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得里亚海的晨雾还未散尽,贡多拉船首的铜铃就伴着水波轻晃的节奏响起,将威尼斯古运河两岸的哥特式尖顶浸成朦胧的金白色。张斌站在圣马可广场旁的石砌码头,掌心青金石粉末小盒的温润触感透过皮质手套传来,盒盖船锚纹的包浆在晨雾中泛着暗哑光泽。他低头看了眼腕间祖父传下的铜壳怀表,指针刚跳过上午九点——这是与威尼斯文物修复师约定的见面时间。
“张队!这边!”王浩举着平板电脑朝人群挥手,屏幕上正显示着古运河码头的三维扫描图,红色标记的“货栈遗址”旁标注着“藏锋刻痕”字样。苏婉清正蹲在码头石阶旁,用软毛刷轻扫着一块嵌在石缝里的青花残片,釉色上沾着的微量琉璃碎屑在晨光下泛着虹彩:“这釉料成分和罗马窖藏的一致,但残片边缘有威尼斯穆拉诺岛特有的琉璃镶嵌工艺痕迹,应该是郑和船队与当地工匠合作的产物。”
伊万诺夫背着防水背包站在一旁,警惕地扫视着往来的游客——他的背包里装着便携式雷达和震爆弹,这是每次护宝行动的标准配置。这位曾在北极参与过文物抢救的俄罗斯壮汉,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军用匕首,刀鞘上刻着的“护宝”二字是张斌爷爷当年亲手所刻。“十五年前在摩尔曼斯克,你爷爷就是用这把匕首挑开了盗掘者的陷阱。”伊万诺夫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俄语特有的厚重,“他说威尼斯的水比北极的冰更危险,因为陷阱都藏在水波下面。”
“各位是张斌先生的团队吧?”一道裹着琉璃烧造时特有的矿物焦香的女声传来,人群中走出一位身着藏青色丝绒长裙的女子,裙摆绣着威尼斯水巷的暗纹,颈间挂着枚琉璃镶嵌的圣马可飞狮吊坠。她递过来的名片上印着烫金字体:“埃莱娜·莫罗,威尼斯古玻璃工艺传承人”,指尖还沾着未洗净的琉璃熔料痕迹,指甲缝里嵌着淡绿色的玻璃碎屑。
“莫罗女士的祖父是我爷爷的挚友。”张斌接过名片,注意到名片边缘刻着极小的威尼斯方言缩写,与《护宝日记》中“威尼斯护藏人”的标记完全一致,“1979年他们联手修复过圣马可大教堂的琉璃窗,对吧?”埃莱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释然的笑容:“祖父临终前说,能认出这个标记的,只有带着青金石符的中国人。”她抬手掀开颈间吊坠,背面刻着的“藏锋”二字与张斌掌心的合璧符如出一辙。
沿着窄仄的水巷前行,贡多拉船桨划开水面的声音与远处教堂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埃莱娜边走边介绍:“威尼斯是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的最后一个核心驿站,永乐二十二年冬,船队在这里停留了三个月,用青花瓷器交换穆拉诺岛的琉璃工艺和地中海的航海图。”她指着水巷两侧石墙上的浮雕,“这些看似普通的海草纹饰,其实是当年护宝人留下的路标,指向藏着账册的货栈遗址。”
穿过一座哥特式石桥,眼前出现一座废弃的船坞,木质闸门上刻着的飞狮图案已被海水侵蚀得有些模糊。埃莱娜从随身的丝绒袋里取出一枚青铜钥匙,钥匙柄是琉璃烧制的船锚形状:“这是祖父传下来的‘水驿钥’,当年你爷爷设计的机关,需要这把钥匙配合青金石粉才能激活。”她将钥匙插入闸门旁的锁孔,轻轻转动,石墙内侧传来细微的齿轮转动声。
“这里的机关叫‘水巷映月’,是郑和牵星术与威尼斯水城潮汐术的合璧。”埃莱娜推开沉重的闸门,一股带着海水咸涩与木质腐朽气息的冷风扑面而来,“要等满月时分,月光经船坞穹顶的琉璃窗折射,落在水下的青金石凹槽上,再用青金石粉激活——但现在是上午,我们可以先查看外围的防御工事,你爷爷当年在这里设了三道反盗掘陷阱。”
船坞内部的石墙上嵌着不少青花残片,苏婉清用便携式光谱仪检测后,突然发出一声轻呼:“张队,你看这个!”屏幕上显示的釉料成分分析图中,除了常见的钴料,还含有微量的威尼斯红玻璃熔料,“这是‘釉中釉’工艺,把中国青花釉和威尼斯琉璃釉分层烧制,这种工艺在明代史料里没有记载,应该是当时的工匠首创。”
伊万诺夫突然按住腰间的匕首,眼神警惕地望向船坞深处:“有脚步声,不止一个。”王浩立刻打开雷达屏幕,四个红点正从船坞东侧的水道快速靠近,“是小型潜水器!他们从水下过来的!”张斌立刻下令:“伊万诺夫守住闸门,王浩启动信号干扰,婉清和我跟着莫罗女士去机关核心区!”
