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的到来与维克多教授的来信,像一块投入古井的石头,打破了古董店清晨那层刻意维持的平静表象。陈维能感觉到,空气中某种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艾琳·霍桑在告知他教授邀约之后,并未再多言,重新坐回书桌后,继续阅读那本厚重的大部头,仿佛刚才的插曲微不足道。但陈维敏锐地捕捉到,她周身那种内敛的、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静谧感”发生了一丝变化,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警惕,或者说,审视。
陈维慢慢吃完早餐,将杯盘拿到后面狭小但洁净的厨房清洗。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维克多教授的邀请是必须赴约的,那可能是获取信息、理解自身处境的关键。但在此之前,他必须对这间古董店和它的女主人有更多的了解。被动等待,只会让他始终处于迷雾之中。
他回到店铺主厅,没有立刻上楼,而是假装饶有兴致地继续浏览那些陈列的古物。这一次,他的观察更具目的性。他不再仅仅依赖那异常的、对“回响”的感知,也开始运用他作为机械工程学生和神秘学爱好者的知识储备,试图从这些物品的材质、工艺、年代和文化背景中寻找线索。
他在一个展示着各种古代锁具和钥匙的玻璃柜前驻足。这些金属制品形态各异,从简单的X簧X片X锁到结构复杂的转轮密码锁,大多锈迹斑斑,但其中几把钥匙的造型却让他心中一动。它们的柄部雕刻着与家传古玉上类似的、扭曲如云纹的符号,只是更加抽象和简化。
“霍桑女士,”陈维转过身,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是纯粹的好奇,“这些钥匙的纹饰很特别,似乎带有某种东方元素?我在家乡的一些古老器物上见过类似的图案。”
艾琳从书页中抬起头,目光扫过那些钥匙,灰绿色的眼眸里看不出情绪。“这些大多来自一个早已消亡的沙漠城邦,传说他们崇拜流动的风沙与永恒的星空。至于纹饰……”她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点了点桌面,“符号的意义总会随着时间和地域的流转而变迁,甚至被赋予全新的解读。陈先生认为它们代表什么?”
一个巧妙的反问,将问题抛了回来。陈维心中一凛,意识到这是对方不动声色的试探。他不能表现得太了解,那会暴露自己与这些符号可能的关联。
“我只是觉得它们充满了流动感,或许与那个城邦对风沙的崇拜有关?”他给出了一个模糊而合理的推测,避开了核心。
艾琳不置可否地微微颔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陈先生主修机械工程,却对这些古老的神秘符号感兴趣,倒是难得的组合。”
“家父曾言,格物致知,亦需探究心性本源。机械是理解物质世界规律的一种途径,而古老传说与符号,或许藏着理解另一种‘规律’的钥匙。”陈维谨慎地引用了一些东西方都能接受的哲学观点,半真半假地解释自己的兴趣来源。
“另一种规律……”艾琳轻声重复了一句,唇角似乎勾起一个极淡的、难以捉摸的弧度,“很有趣的观点。那么,陈先生认为,维持这个世界运转的,最根本的‘规律’是什么?”
问题骤然变得深邃而直接,直指核心。陈维感到后背微微绷紧。他知道,这绝非随口的哲学探讨。他沉默了片刻,组织着语言,同时调动起那份异常的感知。他能“听”到周围八大回响那持续不断的、走向衰败的哀鸣,也能隐约感觉到怀中古玉传来的、对抗着这种衰败的温润暖意,以及那潜藏在一切背后的、冰冷的第九回响的虚无。
“平衡。”他最终选择了这个词,目光平静地迎向艾琳的注视,“或许是某种动态的平衡。就像蒸汽机,需要锅炉的热力与冷凝器的冷却共同作用,才能持续运转。任何一种力量的过度失衡,都可能导致……系统的崩溃。”他刻意用了机械学的比喻,但相信对方能听懂其中的隐喻。
艾琳·霍桑的眼中第一次闪过一抹清晰的、近乎惊讶的光芒,虽然转瞬即逝,但被紧紧关注着她的陈维捕捉到了。她放在书页上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
“平衡……”她低声咀嚼着这个词,灰绿色的眼眸深处仿佛有迷雾翻涌,“确实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只是,维持平衡往往需要付出代价,有时甚至是……巨大的牺牲。”她的语气带着一种陈维无法完全理解的沉重。
就在这时,店铺角落那座停摆的、由齿轮和发条构成的座钟,突然毫无征兆地发出“咔”的一声轻响!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店铺内格外清晰。
陈维和艾琳同时将目光投了过去。
只见那座钟内部,几个原本静止的、锈蚀严重的齿轮,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拨动,极其缓慢、极其艰难地转动了微不可查的一丝,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随即又彻底停滞,恢复死寂。
陈维感到怀中的古玉猛地传来一阵清晰的温热感,仿佛在与那座钟的异动共鸣。同时,他清晰地感知到,在钟声(如果那能算钟声的话)响起的瞬间,周围空间的“回响”背景,尤其是代表“物质与创造”的“铸铁回响”和代表“时间与因果”的“烛龙回响”,产生了一阵极其短暂而剧烈的波动!
