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长安未央宫前殿。
往日肃穆的殿堂,此刻虽依旧庄重,却因聚集了大批武将而隐隐流动着一股躁动的气息。殿内,黑压压站着一片人,气氛肃穆而又透着几分古怪。
站在最前面的,是大汉朝廷如今几乎所有的核心战将和智囊。从左到右,粗粗看去:吕布、关羽、张飞、徐荣、马超、赵云、于禁、乐进、黄忠、夏侯惇、曹仁、曹洪、曹操,甚至连一直镇守安定郡的董卓旧将樊稠,以及镇守河内的段煨、而张济则被留在了河内,可谓是猛将如云,济济一堂。
谋士一侧,戏志才、荀攸、陈宫、贾诩、程昱等人也悉数到场。除了远在兖州的朱儁、张辽和需要坐镇地方的少数将领,刘协能召来的班底,几乎全在这儿了。
刘协站在御阶之上,看着台下这文臣武将的豪华阵容,心中豪气顿生。这阵容,比起任何一个前期的势力班底都要强了,再想想即将到来的几位狠人,内心也是颇为激动!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诸位爱卿,辛苦了!此番急召大家回来,是有一件关乎我军根本、关乎大汉未来的要事,需与诸位商议,并即刻推行!”
众将凝神静听。只见几名侍从捧着厚厚一摞装订好的绢册,分发到每一位将领和谋士手中。众人低头看去,只见封面上写着《大汉陆军编制与训练纲要(试行版)》。
“此纲要,乃朕与几位先生连日商讨所定。”刘协指了指贾诩、程昱等人(贾诩面无表情,程昱微微颔首,算是替陛下背了这口“共同商讨”的锅),“旨在统一我军编制,严明军纪,革新训练,提振士气!诸位仔细看看,若有异议,当场提出。”
众将翻开绢册,仔细阅读。前面关于军队编制标准化、军纪奖惩条例等内容,大家看得频频点头。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由朝廷明文规定,清晰明确,自然是好事。赏罚分明,层级清晰,谁统领谁,一目了然,避免了以往军职混乱、互相不服的弊病。
“陛下圣明!此编制、军纪之法,甚善!”老将皇甫嵩率先表示支持,“军中确需此等明文规制!”
“末将附议!”、“臣无异议!”...关羽、徐荣、张辽等将领纷纷附和。这些都是治军严谨或将才,深知其利。
然而,当翻到“新式训练大纲”部分时,几乎所有将领的眉头都拧成了疙瘩。
“站军姿?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两眼平视前方...还需站立半个时辰以上?”张飞瞪着铜铃大眼,低声嘟囔,“这有啥用?能站出力气来?”
“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夏侯惇双眼(天子救了他一只眼睛)闪烁,凭字面意思能理解,但觉得多此一举,“战场上直接冲杀便是,何必专门令其转向?”
“齐步走?步伐需一致,手臂摆动幅度需统一?正步走?腿要踢直,脚掌与地面平行...需用力砸地,发出整齐声响?”吕布看得一脸茫然。
黄忠皱着眉,缓缓摇头:“末将...亦不解其深意。”
还有那“喊口号”,“一!二!三!四!”,..众将只觉得莫名其妙,这玩意儿能练出啥?
刘协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知道光靠文字无法说服这帮沙场老油条。他哈哈一笑,走下御阶:“光看是看不明白的!来,朕为诸位演示一番!”
说罢,他就在殿前空地上,有模有样地演示起来。“稍息!立正!”他首先站了一个极其标准的军姿(刘协自己认为的),虽然身材少年,但那股挺拔劲儿瞬间出来了。
“看,此乃军姿!代表我军将士之精神面貌!往那一站,便是一股锐气!岂是歪歪扭扭、交头接耳可比?”刘协解释道。
众将微微点头,这个...貌似有点道理。军容整齐,确实看着提气。
接着,刘协又演示了向左、向右、向后转,动作干净利落。“试想,若大军需调整方向,一句口令,全体瞬间转向,如臂使指,是否远比混乱掉头、互相冲撞要快?尤其撤退之时,一句‘向后转’,队列不乱,徐徐后退,是否更能避免溃散?尤其是变阵其速度效率是否会更快。”
这话点醒了徐荣、关羽、于禁等善于指挥的将领。他们立刻意识到,这种看似简单的队列训练,对大军整体协调性和命令执行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
“妙啊!”徐荣忍不住抚掌,“若士卒皆能如此令行禁止,战场变阵之速,将远超以往!”
最后,刘协又简单走了几步齐步和正步,虽然没踢出后世那种震撼效果,但那强调一致和纪律的概念传达出来了。“齐步、正步,练的是整体协同,是绝对服从!一人犯错,全班受罚!练的就是这股子集体荣誉感和服从性!走出去,地动山摇,喊出来,气吞山河!这士气,不就来了吗?”
