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中旬,佟子君退伍返回了家乡辽城市。
辽城市是地级市,位于吉春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以丘陵为主,间有少量低山,属于低山丘陵区,地理概貌为“五山一水四分田”,全市总面积一万三千平方公里,全市辖两区五县,人口大约在170万。
随着改革开放,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家乡辽城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楼房多了,道路宽了,街道也变干净了,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佟子君的家里,也是一天比一天变好。新盖的砖瓦房宽敞明亮,哥哥在乡办企业砖厂当副厂长,嫂子在小学当民办老师,妹妹也被招进化工厂上班,弟弟考上了高中,妈妈再也不用糊纸盒来养家糊口了。他回来家里人非常高兴,一家人又可以团聚在一起。
佟子君到武装部办完手续后,决定先去看看自己高中班主任汪老师。
汪老师还不知道佟子君已经退伍了,惊讶的问:“子君,你怎么回来了。”
汪子君有些愧疚的说:“老师,我今年退伍了。”
汪老师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着说:“子君,你变壮实了,更帅气了。”
佟子君说:“在部队锻炼的。”
汪老师让他坐下,倒了一杯茶水,他详细的向汪老师汇报了自己在部队的工作情况。
当听到考军校被人顶了,又让了转干名额时,汪老师叹息道:“子君你可真不容易, 你回来后有什么打算。”
佟子君说:“我还没有想好,这不还是想听听老师的意见。”
汪老师说:“现在都改革开放好几年了,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就连咱们辽城市变化也不小,可是在咱们辽城想找个好工作也确实不太容易,我记得你家是农村户口,还不包分配,这还真是个问题,你想过没有出去闯一闯,到南方去。”
佟子君说:“我想过,但我妈不太想让我走,她身体又不太好,我就先在家里陪她一年。”
汪老师问:“那你这一年做什么啊。”
佟子君说:“村高书记让我先去卫生所帮忙,我在部队是卫生员,受过系统培训,应该没问题的。”
汪老师说:“子君,你干啥都能行,有个稳当劲,又能吃苦,还爱学习,你将来一定能有出息,咱们班这些同学我就比较看好你。”
佟子君说:“出息啥啊,当兵这几年啥也没做成让老师失望了。”
汪老师说:“失望啥呀,就让转干指标这事做得就地道,搁别人能做出来吗,就凭这一点你就能有出息,老师绝对相信你。”
一九八六年元旦过后,佟子君到前进村卫生所帮忙,一个月工资三十八元。
村卫生所在村部的隔壁,四间平房,一间医生办公室,一间护理室,一间药房,还有一间杂物室,大概能有二百平米左右,跟村部一起烧着土暖气,屋子里暖呼呼的,收拾的挺干净。
卫生所两个人,医生叫张春梅,四十五岁左右,是乡卫生院派下来的。护士叫贾清清,女孩子,二十一二岁,一米六几的个头,一张圆圆的鹅蛋脸,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充满笑意,梳着一把抓,身材优美,肤光胜雪,眉目如画,周身上下透露着一股俏皮灵动的气息。
佟子君来到卫生所帮忙,跟贾清清在一个办公室。
由于他在部队受过系统培训,又在连队当过多年卫生员,业务能力已经具备了乡镇卫生院医生的水平。所以上手特别快,张春梅医生特别认可,小护士贾清清更不用说了,望着俊朗帅气的他,一口一个子君哥叫着,不时的问着部队里这事那事。
卫生所业务不是太忙,主要是附近村民开药打针的多。不忙的候佟木子君就是看看书,时不时的在心里会默默想起米明姐,她现在怎么样,学习能不能跟的上,他后悔怎么没要一张她的单人相片呢。
这天,战友杨家栋过来看佟子君。他退伍后一直没有事做,就是帮爸爸往市里一个固定菜点送送菜,送完菜就没事了。他家有两个暖棚子,也就是现在的朔料大棚,那时候的暖棚后身及两个侧面都是用土坯砌起来的,正面是用朔料布罩着,一个暖棚菜的产量也不是太高,他几天才能送一次菜。
“子君,干点啥呀,这么待着身上都长毛了。”
“我想好了,我在家陪我妈呆一段时间,年底我准备去南方找工作。”
“你去行,你有文化,好找工作,我不行,我没文化,那我咋整啊。”
“谁让你当初不好好学习的,后悔晚了吧。”
“你不能走啊,你走也得带着我,谁让咱俩是最好的战友呢。”
“那你说咱们现在能干啥,要钱没钱,要关系没关系,你不会种菜吗,就接着种菜。”
“我们家都种一辈子菜了,我还接着种菜啊,那我这几年兵不就白当了。”
提到菜,佟子君脑中灵光一闪,现在菜社批量大的菜都是销售点下来收菜,大多数还是菜农自己往销售点送或到市场上去买。
“你们村有多少暖棚?”
