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卓氏锻钢法-《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怎么个厉害法?这弩身都是木头结构的,你把火药放上去,一击不就废了?”

  贾穆撇撇嘴,穆顺也不在意小家伙的抬杠,因为他脑海里思路越来越清晰。

  “你想啊!如果把这弩的机身,换成铁身制作,保留扳机和瞄准的部位。

  然后把火药放进去,用于推进,再在前面放上铁珠子,或者尖刺之类的铁制品。”

  穆顺拿着弩机,给他俩比划着。

  “穆大哥,懂了,和我们之前制作的那种包裹异物的火药,异曲同工,只是你要的这个更便携,更精细一些。”

  王谦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技术突破点,并不算高,火药现在已基本定型,王谦也一直在考虑这个使用便捷性的问题。

  穆顺所说,虽然不够清晰,但他懂,他明白穆顺想要那种,威力可以小一点,但更具备便携性,以及使用方便的武器。

  旁边的贾穆听后,也若有所思,拿过纸张,开始推算。

  如果火药只用于推进,杀伤部分改为铁制品,那他们能节省七成以上的火药。

  而且推进装置对包裹和密封的材料要求,不是太高,毕竟,就是需要他们释放大量气体,来进行推进。

  之前,他们在打离石时,也注意到,抛开推进装置外,充当杀伤性的火药炮弹本身,它的爆炸,其实杀伤力并不是太高。

  它更主要的价值,在于爆炸能够打乱敌方阵型,以及制造混乱的能力。

  真说杀伤力,还不及附带的那些毒药亦或是铁蒺藜。

  “这样,如果你们觉得没啥问题,我就把城里最好的铁匠和木匠集中过来,徐晃也给你调过来,供你差遣。”

  穆顺兴奋得说道,他真期待,有一天在这个时代,能掏出一把手枪。

  “行,穆大哥,但我也需要提醒你一下,这个工程,可能进展不会太快。

  之前研究炮管的时候,我就发现,以目前的锻铁技术,材料本身的限制,还是很大的。

  发射两次,铁管本身就会升温,甚至产生裂纹。

  如果要制作你理想中的那种武器,需要打破很多瓶颈,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王谦看穆顺这么兴奋,只好把难处先说出来,不然到时候研究不出来,他会很失望。

  “没事,没事,我也会经常来,你说的问题,确实…”

  穆顺说着说着,突然想到,这个时代好像没有钢这种东西啊!

  现在世面上,都是铁制品,都说百炼成钢,百炼成钢,应该是字面意思吧!

  “我突然有个想法,走,去一趟冶金坊!”

  穆顺带着两人来到冶金坊,叫来管事卓林。

  他要去看看,现在铁制品的制作流程,正好,冶金坊现在有一批农具需要打造。

  三人跟着卓林,来到工坊内,仔细看了好几遍。

  总结来说,无非就是把铁矿石捶成碎块,放入抗高温的泥制炉灶里烧制。

  还有一个水利的鼓风装置,给炉灶助燃。

  炉灶底端,有个槽,可以用来接流出的铁水,再放置到特定的泥胚模具中,等待冷却定型。

  一个简单的草叉头就制作好了。

  穆顺看的一愣一愣的,东汉冶金技术,就这么高端了?都有铁水了?

  他之前也不怎么下现场,自然没有相关的概念,他惊讶于古人的智慧,但这些智慧,都是拿来就用,没人探究为何会如此。

  这可能就是老祖宗常说格物致知吧!

  华夏人民的智慧,从来不是刨根问底,探寻根本,而是从实践出发,以物格物。

  “我有个提议,这些铁水,再次放入炉灶,反复烧制,去除杂质,然后趁它柔软时,再折叠反复锻打。

  卓林,试试看,会怎么样!”

  穆顺说道,对于铁到钢的过程,他也只是猜测。

  卓林若有所思,亲自上手执行。

  过程很漫长,但众人没觉得枯燥,因为橙红色的铁板反复折叠锻打,这个观看过程很新奇,很解压。

  三个时辰过后,反复锤炼的铁板被卓林放置水中冷却。

  次啦声,拨动着所有人的心弦,这个东西会有什么效果,众人很好奇。

  彻底冷却后,穆顺将钢板拿起来,敲了敲,声音清脆,硬度很高。

  “拿把刀来,劈它!”

  穆顺双手握住钢板两侧,看向卓林。

  卓林遵命,找柄刀,刚抬手,又挠挠头,有些犹豫。

  “没事,放心,你那刀砍我身上,我也就破个皮。”

  卓林不再犹豫,找好距离,一刀劈出,势大力沉。

  咔嚓!

  刀身直接被崩断,卓林的虎口都被反震出鲜血。

  再看穆顺手中钢板,只留下浅浅的一道豁口。

  “卓管事,快把手包扎一下!”

  穆顺放下钢板,上前查看,这个卓林可是他冶金领域的人才,不可有失啊!

  “没事,主公,这个铁板怎会如此坚硬?”

  卓林根本没在意自己的手,而是震撼的查看那块板子。

  “哈哈,成功了,百炼成钢,百炼成钢,古人诚不欺我啊!”

  穆顺很开心,能这么顺利,也源于现在已有的工艺都跟成熟,只差反复锤炼的最后一步。

  钢的出现,如果能够大量产出,那无疑是革命性的进步,它可以取代很多目前的铁制品。

  从军工到民生都会有很多用途,例如武器,护甲,建筑,厨具等等。

  “主公,此法从何而来啊?卓家世代锻铁,从没听说这铁,经过百炼,可成钢啊?”

  卓林疑惑道。

  “这个…嘿嘿,古籍中偶然所得,忘了哪本了。

  卓林,再完善一下制作流程,以后,这个就叫做钢,就叫卓氏锻钢法!”

  穆顺岔开话题。

  卓林听后,激动的险些晕倒,他知道这意味什么,有了这锻钢之法,他卓林可以算是开宗立派了。

  “这都是主公指导的,我…”

  卓林脸红的挠挠头,他是实在人,自然不好意思。

  “给你就拿着,我头衔太多了,不差这一个。

  你如果想感谢我,就尽快帮我把这个技艺完善好,让钢更优质,让产能更高一些。”

  穆顺摆摆手,带着王谦和贾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