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微尘的鞋尖刚触到门外青石板,刻刀突然发出蜂鸣。
她垂眸望去,刀身映着穹顶星图的银芒,竟比方才更亮三分。
指尖的温度顺着刀脊渗进去,像在抚摸一块会呼吸的古玉——这是残忆之她留下的最后馈赠,不是武器,而是一把会“说话”的刻刀。
她没有急着举步,反而蹲下身,将刀尖轻轻点在地面九重莲纹的中心。
莲纹是百年前匠人用碎瓷片嵌成的,边缘已有豁口,像朵开残的花。
乳白火苗从刀身簌簌坠落,没有腾空而起,却顺着瓷片缝隙蜿蜒,像条学步的幼蛇。
“她不是在传火......”血砚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的指尖抵着下巴,文书官惯有的冷静被震得支离破碎,“是在教火怎么走路。”
顾微尘耳尖微动。
前世修复青铜器时,她总爱跟学徒说“金属有自己的脾气”,此刻想来,火焰何尝不是?
她望着那簇乳白火苗在莲纹间拐了个弯,绕过一处缺瓷的凹痕,忽然明白残忆之她为何不肯留刀鞘——这刀本就是要带火焰去该去的地方。
“顾姑娘。”陵不孤的声音带着冰碴子,却比往日近了些。
她抬头,见他站在星图投影边缘,玄色外袍被星芒染成青灰。
他手中攥着半块血玉残片,指节因用力泛白,“星图的终点,是我族祖祠地窟。”
顾微尘站起身,刻刀自动悬在两人中间。
她注意到他眼底翻涌的暗色——那是被旧伤戳破的痛,“你从前......”
“幼时总听族老说,先祖献’净魂契‘换得家族昌盛。”陵不孤打断她,突然低笑一声,笑声像碎冰撞在石壁上,“现在才懂,哪来的’净魂‘?
分明是抽了匠核里的记忆精粹当祭品。“他扯下衣角,将血玉残片仔细裹好,转身走向那丛信心花。
顾微尘看着他蹲下身,将残片埋进花根下的新土。
泥土翻涌的声音很轻,却像块石头砸进她心里——原来那些被家族奉为圣物的“功德”,都是别人的命堆出来的。
“你们吃够了别人的命。”陵不孤拍了拍土,站起身时指腹擦过花瓣上的晨露,“也该尝尝被反哺的滋味。”
话音未落,穹顶星图骤然明亮十倍。
顾微尘眯起眼,看见三道微光从不同方向窜起——东边的断碑林、南边的枯井、西边的残塔,同时腾起豆大的光斑,像三颗被重新点燃的灯芯。
“这是......”血砚生突然踉跄一步,手撑在《坏典》上。
他的瞳孔在收缩,额角青筋跳动,“碑文......在共鸣。”
顾微尘正要扶他,却见他眼底闪过几帧碎片:青衫少年跪在刻满符文的石台前,被人用骨刀剜去后颈;白发老者将一卷残稿塞进他手里,低声说“忘了才安全”;还有自己,在暗无天日的碑窖里,用指甲在石壁刻下“我叫砚生”。
“原来我曾是执灯候选。”血砚生摸了摸后颈那道淡疤,声音轻得像叹息,“因不肯给灯芯‘添芯’——他们要的不是灯亮,是灯芯永远在烧。”他突然抓起笔,在《坏典》扉页重重写下“失忆者联盟”六个字,墨迹未干便抬头笑了,“可真正的抵抗,不是记住一切。”他指腹抚过那些新写的字迹,“是允许遗忘,还能选择往前。”
远处传来藤蔓抽打的声响。
顾微尘转头,正看见小豆子趴在地上,额头抵着那根透明藤蔓。
他的小脸上沾着泥,却哼着走调的民谣——是前日在老陶坊听到的《泥娃娃》。
“小豆子?”顾微尘刚要过去,却见藤蔓前端的空气突然扭曲,一道半透明的屏障浮现,像块结了霜的玻璃。
“禁造令符印。”陵不孤的声音冷下来,“旧体系怕匠人聚气成势,设了千年的禁制。”
小豆子的哼歌停了。
他伸手捧起一把信心花的花瓣,轻轻洒向屏障。