“大概能有四五十个吧。”
“他们的菜是怎么送的。”
“都跟我一样,是个家送个家的。”
这时贾清清喊道:“子君哥,到饭点了,吃饭去。”
佟子君一看表,可不都十一点半了,这块表是自己上卫生所上班用米明姐给的钱买的。就说道:“咱俩去吃饺子吧,村部边上就有个饺子馆。”
贾清清过来看他们俩要出去吃饭,说:“子君哥我也要去。”
佟子君瞅了她一眼,说道:“想去那就一起去吧。”
三个人来到了村部边上的小饺子馆。佟子君点了三盘饺子,杨家栋非得要喝点酒,又给他要了三两散装白酒和花生米、炒黄豆芽。
佟子君瞅瞅贾清清,给她要了一瓶汽水,自己要了一碗饺子汤。
他们边吃边聊着。
佟子君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问道:“你把菜送到各个菜点来回运费是多少成本?”
杨家栋喝了一口酒说道:“没计算过,各家有的是骑自行车,有的是骑摩托,成本不成本不说来回浪费时间。”
佟子君说:“那有人给你们免费或少收点费用捎带脚把你们的菜送到各菜点你们干不?”
杨家栋说:“有这便宜事那咋不干呢,省得自己麻麻烦烦这大冷天的。”
佟子君又问道:“现在买个农用小卡车得多少钱?”
杨家栋说:“怎么不得三四千。”
佟子君说:“我要你做的事你能做吗?”
杨家栋说:“能做啊,在部队我啥事不都是听你的,你让我往东我就往东,你让我往西我就往西,啥时候差过事呀。”
佟子君笑着说道:“那好,不许反悔,一切行动听指挥。”
杨家栋喝了一口酒说:“反悔我不是人,坚决按首长指示办。”
“好,咱们干一个,成交!”佟子君端起饺子汤,杨家栋端起酒杯,贾清清一看自己也插不上话,也不知道是啥事,赶紧拿起汽水瓶说也算我一个,三个人一起喝了一大口。
杨家栋有点迷糊,想详细问一下是怎么回事,佟子君瞅了一眼贾清清,给他递了一个眼神,他会意不问了。
可能贾清清看见了佟子君的表情,说道:“子君哥,什么意思啊,我在这不方便说咋的。”
佟子君被问的不好意思,示意杨家栋赶紧起酒。
杨家栋见状说:“跟清清第一次见面,一回生、二回熟,我们喝一个。”大家又一起喝了一口。
贾清清特别想了解佟子君,就对杨家栋说:“杨哥,你跟子君哥当兵是一个连的,你一定了解子君哥当兵好多事吧,你给我说一下呗。”
杨家栋借着点酒劲说:“子君当时在我们连那可是名人,军校考试第一,还会写诗歌和新闻报道,发表好多呢。”
贾清清惊讶的说:“真的,这么厉害,子君哥,那明天给我写首诗呗。”
佟子君说:“别听他瞎白呼,没有的事。”
他继续吃着饺子。
贾清清想了一下问道:“子君哥军校考试第一为啥没上军校?”
杨家栋看了下佟子君,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佟子君头也没抬边吃边说道:“跟人家打架受处分了没走上。”
贾清清眨巴着大眼睛觉得自己不该冒失的问这个问题,但好奇心驱使她还想知道,说道:“子君哥文质彬彬的还会打架,鬼才相信呢。”
佟子君放下筷子说:“是真的,他们都知道。”
贾清清不好意思再多问了。
三个人吃完回到了村卫生所,杨家栋坐了一会就要走,木子君送到门口对他说:“你知道林森家吗,去找一趟他。”
杨家栋说:“我知道,他家在太平矿边上的菜社,离我家也就十来里的路程。”
佟子君说:“那好,你们周六,也就是后天,上我家,我有事跟你们商量,别忘了。”
杨家栋说:“忘不了,首长指示敢忘吗。”
佟子君回到护士室,贾清清已经把茶给他沏好了等着他。
“子君哥,你真会写诗啊?”