艾琳·霍桑站起身,走到那座钟前,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拂过冰冷黄铜外壳上的尘埃。她的背影看起来依旧沉静,但陈维能感觉到她周身的气息变得更加凝练。
“老物件,总有些自己的脾气。”她背对着陈维,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平淡,但陈维听出了一丝刻意的轻描淡写,“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共鸣’环境下。”
她转过身,灰绿色的眼眸再次看向陈维,这一次,目光中少了些许审视,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深邃。“陈先生,维克多教授在神秘学领域,尤其是在‘回响’理论的非正统研究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的下午之约,或许真能为你解答不少……关于‘平衡’与‘规律’的疑问。”
她的话像是一种确认,又像是一种指引。陈维明白,刚才关于“平衡”的回答,以及那座钟的异常反应,已经让这位深藏不露的店主确认了他身上的不寻常。这场试探,看似平和,实则凶险,他勉强过关,但也彻底暴露了自己并非普通的留学生。
“感谢您的指点,霍桑女士。”陈维微微躬身。
艾琳点了点头,不再多言,重新坐回书桌后,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陈维转身走上二楼,脚步沉稳,但内心却波澜起伏。店主的试探让他更加确信,这间古董店是风暴眼之一。而维克多教授,似乎是通往风暴中心的关键人物。下午的会面,他必须万分小心,既要获取真相,又要在这些明显掌握着超凡力量的存在之间,找到那条危险的平衡之路。
他回到房间,关上房门,从怀中取出那枚古玉。玉质温润,其上的云纹在从窗户透进的灰白光线中仿佛在缓缓流动。它能与这里的异常共鸣,能感知到世界的哀鸣与终结……它到底是什么?而自己,又究竟被卷入了一场怎样宏大而危险的隐秘战争之中?
谜团如同林恩的浓雾,越来越厚了。
陈维慢慢吃完早餐,将杯盘拿到后面狭小但洁净的厨房清洗。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维克多教授的邀请是必须赴约的,那可能是获取信息、理解自身处境的关键。但在此之前,他必须对这间古董店和它的女主人有更多的了解。被动等待,只会让他始终处于迷雾之中。
他回到店铺主厅,没有立刻上楼,而是假装饶有兴致地继续浏览那些陈列的古物。这一次,他的观察更具目的性。他不再仅仅依赖那异常的、对“回响”的感知,也开始运用他作为机械工程学生和神秘学爱好者的知识储备,试图从这些物品的材质、工艺、年代和文化背景中寻找线索。
他在一个展示着各种古代锁具和钥匙的玻璃柜前驻足。这些金属制品形态各异,从简单的X簧X片X锁到结构复杂的转轮密码锁,大多锈迹斑斑,但其中几把钥匙的造型却让他心中一动。它们的柄部雕刻着与家传古玉上类似的、扭曲如云纹的符号,只是更加抽象和简化。
“霍桑女士,”陈维转过身,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是纯粹的好奇,“这些钥匙的纹饰很特别,似乎带有某种东方元素?我在家乡的一些古老器物上见过类似的图案。”
艾琳从书页中抬起头,目光扫过那些钥匙,灰绿色的眼眸里看不出情绪。“这些大多来自一个早已消亡的沙漠城邦,传说他们崇拜流动的风沙与永恒的星空。至于纹饰……”她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点了点桌面,“符号的意义总会随着时间和地域的流转而变迁,甚至被赋予全新的解读。陈先生认为它们代表什么?”
