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已至,北风呼啸着掠过咸阳宫高耸的檐角,卷起细碎的雪沫,给这座黑色的城池披上了一层素白的冬装。
天地间一片肃杀,万物蛰伏。
对于以农为本的时代而言,冬季是难得的休养生息之期。
田野被冰雪覆盖,农事暂停,人们大多蜷缩在温暖的室内,靠着秋日囤积的粮秣过活,等待来年春暖花开。
安秦君府的书房内,却暖意融融。几个造型新颖、冒着红彤彤炭火的铜制暖炉驱散了严寒。
燕丹穿着一身厚实的棉袍,正伏在案几上,将脑海中那些关于选种、育种、积肥、轮作等系统性的农学知识,用工整的秦篆誊写到竹简上。
许稷、禾牟等几位农家子弟围坐在一旁,如饥似渴地阅读、讨论着燕丹已经写好的部分竹简,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时而激烈争辩。
对他们而言,这个冬天不再是无所事事的猫冬,而是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
燕丹所传授的,不再是零散的经验技巧,而是近乎成体系的农学理论,许多观点闻所未闻,却又逻辑自洽,让他们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燕丹只在他们遇到难以理解之处时,才会停下笔,用尽量浅显的语言解释一二,大多数时间,他更像一个知识的搬运工和启发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深知,只有让这个时代的人真正掌握方法,变革才能持续。
窗外是寒风凛冽,屋内是书香、竹香与求知的热忱,倒也相得益彰。
然而,连续多日埋头书写,燕丹也觉得有些气闷。
他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
冰冷的空气瞬间涌入,带着雪后的清新,却也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看着窗外银装素裹的世界,燕丹忽然觉得,这冬日里,似乎少了点什么。
“少了点……烟火气?”他暗自思忖。
在现代,冬天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热乎乎的火锅,意味着香甜烫手的烤红薯,意味着团圆喜庆的饺子和汤圆……
烤红薯?燕丹舔了舔嘴唇,随即无奈地摇摇头,红薯这玩意儿还在美洲大陆呢,想都别想。
不过……饺子!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
对啊!面粉都被他搞出来了,各种馅料难道还凑不齐吗?
虽然调味料匮乏,但饺子吃的就是一个鲜香和团圆的气氛啊!
想到就干!
燕丹立刻来了精神。
他吩咐许稷等人自行钻研,然后披上斗篷,顶着寒风,再次熟门熟路地直奔王宫御厨房而去——整个咸阳,也就那里的食材最全乎了。
御厨们见到这位“美食发明家”安秦君又来了,早已见怪不怪,甚至隐隐有些期待,纷纷上前听候差遣。
燕丹挽起袖子,开始搜寻食材。
这个季节,新鲜蔬菜极少,但他记得宫中地窖里有特殊方法保存的、还算鲜嫩的韭菜(葵韭),这可是好东西!鸡蛋是现成的。
肉类更是不缺,选取肥瘦相间的猪肉剁馅。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越冬萝卜,水分足,清甜,也可以入馅。
决定了,就做两种馅:韭菜鸡蛋的素馅,清新爽口;萝卜猪肉的荤馅,鲜香饱满!
和面、醒面这些流程,御厨们早已驾轻就熟。
燕丹亲自操刀调馅。将韭菜细细切碎,打入鸡蛋,加入少许盐和猪油拌匀;萝卜擦成细丝,焯水挤干,与剁好的肉糜混合,加入姜末、葱碎、花椒粉以及御厨特制的肉酱(醢)调味。
接下来便是包饺子了。
燕丹示范着将醒好的面团搓条、切剂、擀皮,然后放入馅料,手指灵巧地捏合,一个个形如元宝、肚皮鼓鼓的饺子便在他手中诞生了。
御厨们看得啧啧称奇,纷纷上手学习,虽然一开始捏得歪歪扭扭,但很快也掌握了要领。
当一大锅热水沸腾起来,白色的饺子如同小银鱼般“扑通扑通”跳入水中,随着滚水上下翻腾,渐渐变得晶莹剔透,散发出面皮和馅料混合的诱人香气时,整个御厨房都充满了期待的氛围。
“出锅咯!”
燕丹亲自将煮好的饺子捞入温过的陶碗中,又用猪骨熬了一锅清汤,撒上葱花,浇在饺子上。两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饺子便做好了。
他端着食案,快步走向嬴政的书房。
书房内,嬴政正对着一卷竹简凝神思索,炭盆烧得暖烘烘的。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到燕丹端着冒热气的碗进来,鼻翼微动,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不易察觉的期待。
“大王,天寒地冻,臣做了点新吃食,给您暖暖身子。”燕丹笑着将食案放在书桌上。
嬴政放下竹简,看向碗中那些从未见过的、白胖可爱的食物,好奇道:“此物何名?形似元宝,倒是别致。”
“此物名为‘饺子’,”燕丹解释道,顺手递过一双打磨光滑的玉箸,“相传有‘交子更岁’之意,乃团圆吉庆之食。趁热吃最好。”
嬴政学着燕丹的样子,夹起一个饺子,吹了吹气,小心地咬了一口。
顿时,鲜美的汤汁在口中爆开,混合着韭菜的清香和鸡蛋的滑嫩,面皮筋道爽滑,口感层次极其丰富!