话音刚落,船坞入口就传来一声巨响,潜水器的螺旋桨打碎了石墙上的青花残片,四名蒙面人举着冲锋枪冲了进来。“欧洲走私联盟的人!”埃莱娜脸色一变,拉着苏婉清躲到石柱后,“他们追了我们三年,一直想偷穆拉诺岛的琉璃工艺秘方!”伊万诺夫举起背包挡在身前,子弹打在防水帆布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趁机甩出一枚震爆弹,强光过后,两名蒙面人暂时失去了视力。
张斌趁机抄起墙角的青铜船桨,身形如猎豹般扑出,船桨精准砸中一名蒙面人的手腕,冲锋枪“当啷”落地。另一名蒙面人举枪扫射,张斌踩着石墙上的浮雕借力跃起,在空中旋身避开子弹,落地时顺势将青铜船桨横劈,击中对方的膝盖弯。“你们的目标不是琉璃秘方,是郑和的窖藏账册!”张斌盯着蒙面人领口的蛇形纹身,这是欧洲走私联盟的标志,“三年前开罗的事,也是你们干的!”
蒙面人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从腰间掏出一枚手雷:“既然知道了,就一起陪葬吧!”伊万诺夫怒吼一声,扑过去将蒙面人扑倒在地,手雷在远处的水道中爆炸,掀起的水花溅湿了石墙上的青花残片。“快走!他们的支援很快就到!”伊万诺夫拉起张斌,三人跟着埃莱娜穿过狭窄的通道,来到船坞的地下密室入口。
密室入口藏在水下,水面上漂浮着特制的浮标,埃莱娜将青铜钥匙插入浮标上的锁孔,水面突然分开,露出一道石阶。“这是‘水幕结界’,用威尼斯的水力机械原理设计的,当年你爷爷为了做这个,在穆拉诺岛学了半年的机械工艺。”埃莱娜边走边说,石阶两侧的壁灯自动亮起,映出墙上的壁画——画的是郑和船队与威尼斯商团交易的场景,青花瓷器与琉璃器皿摆在一起,格外醒目。
密室中央是一座琉璃镶嵌的圆形台座,台座上刻着北斗七星的图案,与郑和航海图上的牵星标记完全一致。埃莱娜将张斌手中的青金石粉末倒在台座中央,粉末顺着琉璃纹路流淌,形成一道鹰形的光影。“还差最后一步,需要穆拉诺岛的‘活火琉璃’激活。”埃莱娜从丝绒袋里取出一块暗红色的琉璃石,“这是用火山岩熔料烧制的,遇青金石粉会发出高温。”
就在琉璃石接触青金石粉末的瞬间,密室入口突然传来枪声,走私联盟的头目带着两名手下冲了进来,手中的冲锋枪对准了台座:“把账册交出来!否则我就毁了这里的一切!”头目戴着银色面具,声音经过变声器处理,听起来格外诡异。张斌注意到他手腕上的金表,表壳上刻着的“罗西”字样,突然想起了罗马的索菲亚——那是她祖父的姓氏。
“你是罗西家族的叛徒!”埃莱娜惊呼出声,“当年你祖父就是被你出卖,才没能保住罗马的窖藏!”面具头目冷笑一声,摘下面具,露出一张与索菲亚有几分相似的脸:“马可·罗西当年太固执,护着这些破铜烂铁有什么用?卖了换钱才是正经事!”他举枪对准张斌,“把青金石符交出来,我可以让你们死得痛快些。”
张斌突然想起祖父日记里的记载:“威尼斯护藏,琉璃为引,血脉为钥。”他看向埃莱娜颈间的吊坠:“莫罗女士,你的吊坠借我用一下!”埃莱娜毫不犹豫地摘下吊坠,张斌将吊坠按在琉璃台座上,吊坠突然发出红光,与青金石粉末的蓝光交织在一起。“不可能!这不可能!”头目脸色大变,疯狂地扣动扳机,但子弹打在光影形成的屏障上,瞬间被弹开。
台座缓缓打开,里面放着一本裹在防水丝绒里的账册,还有一枚鎏金令牌,令牌上刻着“丝路通欧”四个汉字,背面是威尼斯水巷的地图。“这是郑和留给威尼斯护藏人的信物,上面的地图标注着当年船队在欧洲的所有窖藏位置。”埃莱娜拿起账册,页面上的字迹清晰可辨,“永乐二十二年冬,售青花三百件予穆拉诺岛工匠,换琉璃工艺秘方一卷……”
