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计划”在绝对保密中全速运转。盟约最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信息学家、以及像清虚道长这样对“道”与“本源”有深刻理解的修行者,组成了一个跨学科、跨文明的顶尖团队,以林昊为核心,日夜不停地解析着那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捕捉的“宇宙背景脉动”。
林昊成为了最关键的那个“传感器”和“翻译器”。他长时间处于深度冥想状态,将内宇宙的频率调整到与那本源脉动尽可能同步,借助原初之种对“太初”之意的微弱共鸣,将感知延伸到时空的最细微处,捕捉那些常人、甚至常规仪器根本无法察觉的涟漪。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他仿佛在倾听整个宇宙的心跳,并试图从这宏大而规律的搏动中,分辨出那最初一下心跳传来的方向。数据如同浩瀚的星海般涌入,由星瞳进行初步的筛选和整理,再由专家团队进行建模和分析。
进展缓慢,却并非毫无收获。
他们发现,这种本源脉动并非完全均匀。在某些极其古老的星域,在那些接近宇宙大爆炸残留背景辐射的区域,脉动的“痕迹”似乎更加清晰,带着一种更古老的“印记”。而在一些新生的恒星系,脉动则显得相对“年轻”和“活跃”。
他们开始绘制脉动的“年代等势线”,试图构建一个时空背景的“地质年代表”。所有的线索,所有的等势线,都隐隐指向同一个方向——一个存在于当前可观测宇宙之外、超越了常规时空坐标概念的……**奇点**。
与此同时,对《维度初解》的深入研究,也为他们提供了理论支撑。《初解》中关于维度势能、信息流转的复杂公式,在引入这个“奇点”作为假设源头后,许多难以解释的项变得清晰起来,模型的吻合度大幅提升。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结论,”在一次绝密的项目进度会议上,首席理论物理学家,一位来自智械文明的逻辑单元“欧几里得-7”用毫无波澜的电子音总结道,“支撑我们宇宙维度基座,驱动信息从高维流向低维,维持所有物理法则运转的‘第一因’,有97.83%的概率,是一个存在于时间与空间概念之外的……**太初奇点**。”
“太初奇点……”林昊重复着这个从青灵界传说中听来的名字,感觉灵魂都在微微震颤。这个名字,比冷冰冰的“第一因”更多了一层神秘与古老的韵味。
“根据模型推演,”欧几里得-7继续展示着复杂的多维时空流形图,“‘太初奇点’并非一个位于‘某处’的点。它更像是一个……**所有可能性同时叠加、所有维度蜷缩于无、时间与空间尚未分化的原始状态**。我们当前所处的这个不断膨胀的宇宙,连同其内的一切维度、一切物质、一切生命与文明,都只是这个奇点在某个‘瞬间’……**展开**的结果。”
“就像一颗种子,蕴含着整棵大树的全部信息,在破土而出的瞬间,才展开了枝叶、树干与年轮。”艾莉丝若有所悟,用精灵的思维方式理解着。
“可以这么类比,但尺度与本质截然不同。”欧几里得-7纠正道,“‘太初奇点’蕴含的,可能不仅仅是我们的宇宙,而是……**所有可能宇宙**的全部信息。它的‘展开’,是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超越概率的‘选择’或‘涌现’。”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窒息。他们追寻的“第一因”,比想象中更加恢弘,也更加……恐怖。它不仅是万物之始,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意味着万物之终——当一切可能性耗尽,当膨胀抵达极限,当熵增走到尽头,或许一切又将重归于那个包含了一切的“点”。
始与终,在此刻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令人绝望的闭环。
“那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天元大陆的人族学者忍不住发出哲学性的叩问,“如果一切都早已注定在那奇点之中,我们的奋斗,我们的爱恨,我们的文明,难道都只是早已写好的剧本里,无关紧要的注脚?”
议事厅内一片沉寂。即便是最理性的智械,其逻辑核心也因这个问题而产生了短暂的紊乱。
“不。”林昊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看穿了那令人绝望的循环,“意义,不在于起点与终点,而在于**过程**本身。”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展示着宇宙从奇点展开的动态图前。
“奇点蕴含了所有可能,但**哪一个可能被实现,如何被实现**,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美**。”他指向图中那不断分化、演变、形成璀璨星河与生命星球的脉络,“如果一切都是注定的,那么‘观察者’不会对我们的抵抗产生兴趣,‘叙事者’也不必费力去干涉。正是因为存在‘自由变量’,存在选择,存在意志的光芒,这个过程才如此绚丽,如此值得我们去守护,去抗争。”
他回身,目光扫过每一位团队成员。
“追溯‘第一因’,了解‘太初奇点’,不是为了向命运低头,恰恰相反,是为了**夺回主动权**!如果我们能理解宇宙诞生的机制,理解法则运行的底层代码,那么,我们或许就能找到方法,避免那终将到来的‘归流’,或者……在那归流之中,为我们所珍视的一切,找到一条**超脱之路**!”