花瓣落地的瞬间,顾微尘瞳孔骤缩——每片粉白花瓣里,都浮出个模糊的剪影:有戴斗笠的陶匠,有挽着蓝布裙的窑娘,有缺了条胳膊却还在拉坯的老匠头。
他们同时抬起手,掌心抵着屏障。
“咔——”
第一声裂响像冰面初破。
“轰——”
第二声轰鸣震得穹顶落灰。
藤蔓“刷”地窜过屏障,直抵古窑门前。
小豆子爬起来,沾着泥的手揪住顾微尘的衣袖,用力拽她往窑口走。
古窑的门环是青铜铸的,爬满绿锈。
藤蔓缠上门环,轻轻叩了三下。
没有脚步声,没有应门声,窑口却“吱呀”裂开一线,热浪裹着半熔的陶铃残片涌出来。
陶铃碎片撞在顾微尘脚边,发出细碎的清响,像在说“进来”。
她没有急着跨门槛。
前世修复古窑时,师父说过“窑门是地火的嘴”,冒然闯入会惊了火性。
她蹲下身,将刻刀插入窑门前的泥土。
刀身嗡鸣,乳白火焰顺着藤蔓窜进窑膛,像根会呼吸的火舌。
“咚——”
窑内传来沉闷的震动。
顾微尘鼻尖泛起熟悉的焦香——是松柴混着陶土的味道,比记忆中更清冽。
她抬头看向天空,忽然发现星图里多了颗新的星子,不亮,却稳,像块刚烧好的瓷。
陵不孤走到她身侧,望着窑内渐起的火光,声音里难得带了丝暖意:“这把火,烧的是旧规矩。”
“不。”顾微尘摇头,指尖抚过刻刀上的缺口,“是让地火记起自己该怎么烧。”
血砚生抱着《坏典》走过来,新写的标题在火光里泛着墨香:“所以你们看,没人点的火最亮。”
小豆子突然拽她的衣角,指向窑后山坡。
顾微尘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方才埋碎陶的地方,冒出株嫩芽。
嫩芽顶着片半焦的陶片,在风里轻轻摇晃。
数月后,荒原之上。
顾微尘蹲在一株新生的信心花前。
花茎上缠着段烧过的陶片,仔细看,能辨出上面刻着“微尘”二字——是她前日在古窑里,用刻刀在未烧的陶胚上留下的。
风掠过花田,带起几片花瓣。
顾微尘望着花瓣飘向远处的断碑林,那里隐约有光在攒动。
她知道,用不了多久,会有更多嫩芽顶开旧土,更多星子点亮夜空。
毕竟——
没人点的火,才烧得最久。
她垂眸望去,刀身映着穹顶星图的银芒,竟比方才更亮三分。
指尖的温度顺着刀脊渗进去,像在抚摸一块会呼吸的古玉——这是残忆之她留下的最后馈赠,不是武器,而是一把会“说话”的刻刀。
她没有急着举步,反而蹲下身,将刀尖轻轻点在地面九重莲纹的中心。
莲纹是百年前匠人用碎瓷片嵌成的,边缘已有豁口,像朵开残的花。
乳白火苗从刀身簌簌坠落,没有腾空而起,却顺着瓷片缝隙蜿蜒,像条学步的幼蛇。
“她不是在传火......”血砚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的指尖抵着下巴,文书官惯有的冷静被震得支离破碎,“是在教火怎么走路。”
顾微尘耳尖微动。
前世修复青铜器时,她总爱跟学徒说“金属有自己的脾气”,此刻想来,火焰何尝不是?
她望着那簇乳白火苗在莲纹间拐了个弯,绕过一处缺瓷的凹痕,忽然明白残忆之她为何不肯留刀鞘——这刀本就是要带火焰去该去的地方。
“顾姑娘。”陵不孤的声音带着冰碴子,却比往日近了些。
她抬头,见他站在星图投影边缘,玄色外袍被星芒染成青灰。
他手中攥着半块血玉残片,指节因用力泛白,“星图的终点,是我族祖祠地窟。”
顾微尘站起身,刻刀自动悬在两人中间。
她注意到他眼底翻涌的暗色——那是被旧伤戳破的痛,“你从前......”
“幼时总听族老说,先祖献’净魂契‘换得家族昌盛。”陵不孤打断她,突然低笑一声,笑声像碎冰撞在石壁上,“现在才懂,哪来的’净魂‘?
