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裹挟着雨丝,冰冷地拍打在汉口码头每一个翘首以盼的茶商脸上。
就在这片由期待、疑虑与敬畏交织而成的寂静中,九江十三家茶号的掌柜们,终于等来了他们想见的人。
谢云亭一袭青布长衫,未撑伞,任由细雨沾湿肩头,步履沉稳地穿过人群。
他身后,阿篾如一尊铁塔,目光如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谢先生!”为首的九江陈记掌柜抢上一步,拱手作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我等十三家茶号,备足了银元,带来了今春最好的宁红,只求一张云记的‘船票’!”
他身后,伙计们应声撬开一口樟木箱,码放整齐的银元在阴沉天色下泛着诱人的白光。
一时间,码头上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
谢云亭的目光扫过那箱银元,又落在那些因长途跋涉而面带风霜的掌柜们脸上,却没有立刻应允。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风雨声:“诸位,云记的船票,不是买卖。”
众人一愣。
“它是性命相托。”谢云亭的眼神变得锐利,“我云记护航队初建,血勇有余,经验尚浅。我不能拿诸位的身家性命和百年招牌当儿戏。”
他顿了顿,环视一周,朗声道:“我给云记,也给诸位,三日期限。三日后,我护航队将试航一次,自汉口启程,运三百饼‘春雪红’至鄱阳湖口,而后即刻返航。若此行安然无恙,云记再开‘信字号’船票,不迟。”
这番话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透着一股令人无法反驳的沉稳与担当。
掌柜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陈掌柜一咬牙,再次深揖到底:“好!我等就等谢先生三日!这批茶叶和银元,便暂存在云记栈房,以示我等诚意!”
谢云亭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走向江边那艘经过连夜抢修、重新涂装的“江安号”。
夜色渐深,雨势未歇。
“江安号”甲板上,二十七名护航队员顶风冒雨,列成三行方阵。
他们身穿浸过桐油的黑色布甲,胸口用白线绣出的“信”字暗纹在风中微微颤动。
一杆杆削尖的楠竹长矛斜指苍天,矛尖在零星的灯火下,闪烁着森然的寒芒。
“马六!”
“到!”
“李三宝!”
一声声嘶吼穿透雨幕,带着百死不悔的决绝。
阿娟站在队列最前,那个替兄入队的少女,早已剪去长发,换上一身劲装,昔日的柔弱被一身刚烈如火的煞气取代。
她身后的红旗,在风雨中猎猎作响。
船舷边,金花婶正亲自带着几个老船工,挨个检查每一艘接应冲锋的竹筏。
她拉了拉粗大的缆绳,又用手肘狠狠顶了顶船帮,对着身边的伙计低声嘶吼:“把绳结都给老娘用麻油浸透了!这次出航,棺材板,要留给别人抬!”
次日破晓,雨收风停。
“江安号”在数艘竹筏的拱卫下,如一头黑色巨兽,缓缓驶离码头,向着下游而去。
谢云亭站在驾驶台中,手中握着那块嵌有罗盘的胸口铜牌。
他闭上眼,将心神沉入其中。
系统界面上,一道清晰的蓝色光带代表着长江主航道,而代表“江安号”的光点,正平稳地沿着光带移动。
然而,就在船队即将驶入下游一处名为“鬼罾汊”的水域时,铜牌忽然微微一震!
谢云亭猛地睁开眼,只见那蓝色水道图的下游方向,突兀地浮现出一串断断续续的红色光点,正沿着主江的芦苇荡边缘,朝着“江安号”的预定航线悄然蠕动。
那轨迹的终点,与“鬼罾汊”一处隐蔽的天然浅滩高度吻合!
“好个三江会,阴魂不散。”谢云亭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们算准了我们护航队人少,想等我们进入开阔水域,落了单,再一举围杀。”
他当即转身,对身旁的阿篾下令:“传令,不等进入鬼罾汊,立刻改道,切入黄龙湾溶洞水道!”
阿篾一惊,那条水道虽能避开江面,但内里暗礁丛生,狭窄难行,稍有不慎便会船毁人亡。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头:“明白!”
“另外,”谢云亭的目光投向船尾高处的了望台,那里,铜锣叔正抱着他那面饱经风霜的铜锣,如一尊雕塑般静立,“命铜锣叔,提前激活‘三急锣法’,三级警报!”
