,沿着那些无人注意的暗纹缓缓渗入。

  执尘术催至极致。

  指尖凝聚最后一丝灵觉,顺着血痕探入碑体深处。

  暗金脉络如蛛网铺展,在碑面悄然勾勒出一道人形轮廓——长发披肩,手持石灯,正欲跃入天缝。

  正是刚才记忆中的匠首背影。

  刹那间,整块碑剧烈震颤,裂缝中浮现出一行被刻意磨灭的铭文,字迹古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灵匠九代,唯传一火。非血脉,非名位,唯执灯者可继。”

  风停了。

  魔渊寂静如死。

  顾微尘跪坐在碑前,指尖仍触着那行字,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刻下它们时的决绝。

  原来如此。

  所谓“匠门正统”,早就断绝了。

  那些争夺名分、自诩嫡传的宗派,不过是守着一座空庙,供奉着早已熄灭的灯火。

  而真正的传承,从不看天赋高低,不问出身贵贱——只看是否愿意在天地崩坏之时,挺身而出,做那根缝合天裂的金线。

  她之所以能听见地脉低语,唤醒沉睡器物,不是因为她天赋异禀,恰恰是因为她“残”。

  凡尘根,无灵吸,经脉阻滞——世人眼中的缺陷,却是这门技艺最契合的容器。

  唯有残缺之躯,才能感知万物破损之处;唯有被弃之人,才懂得何为“值得修复”。

  她终于明白,自己从未真正“穿越”到这里。

  她是被选中的。

  被那段湮灭的历史,被那盏永不熄灭的石灯,亲手接引而来。

  墨九娘静静立于碑侧,身影几近透明,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

  她望着那行铭文,忽然笑了,笑声很轻,带着释然,也带着苦涩。

  “原来我一直躲着的,不是追杀……”她喃喃,“是传承。”

  她抬手,指尖轻抚碑底,动作温柔得像在擦拭一件珍宝。

  随即,她闭上眼,默念启灵诀——那是她偷学、藏了千年、从未敢用过的口诀。

  一道微弱金光自碑中升起,映照出一幕古老影像:补天台前,匠首亲手将一盏石灯交予年轻弟子。

  那人面容清秀,眼神怯懦,正是当年的墨九娘。

  “你若不敢点灯,便永远只是影子。”画外音响起,是匠首的声音。

  墨九娘的眼角滑下一滴泪。

  “你说我不该点灯……”她对着虚空低语,声音颤抖,“可今天,我替你点了。”

  话音落下,她最后一点灵光注入碑底,身形如灰烬般片片剥落,随风飘散,再不见踪影。

  风过无痕。

  唯有碑前,那缕金光久久不散,映照着天地之间,唯一清醒的身影。

  顾微尘缓缓起身,望向远方。

  魔渊之外,群山起伏,云海翻腾。

  而在更深的地底,第一缕金丝地脉正微微抽搐,如同沉睡巨兽睁开了第一条神经。

  陈樵,山野樵夫,以骨为烛;

  渡厄鬼使,幽冥残魂,持幡守夜;

  老渡者,无名舟人,焚舟引路……

  每一个名字浮现的瞬间,名录便轻轻震颤一次,仿佛承载着千钧之诺。

  他将名录缓缓置于断碑之前,动作极稳,眼神却如刀锋般锐利。

  风自天缝余隙吹下,带着远古灰烬的气息,掠过他冷峻的眉骨。

  他低声问:“他们不怕被当成逆天者?”

  顾微尘没有立刻回答。

  她凝望着名录上那一道道新生的名字,指尖微微发紧。

  怕吗?

  当然怕。

  谁不怕被天地厌弃,被世人唾骂,被历史抹去姓名?

  可她懂他们——正如她也曾在现代修复室中,面对千年裂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不是为了成圣,只是不忍看文明湮灭于无声。

  她摇头,声音轻却坚定:“怕。但他们更怕再有人像匠首一样,一个人跳进天缝。”

  话音落时,她抬手解开衣襟,在众人屏息之中,从怀中取出那片石灯残片——漆黑如墨,边缘参差,正是当年在废墟深处寻得的执灯核心。

  她咬破指尖,将一滴精血按入残片裂纹,随即毫不犹豫地将其嵌入心口旧伤处。

  剧痛袭来,如同万针穿心。

  可就在下一瞬,一股温润却不容抗拒的光自她胸腔扩散开来——

  “执灯真意”,点燃。

  光芒并不刺眼,却穿透了魔渊万年阴霾,照得断碑通体透明。

  金丝地脉随之共鸣,如血脉复苏,整座断碑竟开始缓缓旋转,尘屑簌簌而落,露出背面从未示人的一面。

  半幅图腾赫然显现:扭曲的经纬线交织成网,指向极南之地,归墟海眼所在。

  那是传说中世界尽头的深渊,万物归寂之处。

  而图中一点微光闪烁,似有若无,仿佛某种沉睡之物正在回应她的灯火。

  顾微尘刚欲细察,忽觉背后寒意陡生。

  七具铠甲残影自虚空中浮现,正是守界遗灵。

  他们曾献祭本源,形神几近溃散,此刻却齐齐单膝跪地,动作整齐如生前军阵。

  其中一具最为残破的铠甲抬起锈迹斑斑的长剑,剑尖颤巍,直指她身后岩壁。

  众人回首。

  只见方才还平静流淌的金丝地脉,竟在无声中悄然扭曲,化作一道隐秘回路,蜿蜒深入地底深处。

  脉络走向诡谲异常,与主阵完全背离,分明是人为篡改过的痕迹。

  虚空微漾,青色刻痕浮现,两字凌空凝成——

  伪誓。

  顾微尘瞳孔骤缩。

  盟约未断?

  那为何千年来无人继承?

  为何匠门凋零、技艺失传?

  原来真正的“守界契”从未消失,而是被人另立了一套虚假誓言,掩盖真相,引导后来者走入歧途。

  是谁?

  何时?

  又是为了什么?

  她呼吸微滞,目光不由再次投向那半幅坐标图。

  极南归墟……匠临……

  这两个字,像是一把钥匙,又像是一声警告。

  就在此时,地底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嗡鸣,仿佛某种古老机制被触动。

  岩壁表面,一丝极细的裂痕悄然延展,隐约可见其下埋藏着另一块沉没的碑体。

  她缓缓握紧石灯残片,光焰在她掌心跳动如心跳。

  真正的修补,不只是缝合天裂——更是剖开谎言,找回被掩埋的原貌。

  而在三百丈之下,温热的岩壁上,无数文字正等待被重新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