他的话语,如同惊雷,驱散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与无力感。
是啊,知道洪水终将到来,难道就要放弃建造方舟吗?知道生命终将逝去,难道就要放弃活出精彩吗?
恰恰是因为知晓了终局,过程中的每一次抗争,每一次创造,才显得更加珍贵,更加充满力量!
“议长说得对!”清虚道长眼中精光闪烁,“我辈修士,逆天而行,求的就是一线超脱之机!如今既知‘天’之根源,正该勇猛精进,探其究竟,寻那遁去的一!”
“目标确认:定位‘太初奇点’潜在坐标,理解其运作机制,寻找超脱当前宇宙生灭循环的可能性。”星瞳的电子音也带上了一丝决然,“所有算力,优先服务于‘溯源计划’!”
团队的士气被重新点燃,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昂。他们不再是被动地研究一个冰冷的宇宙真相,而是在进行一场关乎所有存在者终极命运的、前所未有的探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结合林昊越来越清晰的感知、不断优化的数学模型以及从《维度初解》中获得的高维定位技术,他们终于成功地……**定位到了一个模糊的坐标**。
这个坐标并非存在于三维空间,甚至不是四维时空中的某个点。它是一个存在于更高维度层面,与所有维度相连,却又超然其外的“抽象位置”。通过特定的高维几何映射,可以在盟约宇宙的时空背景中,找到一个与之对应的、脉动最为古老和纯粹的“投影区域”。
那片区域,位于当前可观测宇宙的边缘之外,是一片连星光都难以触及的、被称为“创世尘埃云”的绝对虚空。
“就是那里。”林昊指着星图上那片仿佛宇宙胎膜般的混沌区域,语气无比确定,“‘太初奇点’虽然无处不在,但其在这个宇宙展开时留下的‘脐带’,其影响力最纯粹的‘回响’,就在那片尘埃云的核心。”
目标,终于清晰。
追寻万物起源与终结之谜的旅程,即将进入最激动人心,也最危险的实际探索阶段。一艘集成了盟约最新维度科技、搭载着最精英团队、被命名为“起源号”的探索舰,开始进入最后的建造与调试阶段。
林昊知道,一旦踏入那片连物理规则都可能失效的领域,他们将面对无法想象的危险。但他们别无选择。
“太初奇点”,万物之始,亦可能是万物之终。而他们,将要去直面这终极的奥秘,为盟约宇宙,也为所有不甘于既定命运的生灵,寻找那可能存在的一线……**逆天改命**之机。
林昊成为了最关键的那个“传感器”和“翻译器”。他长时间处于深度冥想状态,将内宇宙的频率调整到与那本源脉动尽可能同步,借助原初之种对“太初”之意的微弱共鸣,将感知延伸到时空的最细微处,捕捉那些常人、甚至常规仪器根本无法察觉的涟漪。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他仿佛在倾听整个宇宙的心跳,并试图从这宏大而规律的搏动中,分辨出那最初一下心跳传来的方向。数据如同浩瀚的星海般涌入,由星瞳进行初步的筛选和整理,再由专家团队进行建模和分析。
进展缓慢,却并非毫无收获。
他们发现,这种本源脉动并非完全均匀。在某些极其古老的星域,在那些接近宇宙大爆炸残留背景辐射的区域,脉动的“痕迹”似乎更加清晰,带着一种更古老的“印记”。而在一些新生的恒星系,脉动则显得相对“年轻”和“活跃”。
他们开始绘制脉动的“年代等势线”,试图构建一个时空背景的“地质年代表”。所有的线索,所有的等势线,都隐隐指向同一个方向——一个存在于当前可观测宇宙之外、超越了常规时空坐标概念的……**奇点**。
与此同时,对《维度初解》的深入研究,也为他们提供了理论支撑。《初解》中关于维度势能、信息流转的复杂公式,在引入这个“奇点”作为假设源头后,许多难以解释的项变得清晰起来,模型的吻合度大幅提升。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结论,”在一次绝密的项目进度会议上,首席理论物理学家,一位来自智械文明的逻辑单元“欧几里得-7”用毫无波澜的电子音总结道,“支撑我们宇宙维度基座,驱动信息从高维流向低维,维持所有物理法则运转的‘第一因’,有97.83%的概率,是一个存在于时间与空间概念之外的……**太初奇点**。”
“太初奇点……”林昊重复着这个从青灵界传说中听来的名字,感觉灵魂都在微微震颤。这个名字,比冷冰冰的“第一因”更多了一层神秘与古老的韵味。
“根据模型推演,”欧几里得-7继续展示着复杂的多维时空流形图,“‘太初奇点’并非一个位于‘某处’的点。它更像是一个……**所有可能性同时叠加、所有维度蜷缩于无、时间与空间尚未分化的原始状态**。我们当前所处的这个不断膨胀的宇宙,连同其内的一切维度、一切物质、一切生命与文明,都只是这个奇点在某个‘瞬间’……**展开**的结果。”
“就像一颗种子,蕴含着整棵大树的全部信息,在破土而出的瞬间,才展开了枝叶、树干与年轮。”艾莉丝若有所悟,用精灵的思维方式理解着。
“可以这么类比,但尺度与本质截然不同。”欧几里得-7纠正道,“‘太初奇点’蕴含的,可能不仅仅是我们的宇宙,而是……**所有可能宇宙**的全部信息。它的‘展开’,是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超越概率的‘选择’或‘涌现’。”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窒息。他们追寻的“第一因”,比想象中更加恢弘,也更加……恐怖。它不仅是万物之始,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意味着万物之终——当一切可能性耗尽,当膨胀抵达极限,当熵增走到尽头,或许一切又将重归于那个包含了一切的“点”。
始与终,在此刻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令人绝望的闭环。
“那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天元大陆的人族学者忍不住发出哲学性的叩问,“如果一切都早已注定在那奇点之中,我们的奋斗,我们的爱恨,我们的文明,难道都只是早已写好的剧本里,无关紧要的注脚?”