船队悄然转向,一头扎进了两岸山壁间一道不起眼的裂隙。
船行入内,光线骤然黯淡,唯有冰冷的江水拍击岩壁的回声,在幽暗的溶洞中回荡,显得格外渗人。
当“江安号”行至水道最狭窄处,仅容一船通过时,头顶的岩壁缝隙中,突然传来三声短促而尖锐的鸟哨!
是三江会布下的暗哨!他们发现了船队改道!
“来了!”谢云亭眼神一凛。
几乎在哨声落下的瞬间,铜锣叔手中锣槌轰然砸下!
“当!”
第一声锣响,如平地惊雷,撕裂了溶洞的死寂,是为“示警”!
“当!当!”
紧接着两声急促的锣响,催魂夺魄,是为“集结”!
船头,一直静立不动的阿娟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
她一把扯下身后迎风招展的红旗,振臂一挥,厉声高喝:“竹筏列阵!渔网张天!”
话音未落,溶洞两侧原本看似平静的水面上,猛然冲出十余艘早已埋伏好的轻巧竹筏!
这些竹筏以粗大的铁链相连,瞬间横锁江面。
队员们齐声呐喊,奋力拉动滑轮,一张由牛筋编织、浸透桐油的巨型渔网,呼啸着从水下升起,如一张巨伞悬在半空,彻底封死了前方的航道!
也就在此时,两艘涂满泥浆、形如浮木的快艇从后方急追而至,船上的江匪们正欲甩出钩镰,抬头却看到了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他们惊骇之下想要减速,但湍急的水流却推着他们一头撞进了那张巨网!
渔网瞬间收紧,将两艘快艇死死兜住。
江匪们在网中疯狂挣扎劈砍,快艇却已失控,被强劲的水流裹挟着,狠狠撞向一旁的嶙峋礁石!
然而,真正的杀招并非来自水面。
混战之中,一条钩索悄无声息地搭上了“江安号”的船尾。
疤脸七,那个本该在地牢里等死的汉子,竟亲率五名心腹,如壁虎般攀索而上,挥刀便向控制船舵的缆绳劈去!
“找死!”阿篾早已在此等候,他一声怒喝,手中楠竹长矛如毒龙出洞,挺身迎击。
两人瞬间在湿滑的甲板上缠斗在一起,刀光矛影,险象环生。
谢云亭藏身于驾驶台的阴影中,并未出手。
他的系统界面上,一道赤色光芒死死锁定了疤脸七腰间一个鼓囊囊的皮囊。
系统分析的文字清晰浮现:【目标物:伪造的“共运火漆印”。
用途:在击沉“江安号”后,抛尸江中,伪造云记自导自演、杀人灭口的现场证据。】
好毒的计!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阿篾,夺印,不伤人!”谢云亭通过铜管传声器,低声下达了命令。
甲板上,阿篾闻声,招式陡然一变,长矛不再直取要害,而是专攻疤脸七下盘,逼得他连连后退。
就在此时,一直潜伏在桅杆顶上的阿娟,如一只矫健的雨燕,猛然跃下!
她手中一根浸满桐油的麻绳圈,精准无比地套住了疤脸七挥刀的手臂,猛地向后一拽!
疤脸七重心不稳,踉跄一步。
了望台上的铜锣叔看准时机,竟将手中铜锣如铁饼般呼啸掷出,不偏不倚,正中疤脸七的膝弯!
“噗通”一声,疤脸七双腿一软,整个人被掀翻在地。
阿篾一个箭步上前,长矛尖端死死抵住他的咽喉。
不等他反应,阿娟已从他腰间搜出了那枚火漆印,以及一张用油布包裹的手绘航道标记图。
图上,云记此次试航的路线,甚至连备用的溶洞水道,都被用朱笔清晰地标注了出来!
三江会,已经开始系统性地绘制“云记航线档案”!
一个时辰后,俘虏被押回“江安号”的底舱。
谢云亭却没有给他们上镣铐,反而命人解开了绳索。
疤脸七等人惊疑不定,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当晚,“江安号”返航。
汉口码头,早已等候在此的,除了九江的茶商们,还有《申报》的记者和汉口苦力公会的几位代表。
谢云亭当着所有人的面,展示了缴获的那张手绘地图,以及那枚足以以假乱真的伪造火漆印。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三江会之毒,如附骨之疽。”谢云亭的声音响彻码头,“但云记的‘信’字,绝不会因此蒙尘!我宣布,今后,凡在长江航线上,曾遭三江会拒运、劫杀的商号,皆可凭公会证明,向我‘共运同盟’申请护航‘信字号’船票,费用减半!”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这不只是在商言商,这分明是在向整个长江的黑暗势力宣战!