众将听完,虽然觉得这训练方式闻所未闻,略显“古怪”,但陛下的解释确实在理。尤其是“集体受罚”和“绝对服从”这两点,深得将领之心。就连最跳脱的张飞也挠挠头:“好像...是这么个理儿?”
关于“思想建设”和“教士兵识字”,部分将领觉得多此一举。当兵吃粮,听令行事,天经地义,忠君爱国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何必天天念叨?教识字更是浪费精力,大头兵能听懂鼓声旗语就可以了。
刘协对此早有准备,他目光扫过众人,准备给众人来一波大的,淡淡道:“不识字,日后如何准确看懂复杂军令?不识字,如何学习兵法战阵,成为军官,光宗耀祖?不识字...”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日后如何看朕令人为诸位爱卿编撰的《大汉英雄传·武将篇》?”
“《大汉英雄传·武将篇》?”众将一愣,连谋士们都抬起了头。
“不错!”刘协声音提高,“朕欲将诸位之功绩,如吕爱卿诛杀国贼董卓之壮举!皇甫老将军平定黄巾、匡扶汉室之忠勇!曹爱卿昔日孤身刺董之胆魄(曹操猛地抬头,双眼中闪过惊愕与狂喜)!以及未来诸位征战四方、保家卫国之功业!皆详细记录,编撰成书,刊行天下!不仅让军中将士学习尔等之忠勇,更要让天下百姓,千秋万代,都记得诸位之名,传颂诸位之功!”
“名垂青史!流芳百世!”这八个字如同惊雷,炸得所有武将头晕目眩,热血上涌!
他们拼死拼活为了什么?功名利禄固然重要,但能作为一个名将“青史留名”,成为后世的榜样,对任何一个有追求的将领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终极诱惑!
刚才还对教识字不以为然的吕布,瞬间眼睛瞪得溜圆,他出身边军,属于底层草根,名声他是看的极重的,呼吸都粗重了:“陛下!此言当真?!真...真有布诛杀董卓之事?”
“君无戏言!”刘协肯定道,“不仅有你,在场诸位,凡有功于国者,皆会载入!所以,士兵若不识字,以后如何读懂你们的英雄事迹?如何以你们为榜样?全靠你们自己宣讲么?”
“识!必须识!”吕布大喝一声。
“臣附议!士兵识字,利大于弊!”关羽抚须颔首,丹凤眼中精光闪烁,显然也对“流芳百世”极为心动,他们三兄弟的忠义或许也会被记载其中。
曹操更是激动得手都有些抖,他没想到陛下竟然还记得并且肯定了他那次失败但悲壮的刺董行动!这简直是...简直是意外之喜!这下谁还敢说他曹操是阉党之后?他是刺董义士!
一时间,所有武将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对“思想建设”和“教识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刘协心中暗笑,果然,对付这帮直来直去的猛人,虚的没用,还得是“青史留名”这剂猛药好使。
“好!既然诸位无异议,那便即刻开始!”刘协趁热打铁,“皇甫老将军!”
“老臣在!”
“请您从羽林卫中,遴选一千三百名精锐士卒出来!分作十三队,每队百人!”
“诺!”
“吕爱卿、关爱卿、张爱卿...”刘协点过所有在场将领,“包括曹爱卿、夏侯爱卿,以及樊稠将军,暂卸现有军职,每人统领一队,暂任百人将月余!”
“啊?”众将一愣,让他们这些统帅万军或者独当一面的将领,去当百人将?
“此乃特训!”刘协解释道,“诸位需亲身参与此番新式训练,方能深刻体会其精髓,日后才好推广至全军!由朕,亲自担任总教官!皇甫老将军年事已高,从旁监督即可。贾先生、程先生另有要务(贾诩和程昱明显松了口气),戏先生、荀先生、公台先生,也需一同参训!”
“训练为期一月!一月之后,校场演武,朕要亲眼看看,是哪位爱卿带出来的兵,最能体现新军风貌!”刘协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丝挑战的意味。
吕布、关羽等顶尖将领闻言,眼中瞬间燃起竞争的火花!让他们比武可以,让他们比带兵训练?还是这种新奇练法?这可有意思了!谁也不想输给谁!
“末将领旨!”众将轰然应诺,声音中竟带着几分跃跃欲试。
刘协看着台下这群即将被“军训”的猛将兄,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坏笑”。
“好!诸位爱卿,先去准备吧!明日卯时,羽林卫校场集合,我们...先从站军姿开始!”