分明是抽了匠核里的记忆精粹当祭品。“他扯下衣角,将血玉残片仔细裹好,转身走向那丛信心花。
顾微尘看着他蹲下身,将残片埋进花根下的新土。
泥土翻涌的声音很轻,却像块石头砸进她心里——原来那些被家族奉为圣物的“功德”,都是别人的命堆出来的。
“你们吃够了别人的命。”陵不孤拍了拍土,站起身时指腹擦过花瓣上的晨露,“也该尝尝被反哺的滋味。”
话音未落,穹顶星图骤然明亮十倍。
顾微尘眯起眼,看见三道微光从不同方向窜起——东边的断碑林、南边的枯井、西边的残塔,同时腾起豆大的光斑,像三颗被重新点燃的灯芯。
“这是......”血砚生突然踉跄一步,手撑在《坏典》上。
他的瞳孔在收缩,额角青筋跳动,“碑文......在共鸣。”
顾微尘正要扶他,却见他眼底闪过几帧碎片:青衫少年跪在刻满符文的石台前,被人用骨刀剜去后颈;白发老者将一卷残稿塞进他手里,低声说“忘了才安全”;还有自己,在暗无天日的碑窖里,用指甲在石壁刻下“我叫砚生”。
“原来我曾是执灯候选。”血砚生摸了摸后颈那道淡疤,声音轻得像叹息,“因不肯给灯芯‘添芯’——他们要的不是灯亮,是灯芯永远在烧。”他突然抓起笔,在《坏典》扉页重重写下“失忆者联盟”六个字,墨迹未干便抬头笑了,“可真正的抵抗,不是记住一切。”他指腹抚过那些新写的字迹,“是允许遗忘,还能选择往前。”
远处传来藤蔓抽打的声响。
顾微尘转头,正看见小豆子趴在地上,额头抵着那根透明藤蔓。
他的小脸上沾着泥,却哼着走调的民谣——是前日在老陶坊听到的《泥娃娃》。
“小豆子?”顾微尘刚要过去,却见藤蔓前端的空气突然扭曲,一道半透明的屏障浮现,像块结了霜的玻璃。
“禁造令符印。”陵不孤的声音冷下来,“旧体系怕匠人聚气成势,设了千年的禁制。”
小豆子的哼歌停了。
他伸手捧起一把信心花的花瓣,轻轻洒向屏障。
花瓣落地的瞬间,顾微尘瞳孔骤缩——每片粉白花瓣里,都浮出个模糊的剪影:有戴斗笠的陶匠,有挽着蓝布裙的窑娘,有缺了条胳膊却还在拉坯的老匠头。
他们同时抬起手,掌心抵着屏障。
“咔——”
第一声裂响像冰面初破。
“轰——”
第二声轰鸣震得穹顶落灰。
藤蔓“刷”地窜过屏障,直抵古窑门前。
小豆子爬起来,沾着泥的手揪住顾微尘的衣袖,用力拽她往窑口走。
古窑的门环是青铜铸的,爬满绿锈。
藤蔓缠上门环,轻轻叩了三下。
没有脚步声,没有应门声,窑口却“吱呀”裂开一线,热浪裹着半熔的陶铃残片涌出来。
陶铃碎片撞在顾微尘脚边,发出细碎的清响,像在说“进来”。
她没有急着跨门槛。
前世修复古窑时,师父说过“窑门是地火的嘴”,冒然闯入会惊了火性。
她蹲下身,将刻刀插入窑门前的泥土。
刀身嗡鸣,乳白火焰顺着藤蔓窜进窑膛,像根会呼吸的火舌。
“咚——”
窑内传来沉闷的震动。
顾微尘鼻尖泛起熟悉的焦香——是松柴混着陶土的味道,比记忆中更清冽。
她抬头看向天空,忽然发现星图里多了颗新的星子,不亮,却稳,像块刚烧好的瓷。
陵不孤走到她身侧,望着窑内渐起的火光,声音里难得带了丝暖意:“这把火,烧的是旧规矩。”
“不。”顾微尘摇头,指尖抚过刻刀上的缺口,“是让地火记起自己该怎么烧。”
血砚生抱着《坏典》走过来,新写的标题在火光里泛着墨香:“所以你们看,没人点的火最亮。”
小豆子突然拽她的衣角,指向窑后山坡。
顾微尘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方才埋碎陶的地方,冒出株嫩芽。
嫩芽顶着片半焦的陶片,在风里轻轻摇晃。
数月后,荒原之上。
顾微尘蹲在一株新生的信心花前。
花茎上缠着段烧过的陶片,仔细看,能辨出上面刻着“微尘”二字——是她前日在古窑里,用刻刀在未烧的陶胚上留下的。
风掠过花田,带起几片花瓣。
顾微尘望着花瓣飘向远处的断碑林,那里隐约有光在攒动。
她知道,用不了多久,会有更多嫩芽顶开旧土,更多星子点亮夜空。
毕竟——
没人点的火,才烧得最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