“不会,是瞎写玩的。”
“子君哥,你给我写一首呗,就写一首。”
“写啥呀,我就是写着玩的,写完就扔了。”
“你就给我瞎写一个呗,求你了子君哥,我再给你削个苹果。”
佟子君实在是架不住她磨,说瞎写的,你看完就扔了。
他拿起笔想了一会写到:“那年我们相遇,在鲜花盛开的草原,彩蝶翩翩飞舞,浮现你灿烂的笑脸,白云飘飘南去,那是爱情的方向,闭上眼睛微笑,梦里把你思恋:美丽的姑娘,我爱上了你,明知相思苦,却千里万里陪伴,路边的野花,总在我心间萦绕,盼望早一点见到你,让风儿捎去我的问候,带走我的思念。”
其实这首诗的意境是佟子君写想念米明姐心情的。写完,就顺手递给了贾清清。
谁知道,就是这首小诗,后来给他惹了不小的麻烦。
周六,杨家栋和林森,如约来到了佟子君家。
佟子君说:“你们两个村都是郊区,离市里也就十多里路,很多人家都有暖棚在种蔬菜,但都是单打独斗,自己种自己卖,这冰冷寒天的个人进城送菜不方便。我琢磨不如想个办法,第一步把送菜这活给垄断下来,先挣点运费;第二步,通过垄断送菜,把你们两个村的大棚种菜承包下来,在保证菜户利益的前提下,把菜批发出去,挣个批发差价,形成规模效益:第三步,等发展到一定时候,再把各个村子的种菜户都联合起来,形成种菜联合体,统一种菜和销售。这样的话行成一个产业链条,就能做大做强。”
杨家栋说:“能行吗,说着容易做着难。”
林森说:“我看行,咱们一步一步的干,说不准就能成气候。”
佟子君说:“现在城市发展快,将来蔬菜和肉类需求量一定很大,咱们先把蔬菜搞起来,然后再建养殖场,家栋在部队参加过种植、养殖培训班拿过证的,有基础正好能用上。我们先干第一步,利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把送蔬菜的活先搞起来,注册一个运输个体户,买一辆农用小卡车,免费给你们两个村菜农往城里销售点和市场送菜,把影响和信誉搞出去。”
杨家栋说:“免费啊,那不亏啦。”
佟子君说:“亏点就亏点,有亏才有赚,别忘了你还是党员,吃点亏能怎么的,刚从部队回来这点觉悟就没了。”
杨家栋伸了一下舌头,不说话了。
林森问买农用小卡车得多少钱?杨家栋说三四千块钱。
佟子君说:“我们得集资干这个事,我能出两千五百块。”
这是米明姐给他的三千块钱,除了自己买一块表外,他一分也没舍得花。
杨家栋说:“我借点我家能拿出一千六百块。”
林森说:“我划拉划拉顶多能凑一千二百块。”
杨家栋问:“子君,你搁哪整这么多钱。”
佟子君说:“那你就别管了,反正不是偷的抢的,绝对干净。”
林森说:“这样的话加在一起就是五千三百块,买农用小卡车四千块,还剩下一千三百块。”
佟子君说:“剩下的一千三百块,要给车做一个保温车厢,其他就做油费和其他费用。”
杨家栋说:“咱们这就算成立一个小公司了,大家都有股份,亲兄弟明算账,股份都得说好,子君,你学习好,你把股份算一下。”
佟子君说:“我事先声明,这事是我张罗的,要是亏了我的二千五百块就不要了。”
林森和杨家栋说,那怎么能行,咱们合伙做买卖亏了大家都得认账,怎么能算你一个人呢,那还是战友吗。
佟子君说:“我是二千五百块,占股份为47.16%;杨家栋是一千六百块,占股份30.18%;林森是一千二百块,占股份22.63%。”
林森说:”子君,你还得起草一个章程,把条条框框都得写进去,立字为据。“
佟子君说:“这个我来写,开车的事咋整?”
