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在修炼、任务与李无言那“润物无声”的指点中悄然流过。桃生渐渐习惯了身边守着一位“真神”化身的诡异日常,也将那份巨大的秘密压成了心底最深的动力。
她依旧会接取阴阳司的任务,只是经过李无言暗中筛选,多是些能锤炼她感知与运用“理”而非纯粹比拼灵力的案件。她处理得越发得心应手,那根桃木枝尖流转的七彩光晕愈发凝实,往往不需硬碰,便能安抚怨灵、净化污秽,在司内渐渐有了些名气,人称“灵煦摆渡人”。
这日,任务卷宗来自城中一位收藏颇丰的老学士府上。并非厉鬼凶妖,而是老先生近日收得的一面古铜镜,悬挂书房后,家中便屡生怪事——女眷时常对镜自语,神情恍惚;幼童夜啼,言说镜中有人招手;连老先生自己,也时常感到心神不宁,镜中倒影时而扭曲,似有重瞳。
卷宗评定:疑,惑心类。
“古镜通幽,常摄心魂。或寄宿残灵,或映照心魔。”前往府邸的马车上,桃生回忆着典籍记载,若有所思,“李先生,此次是否应以‘静心咒’为主,辅以‘安魂符’?”
李无言闭目养神,闻言只道:“镜为何物?”
又是这种问题!桃生已渐习惯他的教导方式,沉吟片刻,尝试回答:“鉴形,照影,……亦能显真?”
“嗯。”李无言不再多言。
桃生却陷入了思考。显真?显何真?是照出妖邪之真,还是……照出人心之真?
到了学士府,见过忧心忡忡的老学士。那面古铜镜就挂在书房东墙,镜身斑驳,雕刻着繁复的蟠螭纹,镜面光洁,却莫名给人一种幽深之感,仿佛能吞噬目光。
桃生凝神感知,镜子上确实萦绕着一股奇异的力量,并非阴邪,也非怨念,而是一种空洞的、冰冷的吸力,不断牵引着人的心神,放大着内心细微的波动。府中人员心神不宁,并非被攻击,更像是被这镜子无限放大了自身的杂念和潜意识里的恐惧。
她尝试靠近,镜面映出她的身影,清晰无比。但看着看着,那影像似乎微微晃动,眉心的七彩印记在镜中显得格外耀眼,甚至……影像的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她绝不会露出的、带着讥诮意味的笑意?
桃生心中一凛,立刻固守心神,体内生机流转,那镜中异象顿时消失。
果然诡异!这镜子能映照并放大心绪!
她取出桃木枝,尝试以生机绘制“静心符”印向镜面。符印没入,镜面波纹微荡,那空洞的吸力稍减,但很快又恢复如常,治标不治本。
“没用的。”老学士在旁叹息,“之前请来的法师也试过各种符咒,皆只能缓解一时。”
桃生蹙眉。强行摧毁不难,但此镜乃古物,且并未主动伤人,毁之可惜。关键在于化解其“惑心”之能。
她想起李无言的提示——“镜为何物?”“显真”。
她再次凝视镜面。这一次,她不再抵抗那股吸力,反而放松心神,小心翼翼地引导一丝灵觉探向镜面,不是去对抗,而是去“理解”这镜子的“理”。
灵觉触及的刹那,无数纷杂破碎的意念碎片涌入脑海!
——有美人对镜梳妆的孤寂哀怨;
——有武将临镜照见鬓角白发的壮志未酬;
——有书生对镜苦读映出的功名利禄心;
——更有无数模糊面孔在镜前流露出的嫉妒、贪婪、虚荣、恐惧……
这面镜子,历经无数主人,照过太多人心,竟不知不觉吸收积存了太多人类的杂念妄念,这些念头沉淀发酵,形成了一种空洞的、只会机械般反射并放大心绪的诡异力量!
它不是恶灵,它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人心之垢”的容器!
知其本源,桃生心中豁然开朗。
毁灭容器容易,但其中的“垢”却可能散逸,继续影响他人。最佳之法,是“净化”与“疏导”。
她收回灵觉,退后几步,不再看那镜面。她闭上双眼,屏息凝神,将全部心神沉入体内那股温暖的生机之中,努力去观想“澄澈”、“明净”、“安泰”的意境,去回想荆芥药庐的宁静、幽璃洒脱的笑语、还有……李无言那双能平息万物的深邃眼眸。
她引导着这经由她心神净化的、愈发纯净平和的生机,缓缓灌注于桃木枝中。枝头七彩光晕流转,不再锐利,而是变得如同月华般温润皎洁。
然后,她睁开眼,目光清明坚定,以枝代笔,并非画符,而是对着那古镜,凌空勾勒!