然而,更震撼的还在后面。
谢云亭命人架起炭炉,当众将那枚从疤脸七身上缴获的、沾着江匪血腥气的火漆印,缓缓投进了熔化的铜水之中!
“滋啦”一声,青烟升腾。
他将滚烫的铜液,浇筑进一个崭新的“信印锁”模具里。
“这把锁,”谢云亭高举那枚刚刚冷却、尚有余温的铜锁,其上“信”字深刻,兰花浮雕栩栩如生,“封的,从来不是箱子,是人心!”
当晚,两名常年在码头做搬运的苦力,冒着大雨,在云记栈房外长跪不起。
他们手中,高高捧着一张用油纸包好的纸,上面赫然是三江会未来半个月的巡江排班表。
夜深人静,谢家祠堂。
谢云亭独坐灯下,翻阅着连夜拟定的《护航章程》。
袖中的铜牌忽然微微发烫,一缕极细的蓝光顺着裂纹渗出,在账册的空白处,缓缓映出一行虚影:“防在先,制在远,胜不在杀。”
防在先,制在远……胜不在杀!
谢云亭猛然醒悟。
真正的防线,从来不在船上,而在情报与预警!
与其被动迎敌,不如将防线推到百里之外!
他豁然起身,推开窗户。
只见祠堂外的梅岭山道上,不知何时,已是灯火连绵。
一盏盏灯笼,如繁星落地,组成一条蜿蜒百里的光带,全线点亮。
每一盏灯笼下,都有一个巡夜的茶童,手执长矛,遥望江面。
这是他之前布下的预警体系,此刻终于完全激活。
真正的天罗地网,不是水里的渔网,而是人心与信息的汇聚。
就在他心潮澎湃之际,远处黑暗的江面上,一艘快艇正悄然调转船头,朝着汉口码头的方向,缓缓驶来。
那船没有杀气腾腾的江匪,艇首也未悬挂刀斧。
只有一根竹竿,高高挑起,上面,一面湿透的白布条,在夜风中无力地垂着,分外刺眼。
就在这片由期待、疑虑与敬畏交织而成的寂静中,九江十三家茶号的掌柜们,终于等来了他们想见的人。
谢云亭一袭青布长衫,未撑伞,任由细雨沾湿肩头,步履沉稳地穿过人群。
他身后,阿篾如一尊铁塔,目光如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谢先生!”为首的九江陈记掌柜抢上一步,拱手作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我等十三家茶号,备足了银元,带来了今春最好的宁红,只求一张云记的‘船票’!”
他身后,伙计们应声撬开一口樟木箱,码放整齐的银元在阴沉天色下泛着诱人的白光。
一时间,码头上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
谢云亭的目光扫过那箱银元,又落在那些因长途跋涉而面带风霜的掌柜们脸上,却没有立刻应允。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风雨声:“诸位,云记的船票,不是买卖。”
众人一愣。
“它是性命相托。”谢云亭的眼神变得锐利,“我云记护航队初建,血勇有余,经验尚浅。我不能拿诸位的身家性命和百年招牌当儿戏。”
他顿了顿,环视一周,朗声道:“我给云记,也给诸位,三日期限。三日后,我护航队将试航一次,自汉口启程,运三百饼‘春雪红’至鄱阳湖口,而后即刻返航。若此行安然无恙,云记再开‘信字号’船票,不迟。”
这番话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透着一股令人无法反驳的沉稳与担当。
掌柜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陈掌柜一咬牙,再次深揖到底:“好!我等就等谢先生三日!这批茶叶和银元,便暂存在云记栈房,以示我等诚意!”
谢云亭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走向江边那艘经过连夜抢修、重新涂装的“江安号”。
夜色渐深,雨势未歇。
“江安号”甲板上,二十七名护航队员顶风冒雨,列成三行方阵。
他们身穿浸过桐油的黑色布甲,胸口用白线绣出的“信”字暗纹在风中微微颤动。
一杆杆削尖的楠竹长矛斜指苍天,矛尖在零星的灯火下,闪烁着森然的寒芒。
“马六!”
“到!”
“李三宝!”