众将:“......” 突然觉得,名垂青史的路,好像也没那么容易走。
刘协看着自己这有些瘦弱的身躯,也该锻炼锻炼了,尤其那个戏志才,按照他脑海中三国的记忆,戏志才死后荀彧推荐的郭嘉,郭嘉也没活多久,身体强壮一些总是好的。
往日肃穆的殿堂,此刻虽依旧庄重,却因聚集了大批武将而隐隐流动着一股躁动的气息。殿内,黑压压站着一片人,气氛肃穆而又透着几分古怪。
站在最前面的,是大汉朝廷如今几乎所有的核心战将和智囊。从左到右,粗粗看去:吕布、关羽、张飞、徐荣、马超、赵云、于禁、乐进、黄忠、夏侯惇、曹仁、曹洪、曹操,甚至连一直镇守安定郡的董卓旧将樊稠,以及镇守河内的段煨、而张济则被留在了河内,可谓是猛将如云,济济一堂。
谋士一侧,戏志才、荀攸、陈宫、贾诩、程昱等人也悉数到场。除了远在兖州的朱儁、张辽和需要坐镇地方的少数将领,刘协能召来的班底,几乎全在这儿了。
刘协站在御阶之上,看着台下这文臣武将的豪华阵容,心中豪气顿生。这阵容,比起任何一个前期的势力班底都要强了,再想想即将到来的几位狠人,内心也是颇为激动!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诸位爱卿,辛苦了!此番急召大家回来,是有一件关乎我军根本、关乎大汉未来的要事,需与诸位商议,并即刻推行!”
众将凝神静听。只见几名侍从捧着厚厚一摞装订好的绢册,分发到每一位将领和谋士手中。众人低头看去,只见封面上写着《大汉陆军编制与训练纲要(试行版)》。
“此纲要,乃朕与几位先生连日商讨所定。”刘协指了指贾诩、程昱等人(贾诩面无表情,程昱微微颔首,算是替陛下背了这口“共同商讨”的锅),“旨在统一我军编制,严明军纪,革新训练,提振士气!诸位仔细看看,若有异议,当场提出。”
众将翻开绢册,仔细阅读。前面关于军队编制标准化、军纪奖惩条例等内容,大家看得频频点头。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由朝廷明文规定,清晰明确,自然是好事。赏罚分明,层级清晰,谁统领谁,一目了然,避免了以往军职混乱、互相不服的弊病。
“陛下圣明!此编制、军纪之法,甚善!”老将皇甫嵩率先表示支持,“军中确需此等明文规制!”
“末将附议!”、“臣无异议!”...关羽、徐荣、张辽等将领纷纷附和。这些都是治军严谨或将才,深知其利。
然而,当翻到“新式训练大纲”部分时,几乎所有将领的眉头都拧成了疙瘩。
“站军姿?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两眼平视前方...还需站立半个时辰以上?”张飞瞪着铜铃大眼,低声嘟囔,“这有啥用?能站出力气来?”
“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夏侯惇双眼(天子救了他一只眼睛)闪烁,凭字面意思能理解,但觉得多此一举,“战场上直接冲杀便是,何必专门令其转向?”
“齐步走?步伐需一致,手臂摆动幅度需统一?正步走?腿要踢直,脚掌与地面平行...需用力砸地,发出整齐声响?”吕布看得一脸茫然。
黄忠皱着眉,缓缓摇头:“末将...亦不解其深意。”
还有那“喊口号”,“一!二!三!四!”,..众将只觉得莫名其妙,这玩意儿能练出啥?
刘协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知道光靠文字无法说服这帮沙场老油条。他哈哈一笑,走下御阶:“光看是看不明白的!来,朕为诸位演示一番!”
说罢,他就在殿前空地上,有模有样地演示起来。“稍息!立正!”他首先站了一个极其标准的军姿(刘协自己认为的),虽然身材少年,但那股挺拔劲儿瞬间出来了。
“看,此乃军姿!代表我军将士之精神面貌!往那一站,便是一股锐气!岂是歪歪扭扭、交头接耳可比?”刘协解释道。
众将微微点头,这个...貌似有点道理。军容整齐,确实看着提气。
接着,刘协又演示了向左、向右、向后转,动作干净利落。“试想,若大军需调整方向,一句口令,全体瞬间转向,如臂使指,是否远比混乱掉头、互相冲撞要快?尤其撤退之时,一句‘向后转’,队列不乱,徐徐后退,是否更能避免溃散?尤其是变阵其速度效率是否会更快。”
这话点醒了徐荣、关羽、于禁等善于指挥的将领。他们立刻意识到,这种看似简单的队列训练,对大军整体协调性和命令执行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
“妙啊!”徐荣忍不住抚掌,“若士卒皆能如此令行禁止,战场变阵之速,将远超以往!”
最后,刘协又简单走了几步齐步和正步,虽然没踢出后世那种震撼效果,但那强调一致和纪律的概念传达出来了。“齐步、正步,练的是整体协同,是绝对服从!一人犯错,全班受罚!练的就是这股子集体荣誉感和服从性!走出去,地动山摇,喊出来,气吞山河!这士气,不就来了吗?”