林森说:”我会开,在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班上考过证,不知道回来地方认不认。“
佟子君说:” 部队的证在地方管不管用,你们俩去交通部门问一下,这个事就这么定了,杨家栋负责这个事,林森协助,明天我们把钱都拿来,你们俩先把车买了,装备完就开始干。”
杨家栋高兴的说:“那我就是经理啦,我也应该当经理,我在部队就是班长。”
林森说:“我在部队还是班长呢。”
杨家栋说:“我有种菜有证,你有吗。”
林森说:“我还有驾驶证呢,你有吗,官迷。”
佟子君说:“你俩别闹了,这个事说办就办,一周办完。”
杨家栋和林森说绝对没问题。
妈妈给他们做了饭菜,三个人非常开心,佟子君破例陪杨家栋和林森喝了一小杯白酒。
多年后,杨家栋真成了公司总经理,林森成为公司副总经理。
佟子君给贾清清写完诗之后没往心里去。贾清清看之后心里可翻腾起小浪花,这诗写的也好,字写的也好,人长得也好,虽然眼睛小了一点,暗暗一笑跟自己正好。
从这天起,贾清清每天上班都比佟子君来的早,上班第一件事是给他沏好一杯热茶。
佟子君平时不喝茶,在部队也没有茶叶。
看着茶杯对她说:“清清,我不喝茶,以后你不用给我沏茶。”
她说:“子君哥,冬天喝点茶好,暖胃,你就喝吧。”
三天后,杨家栋和林森把新买的农用小卡车提了回来,到交警队去落牌照,在落牌照的时候工作人员问买不买保险?把他们俩给问住了。保险是干啥的?工作人员说就是车和人出了事保险公司给赔钱,再仔细问,工作人员就不搭理他们了。
他们俩拿不准主意,给佟子君打电话。
佟子君到村部接起电话问什么保险,杨家栋就把工作人员说的话都说了一遍。他问多少钱?杨家栋说八十多,他说人家有要求那就保了吧。
第五天下午,林森和杨家栋开着新买的农用小卡车来到了村部,棉被车箱也装上了,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
佟子君带他们俩回到办公室。
贾清清认识杨家栋,说杨哥来了。杨家栋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屋子里只能坐下三个人,佟子君说:“清清,你出去一下,我们谈点事。”
贾清清不想走,她
辽城市是地级市,位于吉春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以丘陵为主,间有少量低山,属于低山丘陵区,地理概貌为“五山一水四分田”,全市总面积一万三千平方公里,全市辖两区五县,人口大约在170万。
随着改革开放,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家乡辽城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楼房多了,道路宽了,街道也变干净了,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佟子君的家里,也是一天比一天变好。新盖的砖瓦房宽敞明亮,哥哥在乡办企业砖厂当副厂长,嫂子在小学当民办老师,妹妹也被招进化工厂上班,弟弟考上了高中,妈妈再也不用糊纸盒来养家糊口了。他回来家里人非常高兴,一家人又可以团聚在一起。
佟子君到武装部办完手续后,决定先去看看自己高中班主任汪老师。
汪老师还不知道佟子君已经退伍了,惊讶的问:“子君,你怎么回来了。”
汪子君有些愧疚的说:“老师,我今年退伍了。”
汪老师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着说:“子君,你变壮实了,更帅气了。”
佟子君说:“在部队锻炼的。”
汪老师让他坐下,倒了一杯茶水,他详细的向汪老师汇报了自己在部队的工作情况。
当听到考军校被人顶了,又让了转干名额时,汪老师叹息道:“子君你可真不容易, 你回来后有什么打算。”
佟子君说:“我还没有想好,这不还是想听听老师的意见。”
汪老师说:“现在都改革开放好几年了,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就连咱们辽城市变化也不小,可是在咱们辽城想找个好工作也确实不太容易,我记得你家是农村户口,还不包分配,这还真是个问题,你想过没有出去闯一闯,到南方去。”
