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竹椅上的茶香-《盗墓笔记之养老生活》

  野草莓拌着酸奶的甜香还没散尽,第二天的晨光就爬进了窗棂。吴邪刚把晒干的野草莓装进玻璃罐,就听见院门口传来吱呀声——是王大爷推着他的竹椅来了。

  王大爷是村里的老茶农,腿脚不太便,每天早上都会推着竹椅来院里坐坐,顺带捎上他那套老茶具。竹椅是藤编的,坐上去咯吱响,椅背上还搭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巾,那是他老伴在世时绣的,边角都磨出了毛边,他却总舍不得换。

  “小吴,今儿尝尝新采的雨前茶。”王大爷笑眯眯地把竹椅往葡萄架下挪,阳光透过叶隙落在他银白的胡须上,亮晶晶的。张起灵正蹲在葡萄架下绑枝蔓,闻言抬头看了一眼,手里的麻绳绕了个圈,轻轻系在竹杆上。

  吴邪搬了张木凳坐下,看着王大爷慢悠悠地摆开茶具。紫砂壶是紫泥的,壶身上刻着歪歪扭扭的“茶”字,据说是他年轻时自己刻的;茶杯是粗瓷的,边缘缺了个小口,却洗得锃亮。王大爷捏起茶叶往壶里放,手指关节虽有些变形,动作却稳当,茶叶簌簌落入壶中,带着股雨后的清润气。

  “这茶得用山泉水泡。”王大爷说着,从竹篮里拎出个小瓦罐,“昨儿刚从后山泉眼接的,你闻闻。”他把瓦罐凑过来,吴邪一嗅,果然带着点草木的清甜,比自来水多了层活气。

  沸水注入紫砂壶,茶香“噗”地漫出来,像山里的晨雾似的。王大爷盖上壶盖,指尖在壶身上轻轻敲了三下,说是“醒茶”。胖子从屋里趿拉着拖鞋跑出来,头发睡得乱糟糟的:“啥好东西这么香?”

  “王大爷的雨前茶,”吴邪拍了拍身边的空位,“刚泡的,快来。”

  胖子一屁股坐下,正好赶上王大爷分茶。粗瓷杯里的茶汤黄澄澄的,飘着层薄薄的茶沫。胖子端起来就喝,被烫得直吐舌头,逗得王大爷哈哈大笑:“慢点喝,这茶得品,急不得。”

  张起灵不知何时已站在旁边,手里还捏着根修剪下来的葡萄枝。王大爷给他递了杯茶,他接过去,没立刻喝,只是放在鼻尖轻嗅。吴邪知道,他这是在闻茶里的山气——张起灵辨东西总靠这本事,上次从蛇沼带回来的野菌,他一闻就知道长在阴坡还是阳坡。

  “这茶比上次的浓些。”张起灵轻声说,果然被他说中了——王大爷点头道:“可不是?这几天太阳足,茶叶里的精气神都攒足了,泡出来就稠些。”

  胖子咂摸着嘴:“大爷,您这茶咋这么好喝?镇上买的总差股味儿。”

  王大爷呷了口茶,竹椅又咯吱响了一声:“傻小子,茶这东西,得靠养。就像这葡萄架,小吴他们天天给它绑枝、施肥,它才肯结甜果子。我这茶树也一样,开春得给它松松土,雨后得把枯枝剪了,虫来了不能用农药,得用烟梗泡水喷,它记着你的好,长出来的叶子才会带劲儿。”

  吴邪看着葡萄架上垂下来的绿藤,上面已经挂了串青葡萄,像串小翡翠。张起灵刚绑好的枝蔓挺得笔直,迎着光看,叶脉里像流着绿汁。他突然想起昨天摘野草莓时,张起灵悄悄把最红的那颗塞进他嘴里,那股甜里,好像就带着王大爷说的“精气神”——人和草木一样,你对它上心,它就给你回报,不管是茶尖上的香,还是果子里的甜。

  “对了,”王大爷突然想起什么,从竹椅旁的布袋里摸出个纸包,“前儿给茶树剪枝,发现树底下长了些茯苓,给你们留着炖汤喝。”纸包里的茯苓块带着土,沉甸甸的,断面白生生的,还沾着点松针。

  “您咋啥都想着我们?”吴邪接过纸包,指尖触到茯苓的温凉,心里也暖暖的。

  “你们帮我搭这葡萄架时,不也想着我能在这儿歇脚?”王大爷笑起来,眼角的皱纹挤成了朵花,“村里就你们几个年轻人肯费力气帮老人,这点茯苓算啥?再说了,这东西得连着松根煮才香,你们后山不是有片松树林?挖点松根一起炖,味儿更足。”

  张起灵闻言,默默把茯苓收进竹篮,又往王大爷的茶杯里续了点热水。阳光越爬越高,葡萄叶的影子在茶汤里晃啊晃,像片小小的云。胖子已经捧着茶杯眯起了眼,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王大爷的竹椅咯吱咯吱响,张起灵靠在葡萄架柱上,手里转着那根葡萄枝,偶尔抬眼看看吴邪,眼里的光比茶汤还清亮。

  吴邪端起茶杯,学着王大爷的样子慢慢抿。茶味先是有点苦,咽下去却回甘,带着股山泉水的清冽。他突然觉得,这养老生活,就像这杯茶——不用急着咽,也不用想着苦,就慢慢品,日子里的甜,总会在后面悄悄冒出来。

  竹椅还在咯吱响,茶香漫过葡萄架,飘向院外的稻田。远处有人吆喝着赶牛,牛角上挂着的红绸子晃啊晃,像抹没睡醒的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