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挤了不少来交活儿的街坊邻居,大多是些大娘小媳妇,手里都拿着做好的棉手套、袜子、护膝,还有用稻草、芦花编的鞋垫内衬。
这些材料,一部分是赵大宝之前捐那50块钱买的,更多的是街道上家家户户翻箱倒柜找出来的零碎布头、旧棉絮。
因为一家数量少,凑不成一双,就都送到街道,由街道统一分发材料,大家拿回家做好再交回来,支援前线。
这本是件暖心的好事,可此刻院子里的气氛却有点压抑。
只见院子当中,两个人正叉着腰,对着交上来的东西指指点点,吆五喝六,声音尖利刺耳。
“看看!看看你们做的这是啥?这线头一扯就散了!这能送前线?这不是给咱街道抹黑吗?”一个声音响起。
赵大宝定睛一看,好家伙!
这不是没少在背后嚼他家舌根子的长舌妇吴翠花吗?
另一个附和她的,居然是赶驴车王大爷家的儿媳妇王桂兰!
之前因为她家想垄断胡同的运输生意,被赵大宝搅黄了,没少记恨。
“这俩人怎么混进街道办来了?还人模狗样地指手画脚?”赵大宝压低声音问华子和大迷糊。
“不知道啊”
华子也一脸懵,“难道新主任来了之后安排的?”
周围来交活儿的街坊们一个个脸上都带着敢怒不敢言的表情,默默忍受着数落。
王桂兰眼尖,也看到了赵大宝一行人,随即脸上露出一种——我现在可是有身份的人的得意表情。
下巴抬得老高,用鼻子哼了一声,那意思仿佛是:小子,看见没?我现在可是在街道办混的人了!
赵大宝压根懒得搭理她这种小丑,直接无视那挑衅的目光,带着小叔就往里走。
有两位街道办的老工作人员认识赵大宝,笑着跟他打了招呼。
赵大宝也笑着回应,然后说明来意——给自家小叔办理商品粮关系转移手续。
一位大妈热心地指指里面:“吕主任就在那屋办公,你们直接过去就行。”
赵大宝道了谢,带着小叔走到主任办公室门口,抬手敲了敲门。
“进”里面传来一个略显清冷的女声。
推门进去,只见办公桌后坐着一位约莫三十多岁、梳着齐耳短发、戴着眼镜、面容严肃的女同志——这就是新来的街道主任吕朝阳。
“吕主任您好”
赵大宝拿出最乖巧的笑容,说明来意,“这是我小叔赵振业,他刚在红星轧钢厂保卫科参加了工作,我们来办理一下商品粮关系转移手续。”
说着,他把小叔的工作证明、村里的介绍信以及自家的户口本资料递了过去。
吕主任接过材料,推了推眼镜,仔细审视起来。
当看到“红星轧钢厂保卫科”这几个字时,她的眼神微微亮了一下——保卫科,实权部门,以后街道工作说不定还能有求于人。
然而,当她的目光扫到家庭住址一栏,再拿起赵大宝家的资料,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起来,刚才那点好感瞬间烟消云散。
赵振邦,赵大宝?
这不就是吴翠花和王桂兰那两个“热心”居民嘴里那个“心思活络”、“家里突然买缝纫机很蹊跷”的半大小子吗?
而且,她们还隐约提过,这赵家好像和区里新来的李处长家走得挺近?
一提到李处长,吕朝阳心里就堵得慌。
她原本在区里待得好好的,虽说不是多大官,但环境熟悉,工作清闲,没事嗑嗑瓜子,打打毛衣。
偏偏新调来的李处长搞什么“干部下沉锻炼”,把她给“发配”到了这基层街道办!
她总觉得这是李处长在有意针对她,心里憋着一股无名火。
现在,眼前这个小子居然和李处长家可能有关联,而且还是他小叔要来办手续,吕朝阳心里那点不爽立刻找到了宣泄口。
她放下材料,脸上没什么表情,语气也变得公事公办甚至略带挑剔:“赵振业同志是吧?手续我看了。不过,你这情况有点特殊啊。刚进城就进了这么好的单位?这手续……齐全吗?厂里那边所有的证明都开出来了?咱们街道这边接收,可是要严格审查的,不能出半点差错。”
她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挑不出大毛病,但那语气和神态,分明透着一股不信任和有意刁难的味道。她甚至没急着去详细翻看那些显然已经齐全的材料。
小叔赵振业一听就有点急了,脸憋得有点红:“吕主任,手续都…都齐了,厂里领导亲自给办的……”
赵大宝心里更是明镜似的:这新主任不对劲啊!刚才明明看到她眼神亮了一下,怎么一看到地址就变脸了?保卫科的面子都不给?