佟子君说:“我想过,但我妈不太想让我走,她身体又不太好,我就先在家里陪她一年。”
汪老师问:“那你这一年做什么啊。”
佟子君说:“村高书记让我先去卫生所帮忙,我在部队是卫生员,受过系统培训,应该没问题的。”
汪老师说:“子君,你干啥都能行,有个稳当劲,又能吃苦,还爱学习,你将来一定能有出息,咱们班这些同学我就比较看好你。”
佟子君说:“出息啥啊,当兵这几年啥也没做成让老师失望了。”
汪老师说:“失望啥呀,就让转干指标这事做得就地道,搁别人能做出来吗,就凭这一点你就能有出息,老师绝对相信你。”
一九八六年元旦过后,佟子君到前进村卫生所帮忙,一个月工资三十八元。
村卫生所在村部的隔壁,四间平房,一间医生办公室,一间护理室,一间药房,还有一间杂物室,大概能有二百平米左右,跟村部一起烧着土暖气,屋子里暖呼呼的,收拾的挺干净。
卫生所两个人,医生叫张春梅,四十五岁左右,是乡卫生院派下来的。护士叫贾清清,女孩子,二十一二岁,一米六几的个头,一张圆圆的鹅蛋脸,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充满笑意,梳着一把抓,身材优美,肤光胜雪,眉目如画,周身上下透露着一股俏皮灵动的气息。
佟子君来到卫生所帮忙,跟贾清清在一个办公室。
由于他在部队受过系统培训,又在连队当过多年卫生员,业务能力已经具备了乡镇卫生院医生的水平。所以上手特别快,张春梅医生特别认可,小护士贾清清更不用说了,望着俊朗帅气的他,一口一个子君哥叫着,不时的问着部队里这事那事。
卫生所业务不是太忙,主要是附近村民开药打针的多。不忙的候佟木子君就是看看书,时不时的在心里会默默想起米明姐,她现在怎么样,学习能不能跟的上,他后悔怎么没要一张她的单人相片呢。
这天,战友杨家栋过来看佟子君。他退伍后一直没有事做,就是帮爸爸往市里一个固定菜点送送菜,送完菜就没事了。他家有两个暖棚子,也就是现在的朔料大棚,那时候的暖棚后身及两个侧面都是用土坯砌起来的,正面是用朔料布罩着,一个暖棚菜的产量也不是太高,他几天才能送一次菜。
“子君,干点啥呀,这么待着身上都长毛了。”
“我想好了,我在家陪我妈呆一段时间,年底我准备去南方找工作。”
“你去行,你有文化,好找工作,我不行,我没文化,那我咋整啊。”
“谁让你当初不好好学习的,后悔晚了吧。”
“你不能走啊,你走也得带着我,谁让咱俩是最好的战友呢。”
“那你说咱们现在能干啥,要钱没钱,要关系没关系,你不会种菜吗,就接着种菜。”
“我们家都种一辈子菜了,我还接着种菜啊,那我这几年兵不就白当了。”
提到菜,佟子君脑中灵光一闪,现在菜社批量大的菜都是销售点下来收菜,大多数还是菜农自己往销售点送或到市场上去买。
“你们村有多少暖棚?”
“大概能有四五十个吧。”
“他们的菜是怎么送的。”
“都跟我一样,是个家送个家的。”
这时贾清清喊道:“子君哥,到饭点了,吃饭去。”
佟子君一看表,可不都十一点半了,这块表是自己上卫生所上班用米明姐给的钱买的。就说道:“咱俩去吃饺子吧,村部边上就有个饺子馆。”
贾清清过来看他们俩要出去吃饭,说:“子君哥我也要去。”
佟子君瞅了她一眼,说道:“想去那就一起去吧。”
三个人来到了村部边上的小饺子馆。佟子君点了三盘饺子,杨家栋非得要喝点酒,又给他要了三两散装白酒和花生米、炒黄豆芽。
佟子君瞅瞅贾清清,给她要了一瓶汽水,自己要了一碗饺子汤。
他们边吃边聊着。
佟子君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问道:“你把菜送到各个菜点来回运费是多少成本?”
杨家栋喝了一口酒说道:“没计算过,各家有的是骑自行车,有的是骑摩托,成本不成本不说来回浪费时间。”
佟子君说:“那有人给你们免费或少收点费用捎带脚把你们的菜送到各菜点你们干不?”
杨家栋说:“有这便宜事那咋不干呢,省得自己麻麻烦烦这大冷天的。”
佟子君又问道:“现在买个农用小卡车得多少钱?”
杨家栋说:“怎么不得三四千。”
佟子君说:“我要你做的事你能做吗?”