在这寒冷的冬日,吃上这么一口热乎乎、鲜滋滋的食物,从胃里暖到心里。
“好吃!彩!”嬴政的眼睛亮了起来,忍不住赞道。他又尝了一个萝卜猪肉馅的,咸香满溢,同样令人回味无穷。
他吃得很快,却依旧保持着优雅,只是腮帮子被食物塞得微微鼓起,显得有几分可爱。
燕丹也坐在一旁,端着另一碗饺子,慢悠悠地吃着。
看着嬴政那副满足的样子,再感受着口中熟悉的味道,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悄然涌上心头。
窗外是战国末年咸阳的寒冬,窗内是炭火带来的暖意和食物蒸腾的香气。
对面坐着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此刻却只是个吃得正香的半大少年。
而自己,一个来自两千多年后的灵魂,竟然在这里,包着饺子,和他一起过冬。
“过年吃饺子……”燕丹咀嚼着口中的食物,心里忽然有些发酸,又有些暖融融的,“以前在现代,总是嫌麻烦,有时候一个人过年,就随便煮点速冻饺子对付了事。总觉得少了点年味。”
可是现在,在这真正古老、物资匮乏的时代,他却为了这一口饺子,费尽心思地找食材、和面、调馅、亲手包制……
“但是,”他抬起头,看着对面那个因为美食而眉眼稍显柔和的少年君王,心中那份孤寂感忽然被冲淡了许多,“今年吃饺子,终于不是自己一个人了。”
虽然环境截然不同,虽然对面的人身份惊天动地,但此刻,这种有人陪伴、分享食物的感觉,却莫名地让他有了一种…归属感。
或许,穿越的意义,并不在于改变多么宏大的历史,而是在这漫长的时空孤旅中,找到一个可以彼此温暖、共同品尝一碗热饺子的归处吧。
“味道如何?”燕丹咽下口中的饺子,笑着问道,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
嬴政正专注于消灭碗里的饺子,闻言抬起头,嘴角还沾着一点油光,他用力点了点头,含糊不清却十分肯定地说:“甚好!”
窗外,风雪依旧。
窗内,饺子带来的暖意,却足以抵御整个冬天的严寒。
天地间一片肃杀,万物蛰伏。
对于以农为本的时代而言,冬季是难得的休养生息之期。
田野被冰雪覆盖,农事暂停,人们大多蜷缩在温暖的室内,靠着秋日囤积的粮秣过活,等待来年春暖花开。
安秦君府的书房内,却暖意融融。几个造型新颖、冒着红彤彤炭火的铜制暖炉驱散了严寒。
燕丹穿着一身厚实的棉袍,正伏在案几上,将脑海中那些关于选种、育种、积肥、轮作等系统性的农学知识,用工整的秦篆誊写到竹简上。
许稷、禾牟等几位农家子弟围坐在一旁,如饥似渴地阅读、讨论着燕丹已经写好的部分竹简,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时而激烈争辩。
对他们而言,这个冬天不再是无所事事的猫冬,而是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
燕丹所传授的,不再是零散的经验技巧,而是近乎成体系的农学理论,许多观点闻所未闻,却又逻辑自洽,让他们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燕丹只在他们遇到难以理解之处时,才会停下笔,用尽量浅显的语言解释一二,大多数时间,他更像一个知识的搬运工和启发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深知,只有让这个时代的人真正掌握方法,变革才能持续。
窗外是寒风凛冽,屋内是书香、竹香与求知的热忱,倒也相得益彰。
然而,连续多日埋头书写,燕丹也觉得有些气闷。
他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
冰冷的空气瞬间涌入,带着雪后的清新,却也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看着窗外银装素裹的世界,燕丹忽然觉得,这冬日里,似乎少了点什么。
“少了点……烟火气?”他暗自思忖。
在现代,冬天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热乎乎的火锅,意味着香甜烫手的烤红薯,意味着团圆喜庆的饺子和汤圆……
烤红薯?燕丹舔了舔嘴唇,随即无奈地摇摇头,红薯这玩意儿还在美洲大陆呢,想都别想。
不过……饺子!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
对啊!面粉都被他搞出来了,各种馅料难道还凑不齐吗?
虽然调味料匮乏,但饺子吃的就是一个鲜香和团圆的气氛啊!
想到就干!
