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摩托车-《槐花香里的两份婚约》

  “你们俩,在这里干嘛呢。”谢天理,手里拄着拐棍,从外面抬脚走了进来。

  谢石头坐在门洞中央,要是平时,谢石头会站起来,让开道路,今天在这一刻没有。

  谢石头站起身,没动地方:“爸,你回来了,我刚才跟我姐商量,我想,买一辆摩托车。”

  谢天理面部一僵,脸上的表情反应,慢了一拍。

  “石头,你咋不买飞机。”

  “爸,我说的是真的。”

  “哼哼,我说的,也是真的,拿什么买,摩托车不要钱吗,去年你哭着喊着,非要买拖拉机,我给你买了,现在你又要摩托车,咱家又不会印钱,我上哪给你弄钱去。”谢天理说完,侧身走了过去,连头都没回一下,直接走进屋里。

  谢如梦移动目光,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

  “完了,黄瓜菜凉了。”谢如梦说完,脑袋一仰,翻了一个白眼,转身朝着屋里走去。

  独自留下谢石头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方德福开着拖拉机,来到古榆县城,最大的商场跟前,百货大楼。

  停好拖拉机,方建国跟着德福,走进商场里。

  商场里,已经有了不少现代气息。

  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冰箱之类电器,看得人眼花缭乱。

  方德福,走到卖电视机的,柜台跟前,朝着女售货员,指着几台电视问了一句。

  “大姐,那几台电视机多少钱?”

  售货员顺着,方德福手指的几台电视,扭头看过去。

  售货员看了一眼方德福,没有一点,热情的态度。

  “这台北京牌电视,十二英寸,黑白的,四百。”

  “挨着大一些的,十四英寸,四百六。”

  售货员机械的说完,转头看向一边,不再搭理方德福。

  大商场都是国营的,你爱买不买,人家售货员,到时拿工资。

  自从改革初期开放以来,消费主体,还是以城市人口,消费为主。

  农村人进城,根本没有消费能力,也就是因为这个,城里人,歧视农村人。

  农村人手里没钱,有时光看不买,没有消费能力,城里人,从骨子里,看不起农村人,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了,九十年代,实行股份制以后。

  农村人手里有了钱,去城里买东西。

  所有售货员的态度,直接大反转。

  开始变的,对农村人态度极好,城里人来了,你爱买不买,城里人见多识广,不好忽悠。

  农村人没见过世面,售货员热情的服务,让农村人感到,极为热情。

  农村人去城里,本来就是去消费的,要是错过了买家,他就会将钱,花在别人那里,只要是人走了,就很难再会回来。

  售货员的热情,确实起到了,不小作用。

  有的农村人,明明心里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