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办公室的日光灯发出苍白的光,将陈昊脸上那份无懈可击的关切映照得有些失真。他递过来的热奶茶散发着甜腻的香气,却暖不了林薇冰凉的手指。
“薇薇,你这几天脸色很不好。”陈昊的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周宇的事只是个意外,校方会处理好的。你和婉晴……如果需要心理咨询,我可以帮忙联系最好的老师。”
意外?林薇垂下眼睑,盯着杯中晃动的棕色液体。张伟查到的火灾记录、被抹去的监控,还有镜中那个对着她诡笑的“周宇”,这些也是意外吗?陈昊的安慰此刻听来,像是一张精心编织的、试图将她与真相隔绝开的网。
“我没事,只是有点累。”林薇避开了他探询的目光,语气疏离,“婉晴需要人陪,我这几天多陪陪她。”
陈昊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阴霾,但快得让人无法捕捉。他笑了笑,自然地转换了话题:“也好。不过,别忘了我们的约定。等这件事过去,情人湖边的谈话,还要继续。”他刻意顿了顿,声音压低,带着蛊惑般的磁性,“那个只属于我们之间的秘密。”
秘密。这个词像一根针,刺得林薇心头一紧。她抬起头,强迫自己看向他那双深邃的眼睛,试图从中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陈昊,那天晚上在旧图书馆,你好像……对那里很熟悉?”
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陈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嘴角的弧度微微收敛,流露出恰到好处的沉重。“嗯。因为……我姐姐。”
林薇怔住了。这是她从未听说过的信息。
“她以前也是明德的学生。”陈昊的声音里注入了一丝真实的悲伤,听起来无比真切,“十五年前,那场火灾……她就在现场。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他没有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眼中是无法伪装的痛楚,“所以我对那里有印象,也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那面镜子,很不祥。薇薇,我之所以想告诉你秘密,就是不想你因为好奇而靠近它,我不想你受到任何伤害。”
完美的解释。合情合理,甚至为他之前的镇定和知情提供了悲情背景。如果林薇不是推理社社长,如果她没有亲眼见过镜中的诡影,几乎就要被这真挚的表演说服了。这番说辞,反而像是一层更精致的包装,将他真正的秘密裹挟得更深。
宿舍里,苏婉晴的状况时好时坏。她不再尖叫,但变得异常沉默,常常对着窗外发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林薇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及那面镜子,只是默默陪着她。
直到一个午后,阳光很好,苏婉晴忽然主动开口,声音沙哑而飘忽:“薇薇,我可能……错怪周宇了。”
林薇惊讶地看着她。
“他那晚拉我去那里,好像……并不是想伤害我。”苏婉晴的眼神空洞,仿佛在回忆一个遥远的噩梦,“他当时很不对劲,嘴里一直喃喃自语,说什么‘不公平’、‘凭什么他是被选中的’、‘我也要试试’……然后,他就对着镜子喊了我的名字。”
不公平?被选中的?林薇的神经骤然绷紧。这听起来,周宇似乎知道些什么,他的行为更像是一种……模仿,或者不甘心的挑战?他想挑战什么?被选中的人,又是谁?是陈昊吗?
新的谜团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
张伟的调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黑进了更深的档案系统,找到了一份被加密的扫描件——十五年前那份火灾报告的附件,一份当时在场学生的询问笔录摘要。
“……陈静(化名,应是陈昊的姐姐)当时情绪激动,反复对调查人员说:‘不是意外!是镜子!是镜子选择了她!它要一个新的……’ 笔录在此处中断,记录人备注‘受访者突发癔症,语无伦次,后续陈述不予采信’。”
镜子选择了她?它要一个新的……?新的什么?新的“祭品”吗?
