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倒台,贵妃柳如烟的倚仗也就没了。
她之前因为自导自演谋害皇嗣的事情被禁足,虽然靠着肚子里的孩子保住了名位,但恩宠早就没了。现在她爹下了大狱,家族势力土崩瓦解,她在后宫就更没有立足之地了。
萧景渊下了旨,柳氏德行有亏,纵容家族,祸乱朝纲,不堪为妃嫔。废去其贵妃位份,贬为庶人,即日迁出皇宫,送到京郊一处皇家庵堂里带发修行,非死不得出。
这比直接处死好些,但也就是换个地方等死,一辈子青灯古佛,跟坐牢没什么区别。
临出宫前,柳婉容,现在该叫柳氏了,提出想见皇后娘娘一面。
沈微婉听到通报,有些意外。她想了想,还是答应了。在坤宁宫的偏殿见了她。
柳氏穿着一身灰色的粗布衣服,头上身上一件首饰都没有,脸色苍白,眼窝深陷,但腰背还挺得笔直,维持着最后一点骄傲。她怀里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小女孩,瘦瘦小小的,那是她拼了命生下来的女儿,因为母亲被废,也不再是公主,只是个庶人身份,要跟着她一起去庵堂。
“罪妇柳氏,参见皇后娘娘。”她抱着孩子,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声音有些沙哑,但很平静。
“起来吧。”沈微婉看着她,还有她怀里那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心里没什么快意,反而有些唏嘘,“你要见本宫,有什么事?”
柳氏抬起头,看着沈微婉。沈微婉穿着常服,但气度雍容,神色平和,和当年那个在角落里低头不语的沈才人判若两人。
“没什么事。”柳氏扯了扯嘴角,像是在笑,又不像,“就是临走前,想来看看你。看看最后赢了你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沈微婉没说话,等她继续说下去。
柳氏的目光在沈微婉脸上转了一圈,又看向窗外,眼神有些空茫:“我十六岁入宫,到现在,十年了。这十年里,我争过,抢过,算计过,也恨过。”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带着一种浓浓的疲惫:“我总以为,只要把我前面的障碍都扫清了,把皇上牢牢抓在手里,我就能赢,就能一直风光下去。我斗倒了王氏,打压了所有我看不顺眼的人,我以为我赢了。”
她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沈微婉,眼神复杂:“可我现在才知道,我从来没真正赢过。我一直都在输,输给你了。”
沈微婉依旧沉默。
柳氏看着她平静无波的脸,忽然问道:“你知道你为什么会赢吗?”
没等沈微婉回答,她自己给出了答案:“不是因为你的医术,也不是因为你有多聪明。是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没把整颗心,完全放在‘争宠’这两个字上。”
她像是终于想明白了什么,语气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清醒:“你进宫,是为了查你娘的案子。你靠近皇上,一开始也是为了借他的力。你心里有比争宠更重要的事。所以你沉得住气,你懂得忍,你不在乎一时的得失。”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怀里的女儿,脸上露出一丝苦涩:“我不一样。我把所有的心思,所有的指望,都放在了皇上身上,放在了后位和权力上。我太想赢了,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又急又狠,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她抬起头,看着沈微婉,说出了最后那句话,像是总结,又像是警告:
“这吃人的地方,不动心的人,才能活得最好。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她没再停留,也没求沈微婉照顾她的女儿,只是抱着孩子,又行了个礼,然后转身,一步一步,走出了偏殿。
沈微婉坐在那里,看着柳氏抱着孩子、挺直却单薄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很久都没有动。
柳氏最后那句话,在她心里反复回响。
“不动心的人,才能活得最好。”
她想起萧景渊之前的坦白,想起这后宫里的起起落落,想起王氏,想起柳氏,也想起自己。
她真的没有动过心吗?
她对萧景渊,从一开始的互相利用,到后来的依赖信任,再到现在的夫妻情深,怎么可能完全没有动心?