一声声嘶吼穿透雨幕,带着百死不悔的决绝。
阿娟站在队列最前,那个替兄入队的少女,早已剪去长发,换上一身劲装,昔日的柔弱被一身刚烈如火的煞气取代。
她身后的红旗,在风雨中猎猎作响。
船舷边,金花婶正亲自带着几个老船工,挨个检查每一艘接应冲锋的竹筏。
她拉了拉粗大的缆绳,又用手肘狠狠顶了顶船帮,对着身边的伙计低声嘶吼:“把绳结都给老娘用麻油浸透了!这次出航,棺材板,要留给别人抬!”
次日破晓,雨收风停。
“江安号”在数艘竹筏的拱卫下,如一头黑色巨兽,缓缓驶离码头,向着下游而去。
谢云亭站在驾驶台中,手中握着那块嵌有罗盘的胸口铜牌。
他闭上眼,将心神沉入其中。
系统界面上,一道清晰的蓝色光带代表着长江主航道,而代表“江安号”的光点,正平稳地沿着光带移动。
然而,就在船队即将驶入下游一处名为“鬼罾汊”的水域时,铜牌忽然微微一震!
谢云亭猛地睁开眼,只见那蓝色水道图的下游方向,突兀地浮现出一串断断续续的红色光点,正沿着主江的芦苇荡边缘,朝着“江安号”的预定航线悄然蠕动。
那轨迹的终点,与“鬼罾汊”一处隐蔽的天然浅滩高度吻合!
“好个三江会,阴魂不散。”谢云亭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们算准了我们护航队人少,想等我们进入开阔水域,落了单,再一举围杀。”
他当即转身,对身旁的阿篾下令:“传令,不等进入鬼罾汊,立刻改道,切入黄龙湾溶洞水道!”
阿篾一惊,那条水道虽能避开江面,但内里暗礁丛生,狭窄难行,稍有不慎便会船毁人亡。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头:“明白!”
“另外,”谢云亭的目光投向船尾高处的了望台,那里,铜锣叔正抱着他那面饱经风霜的铜锣,如一尊雕塑般静立,“命铜锣叔,提前激活‘三急锣法’,三级警报!”
船队悄然转向,一头扎进了两岸山壁间一道不起眼的裂隙。
船行入内,光线骤然黯淡,唯有冰冷的江水拍击岩壁的回声,在幽暗的溶洞中回荡,显得格外渗人。
当“江安号”行至水道最狭窄处,仅容一船通过时,头顶的岩壁缝隙中,突然传来三声短促而尖锐的鸟哨!
是三江会布下的暗哨!他们发现了船队改道!
“来了!”谢云亭眼神一凛。
几乎在哨声落下的瞬间,铜锣叔手中锣槌轰然砸下!
“当!”
第一声锣响,如平地惊雷,撕裂了溶洞的死寂,是为“示警”!
“当!当!”
紧接着两声急促的锣响,催魂夺魄,是为“集结”!
船头,一直静立不动的阿娟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
她一把扯下身后迎风招展的红旗,振臂一挥,厉声高喝:“竹筏列阵!渔网张天!”
话音未落,溶洞两侧原本看似平静的水面上,猛然冲出十余艘早已埋伏好的轻巧竹筏!
这些竹筏以粗大的铁链相连,瞬间横锁江面。
队员们齐声呐喊,奋力拉动滑轮,一张由牛筋编织、浸透桐油的巨型渔网,呼啸着从水下升起,如一张巨伞悬在半空,彻底封死了前方的航道!
也就在此时,两艘涂满泥浆、形如浮木的快艇从后方急追而至,船上的江匪们正欲甩出钩镰,抬头却看到了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他们惊骇之下想要减速,但湍急的水流却推着他们一头撞进了那张巨网!
渔网瞬间收紧,将两艘快艇死死兜住。
江匪们在网中疯狂挣扎劈砍,快艇却已失控,被强劲的水流裹挟着,狠狠撞向一旁的嶙峋礁石!
然而,真正的杀招并非来自水面。
混战之中,一条钩索悄无声息地搭上了“江安号”的船尾。
疤脸七,那个本该在地牢里等死的汉子,竟亲率五名心腹,如壁虎般攀索而上,挥刀便向控制船舵的缆绳劈去!
