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时辰前,松仓胜家与锅岛胜茂还在岛原城外意气风发地检阅着一万三千大军。松仓胜家信誓旦旦地保证着功大、事少,锅岛胜茂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江户受封领赏的荣光。
两个时辰后——
快!快关城门!
松仓胜家头盔歪斜,满脸烟尘,华丽的阵羽织被树枝撕开数道口子。他几乎是滚下战马,手脚并用地扑向岛原城尚未完全关闭的城门。紧随其后的锅岛胜茂更是狼狈,连象征家主尊严的佩刀都不知所踪,发髻散乱,犹如丧家之犬。
这两个时辰的经历,足以让他们终生蒙羞:第一个时辰,他们浪费在慢悠悠地整军列队,以及幻想着如何轻松碾碎那些乌合之众上。
而第二个时辰——则成了他们人生中最漫长、最耻辱的噩梦。他们亲眼目睹自家精锐在震耳欲聋的炮火中土崩瓦解,然后被那些他们口中的一揆众追着屁股痛揍,从志得意满的统帅,沦为了丢盔弃甲的逃兵。
这、这根本不是一揆!锅岛胜茂瘫坐在城门口,望着城外稀稀拉拉逃回来的残兵,声音嘶哑地嘶吼着,那是军队!是明国的军队!
“明国军队又怎么样?!事到如今,你以为你还能撇清关系吗!”
他逼近一步,手指几乎要戳到锅岛胜茂的鼻子上:“你现在跑去告诉松平信纲,说这里有明军?好!你去说!但你别忘了,你的旗帜,你的军队,也朝着明军的阵地冲锋了!你的炮弹也落在他们的防区了!在明国人眼里,在松平殿下眼里,我们就是一起袭击天朝军队的叛贼!我完了,你也别想跑!我们现在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我是被袭击的!我是被你骗来的!你这个蠢货!”
锅岛胜茂被这番颠倒黑白的言论气得浑身发抖,再次猛地揪住松仓胜家的衣襟,双目赤红,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扭曲,“是你!是你这个欺上瞒下的狗东西!你的报告里只字未提明军!你只说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乱民!你把我,把我的家臣和军队都拖进了地狱!”
他用力将松仓胜家推搡在冰冷的墙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是你害得我损失惨重,颜面扫地!现在还想拖着我一起给你陪葬?!”
就在松仓胜家与锅岛胜茂还在天守阁内互相揪着衣领、声嘶力竭地推诿责任时,一名武士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声音因极度恐惧而变形:
“报——!大……大事不好!城外……城外出现大量敌军!是……是明军和萨摩、长州的旗帜!他们……他们正在列阵,看样子是要攻城啊!”
刹那间,所有的争吵声戛然而止。
松仓胜家和锅岛胜茂如同被掐住脖子的鸭子,瞬间松开了对方,两双充满血丝的眼睛同时瞪向那名武士,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得一干二净。
“攻……攻城?!”
“他们怎么敢……怎么这么快?!” 锅岛胜茂也彻底慌了神。
恐惧,压倒了一切内讧。
什么推卸责任,什么欺上瞒下,在兵临城下的现实面前,都变得毫无意义。求生的本能瞬间占据了上风。
两人甚至没有交换眼神,却在这一刻达成了惊人的默契。
“撤!立刻从海路撤退!” 松仓胜家几乎是吼出来的。
“去唐津!去福冈城!那里还有黑田家的军队!” 锅岛胜茂一边仓皇地抓起散落在地的佩刀,一边对着门外狂喊,“备马!不,直接去码头!快!”
根本顾不上什么家当辎重,更顾不上还在城中可能陷入混乱的残兵败将。两位藩主在少量亲信武士的护卫下,如同丧家之犬,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岛原城,直奔海边码头,登上了最快的船只,向着相对安全的唐津藩福冈城方向仓皇逃窜。
当乙邦才和孙开忠在城下完成部署,正准备下令攻城时,却诧异地发现,岛原城的城头上,守军旗帜歪斜,人影稀疏,竟是一片混乱和死寂。
探马来报:“将军,城内似乎……已经空了!松仓和锅岛好像……坐船跑了!”