她勾勒的不是任何已知符箓,而是她心中所悟的“澄澈”之理,“安泰”之序!空中留下道道纯净的光痕,如同清泉流淌,涤荡污垢,又如同明月朗照,驱散迷障。
那光痕组成的无形“理序”,缓缓印向古镜。
镜面剧烈波动起来,仿佛沸腾!内里映照出的不再是书房景象,而是翻滚涌动的、灰黑色的浑浊气流,那是无数杂念妄念的显化!它们挣扎着,扭曲着,却在接触到那纯净光痕时,如同冰雪般迅速消融净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镜中甚至隐约传出细微的、如同叹息般的释放声。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莫一炷香时间。
桃生额头沁出细汗,但眼神愈亮。她感到自己与那镜子的“理”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与融合,她对自身生机的掌控,对“意”的引导,在这场较量中飞速提升。
终于,镜面的波动彻底平息下来。
那古铜镜依旧斑驳,却褪去了一层阴翳,显得古朴而润泽。镜面光洁如初,映照出书房清晰的景象,再无一丝诡异吸力,反而透出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平静气息。
房中那令人不适的感觉彻底消失。
老学士惊异地走上前,对着镜子照了照,只见镜中自己眼神清明,再无恍惚之感,不禁大喜过望:“好了!真的好了!姑娘好手段!”
桃生松了口气,露出疲惫却真实的笑容:“老先生,此镜惑心之能已除,日后可安心悬挂。时常拂拭,以正念相对,于身心亦有裨益。”
回去的马车上,桃生虽感疲惫,精神却很好。她成功依靠自己领悟的“理”解决了事件,而非依赖固定的符咒或李无言的出手。
李无言看着她发亮的眼睛,破天荒地主动开口:“悟了何理?”
桃生组织了一下语言,认真答道:“镜本无好恶,映照而已。惑心非其罪,乃人心之垢积存所致。净其垢,还其明,便是正理。强攻其形,不若化解其质。”
李无言听罢,沉默片刻,极轻地颔首。
“善。”
只有一个字,却让桃生心花怒放,比得到任何夸奖都开心。
她看向窗外流逝的街景,忽然觉得,这条修行之路,虽然布满迷雾和未知,但每一步踏实的领悟,都让她离某个真相更近了一步。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她以生机勾勒“理序”净化古镜之时,遥远轮回深处,静坐的本体李长生,缓缓睁开了双眼,眸光穿透无尽虚空,落在渝州城那辆行驶的马车上,嘴角泛起一丝微不可查的、欣慰的弧度。
镜能显真。而她,正在一步步照见真实的自己,与真实的世界。
她依旧会接取阴阳司的任务,只是经过李无言暗中筛选,多是些能锤炼她感知与运用“理”而非纯粹比拼灵力的案件。她处理得越发得心应手,那根桃木枝尖流转的七彩光晕愈发凝实,往往不需硬碰,便能安抚怨灵、净化污秽,在司内渐渐有了些名气,人称“灵煦摆渡人”。
这日,任务卷宗来自城中一位收藏颇丰的老学士府上。并非厉鬼凶妖,而是老先生近日收得的一面古铜镜,悬挂书房后,家中便屡生怪事——女眷时常对镜自语,神情恍惚;幼童夜啼,言说镜中有人招手;连老先生自己,也时常感到心神不宁,镜中倒影时而扭曲,似有重瞳。
卷宗评定:疑,惑心类。
“古镜通幽,常摄心魂。或寄宿残灵,或映照心魔。”前往府邸的马车上,桃生回忆着典籍记载,若有所思,“李先生,此次是否应以‘静心咒’为主,辅以‘安魂符’?”
李无言闭目养神,闻言只道:“镜为何物?”
又是这种问题!桃生已渐习惯他的教导方式,沉吟片刻,尝试回答:“鉴形,照影,……亦能显真?”
“嗯。”李无言不再多言。
桃生却陷入了思考。显真?显何真?是照出妖邪之真,还是……照出人心之真?
到了学士府,见过忧心忡忡的老学士。那面古铜镜就挂在书房东墙,镜身斑驳,雕刻着繁复的蟠螭纹,镜面光洁,却莫名给人一种幽深之感,仿佛能吞噬目光。
桃生凝神感知,镜子上确实萦绕着一股奇异的力量,并非阴邪,也非怨念,而是一种空洞的、冰冷的吸力,不断牵引着人的心神,放大着内心细微的波动。府中人员心神不宁,并非被攻击,更像是被这镜子无限放大了自身的杂念和潜意识里的恐惧。
她尝试靠近,镜面映出她的身影,清晰无比。但看着看着,那影像似乎微微晃动,眉心的七彩印记在镜中显得格外耀眼,甚至……影像的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她绝不会露出的、带着讥诮意味的笑意?
桃生心中一凛,立刻固守心神,体内生机流转,那镜中异象顿时消失。
果然诡异!这镜子能映照并放大心绪!