杨家栋说:“能做啊,在部队我啥事不都是听你的,你让我往东我就往东,你让我往西我就往西,啥时候差过事呀。”
佟子君笑着说道:“那好,不许反悔,一切行动听指挥。”
杨家栋喝了一口酒说:“反悔我不是人,坚决按首长指示办。”
“好,咱们干一个,成交!”佟子君端起饺子汤,杨家栋端起酒杯,贾清清一看自己也插不上话,也不知道是啥事,赶紧拿起汽水瓶说也算我一个,三个人一起喝了一大口。
杨家栋有点迷糊,想详细问一下是怎么回事,佟子君瞅了一眼贾清清,给他递了一个眼神,他会意不问了。
可能贾清清看见了佟子君的表情,说道:“子君哥,什么意思啊,我在这不方便说咋的。”
佟子君被问的不好意思,示意杨家栋赶紧起酒。
杨家栋见状说:“跟清清第一次见面,一回生、二回熟,我们喝一个。”大家又一起喝了一口。
贾清清特别想了解佟子君,就对杨家栋说:“杨哥,你跟子君哥当兵是一个连的,你一定了解子君哥当兵好多事吧,你给我说一下呗。”
杨家栋借着点酒劲说:“子君当时在我们连那可是名人,军校考试第一,还会写诗歌和新闻报道,发表好多呢。”
贾清清惊讶的说:“真的,这么厉害,子君哥,那明天给我写首诗呗。”
佟子君说:“别听他瞎白呼,没有的事。”
他继续吃着饺子。
贾清清想了一下问道:“子君哥军校考试第一为啥没上军校?”
杨家栋看了下佟子君,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佟子君头也没抬边吃边说道:“跟人家打架受处分了没走上。”
贾清清眨巴着大眼睛觉得自己不该冒失的问这个问题,但好奇心驱使她还想知道,说道:“子君哥文质彬彬的还会打架,鬼才相信呢。”
佟子君放下筷子说:“是真的,他们都知道。”
贾清清不好意思再多问了。
三个人吃完回到了村卫生所,杨家栋坐了一会就要走,木子君送到门口对他说:“你知道林森家吗,去找一趟他。”
杨家栋说:“我知道,他家在太平矿边上的菜社,离我家也就十来里的路程。”
佟子君说:“那好,你们周六,也就是后天,上我家,我有事跟你们商量,别忘了。”
杨家栋说:“忘不了,首长指示敢忘吗。”
佟子君回到护士室,贾清清已经把茶给他沏好了等着他。
“子君哥,你真会写诗啊?”
“不会,是瞎写玩的。”
“子君哥,你给我写一首呗,就写一首。”
“写啥呀,我就是写着玩的,写完就扔了。”
“你就给我瞎写一个呗,求你了子君哥,我再给你削个苹果。”
佟子君实在是架不住她磨,说瞎写的,你看完就扔了。
他拿起笔想了一会写到:“那年我们相遇,在鲜花盛开的草原,彩蝶翩翩飞舞,浮现你灿烂的笑脸,白云飘飘南去,那是爱情的方向,闭上眼睛微笑,梦里把你思恋:美丽的姑娘,我爱上了你,明知相思苦,却千里万里陪伴,路边的野花,总在我心间萦绕,盼望早一点见到你,让风儿捎去我的问候,带走我的思念。”
其实这首诗的意境是佟子君写想念米明姐心情的。写完,就顺手递给了贾清清。
谁知道,就是这首小诗,后来给他惹了不小的麻烦。
周六,杨家栋和林森,如约来到了佟子君家。
佟子君说:“你们两个村都是郊区,离市里也就十多里路,很多人家都有暖棚在种蔬菜,但都是单打独斗,自己种自己卖,这冰冷寒天的个人进城送菜不方便。我琢磨不如想个办法,第一步把送菜这活给垄断下来,先挣点运费;第二步,通过垄断送菜,把你们两个村的大棚种菜承包下来,在保证菜户利益的前提下,把菜批发出去,挣个批发差价,形成规模效益:第三步,等发展到一定时候,再把各个村子的种菜户都联合起来,形成种菜联合体,统一种菜和销售。这样的话行成一个产业链条,就能做大做强。”
杨家栋说:“能行吗,说着容易做着难。”
林森说:“我看行,咱们一步一步的干,说不准就能成气候。”
佟子君说:“现在城市发展快,将来蔬菜和肉类需求量一定很大,咱们先把蔬菜搞起来,然后再建养殖场,家栋在部队参加过种植、养殖培训班拿过证的,有基础正好能用上。我们先干第一步,利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把送蔬菜的活先搞起来,注册一个运输个体户,买一辆农用小卡车,免费给你们两个村菜农往城里销售点和市场送菜,把影响和信誉搞出去。”