一个巧妙的反问,将问题抛了回来。陈维心中一凛,意识到这是对方不动声色的试探。他不能表现得太了解,那会暴露自己与这些符号可能的关联。
“我只是觉得它们充满了流动感,或许与那个城邦对风沙的崇拜有关?”他给出了一个模糊而合理的推测,避开了核心。
艾琳不置可否地微微颔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陈先生主修机械工程,却对这些古老的神秘符号感兴趣,倒是难得的组合。”
“家父曾言,格物致知,亦需探究心性本源。机械是理解物质世界规律的一种途径,而古老传说与符号,或许藏着理解另一种‘规律’的钥匙。”陈维谨慎地引用了一些东西方都能接受的哲学观点,半真半假地解释自己的兴趣来源。
“另一种规律……”艾琳轻声重复了一句,唇角似乎勾起一个极淡的、难以捉摸的弧度,“很有趣的观点。那么,陈先生认为,维持这个世界运转的,最根本的‘规律’是什么?”
问题骤然变得深邃而直接,直指核心。陈维感到后背微微绷紧。他知道,这绝非随口的哲学探讨。他沉默了片刻,组织着语言,同时调动起那份异常的感知。他能“听”到周围八大回响那持续不断的、走向衰败的哀鸣,也能隐约感觉到怀中古玉传来的、对抗着这种衰败的温润暖意,以及那潜藏在一切背后的、冰冷的第九回响的虚无。
“平衡。”他最终选择了这个词,目光平静地迎向艾琳的注视,“或许是某种动态的平衡。就像蒸汽机,需要锅炉的热力与冷凝器的冷却共同作用,才能持续运转。任何一种力量的过度失衡,都可能导致……系统的崩溃。”他刻意用了机械学的比喻,但相信对方能听懂其中的隐喻。
艾琳·霍桑的眼中第一次闪过一抹清晰的、近乎惊讶的光芒,虽然转瞬即逝,但被紧紧关注着她的陈维捕捉到了。她放在书页上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
“平衡……”她低声咀嚼着这个词,灰绿色的眼眸深处仿佛有迷雾翻涌,“确实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只是,维持平衡往往需要付出代价,有时甚至是……巨大的牺牲。”她的语气带着一种陈维无法完全理解的沉重。
就在这时,店铺角落那座停摆的、由齿轮和发条构成的座钟,突然毫无征兆地发出“咔”的一声轻响!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店铺内格外清晰。
陈维和艾琳同时将目光投了过去。
只见那座钟内部,几个原本静止的、锈蚀严重的齿轮,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拨动,极其缓慢、极其艰难地转动了微不可查的一丝,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随即又彻底停滞,恢复死寂。
陈维感到怀中的古玉猛地传来一阵清晰的温热感,仿佛在与那座钟的异动共鸣。同时,他清晰地感知到,在钟声(如果那能算钟声的话)响起的瞬间,周围空间的“回响”背景,尤其是代表“物质与创造”的“铸铁回响”和代表“时间与因果”的“烛龙回响”,产生了一阵极其短暂而剧烈的波动!
艾琳·霍桑站起身,走到那座钟前,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拂过冰冷黄铜外壳上的尘埃。她的背影看起来依旧沉静,但陈维能感觉到她周身的气息变得更加凝练。
“老物件,总有些自己的脾气。”她背对着陈维,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平淡,但陈维听出了一丝刻意的轻描淡写,“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共鸣’环境下。”
她转过身,灰绿色的眼眸再次看向陈维,这一次,目光中少了些许审视,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深邃。“陈先生,维克多教授在神秘学领域,尤其是在‘回响’理论的非正统研究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的下午之约,或许真能为你解答不少……关于‘平衡’与‘规律’的疑问。”
她的话像是一种确认,又像是一种指引。陈维明白,刚才关于“平衡”的回答,以及那座钟的异常反应,已经让这位深藏不露的店主确认了他身上的不寻常。这场试探,看似平和,实则凶险,他勉强过关,但也彻底暴露了自己并非普通的留学生。
“感谢您的指点,霍桑女士。”陈维微微躬身。
艾琳点了点头,不再多言,重新坐回书桌后,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陈维转身走上二楼,脚步沉稳,但内心却波澜起伏。店主的试探让他更加确信,这间古董店是风暴眼之一。而维克多教授,似乎是通往风暴中心的关键人物。下午的会面,他必须万分小心,既要获取真相,又要在这些明显掌握着超凡力量的存在之间,找到那条危险的平衡之路。
他回到房间,关上房门,从怀中取出那枚古玉。玉质温润,其上的云纹在从窗户透进的灰白光线中仿佛在缓缓流动。它能与这里的异常共鸣,能感知到世界的哀鸣与终结……它到底是什么?而自己,又究竟被卷入了一场怎样宏大而危险的隐秘战争之中?
谜团如同林恩的浓雾,越来越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