她取出桃木枝,尝试以生机绘制“静心符”印向镜面。符印没入,镜面波纹微荡,那空洞的吸力稍减,但很快又恢复如常,治标不治本。
“没用的。”老学士在旁叹息,“之前请来的法师也试过各种符咒,皆只能缓解一时。”
桃生蹙眉。强行摧毁不难,但此镜乃古物,且并未主动伤人,毁之可惜。关键在于化解其“惑心”之能。
她想起李无言的提示——“镜为何物?”“显真”。
她再次凝视镜面。这一次,她不再抵抗那股吸力,反而放松心神,小心翼翼地引导一丝灵觉探向镜面,不是去对抗,而是去“理解”这镜子的“理”。
灵觉触及的刹那,无数纷杂破碎的意念碎片涌入脑海!
——有美人对镜梳妆的孤寂哀怨;
——有武将临镜照见鬓角白发的壮志未酬;
——有书生对镜苦读映出的功名利禄心;
——更有无数模糊面孔在镜前流露出的嫉妒、贪婪、虚荣、恐惧……
这面镜子,历经无数主人,照过太多人心,竟不知不觉吸收积存了太多人类的杂念妄念,这些念头沉淀发酵,形成了一种空洞的、只会机械般反射并放大心绪的诡异力量!
它不是恶灵,它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人心之垢”的容器!
知其本源,桃生心中豁然开朗。
毁灭容器容易,但其中的“垢”却可能散逸,继续影响他人。最佳之法,是“净化”与“疏导”。
她收回灵觉,退后几步,不再看那镜面。她闭上双眼,屏息凝神,将全部心神沉入体内那股温暖的生机之中,努力去观想“澄澈”、“明净”、“安泰”的意境,去回想荆芥药庐的宁静、幽璃洒脱的笑语、还有……李无言那双能平息万物的深邃眼眸。
她引导着这经由她心神净化的、愈发纯净平和的生机,缓缓灌注于桃木枝中。枝头七彩光晕流转,不再锐利,而是变得如同月华般温润皎洁。
然后,她睁开眼,目光清明坚定,以枝代笔,并非画符,而是对着那古镜,凌空勾勒!
她勾勒的不是任何已知符箓,而是她心中所悟的“澄澈”之理,“安泰”之序!空中留下道道纯净的光痕,如同清泉流淌,涤荡污垢,又如同明月朗照,驱散迷障。
那光痕组成的无形“理序”,缓缓印向古镜。
镜面剧烈波动起来,仿佛沸腾!内里映照出的不再是书房景象,而是翻滚涌动的、灰黑色的浑浊气流,那是无数杂念妄念的显化!它们挣扎着,扭曲着,却在接触到那纯净光痕时,如同冰雪般迅速消融净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镜中甚至隐约传出细微的、如同叹息般的释放声。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莫一炷香时间。
桃生额头沁出细汗,但眼神愈亮。她感到自己与那镜子的“理”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与融合,她对自身生机的掌控,对“意”的引导,在这场较量中飞速提升。
终于,镜面的波动彻底平息下来。
那古铜镜依旧斑驳,却褪去了一层阴翳,显得古朴而润泽。镜面光洁如初,映照出书房清晰的景象,再无一丝诡异吸力,反而透出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平静气息。
房中那令人不适的感觉彻底消失。
老学士惊异地走上前,对着镜子照了照,只见镜中自己眼神清明,再无恍惚之感,不禁大喜过望:“好了!真的好了!姑娘好手段!”
桃生松了口气,露出疲惫却真实的笑容:“老先生,此镜惑心之能已除,日后可安心悬挂。时常拂拭,以正念相对,于身心亦有裨益。”
回去的马车上,桃生虽感疲惫,精神却很好。她成功依靠自己领悟的“理”解决了事件,而非依赖固定的符咒或李无言的出手。
李无言看着她发亮的眼睛,破天荒地主动开口:“悟了何理?”
桃生组织了一下语言,认真答道:“镜本无好恶,映照而已。惑心非其罪,乃人心之垢积存所致。净其垢,还其明,便是正理。强攻其形,不若化解其质。”
李无言听罢,沉默片刻,极轻地颔首。
“善。”
只有一个字,却让桃生心花怒放,比得到任何夸奖都开心。
她看向窗外流逝的街景,忽然觉得,这条修行之路,虽然布满迷雾和未知,但每一步踏实的领悟,都让她离某个真相更近了一步。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她以生机勾勒“理序”净化古镜之时,遥远轮回深处,静坐的本体李长生,缓缓睁开了双眼,眸光穿透无尽虚空,落在渝州城那辆行驶的马车上,嘴角泛起一丝微不可查的、欣慰的弧度。
镜能显真。而她,正在一步步照见真实的自己,与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