就在这时,密室突然开始震动,头顶的石块不断掉落。“他们炸了船坞的承重墙!”伊万诺夫扛起账册,“快走!从秘道出去!”埃莱娜带着众人来到密室后侧的水道,那里停着一艘特制的贡多拉,船身镶嵌着青花残片,“这是当年你爷爷设计的逃生船,能抵御水下爆炸的冲击。”
贡多拉刚划出秘道,船坞就传来轰然倒塌的声音,烟尘顺着水道蔓延开来。王浩驾着快艇在远处接应,看到众人安全出来,立刻扔过来几件救生衣:“走私联盟的人被警察拦住了,但那个头目跑了!”张斌看着手中的账册,突然发现最后一页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与北极冰川上的古老岩画一模一样。
当晚,众人住在埃莱娜位于穆拉诺岛的玻璃工坊里。工坊的熔炉还在燃烧,淡绿色的琉璃熔料在坩埚中翻滚,埃莱娜拿着一根吹管,正在制作一件青花琉璃摆件:“这是当年你爷爷和我祖父一起发明的工艺,用青花釉料在琉璃上作画。”她将摆件递给张斌,上面画着郑和宝船与威尼斯贡多拉在海上相遇的场景。
伊万诺夫坐在一旁擦拭着军用匕首,突然开口:“那个头目手腕上的金表,我在北极见过。十年前,有个戴着同样金表的人,组织盗掘了北极的维京人遗址,偷走了一批中世纪的航海图。”张斌心中一动,翻开账册的最后一页,那个奇怪的符号旁边,写着一行小字:“北极冰下,藏有丝路之源。”
埃莱娜突然想起什么,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泛黄的日记:“这是我祖父的护宝日记,里面提到你爷爷1990年去过北极,说那里有郑和船队最早的窖藏。”日记的某一页画着一张地图,标注着北极点附近的一个岛屿位置,“祖父说,那个岛屿只有在极昼的时候才能找到,岛上的岩画是开启窖藏的钥匙。”
张斌看着地图上的标记,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给他讲的故事:“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北极救过一个因纽特人,那个人送给了他一块冰玉,说能开启海底的宝藏。”他从脖子上取下一块半透明的玉佩,玉佩上的纹路与日记里的岩画完全一致,“原来这就是开启北极窖藏的钥匙。”
王浩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平板电脑上显示着一条新闻:“欧洲走私联盟宣布,将在一个月后的极昼期间,对北极某岛屿进行‘考古发掘’。”张斌握紧手中的玉佩,眼神变得坚定:“他们的目标是北极的窖藏,那里面可能藏着郑和船队最核心的秘密。”埃莱娜将一枚琉璃符塞进张斌手中:“这是穆拉诺岛的护藏符,能抵御北极的严寒,我和你们一起去。”
伊万诺夫站起身,将匕首插回刀鞘:“北极是我的地盘,我熟悉那里的每一座冰川。”苏婉清收拾好考古工具,眼神中带着一丝兴奋:“我早就想看看北极的古代遗址了,听说那里的冰芯能保存千年的文物痕迹。”张斌看着身边的伙伴,又看了看手中的账册和玉佩,突然明白爷爷当年的用心——护宝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深夜的穆拉诺岛,玻璃工坊的灯光映在水面上,形成一道道彩色的光影。张斌站在码头,望着远处的亚得里亚海,手中的青金石盒与琉璃符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他知道,北极的征程注定充满危险,但只要他们五人在一起,就没有打不开的机关,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因为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文物,更是丝路文明的火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与传承。
