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吃一堑,长一智-《穿成猎户极品妻,别人饿肚我炫肉》

  徐永川先把豆角切成一段一段的,在簸箕里摊开。

  照两个太阳,就可以拌佐料装坛。

  收拾好了,一手拎起一个坛子,放进厨房阴凉处。

  又把菜板,菜刀洗得干干净净的。

  周兰花目光微闪,川子干起家务活是越发利索了。

  是个好孩子,知道体恤妇人的不容易。

  只是,一个大男人老围着灶台打转,难免让人笑话。

  没看村里最近都在说这事儿吗?

  光是老头子都不知道嘀咕了多少次?

  “川子,以后你只管忙自己的,该上山就上山,那些个家务活放着我来干。”

  “舅母,不用,我能行的。大嫂她们成日里忙,家里那些活计都堆你身上,你分身乏术,就别操心我们了。

  我们家也没养什么牲畜,家里就两口人,简单得很,我少坐会儿就把活干完了。”

  “你这孩子,又不是外人,那么客气干啥?咋地,成了亲,就跟舅母生分了。”周兰花佯装生气。

  “舅母,看你说的啥话?我是你一手养大的,除了隔层肚皮,我跟表哥表弟也没什么区别。

  我真不是跟你生分,我只是心疼你,一天天忙得跟个陀螺似的,我家这点事儿,你就别记挂了。

  有空也躺躺,别忘了,大夫说你那腰得注意着些,不能再扭到了。

  对了,等哪天去镇上了,我也帮你订张躺椅,你一个人的专属躺椅。”

  听徐永川一席话,周兰花心里熨帖得很。

  这孩子是个有心的,不枉她勒紧裤腰带把他拉扯大。

  “行,那我先回去了,忙不过来就吱声啊。”

  “好,要是真忙不过来,我肯定不跟你客气,哪有孩子跟娘客气的?”

  “是这个理!”

  周兰花走了,家里一堆事儿,她真待不住。

  林蓝躺在摇椅上,一晃一晃的,打趣道,“相公,我发现你这张嘴越发会哄人了!你瞧,舅母给你哄得一愣一愣的。”

  “没哄人,我是真心疼舅母,我永远不会忘记她当初怎样大闹徐家,为我们娘俩出气的?

  又是怎么坚定的把我带回了家,告诉我,以后我就在家里安心住着,跟大哥二哥他们一样。

  那些年那么困难,她都没把我扔了。

  舀饭的时候,我的碗里跟大哥二哥千水他们一样多。

  媳妇儿,我说要给他们养老是认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林蓝表示理解,“应该的,我支持你。”

  不过,她总觉得还有原因,“光是这样?”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怕舅母掺和多了,你俩不对付,以后再干起来,到时候我站哪头啊?”

  “我干啥要跟舅母杠?”

  徐永川睨了她一眼,“你说为啥?咱们的吃穿用度在村里排第二,就没人敢排第一。

  舅母是苦日子过来的,节俭惯了,见咱们大手大脚的,难免唠叨。

  现在住的远,没时时看着,倒是不怎么干预。

  要是日后来的勤,见得多了,肯定忍不住唠叨的。到时候,你能干听着,不跟舅母顶嘴?”

  林蓝……

  肯定不能!

  徐永川一副了然的神情,“要是你俩生了嫌隙,一边是亲媳妇,一边是亲舅母,我帮哪头啊?

  不帮吧,两头不是人;帮吧,哪头都得罪不起。所以,为了我的安生日子,我觉得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

  舅母从小把我养大,在我眼里,她跟亲娘是一样的。我也是真心疼她,不忍她那么累。”

  林蓝大笑。

  “婆媳问题可是千古难题,多少英雄豪杰都没能解决,没想到你年纪不大,倒是懂挺多!”

  “以前在军中时,没少听同僚抱怨,媳妇跟亲娘别苗头,他们就跟风箱里的老鼠似的,两头受气,左右不是人。

  我当时就留了个心眼,想着以后坚决不过这种日子。真是太可怕了!”

  “所以,你这是吃一堑长一智?”

  “我这叫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

  “嗯,时刻保持警觉,这点挺好。”

  徐永川笑了笑,“我去做饭,想吃啥?”

  “不用,今晚我来做吧。”

  周兰花刚推开门,张大柱就问,“怎么样?他们怎么说?小蓝有没跟他闹腾?”

  周兰花摇头,“没有,小两口心平气和的,还说说笑笑的,气氛很融洽。”

  “小蓝倒是个明事理的孩子。”

  “就是这刘家太过不要脸,看他们日子好了,就想掺和一脚。”

  “川子心里有数,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这孩子是个心气高的,也不是啥人都看得上?不过,以后还是让他们低调些吧。”

  “你这是什么话?人凭本事过好日子,怎么能叫高调?照你这说法,怕人眼红,他们还得吃糠咽菜呗。”周兰花声调扬高,反问。

  “你看你这人,我也就那么一说,急啥?”

  周兰花翻了个白眼,“我看你就是拎不清的老糊涂。人不偷不抢,靠自己努力过好日子,有啥错?”

  张大柱……

  老婆子的气焰,近些日子越发高涨,性子也越发急躁。

  他说不过她,还是闭嘴吧。

  拿起刀开始剁猪草。

  周兰花自去后院忙活。

  她记得,后院的豆角结挺好,她打算掐些嫩的,给他们做酸豆角。

  正忙着,许氏一行人就回来了。

  “爹娘,你们喊啥呢,那么大声?我在村口都听见了。”还没进门,张晓云就嚷嚷着。

  “没,没啥!”老两口不想让这些污七糟八的事儿,玷污了他们的好心情。

  默契的一致否认。

  许氏,“爹,娘,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是说很久没回娘家,想回去多玩玩的。”

  “你娘说你们都忙,她放心不下。刚吃了午饭,就闹着要回来。你舅他们不让,可她非要走,谁也没法子。”

  张大柱无奈。

  之前孩子小,日子过得苦,周兰花很少回娘家。

  现在孩子们大了,日子也好过些,她照样一天天操不完的心。

  “娘,你就是个操心的命。那点活,等我们回来再干也是一样的。”张晓云大大咧咧的。

  “姑姑,娘,喝水。”荞生一手端起一碗水。

  张晓云捏了捏孩子的脸,“哎呦,我大侄儿都知道心疼姑了,我可太稀罕了。”

  许氏端起碗就喝,“那是,我儿子能差?”

  “明天姑给你买糖人吃。”

  “那姑能买两根吗?妞妞也要。”

  “好,两根就两根。”张晓云豪气道。

  唐二牛挑着水桶就要出门。

  张千湖喊道,“二牛,你歇会儿,坐下喝口水,让我来吧。”

  “我不累。”唐二牛挑着水桶就走了。

  水井旁。

  “二牛,你可真勤快,林蓝一月开你多少工钱?”村民打趣。

  “掌柜的包吃包住,我很感激她。”唐二牛并没有直接说钱。

  多了,怕人家眼红。

  少了,怕人家编排林蓝的闲话,说她抠门。

  “也是,这年月能找到一个包吃包住的可不容易。”

  唐二牛打完水就走,并不跟村民多交流。

  夕阳西下,妞妞搬了张凳子,坐在院子门口。一手托腮,眼巴巴望着村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