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同山涧溪流,看似平静地向前流淌。姜妙家的变化虽细微,却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这闭塞的杏花村里漾开了一圈圈不易察觉的涟漪。
屋顶新换的瓦片在阳光下泛着青黑的光泽,虽然只是修补了最破漏的几处,却再也无需在雨天用盆罐接水。
饭桌上,糙米饭渐渐被更细腻的粟米饭取代,偶尔飘出的肉香也不再是惊鸿一瞥,而是成了每隔几日便能期待的寻常滋味。
张氏原本蜡黄干瘪的脸颊丰润了些许,眉宇间的愁苦被一种踏实忙碌的希冀所取代。云轩、小薇和云浩三个孩子变化最大,脸上有了孩童应有的红润,身上穿的虽是旧衣,却浆洗得干净整洁,甚至小薇枯黄的头发都黑亮了不少,偶尔还能用一根崭新的、染成桃红色的头绳扎起小辫——那是姜妙上次去镇上特意给她买的。
这些变化,瞒得过外人,却瞒不过时刻盯着他们、如同嗅到腥味的苍蝇般的老宅众人。
王氏和小王氏最近安静得诡异,不再明目张胆地打上门来,但那阴恻恻的目光却无处不在。
每当姜妙背着背篓出门或归来,总能感觉到某个角落里有视线黏在身上;当张家烟囱里飘出比别家更浓郁的香气时,隔壁老宅的院子里总会传来指桑骂槐的摔打声和刻意拔高的、关于“败家”“骚包”的议论。
姜妙心知肚明,却懒得理会。跳梁小丑,只要不舞到面前,她乐得清静,抓紧一切时间提升实力。空间里的药材长势越来越好,她的毒药研发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然而,她低估了人性之恶,尤其是那种见不得别人好的、狭隘到扭曲的嫉妒心。
这一日,姜妙照例早起,准备进山。刚推开院门,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
几个正在村口井边洗衣、择菜的妇人原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一看到她出来,立刻像受了惊的麻雀般散开,眼神躲闪,却又忍不住用眼角余光偷偷打量她,目光里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绪:好奇、探究、怀疑,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
当姜妙目光平静地扫过去时,她们又慌忙低下头,假装忙碌,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她的错觉。
姜妙微微蹙眉,心中升起一丝警惕。她没有停下脚步,依旧如常地向村后走去,但感官却提升到极致,捕捉着身后的窃窃私语。
“……就是她……整天往镇上跑……”
“啧啧,一个姑娘家……”
“谁说不是呢……你看她家最近……又是肉又是新瓦……” “钱哪来的?姜二勇几年没音讯了……”
“听说……是跟镇上药铺的……那个少东家……”
“哎哟,真的假的?顾家少爷能看上她一个村姑?”
“哼,长得有几分颜色呗……手段厉害着呢……”
“怪不得王氏她们说得有鼻子有眼……”
“真是……伤风败俗……”
断断续续、含混不清的议论,像毒蛇吐信,丝丝缕缕地钻进耳朵里。
姜妙的脚步顿住了,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她终于明白,王氏和小王氏这些天的安静,不是在憋好屁,而是在憋这种更阴毒、更杀人不见血的手段——造谣,毁人名声!
在古代农村,一个未婚女子的名声何等重要?一旦被贴上“行为不检点”“钱财来路不明”的标签,几乎就等于被宣判了社会性死亡,不仅自己一辈子抬不起头,还会连累家人,甚至影响弟弟妹妹将来的婚嫁!
好毒的心肠!
(内心OS:说我勾搭顾少东家?他长得是不错,温文尔雅家底厚,确实是优质股。但我目前对钱的兴趣更大一点,自己赚钱自己花不香吗?需要去攀附?王氏这编故事的能力,村口说书摊没您我不看!)
她猛地转过身,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般射向那几个还在交头接耳的妇人。
那几个妇人被她锐利的目光一扫,顿时噤若寒蝉,脸色讪讪,慌忙低下头,恨不得把脑袋埋进洗衣盆里。
姜妙没有立刻发作。她知道,跟这些被当枪使的长舌妇计较没用,根源在于老宅那两只嚼舌根的毒虫。
她冷笑一声,不再理会那些异样的目光,加快脚步进了山。但心中的怒火却并未平息,反而越烧越旺。
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这次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山中清幽的环境让她稍稍冷静下来。她一边采集药材,一边思索着对策。
直接打上门去?不行,没有证据,反而会落人口实,显得自己心虚暴躁。
找里正?流言蜚语这种东西,最难查证,里正也很难管到别人私下嚼舌头。
看来,得用点特别的手段了。
既要狠狠地教训始作俑者,又要巧妙地破了这个局,让那些长舌妇们从此闭上臭嘴!