燕丹立刻来了精神。
他吩咐许稷等人自行钻研,然后披上斗篷,顶着寒风,再次熟门熟路地直奔王宫御厨房而去——整个咸阳,也就那里的食材最全乎了。
御厨们见到这位“美食发明家”安秦君又来了,早已见怪不怪,甚至隐隐有些期待,纷纷上前听候差遣。
燕丹挽起袖子,开始搜寻食材。
这个季节,新鲜蔬菜极少,但他记得宫中地窖里有特殊方法保存的、还算鲜嫩的韭菜(葵韭),这可是好东西!鸡蛋是现成的。
肉类更是不缺,选取肥瘦相间的猪肉剁馅。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越冬萝卜,水分足,清甜,也可以入馅。
决定了,就做两种馅:韭菜鸡蛋的素馅,清新爽口;萝卜猪肉的荤馅,鲜香饱满!
和面、醒面这些流程,御厨们早已驾轻就熟。
燕丹亲自操刀调馅。将韭菜细细切碎,打入鸡蛋,加入少许盐和猪油拌匀;萝卜擦成细丝,焯水挤干,与剁好的肉糜混合,加入姜末、葱碎、花椒粉以及御厨特制的肉酱(醢)调味。
接下来便是包饺子了。
燕丹示范着将醒好的面团搓条、切剂、擀皮,然后放入馅料,手指灵巧地捏合,一个个形如元宝、肚皮鼓鼓的饺子便在他手中诞生了。
御厨们看得啧啧称奇,纷纷上手学习,虽然一开始捏得歪歪扭扭,但很快也掌握了要领。
当一大锅热水沸腾起来,白色的饺子如同小银鱼般“扑通扑通”跳入水中,随着滚水上下翻腾,渐渐变得晶莹剔透,散发出面皮和馅料混合的诱人香气时,整个御厨房都充满了期待的氛围。
“出锅咯!”
燕丹亲自将煮好的饺子捞入温过的陶碗中,又用猪骨熬了一锅清汤,撒上葱花,浇在饺子上。两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饺子便做好了。
他端着食案,快步走向嬴政的书房。
书房内,嬴政正对着一卷竹简凝神思索,炭盆烧得暖烘烘的。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到燕丹端着冒热气的碗进来,鼻翼微动,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不易察觉的期待。
“大王,天寒地冻,臣做了点新吃食,给您暖暖身子。”燕丹笑着将食案放在书桌上。
嬴政放下竹简,看向碗中那些从未见过的、白胖可爱的食物,好奇道:“此物何名?形似元宝,倒是别致。”
“此物名为‘饺子’,”燕丹解释道,顺手递过一双打磨光滑的玉箸,“相传有‘交子更岁’之意,乃团圆吉庆之食。趁热吃最好。”
嬴政学着燕丹的样子,夹起一个饺子,吹了吹气,小心地咬了一口。
顿时,鲜美的汤汁在口中爆开,混合着韭菜的清香和鸡蛋的滑嫩,面皮筋道爽滑,口感层次极其丰富!
在这寒冷的冬日,吃上这么一口热乎乎、鲜滋滋的食物,从胃里暖到心里。
“好吃!彩!”嬴政的眼睛亮了起来,忍不住赞道。他又尝了一个萝卜猪肉馅的,咸香满溢,同样令人回味无穷。
他吃得很快,却依旧保持着优雅,只是腮帮子被食物塞得微微鼓起,显得有几分可爱。
燕丹也坐在一旁,端着另一碗饺子,慢悠悠地吃着。
看着嬴政那副满足的样子,再感受着口中熟悉的味道,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悄然涌上心头。
窗外是战国末年咸阳的寒冬,窗内是炭火带来的暖意和食物蒸腾的香气。
对面坐着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此刻却只是个吃得正香的半大少年。
而自己,一个来自两千多年后的灵魂,竟然在这里,包着饺子,和他一起过冬。
“过年吃饺子……”燕丹咀嚼着口中的食物,心里忽然有些发酸,又有些暖融融的,“以前在现代,总是嫌麻烦,有时候一个人过年,就随便煮点速冻饺子对付了事。总觉得少了点年味。”
可是现在,在这真正古老、物资匮乏的时代,他却为了这一口饺子,费尽心思地找食材、和面、调馅、亲手包制……
“但是,”他抬起头,看着对面那个因为美食而眉眼稍显柔和的少年君王,心中那份孤寂感忽然被冲淡了许多,“今年吃饺子,终于不是自己一个人了。”
虽然环境截然不同,虽然对面的人身份惊天动地,但此刻,这种有人陪伴、分享食物的感觉,却莫名地让他有了一种…归属感。
或许,穿越的意义,并不在于改变多么宏大的历史,而是在这漫长的时空孤旅中,找到一个可以彼此温暖、共同品尝一碗热饺子的归处吧。
“味道如何?”燕丹咽下口中的饺子,笑着问道,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
嬴政正专注于消灭碗里的饺子,闻言抬起头,嘴角还沾着一点油光,他用力点了点头,含糊不清却十分肯定地说:“甚好!”
窗外,风雪依旧。
窗内,饺子带来的暖意,却足以抵御整个冬天的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