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拓展华南市场的计划-《年代:夫妻都有金手指的美好生活》

  设计部在车间二楼,隔着木楼梯就能听见里面传出来的笑闹声。

  一个姑娘正站在黑板前比划:“这块孔雀蓝的料子,做件蝙蝠衫怎么样?袖子要裁得像翅膀似的……”

  看见林晚青进来,一行人齐刷刷站了起来,手里的画夹 “啪” 地合上。

  “都接着忙。”

  林晚青摆摆手,目光扫过墙上贴满的设计图。

  最显眼的是小张画的滑雪衫,用了海市带回的双面绒,背后印着只展翅的雄鹰,旁边标注着 “借鉴《林海雪原》电影海报”。

  角落里,刚从纺织学校毕业的小李正对着块格子布发愁,铅笔在纸上涂涂改改,画了又擦。

  “小李,这块苏格兰格纹,试试做件短款夹克。”

  林晚青拿起画夹帮她改了几笔。

  “领子立起来,配条牛仔裤,像去年《庐山恋》里郭凯敏穿的那样。”

  小李眼睛瞬间亮了,抓起铅笔就往纸上扎,橡皮屑簌簌落在辫梢上。

  桑宁抱来摞纸样:“林姐你看,这是这几天画出来的设计图。”

  最上面那件用泡泡纱做的连衣裙,腰身处掐了三道褶,裙摆展开像朵盛开的洋牡丹。

  林晚青捏着纸样在身上比量:“把腰线再提高两寸,显得腿长。”

  她忽然转向众人,声音清亮得盖过了楼下的机器声。

  “今儿挑出来的这十二款,每款给设计师发五块钱奖金。开春要是订单超了量,再加十倍!”

  “真的?”

  小张手里的铅笔都掉在了地上,五块钱够买两尺好布料了。

  去年她设计的碎花衬衫卖爆了,林晚青不仅给她加了工资,还送了块上海产的手表。

  角落里的小李突然红了脸,把张揉皱的画纸往怀里塞,被林晚青笑着抽了出来。

  那是张没画完的童装设计图,小裙子上缝着两只布老虎的口袋。

  “这个好!”

  林晚青举着画纸:“咱们做一批童装,赶在春节前上市。”

  小李的脸更红了,手指绞着衣角:“我…… 我怕做不好。”

  “怕什么?”

  林晚青把画纸抚平,用红铅笔在上面圈了圈.

  “这里加个抽绳,能调节松紧。”

  “你去仓库找块剩的灯芯绒,先做件样品出来。”

  “做好了,这设计费我个人再给你加五块。”

  车间里突然爆发出欢呼,桑宁笑着捶了下苏知航的胳膊。

  “看看,还是老板有办法!昨儿这些人还说脑子空,这会儿怕是都想连夜加班了。”

  窗外的阳光爬上设计图,把这群年轻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林晚青看着墙上渐渐贴满的新画稿,对服装厂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林晚青推开小院的门时,院子里飘着饭菜香。

  顾明泽正蹲在门廊下修自行车。

  听见脚步声,他抬头推了推眼镜:回来了?雪天路滑,该让我去接你。

  多大的人了。

  林晚青把车支在墙角。

  今天提前下班了?厂里的事忙完了?

  嗯,车间的技改方案定了,下周一投产。

  顾明泽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油污。

  娘说你中午没回家,晚饭得做点好的呢。

  正说着,屋里传来顾母的声音:明泽,晚青,快进来吃饭了!

  推开家门的瞬间,暖意混着红烧肉的香气扑面而来。

  顾父正坐在八仙桌旁看《人民日报》,老花镜滑到鼻尖上。

  顾母系着蓝布围裙从厨房探出头,银白的发丝在鬓角打了个弯。

  保姆刘英正蹲在煤炉边添炭,铁钳碰在炉壁上发出清脆的响。

  快洗手吃饭。

  顾母接过林晚青手里的饭盒,掀开盖子时眼睛亮了。

  这酱鸭看着就入味,比胡同口那家强多了。

  林晚青解下围巾挂在门后。

  爹,今天报纸上有什么新鲜事?

  顾父用手指点了点报纸角落:你看这粤省,听说那边经济特区已经搞得像模像样了。

  林晚青心里一动,刚端起的饭碗的手顿了顿。

  她夹起一块红烧肉慢慢嚼着,眼角的余光瞥见顾明泽正给两个小儿子夹菜。

  是该搞活经济。

  作为一个后世的人,林晚青太清楚那边在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林晚青放下筷子,从包里掏出个牛皮笔记本。

  我下午去了趟总店,这是十二月的报表。

  顾明泽擦了擦儿子的嘴,接过本子翻了两页。

  上面用红蓝铅笔标着密密麻麻的数字。

  二十三家门店的销售额像串珠子似的连起来,末尾的合计数比上月涨了近三成。

  他指尖划过那栏:京大店卖得最好?

  学生多,周末总排队。

  林晚青舀了勺汤:海市那边李思明来电话了,说淮海路的店上个月挣了一千八百多,比咱们京市的总店还多。

  一千八百多?

  顾母端着咸菜碟过来,惊讶地睁大眼,那不是比明泽三个月工资还多?

  顾明泽笑了笑,把笔记本推回去。

  你这生意做得比我们厂的效益还好。

  哪能跟国营大厂比。

  林晚青合上本子,说道:我打算开春往粤省那边试试。

  这话一出,饭桌上霎时静了。

  顾父放下报纸,老花镜后的眼睛审视着她。

  粤省?那么远的地方,你怎么管得过来?

  不是我去。

  林晚青夹了块鸭腿放进婆婆碗里。

  我挑了个年轻人,叫黄子城,粤省人,在锦绣服装厂做过市场,机灵得很。

  刘英端着洗好的苹果进来,听见这话忍不住插嘴:就是上次来家里送布料那小伙子?

  “看着倒精神,就是说话带着南方口音,听着费劲。”

  这正是他的长处。

  林晚青拿起个苹果擦了擦,继续说道:那边人说话跟咱们不一样,找个本地人方便。

  “我托人打听了,广市、深市都有合适的门面,下个月先让他去总店学,年后就派过去。”

  顾明泽正给儿子擦手的动作顿了顿:让他一个人去?要不要派个老人带着?

  不用。

  林晚青咬了口苹果,脆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

  我让他先去京市总店学习,再去海市跟李思明学怎么管店和做市场,两个月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