乙邦才闻言,与孙开忠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鄙夷。
“他娘的,跑得倒挺快。” 乙邦才啐了一口,“也好,省了老子几斤火药。”
就这样,兵不血刃,岛原城,这座松仓家经营多年的堡垒,在它主人弃之如敝履的逃亡中,轻易地易主了。
更富戏剧性的是,那些被松仓胜家和锅岛胜茂毫不犹豫地抛弃在岛原城内的足轻与下级武士,在经历了主将临阵脱逃的绝望与愤慨后,面对兵不血刃开进城内、军容鼎盛的大明-萨摩-长州联军,几乎未作太多犹豫。
他们亲眼目睹了主家的无情与懦弱,也见识了联军的强大与秩序。当乙邦才命人竖起那面玄底金日的日月旗,并宣布“愿效忠天朝者,既往不咎”时,压抑的怒火与求生的本能瞬间爆发。
“我等愿效忠大明皇帝陛下!”“松仓(锅岛)无道,弃我等如敝履!请将军收留!”
弃械、跪拜、宣誓效忠的声音此起彼伏。大量无主的足轻和低级武士成建制地倒戈,纷纷加入了联军的行列。
这一下,联军的核心战斗人员数量急剧膨胀:总兵力瞬间跃升至一万二千六百余人! 这还不算紧随联军行动、负责后勤支援的近万岛原百姓。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整个岛原半岛的统治权发生了颠覆性的转移。乙邦才与孙开忠,这两位原本只肩负护卫使命的大明将领,阴差阳错之下,竟成了这片土地实际上的掌控者。
孙开忠站在岛原城的天守阁上,俯瞰着城内城外熙熙攘攘的军队和民众,对乙邦才苦笑道:“老乙,咱们这护卫任务……是不是做得有点太大了?这回可真是搂草打兔子,顺手把人家地盘给占了。”
乙邦才抱着胳膊,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管他呢!陛下让咱们护着汤神父,现在这地盘咱占着,神父不就更安全了嘛!再说了,是那俩孙子先动的手,也是他们自己跑的,这地方,现在姓‘明’了!”
两个时辰后——
快!快关城门!
松仓胜家头盔歪斜,满脸烟尘,华丽的阵羽织被树枝撕开数道口子。他几乎是滚下战马,手脚并用地扑向岛原城尚未完全关闭的城门。紧随其后的锅岛胜茂更是狼狈,连象征家主尊严的佩刀都不知所踪,发髻散乱,犹如丧家之犬。
这两个时辰的经历,足以让他们终生蒙羞:第一个时辰,他们浪费在慢悠悠地整军列队,以及幻想着如何轻松碾碎那些乌合之众上。
而第二个时辰——则成了他们人生中最漫长、最耻辱的噩梦。他们亲眼目睹自家精锐在震耳欲聋的炮火中土崩瓦解,然后被那些他们口中的一揆众追着屁股痛揍,从志得意满的统帅,沦为了丢盔弃甲的逃兵。
这、这根本不是一揆!锅岛胜茂瘫坐在城门口,望着城外稀稀拉拉逃回来的残兵,声音嘶哑地嘶吼着,那是军队!是明国的军队!
“明国军队又怎么样?!事到如今,你以为你还能撇清关系吗!”
他逼近一步,手指几乎要戳到锅岛胜茂的鼻子上:“你现在跑去告诉松平信纲,说这里有明军?好!你去说!但你别忘了,你的旗帜,你的军队,也朝着明军的阵地冲锋了!你的炮弹也落在他们的防区了!在明国人眼里,在松平殿下眼里,我们就是一起袭击天朝军队的叛贼!我完了,你也别想跑!我们现在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我是被袭击的!我是被你骗来的!你这个蠢货!”
锅岛胜茂被这番颠倒黑白的言论气得浑身发抖,再次猛地揪住松仓胜家的衣襟,双目赤红,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扭曲,“是你!是你这个欺上瞒下的狗东西!你的报告里只字未提明军!你只说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乱民!你把我,把我的家臣和军队都拖进了地狱!”