他哪里知道,这位吕主任新官上任,心里正憋着委屈和猜疑。
她一来,之前的街道办韩主任已经调走了,现场和自己交接的人都没有。后来发现,这给前线捐物捐衣的暖心活动早已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发起人和组织者却不是她!
她感觉自己做得再好也是给前任贴金,纯粹是应付差事。
正烦躁呢,之前自己第一天来街道办给自己指路的吴翠花和王桂兰又来“雪中送炭”,主动凑上来帮忙,言语间还提供了不少“街谈巷议”,尤其是关于赵家的“情报”。
吕主任正愁在街道没有“自己人”,便顺势用了这两人,没想到却先入为主地戴上了有色眼镜。
赵大宝压下心里的嘀咕,继续保持笑容:“吕主任,手续肯定齐全,厂里和村里开的证明都在这里了,您看,红章都盖着呢。我小叔这工作来得正大光明,是立了功,厂里领导特批的。”
“立功?立什么功?”吕主任抬起眼皮,语气带着一丝探究和不易察觉的怀疑。
吴翠花她们可没说这事,只说了赵家突然有钱了,就连赵大宝获得三等功的事都没说。
这还得怪吕主任自己,办公室的人不团结、不去问,去问吴翠花她们,她们能没有私心才怪。
办公室的人又看吕主任天天冷脸相待,还以为对自己工作不满意了,更不敢上前说什么了。
以至于来了几天的吕主任,对整个街道的了解都是从那俩长舌妇那听来的。
“就是帮助抓了坏分子,正好厂里需要人手,领导就看中我小叔这股实在劲儿了。”赵大宝含糊地解释,不想多说老虎和野猪的事,免得节外生枝。
吕主任将信将疑,但也不好继续追问下去。她摩挲着那几张纸,故意拖长了语调:“嗯……事情我知道了。不过呢,你们这情况确实比较特殊,我需要时间核实一下。材料先放我这儿,等我们街道办开会研究研究,走完程序再通知你们。”
这些材料,一部分是赵大宝之前捐那50块钱买的,更多的是街道上家家户户翻箱倒柜找出来的零碎布头、旧棉絮。
因为一家数量少,凑不成一双,就都送到街道,由街道统一分发材料,大家拿回家做好再交回来,支援前线。
这本是件暖心的好事,可此刻院子里的气氛却有点压抑。
只见院子当中,两个人正叉着腰,对着交上来的东西指指点点,吆五喝六,声音尖利刺耳。
“看看!看看你们做的这是啥?这线头一扯就散了!这能送前线?这不是给咱街道抹黑吗?”一个声音响起。
赵大宝定睛一看,好家伙!
这不是没少在背后嚼他家舌根子的长舌妇吴翠花吗?
另一个附和她的,居然是赶驴车王大爷家的儿媳妇王桂兰!
之前因为她家想垄断胡同的运输生意,被赵大宝搅黄了,没少记恨。
“这俩人怎么混进街道办来了?还人模狗样地指手画脚?”赵大宝压低声音问华子和大迷糊。
“不知道啊”
华子也一脸懵,“难道新主任来了之后安排的?”
周围来交活儿的街坊们一个个脸上都带着敢怒不敢言的表情,默默忍受着数落。
王桂兰眼尖,也看到了赵大宝一行人,随即脸上露出一种——我现在可是有身份的人的得意表情。
下巴抬得老高,用鼻子哼了一声,那意思仿佛是:小子,看见没?我现在可是在街道办混的人了!