林薇看着张伟屏幕上那些模糊的文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周宇那晚疯狂的呓语——“凭什么他是被选中的”——与此惊人地吻合!难道陈昊就是那个“被选中”的人?而周宇的不甘和模仿行为,引发了镜子的反噬?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陈昊接近自己,他的温柔,他的完美,甚至他那个所谓的“秘密”,会不会都与这面诅咒之镜有关?自己在他眼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巨大的恐惧和背叛感攫住了林薇。她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深不见底的悬崖边缘,而那个曾向她伸出手的人,可能正站在她身后。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起,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她犹豫了一下,接听。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沙哑,仿佛被砂纸磨过的老妇人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诡异笃定:
“林薇……不要相信那个姓陈的年轻人。离他远点……如果你想活下去,就来城西的‘忘忧’杂货店找我。关于那面镜子……和十五年前的火灾,我知道真相。”
话音刚落,电话便被挂断,只剩下急促的忙音。
林薇握着手机,心脏狂跳。这个神秘的老妇人是谁?她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她知道什么真相?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一个更黑暗、更庞大的谜团。而陈昊的身影,在这个谜团中,显得愈发模糊而危险。
信任的裂痕已然扩大,变成了一道深渊。林薇知道,她必须去赴这个约。无论那是陷阱,还是唯一的生机。
(第四章 完)
“薇薇,你这几天脸色很不好。”陈昊的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周宇的事只是个意外,校方会处理好的。你和婉晴……如果需要心理咨询,我可以帮忙联系最好的老师。”
意外?林薇垂下眼睑,盯着杯中晃动的棕色液体。张伟查到的火灾记录、被抹去的监控,还有镜中那个对着她诡笑的“周宇”,这些也是意外吗?陈昊的安慰此刻听来,像是一张精心编织的、试图将她与真相隔绝开的网。
“我没事,只是有点累。”林薇避开了他探询的目光,语气疏离,“婉晴需要人陪,我这几天多陪陪她。”
陈昊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阴霾,但快得让人无法捕捉。他笑了笑,自然地转换了话题:“也好。不过,别忘了我们的约定。等这件事过去,情人湖边的谈话,还要继续。”他刻意顿了顿,声音压低,带着蛊惑般的磁性,“那个只属于我们之间的秘密。”
秘密。这个词像一根针,刺得林薇心头一紧。她抬起头,强迫自己看向他那双深邃的眼睛,试图从中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陈昊,那天晚上在旧图书馆,你好像……对那里很熟悉?”
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陈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嘴角的弧度微微收敛,流露出恰到好处的沉重。“嗯。因为……我姐姐。”
林薇怔住了。这是她从未听说过的信息。
“她以前也是明德的学生。”陈昊的声音里注入了一丝真实的悲伤,听起来无比真切,“十五年前,那场火灾……她就在现场。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他没有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眼中是无法伪装的痛楚,“所以我对那里有印象,也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那面镜子,很不祥。薇薇,我之所以想告诉你秘密,就是不想你因为好奇而靠近它,我不想你受到任何伤害。”
完美的解释。合情合理,甚至为他之前的镇定和知情提供了悲情背景。如果林薇不是推理社社长,如果她没有亲眼见过镜中的诡影,几乎就要被这真挚的表演说服了。这番说辞,反而像是一层更精致的包装,将他真正的秘密裹挟得更深。
宿舍里,苏婉晴的状况时好时坏。她不再尖叫,但变得异常沉默,常常对着窗外发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林薇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及那面镜子,只是默默陪着她。
直到一个午后,阳光很好,苏婉晴忽然主动开口,声音沙哑而飘忽:“薇薇,我可能……错怪周宇了。”
林薇惊讶地看着她。
“他那晚拉我去那里,好像……并不是想伤害我。”苏婉晴的眼神空洞,仿佛在回忆一个遥远的噩梦,“他当时很不对劲,嘴里一直喃喃自语,说什么‘不公平’、‘凭什么他是被选中的’、‘我也要试试’……然后,他就对着镜子喊了我的名字。”
不公平?被选中的?林薇的神经骤然绷紧。这听起来,周宇似乎知道些什么,他的行为更像是一种……模仿,或者不甘心的挑战?他想挑战什么?被选中的人,又是谁?是陈昊吗?
新的谜团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
张伟的调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黑进了更深的档案系统,找到了一份被加密的扫描件——十五年前那份火灾报告的附件,一份当时在场学生的询问笔录摘要。
“……陈静(化名,应是陈昊的姐姐)当时情绪激动,反复对调查人员说:‘不是意外!是镜子!是镜子选择了她!它要一个新的……’ 笔录在此处中断,记录人备注‘受访者突发癔症,语无伦次,后续陈述不予采信’。”
镜子选择了她?它要一个新的……?新的什么?新的“祭品”吗?
林薇看着张伟屏幕上那些模糊的文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周宇那晚疯狂的呓语——“凭什么他是被选中的”——与此惊人地吻合!难道陈昊就是那个“被选中”的人?而周宇的不甘和模仿行为,引发了镜子的反噬?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陈昊接近自己,他的温柔,他的完美,甚至他那个所谓的“秘密”,会不会都与这面诅咒之镜有关?自己在他眼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巨大的恐惧和背叛感攫住了林薇。她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深不见底的悬崖边缘,而那个曾向她伸出手的人,可能正站在她身后。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起,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她犹豫了一下,接听。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沙哑,仿佛被砂纸磨过的老妇人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诡异笃定:
“林薇……不要相信那个姓陈的年轻人。离他远点……如果你想活下去,就来城西的‘忘忧’杂货店找我。关于那面镜子……和十五年前的火灾,我知道真相。”
话音刚落,电话便被挂断,只剩下急促的忙音。
林薇握着手机,心脏狂跳。这个神秘的老妇人是谁?她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她知道什么真相?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一个更黑暗、更庞大的谜团。而陈昊的身影,在这个谜团中,显得愈发模糊而危险。
信任的裂痕已然扩大,变成了一道深渊。林薇知道,她必须去赴这个约。无论那是陷阱,还是唯一的生机。
(第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