三天后,一架军用运输机从威尼斯机场起飞,朝着北极的方向飞去。机舱里,张斌正在研究账册上的航海记录,埃莱娜在一旁绘制北极岛屿的三维模型,王浩调试着无人机和雷达设备,苏婉清整理着冰下考古的工具,伊万诺夫则给大家讲述着北极的生存技巧。阳光透过舷窗照进来,落在他们手中的文物上,青花的釉色与琉璃的光泽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道跨越千年的彩虹,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
“张队!这边!”王浩举着平板电脑朝人群挥手,屏幕上正显示着古运河码头的三维扫描图,红色标记的“货栈遗址”旁标注着“藏锋刻痕”字样。苏婉清正蹲在码头石阶旁,用软毛刷轻扫着一块嵌在石缝里的青花残片,釉色上沾着的微量琉璃碎屑在晨光下泛着虹彩:“这釉料成分和罗马窖藏的一致,但残片边缘有威尼斯穆拉诺岛特有的琉璃镶嵌工艺痕迹,应该是郑和船队与当地工匠合作的产物。”
伊万诺夫背着防水背包站在一旁,警惕地扫视着往来的游客——他的背包里装着便携式雷达和震爆弹,这是每次护宝行动的标准配置。这位曾在北极参与过文物抢救的俄罗斯壮汉,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军用匕首,刀鞘上刻着的“护宝”二字是张斌爷爷当年亲手所刻。“十五年前在摩尔曼斯克,你爷爷就是用这把匕首挑开了盗掘者的陷阱。”伊万诺夫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俄语特有的厚重,“他说威尼斯的水比北极的冰更危险,因为陷阱都藏在水波下面。”
“各位是张斌先生的团队吧?”一道裹着琉璃烧造时特有的矿物焦香的女声传来,人群中走出一位身着藏青色丝绒长裙的女子,裙摆绣着威尼斯水巷的暗纹,颈间挂着枚琉璃镶嵌的圣马可飞狮吊坠。她递过来的名片上印着烫金字体:“埃莱娜·莫罗,威尼斯古玻璃工艺传承人”,指尖还沾着未洗净的琉璃熔料痕迹,指甲缝里嵌着淡绿色的玻璃碎屑。
“莫罗女士的祖父是我爷爷的挚友。”张斌接过名片,注意到名片边缘刻着极小的威尼斯方言缩写,与《护宝日记》中“威尼斯护藏人”的标记完全一致,“1979年他们联手修复过圣马可大教堂的琉璃窗,对吧?”埃莱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释然的笑容:“祖父临终前说,能认出这个标记的,只有带着青金石符的中国人。”她抬手掀开颈间吊坠,背面刻着的“藏锋”二字与张斌掌心的合璧符如出一辙。
沿着窄仄的水巷前行,贡多拉船桨划开水面的声音与远处教堂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埃莱娜边走边介绍:“威尼斯是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的最后一个核心驿站,永乐二十二年冬,船队在这里停留了三个月,用青花瓷器交换穆拉诺岛的琉璃工艺和地中海的航海图。”她指着水巷两侧石墙上的浮雕,“这些看似普通的海草纹饰,其实是当年护宝人留下的路标,指向藏着账册的货栈遗址。”