只是,她确实没有像柳氏那样,把所有的希望和身家性命都押在帝王的恩宠上。她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人和真相。
或许,这就是她和柳氏、王氏她们最大的不同。
不动心,或许不是完全没有感情,而是不把感情当作唯一的赌注和依靠。
她坐在那里,想了很久。
她之前因为自导自演谋害皇嗣的事情被禁足,虽然靠着肚子里的孩子保住了名位,但恩宠早就没了。现在她爹下了大狱,家族势力土崩瓦解,她在后宫就更没有立足之地了。
萧景渊下了旨,柳氏德行有亏,纵容家族,祸乱朝纲,不堪为妃嫔。废去其贵妃位份,贬为庶人,即日迁出皇宫,送到京郊一处皇家庵堂里带发修行,非死不得出。
这比直接处死好些,但也就是换个地方等死,一辈子青灯古佛,跟坐牢没什么区别。
临出宫前,柳婉容,现在该叫柳氏了,提出想见皇后娘娘一面。
沈微婉听到通报,有些意外。她想了想,还是答应了。在坤宁宫的偏殿见了她。
柳氏穿着一身灰色的粗布衣服,头上身上一件首饰都没有,脸色苍白,眼窝深陷,但腰背还挺得笔直,维持着最后一点骄傲。她怀里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小女孩,瘦瘦小小的,那是她拼了命生下来的女儿,因为母亲被废,也不再是公主,只是个庶人身份,要跟着她一起去庵堂。
“罪妇柳氏,参见皇后娘娘。”她抱着孩子,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声音有些沙哑,但很平静。
“起来吧。”沈微婉看着她,还有她怀里那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心里没什么快意,反而有些唏嘘,“你要见本宫,有什么事?”
柳氏抬起头,看着沈微婉。沈微婉穿着常服,但气度雍容,神色平和,和当年那个在角落里低头不语的沈才人判若两人。
“没什么事。”柳氏扯了扯嘴角,像是在笑,又不像,“就是临走前,想来看看你。看看最后赢了你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沈微婉没说话,等她继续说下去。
柳氏的目光在沈微婉脸上转了一圈,又看向窗外,眼神有些空茫:“我十六岁入宫,到现在,十年了。这十年里,我争过,抢过,算计过,也恨过。”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带着一种浓浓的疲惫:“我总以为,只要把我前面的障碍都扫清了,把皇上牢牢抓在手里,我就能赢,就能一直风光下去。我斗倒了王氏,打压了所有我看不顺眼的人,我以为我赢了。”
她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沈微婉,眼神复杂:“可我现在才知道,我从来没真正赢过。我一直都在输,输给你了。”
沈微婉依旧沉默。
柳氏看着她平静无波的脸,忽然问道:“你知道你为什么会赢吗?”
没等沈微婉回答,她自己给出了答案:“不是因为你的医术,也不是因为你有多聪明。是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没把整颗心,完全放在‘争宠’这两个字上。”
她像是终于想明白了什么,语气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清醒:“你进宫,是为了查你娘的案子。你靠近皇上,一开始也是为了借他的力。你心里有比争宠更重要的事。所以你沉得住气,你懂得忍,你不在乎一时的得失。”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怀里的女儿,脸上露出一丝苦涩:“我不一样。我把所有的心思,所有的指望,都放在了皇上身上,放在了后位和权力上。我太想赢了,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又急又狠,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她抬起头,看着沈微婉,说出了最后那句话,像是总结,又像是警告:
“这吃人的地方,不动心的人,才能活得最好。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她没再停留,也没求沈微婉照顾她的女儿,只是抱着孩子,又行了个礼,然后转身,一步一步,走出了偏殿。
沈微婉坐在那里,看着柳氏抱着孩子、挺直却单薄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很久都没有动。
柳氏最后那句话,在她心里反复回响。
“不动心的人,才能活得最好。”
她想起萧景渊之前的坦白,想起这后宫里的起起落落,想起王氏,想起柳氏,也想起自己。
她真的没有动过心吗?
她对萧景渊,从一开始的互相利用,到后来的依赖信任,再到现在的夫妻情深,怎么可能完全没有动心?
只是,她确实没有像柳氏那样,把所有的希望和身家性命都押在帝王的恩宠上。她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人和真相。
或许,这就是她和柳氏、王氏她们最大的不同。
不动心,或许不是完全没有感情,而是不把感情当作唯一的赌注和依靠。
她坐在那里,想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