“找死!”阿篾早已在此等候,他一声怒喝,手中楠竹长矛如毒龙出洞,挺身迎击。
两人瞬间在湿滑的甲板上缠斗在一起,刀光矛影,险象环生。
谢云亭藏身于驾驶台的阴影中,并未出手。
他的系统界面上,一道赤色光芒死死锁定了疤脸七腰间一个鼓囊囊的皮囊。
系统分析的文字清晰浮现:【目标物:伪造的“共运火漆印”。
用途:在击沉“江安号”后,抛尸江中,伪造云记自导自演、杀人灭口的现场证据。】
好毒的计!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阿篾,夺印,不伤人!”谢云亭通过铜管传声器,低声下达了命令。
甲板上,阿篾闻声,招式陡然一变,长矛不再直取要害,而是专攻疤脸七下盘,逼得他连连后退。
就在此时,一直潜伏在桅杆顶上的阿娟,如一只矫健的雨燕,猛然跃下!
她手中一根浸满桐油的麻绳圈,精准无比地套住了疤脸七挥刀的手臂,猛地向后一拽!
疤脸七重心不稳,踉跄一步。
了望台上的铜锣叔看准时机,竟将手中铜锣如铁饼般呼啸掷出,不偏不倚,正中疤脸七的膝弯!
“噗通”一声,疤脸七双腿一软,整个人被掀翻在地。
阿篾一个箭步上前,长矛尖端死死抵住他的咽喉。
不等他反应,阿娟已从他腰间搜出了那枚火漆印,以及一张用油布包裹的手绘航道标记图。
图上,云记此次试航的路线,甚至连备用的溶洞水道,都被用朱笔清晰地标注了出来!
三江会,已经开始系统性地绘制“云记航线档案”!
一个时辰后,俘虏被押回“江安号”的底舱。
谢云亭却没有给他们上镣铐,反而命人解开了绳索。
疤脸七等人惊疑不定,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当晚,“江安号”返航。
汉口码头,早已等候在此的,除了九江的茶商们,还有《申报》的记者和汉口苦力公会的几位代表。
谢云亭当着所有人的面,展示了缴获的那张手绘地图,以及那枚足以以假乱真的伪造火漆印。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三江会之毒,如附骨之疽。”谢云亭的声音响彻码头,“但云记的‘信’字,绝不会因此蒙尘!我宣布,今后,凡在长江航线上,曾遭三江会拒运、劫杀的商号,皆可凭公会证明,向我‘共运同盟’申请护航‘信字号’船票,费用减半!”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这不只是在商言商,这分明是在向整个长江的黑暗势力宣战!
然而,更震撼的还在后面。
谢云亭命人架起炭炉,当众将那枚从疤脸七身上缴获的、沾着江匪血腥气的火漆印,缓缓投进了熔化的铜水之中!
“滋啦”一声,青烟升腾。
他将滚烫的铜液,浇筑进一个崭新的“信印锁”模具里。
“这把锁,”谢云亭高举那枚刚刚冷却、尚有余温的铜锁,其上“信”字深刻,兰花浮雕栩栩如生,“封的,从来不是箱子,是人心!”
当晚,两名常年在码头做搬运的苦力,冒着大雨,在云记栈房外长跪不起。
他们手中,高高捧着一张用油纸包好的纸,上面赫然是三江会未来半个月的巡江排班表。
夜深人静,谢家祠堂。
谢云亭独坐灯下,翻阅着连夜拟定的《护航章程》。
袖中的铜牌忽然微微发烫,一缕极细的蓝光顺着裂纹渗出,在账册的空白处,缓缓映出一行虚影:“防在先,制在远,胜不在杀。”
防在先,制在远……胜不在杀!
谢云亭猛然醒悟。
真正的防线,从来不在船上,而在情报与预警!
与其被动迎敌,不如将防线推到百里之外!
他豁然起身,推开窗户。
只见祠堂外的梅岭山道上,不知何时,已是灯火连绵。
一盏盏灯笼,如繁星落地,组成一条蜿蜒百里的光带,全线点亮。
每一盏灯笼下,都有一个巡夜的茶童,手执长矛,遥望江面。
这是他之前布下的预警体系,此刻终于完全激活。
真正的天罗地网,不是水里的渔网,而是人心与信息的汇聚。
就在他心潮澎湃之际,远处黑暗的江面上,一艘快艇正悄然调转船头,朝着汉口码头的方向,缓缓驶来。
那船没有杀气腾腾的江匪,艇首也未悬挂刀斧。
只有一根竹竿,高高挑起,上面,一面湿透的白布条,在夜风中无力地垂着,分外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