他用力将松仓胜家推搡在冰冷的墙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是你害得我损失惨重,颜面扫地!现在还想拖着我一起给你陪葬?!”
就在松仓胜家与锅岛胜茂还在天守阁内互相揪着衣领、声嘶力竭地推诿责任时,一名武士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声音因极度恐惧而变形:
“报——!大……大事不好!城外……城外出现大量敌军!是……是明军和萨摩、长州的旗帜!他们……他们正在列阵,看样子是要攻城啊!”
刹那间,所有的争吵声戛然而止。
松仓胜家和锅岛胜茂如同被掐住脖子的鸭子,瞬间松开了对方,两双充满血丝的眼睛同时瞪向那名武士,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得一干二净。
“攻……攻城?!”
“他们怎么敢……怎么这么快?!” 锅岛胜茂也彻底慌了神。
恐惧,压倒了一切内讧。
什么推卸责任,什么欺上瞒下,在兵临城下的现实面前,都变得毫无意义。求生的本能瞬间占据了上风。
两人甚至没有交换眼神,却在这一刻达成了惊人的默契。
“撤!立刻从海路撤退!” 松仓胜家几乎是吼出来的。
“去唐津!去福冈城!那里还有黑田家的军队!” 锅岛胜茂一边仓皇地抓起散落在地的佩刀,一边对着门外狂喊,“备马!不,直接去码头!快!”
根本顾不上什么家当辎重,更顾不上还在城中可能陷入混乱的残兵败将。两位藩主在少量亲信武士的护卫下,如同丧家之犬,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岛原城,直奔海边码头,登上了最快的船只,向着相对安全的唐津藩福冈城方向仓皇逃窜。
当乙邦才和孙开忠在城下完成部署,正准备下令攻城时,却诧异地发现,岛原城的城头上,守军旗帜歪斜,人影稀疏,竟是一片混乱和死寂。
探马来报:“将军,城内似乎……已经空了!松仓和锅岛好像……坐船跑了!”
乙邦才闻言,与孙开忠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鄙夷。
“他娘的,跑得倒挺快。” 乙邦才啐了一口,“也好,省了老子几斤火药。”
就这样,兵不血刃,岛原城,这座松仓家经营多年的堡垒,在它主人弃之如敝履的逃亡中,轻易地易主了。
更富戏剧性的是,那些被松仓胜家和锅岛胜茂毫不犹豫地抛弃在岛原城内的足轻与下级武士,在经历了主将临阵脱逃的绝望与愤慨后,面对兵不血刃开进城内、军容鼎盛的大明-萨摩-长州联军,几乎未作太多犹豫。
他们亲眼目睹了主家的无情与懦弱,也见识了联军的强大与秩序。当乙邦才命人竖起那面玄底金日的日月旗,并宣布“愿效忠天朝者,既往不咎”时,压抑的怒火与求生的本能瞬间爆发。
“我等愿效忠大明皇帝陛下!”“松仓(锅岛)无道,弃我等如敝履!请将军收留!”
弃械、跪拜、宣誓效忠的声音此起彼伏。大量无主的足轻和低级武士成建制地倒戈,纷纷加入了联军的行列。
这一下,联军的核心战斗人员数量急剧膨胀:总兵力瞬间跃升至一万二千六百余人! 这还不算紧随联军行动、负责后勤支援的近万岛原百姓。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整个岛原半岛的统治权发生了颠覆性的转移。乙邦才与孙开忠,这两位原本只肩负护卫使命的大明将领,阴差阳错之下,竟成了这片土地实际上的掌控者。
孙开忠站在岛原城的天守阁上,俯瞰着城内城外熙熙攘攘的军队和民众,对乙邦才苦笑道:“老乙,咱们这护卫任务……是不是做得有点太大了?这回可真是搂草打兔子,顺手把人家地盘给占了。”
乙邦才抱着胳膊,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管他呢!陛下让咱们护着汤神父,现在这地盘咱占着,神父不就更安全了嘛!再说了,是那俩孙子先动的手,也是他们自己跑的,这地方,现在姓‘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