众将听完,虽然觉得这训练方式闻所未闻,略显“古怪”,但陛下的解释确实在理。尤其是“集体受罚”和“绝对服从”这两点,深得将领之心。就连最跳脱的张飞也挠挠头:“好像...是这么个理儿?”
关于“思想建设”和“教士兵识字”,部分将领觉得多此一举。当兵吃粮,听令行事,天经地义,忠君爱国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何必天天念叨?教识字更是浪费精力,大头兵能听懂鼓声旗语就可以了。
刘协对此早有准备,他目光扫过众人,准备给众人来一波大的,淡淡道:“不识字,日后如何准确看懂复杂军令?不识字,如何学习兵法战阵,成为军官,光宗耀祖?不识字...”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日后如何看朕令人为诸位爱卿编撰的《大汉英雄传·武将篇》?”
“《大汉英雄传·武将篇》?”众将一愣,连谋士们都抬起了头。
“不错!”刘协声音提高,“朕欲将诸位之功绩,如吕爱卿诛杀国贼董卓之壮举!皇甫老将军平定黄巾、匡扶汉室之忠勇!曹爱卿昔日孤身刺董之胆魄(曹操猛地抬头,双眼中闪过惊愕与狂喜)!以及未来诸位征战四方、保家卫国之功业!皆详细记录,编撰成书,刊行天下!不仅让军中将士学习尔等之忠勇,更要让天下百姓,千秋万代,都记得诸位之名,传颂诸位之功!”
“名垂青史!流芳百世!”这八个字如同惊雷,炸得所有武将头晕目眩,热血上涌!
他们拼死拼活为了什么?功名利禄固然重要,但能作为一个名将“青史留名”,成为后世的榜样,对任何一个有追求的将领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终极诱惑!
刚才还对教识字不以为然的吕布,瞬间眼睛瞪得溜圆,他出身边军,属于底层草根,名声他是看的极重的,呼吸都粗重了:“陛下!此言当真?!真...真有布诛杀董卓之事?”
“君无戏言!”刘协肯定道,“不仅有你,在场诸位,凡有功于国者,皆会载入!所以,士兵若不识字,以后如何读懂你们的英雄事迹?如何以你们为榜样?全靠你们自己宣讲么?”
“识!必须识!”吕布大喝一声。
“臣附议!士兵识字,利大于弊!”关羽抚须颔首,丹凤眼中精光闪烁,显然也对“流芳百世”极为心动,他们三兄弟的忠义或许也会被记载其中。
曹操更是激动得手都有些抖,他没想到陛下竟然还记得并且肯定了他那次失败但悲壮的刺董行动!这简直是...简直是意外之喜!这下谁还敢说他曹操是阉党之后?他是刺董义士!
一时间,所有武将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对“思想建设”和“教识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刘协心中暗笑,果然,对付这帮直来直去的猛人,虚的没用,还得是“青史留名”这剂猛药好使。
“好!既然诸位无异议,那便即刻开始!”刘协趁热打铁,“皇甫老将军!”
“老臣在!”
“请您从羽林卫中,遴选一千三百名精锐士卒出来!分作十三队,每队百人!”
“诺!”
“吕爱卿、关爱卿、张爱卿...”刘协点过所有在场将领,“包括曹爱卿、夏侯爱卿,以及樊稠将军,暂卸现有军职,每人统领一队,暂任百人将月余!”
“啊?”众将一愣,让他们这些统帅万军或者独当一面的将领,去当百人将?
“此乃特训!”刘协解释道,“诸位需亲身参与此番新式训练,方能深刻体会其精髓,日后才好推广至全军!由朕,亲自担任总教官!皇甫老将军年事已高,从旁监督即可。贾先生、程先生另有要务(贾诩和程昱明显松了口气),戏先生、荀先生、公台先生,也需一同参训!”
“训练为期一月!一月之后,校场演武,朕要亲眼看看,是哪位爱卿带出来的兵,最能体现新军风貌!”刘协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丝挑战的意味。
吕布、关羽等顶尖将领闻言,眼中瞬间燃起竞争的火花!让他们比武可以,让他们比带兵训练?还是这种新奇练法?这可有意思了!谁也不想输给谁!
“末将领旨!”众将轰然应诺,声音中竟带着几分跃跃欲试。
刘协看着台下这群即将被“军训”的猛将兄,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坏笑”。
“好!诸位爱卿,先去准备吧!明日卯时,羽林卫校场集合,我们...先从站军姿开始!”
众将:“......” 突然觉得,名垂青史的路,好像也没那么容易走。
刘协看着自己这有些瘦弱的身躯,也该锻炼锻炼了,尤其那个戏志才,按照他脑海中三国的记忆,戏志才死后荀彧推荐的郭嘉,郭嘉也没活多久,身体强壮一些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