她看了看背篓里刚采到的几株药草,又摸了摸袖中那几个装着不同“小玩意”的瓷瓶,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内心OS:
屋顶新换的瓦片在阳光下泛着青黑的光泽,虽然只是修补了最破漏的几处,却再也无需在雨天用盆罐接水。
饭桌上,糙米饭渐渐被更细腻的粟米饭取代,偶尔飘出的肉香也不再是惊鸿一瞥,而是成了每隔几日便能期待的寻常滋味。
张氏原本蜡黄干瘪的脸颊丰润了些许,眉宇间的愁苦被一种踏实忙碌的希冀所取代。云轩、小薇和云浩三个孩子变化最大,脸上有了孩童应有的红润,身上穿的虽是旧衣,却浆洗得干净整洁,甚至小薇枯黄的头发都黑亮了不少,偶尔还能用一根崭新的、染成桃红色的头绳扎起小辫——那是姜妙上次去镇上特意给她买的。
这些变化,瞒得过外人,却瞒不过时刻盯着他们、如同嗅到腥味的苍蝇般的老宅众人。
王氏和小王氏最近安静得诡异,不再明目张胆地打上门来,但那阴恻恻的目光却无处不在。
每当姜妙背着背篓出门或归来,总能感觉到某个角落里有视线黏在身上;当张家烟囱里飘出比别家更浓郁的香气时,隔壁老宅的院子里总会传来指桑骂槐的摔打声和刻意拔高的、关于“败家”“骚包”的议论。
姜妙心知肚明,却懒得理会。跳梁小丑,只要不舞到面前,她乐得清静,抓紧一切时间提升实力。空间里的药材长势越来越好,她的毒药研发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然而,她低估了人性之恶,尤其是那种见不得别人好的、狭隘到扭曲的嫉妒心。
这一日,姜妙照例早起,准备进山。刚推开院门,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
几个正在村口井边洗衣、择菜的妇人原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一看到她出来,立刻像受了惊的麻雀般散开,眼神躲闪,却又忍不住用眼角余光偷偷打量她,目光里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绪:好奇、探究、怀疑,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
当姜妙目光平静地扫过去时,她们又慌忙低下头,假装忙碌,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她的错觉。
姜妙微微蹙眉,心中升起一丝警惕。她没有停下脚步,依旧如常地向村后走去,但感官却提升到极致,捕捉着身后的窃窃私语。
“……就是她……整天往镇上跑……”
“啧啧,一个姑娘家……”
“谁说不是呢……你看她家最近……又是肉又是新瓦……” “钱哪来的?姜二勇几年没音讯了……”
“听说……是跟镇上药铺的……那个少东家……”
“哎哟,真的假的?顾家少爷能看上她一个村姑?”
“哼,长得有几分颜色呗……手段厉害着呢……”
“怪不得王氏她们说得有鼻子有眼……”
“真是……伤风败俗……”
断断续续、含混不清的议论,像毒蛇吐信,丝丝缕缕地钻进耳朵里。
姜妙的脚步顿住了,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她终于明白,王氏和小王氏这些天的安静,不是在憋好屁,而是在憋这种更阴毒、更杀人不见血的手段——造谣,毁人名声!
在古代农村,一个未婚女子的名声何等重要?一旦被贴上“行为不检点”“钱财来路不明”的标签,几乎就等于被宣判了社会性死亡,不仅自己一辈子抬不起头,还会连累家人,甚至影响弟弟妹妹将来的婚嫁!
好毒的心肠!
(内心OS:说我勾搭顾少东家?他长得是不错,温文尔雅家底厚,确实是优质股。但我目前对钱的兴趣更大一点,自己赚钱自己花不香吗?需要去攀附?王氏这编故事的能力,村口说书摊没您我不看!)
她猛地转过身,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般射向那几个还在交头接耳的妇人。
那几个妇人被她锐利的目光一扫,顿时噤若寒蝉,脸色讪讪,慌忙低下头,恨不得把脑袋埋进洗衣盆里。
姜妙没有立刻发作。她知道,跟这些被当枪使的长舌妇计较没用,根源在于老宅那两只嚼舌根的毒虫。
她冷笑一声,不再理会那些异样的目光,加快脚步进了山。但心中的怒火却并未平息,反而越烧越旺。
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这次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山中清幽的环境让她稍稍冷静下来。她一边采集药材,一边思索着对策。
直接打上门去?不行,没有证据,反而会落人口实,显得自己心虚暴躁。
找里正?流言蜚语这种东西,最难查证,里正也很难管到别人私下嚼舌头。
看来,得用点特别的手段了。
既要狠狠地教训始作俑者,又要巧妙地破了这个局,让那些长舌妇们从此闭上臭嘴!
她看了看背篓里刚采到的几株药草,又摸了摸袖中那几个装着不同“小玩意”的瓷瓶,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内心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