赵大宝压根懒得搭理她这种小丑,直接无视那挑衅的目光,带着小叔就往里走。
有两位街道办的老工作人员认识赵大宝,笑着跟他打了招呼。
赵大宝也笑着回应,然后说明来意——给自家小叔办理商品粮关系转移手续。
一位大妈热心地指指里面:“吕主任就在那屋办公,你们直接过去就行。”
赵大宝道了谢,带着小叔走到主任办公室门口,抬手敲了敲门。
“进”里面传来一个略显清冷的女声。
推门进去,只见办公桌后坐着一位约莫三十多岁、梳着齐耳短发、戴着眼镜、面容严肃的女同志——这就是新来的街道主任吕朝阳。
“吕主任您好”
赵大宝拿出最乖巧的笑容,说明来意,“这是我小叔赵振业,他刚在红星轧钢厂保卫科参加了工作,我们来办理一下商品粮关系转移手续。”
说着,他把小叔的工作证明、村里的介绍信以及自家的户口本资料递了过去。
吕主任接过材料,推了推眼镜,仔细审视起来。
当看到“红星轧钢厂保卫科”这几个字时,她的眼神微微亮了一下——保卫科,实权部门,以后街道工作说不定还能有求于人。
然而,当她的目光扫到家庭住址一栏,再拿起赵大宝家的资料,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起来,刚才那点好感瞬间烟消云散。
赵振邦,赵大宝?
这不就是吴翠花和王桂兰那两个“热心”居民嘴里那个“心思活络”、“家里突然买缝纫机很蹊跷”的半大小子吗?
而且,她们还隐约提过,这赵家好像和区里新来的李处长家走得挺近?
一提到李处长,吕朝阳心里就堵得慌。
她原本在区里待得好好的,虽说不是多大官,但环境熟悉,工作清闲,没事嗑嗑瓜子,打打毛衣。
偏偏新调来的李处长搞什么“干部下沉锻炼”,把她给“发配”到了这基层街道办!
她总觉得这是李处长在有意针对她,心里憋着一股无名火。
现在,眼前这个小子居然和李处长家可能有关联,而且还是他小叔要来办手续,吕朝阳心里那点不爽立刻找到了宣泄口。
她放下材料,脸上没什么表情,语气也变得公事公办甚至略带挑剔:“赵振业同志是吧?手续我看了。不过,你这情况有点特殊啊。刚进城就进了这么好的单位?这手续……齐全吗?厂里那边所有的证明都开出来了?咱们街道这边接收,可是要严格审查的,不能出半点差错。”
她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挑不出大毛病,但那语气和神态,分明透着一股不信任和有意刁难的味道。她甚至没急着去详细翻看那些显然已经齐全的材料。
小叔赵振业一听就有点急了,脸憋得有点红:“吕主任,手续都…都齐了,厂里领导亲自给办的……”
赵大宝心里更是明镜似的:这新主任不对劲啊!刚才明明看到她眼神亮了一下,怎么一看到地址就变脸了?保卫科的面子都不给?
他哪里知道,这位吕主任新官上任,心里正憋着委屈和猜疑。
她一来,之前的街道办韩主任已经调走了,现场和自己交接的人都没有。后来发现,这给前线捐物捐衣的暖心活动早已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发起人和组织者却不是她!
她感觉自己做得再好也是给前任贴金,纯粹是应付差事。
正烦躁呢,之前自己第一天来街道办给自己指路的吴翠花和王桂兰又来“雪中送炭”,主动凑上来帮忙,言语间还提供了不少“街谈巷议”,尤其是关于赵家的“情报”。
吕主任正愁在街道没有“自己人”,便顺势用了这两人,没想到却先入为主地戴上了有色眼镜。
赵大宝压下心里的嘀咕,继续保持笑容:“吕主任,手续肯定齐全,厂里和村里开的证明都在这里了,您看,红章都盖着呢。我小叔这工作来得正大光明,是立了功,厂里领导特批的。”
“立功?立什么功?”吕主任抬起眼皮,语气带着一丝探究和不易察觉的怀疑。
吴翠花她们可没说这事,只说了赵家突然有钱了,就连赵大宝获得三等功的事都没说。
这还得怪吕主任自己,办公室的人不团结、不去问,去问吴翠花她们,她们能没有私心才怪。
办公室的人又看吕主任天天冷脸相待,还以为对自己工作不满意了,更不敢上前说什么了。
以至于来了几天的吕主任,对整个街道的了解都是从那俩长舌妇那听来的。
“就是帮助抓了坏分子,正好厂里需要人手,领导就看中我小叔这股实在劲儿了。”赵大宝含糊地解释,不想多说老虎和野猪的事,免得节外生枝。
吕主任将信将疑,但也不好继续追问下去。她摩挲着那几张纸,故意拖长了语调:“嗯……事情我知道了。不过呢,你们这情况确实比较特殊,我需要时间核实一下。材料先放我这儿,等我们街道办开会研究研究,走完程序再通知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