杨家栋说:“免费啊,那不亏啦。”
佟子君说:“亏点就亏点,有亏才有赚,别忘了你还是党员,吃点亏能怎么的,刚从部队回来这点觉悟就没了。”
杨家栋伸了一下舌头,不说话了。
林森问买农用小卡车得多少钱?杨家栋说三四千块钱。
佟子君说:“我们得集资干这个事,我能出两千五百块。”
这是米明姐给他的三千块钱,除了自己买一块表外,他一分也没舍得花。
杨家栋说:“我借点我家能拿出一千六百块。”
林森说:“我划拉划拉顶多能凑一千二百块。”
杨家栋问:“子君,你搁哪整这么多钱。”
佟子君说:“那你就别管了,反正不是偷的抢的,绝对干净。”
林森说:“这样的话加在一起就是五千三百块,买农用小卡车四千块,还剩下一千三百块。”
佟子君说:“剩下的一千三百块,要给车做一个保温车厢,其他就做油费和其他费用。”
杨家栋说:“咱们这就算成立一个小公司了,大家都有股份,亲兄弟明算账,股份都得说好,子君,你学习好,你把股份算一下。”
佟子君说:“我事先声明,这事是我张罗的,要是亏了我的二千五百块就不要了。”
林森和杨家栋说,那怎么能行,咱们合伙做买卖亏了大家都得认账,怎么能算你一个人呢,那还是战友吗。
佟子君说:“我是二千五百块,占股份为47.16%;杨家栋是一千六百块,占股份30.18%;林森是一千二百块,占股份22.63%。”
林森说:”子君,你还得起草一个章程,把条条框框都得写进去,立字为据。“
佟子君说:“这个我来写,开车的事咋整?”
林森说:”我会开,在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班上考过证,不知道回来地方认不认。“
佟子君说:” 部队的证在地方管不管用,你们俩去交通部门问一下,这个事就这么定了,杨家栋负责这个事,林森协助,明天我们把钱都拿来,你们俩先把车买了,装备完就开始干。”
杨家栋高兴的说:“那我就是经理啦,我也应该当经理,我在部队就是班长。”
林森说:“我在部队还是班长呢。”
杨家栋说:“我有种菜有证,你有吗。”
林森说:“我还有驾驶证呢,你有吗,官迷。”
佟子君说:“你俩别闹了,这个事说办就办,一周办完。”
杨家栋和林森说绝对没问题。
妈妈给他们做了饭菜,三个人非常开心,佟子君破例陪杨家栋和林森喝了一小杯白酒。
多年后,杨家栋真成了公司总经理,林森成为公司副总经理。
佟子君给贾清清写完诗之后没往心里去。贾清清看之后心里可翻腾起小浪花,这诗写的也好,字写的也好,人长得也好,虽然眼睛小了一点,暗暗一笑跟自己正好。
从这天起,贾清清每天上班都比佟子君来的早,上班第一件事是给他沏好一杯热茶。
佟子君平时不喝茶,在部队也没有茶叶。
看着茶杯对她说:“清清,我不喝茶,以后你不用给我沏茶。”
她说:“子君哥,冬天喝点茶好,暖胃,你就喝吧。”
三天后,杨家栋和林森把新买的农用小卡车提了回来,到交警队去落牌照,在落牌照的时候工作人员问买不买保险?把他们俩给问住了。保险是干啥的?工作人员说就是车和人出了事保险公司给赔钱,再仔细问,工作人员就不搭理他们了。
他们俩拿不准主意,给佟子君打电话。
佟子君到村部接起电话问什么保险,杨家栋就把工作人员说的话都说了一遍。他问多少钱?杨家栋说八十多,他说人家有要求那就保了吧。
第五天下午,林森和杨家栋开着新买的农用小卡车来到了村部,棉被车箱也装上了,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
佟子君带他们俩回到办公室。
贾清清认识杨家栋,说杨哥来了。杨家栋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屋子里只能坐下三个人,佟子君说:“清清,你出去一下,我们谈点事。”
贾清清不想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