议事厅内一片沉寂。即便是最理性的智械,其逻辑核心也因这个问题而产生了短暂的紊乱。
“不。”林昊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看穿了那令人绝望的循环,“意义,不在于起点与终点,而在于**过程**本身。”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展示着宇宙从奇点展开的动态图前。
“奇点蕴含了所有可能,但**哪一个可能被实现,如何被实现**,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美**。”他指向图中那不断分化、演变、形成璀璨星河与生命星球的脉络,“如果一切都是注定的,那么‘观察者’不会对我们的抵抗产生兴趣,‘叙事者’也不必费力去干涉。正是因为存在‘自由变量’,存在选择,存在意志的光芒,这个过程才如此绚丽,如此值得我们去守护,去抗争。”
他回身,目光扫过每一位团队成员。
“追溯‘第一因’,了解‘太初奇点’,不是为了向命运低头,恰恰相反,是为了**夺回主动权**!如果我们能理解宇宙诞生的机制,理解法则运行的底层代码,那么,我们或许就能找到方法,避免那终将到来的‘归流’,或者……在那归流之中,为我们所珍视的一切,找到一条**超脱之路**!”
他的话语,如同惊雷,驱散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与无力感。
是啊,知道洪水终将到来,难道就要放弃建造方舟吗?知道生命终将逝去,难道就要放弃活出精彩吗?
恰恰是因为知晓了终局,过程中的每一次抗争,每一次创造,才显得更加珍贵,更加充满力量!
“议长说得对!”清虚道长眼中精光闪烁,“我辈修士,逆天而行,求的就是一线超脱之机!如今既知‘天’之根源,正该勇猛精进,探其究竟,寻那遁去的一!”
“目标确认:定位‘太初奇点’潜在坐标,理解其运作机制,寻找超脱当前宇宙生灭循环的可能性。”星瞳的电子音也带上了一丝决然,“所有算力,优先服务于‘溯源计划’!”
团队的士气被重新点燃,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昂。他们不再是被动地研究一个冰冷的宇宙真相,而是在进行一场关乎所有存在者终极命运的、前所未有的探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结合林昊越来越清晰的感知、不断优化的数学模型以及从《维度初解》中获得的高维定位技术,他们终于成功地……**定位到了一个模糊的坐标**。
这个坐标并非存在于三维空间,甚至不是四维时空中的某个点。它是一个存在于更高维度层面,与所有维度相连,却又超然其外的“抽象位置”。通过特定的高维几何映射,可以在盟约宇宙的时空背景中,找到一个与之对应的、脉动最为古老和纯粹的“投影区域”。
那片区域,位于当前可观测宇宙的边缘之外,是一片连星光都难以触及的、被称为“创世尘埃云”的绝对虚空。
“就是那里。”林昊指着星图上那片仿佛宇宙胎膜般的混沌区域,语气无比确定,“‘太初奇点’虽然无处不在,但其在这个宇宙展开时留下的‘脐带’,其影响力最纯粹的‘回响’,就在那片尘埃云的核心。”
目标,终于清晰。
追寻万物起源与终结之谜的旅程,即将进入最激动人心,也最危险的实际探索阶段。一艘集成了盟约最新维度科技、搭载着最精英团队、被命名为“起源号”的探索舰,开始进入最后的建造与调试阶段。
林昊知道,一旦踏入那片连物理规则都可能失效的领域,他们将面对无法想象的危险。但他们别无选择。
“太初奇点”,万物之始,亦可能是万物之终。而他们,将要去直面这终极的奥秘,为盟约宇宙,也为所有不甘于既定命运的生灵,寻找那可能存在的一线……**逆天改命**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