穿过一座哥特式石桥,眼前出现一座废弃的船坞,木质闸门上刻着的飞狮图案已被海水侵蚀得有些模糊。埃莱娜从随身的丝绒袋里取出一枚青铜钥匙,钥匙柄是琉璃烧制的船锚形状:“这是祖父传下来的‘水驿钥’,当年你爷爷设计的机关,需要这把钥匙配合青金石粉才能激活。”她将钥匙插入闸门旁的锁孔,轻轻转动,石墙内侧传来细微的齿轮转动声。
“这里的机关叫‘水巷映月’,是郑和牵星术与威尼斯水城潮汐术的合璧。”埃莱娜推开沉重的闸门,一股带着海水咸涩与木质腐朽气息的冷风扑面而来,“要等满月时分,月光经船坞穹顶的琉璃窗折射,落在水下的青金石凹槽上,再用青金石粉激活——但现在是上午,我们可以先查看外围的防御工事,你爷爷当年在这里设了三道反盗掘陷阱。”
船坞内部的石墙上嵌着不少青花残片,苏婉清用便携式光谱仪检测后,突然发出一声轻呼:“张队,你看这个!”屏幕上显示的釉料成分分析图中,除了常见的钴料,还含有微量的威尼斯红玻璃熔料,“这是‘釉中釉’工艺,把中国青花釉和威尼斯琉璃釉分层烧制,这种工艺在明代史料里没有记载,应该是当时的工匠首创。”
伊万诺夫突然按住腰间的匕首,眼神警惕地望向船坞深处:“有脚步声,不止一个。”王浩立刻打开雷达屏幕,四个红点正从船坞东侧的水道快速靠近,“是小型潜水器!他们从水下过来的!”张斌立刻下令:“伊万诺夫守住闸门,王浩启动信号干扰,婉清和我跟着莫罗女士去机关核心区!”
话音刚落,船坞入口就传来一声巨响,潜水器的螺旋桨打碎了石墙上的青花残片,四名蒙面人举着冲锋枪冲了进来。“欧洲走私联盟的人!”埃莱娜脸色一变,拉着苏婉清躲到石柱后,“他们追了我们三年,一直想偷穆拉诺岛的琉璃工艺秘方!”伊万诺夫举起背包挡在身前,子弹打在防水帆布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趁机甩出一枚震爆弹,强光过后,两名蒙面人暂时失去了视力。
张斌趁机抄起墙角的青铜船桨,身形如猎豹般扑出,船桨精准砸中一名蒙面人的手腕,冲锋枪“当啷”落地。另一名蒙面人举枪扫射,张斌踩着石墙上的浮雕借力跃起,在空中旋身避开子弹,落地时顺势将青铜船桨横劈,击中对方的膝盖弯。“你们的目标不是琉璃秘方,是郑和的窖藏账册!”张斌盯着蒙面人领口的蛇形纹身,这是欧洲走私联盟的标志,“三年前开罗的事,也是你们干的!”
蒙面人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从腰间掏出一枚手雷:“既然知道了,就一起陪葬吧!”伊万诺夫怒吼一声,扑过去将蒙面人扑倒在地,手雷在远处的水道中爆炸,掀起的水花溅湿了石墙上的青花残片。“快走!他们的支援很快就到!”伊万诺夫拉起张斌,三人跟着埃莱娜穿过狭窄的通道,来到船坞的地下密室入口。
密室入口藏在水下,水面上漂浮着特制的浮标,埃莱娜将青铜钥匙插入浮标上的锁孔,水面突然分开,露出一道石阶。“这是‘水幕结界’,用威尼斯的水力机械原理设计的,当年你爷爷为了做这个,在穆拉诺岛学了半年的机械工艺。”埃莱娜边走边说,石阶两侧的壁灯自动亮起,映出墙上的壁画——画的是郑和船队与威尼斯商团交易的场景,青花瓷器与琉璃器皿摆在一起,格外醒目。
密室中央是一座琉璃镶嵌的圆形台座,台座上刻着北斗七星的图案,与郑和航海图上的牵星标记完全一致。埃莱娜将张斌手中的青金石粉末倒在台座中央,粉末顺着琉璃纹路流淌,形成一道鹰形的光影。“还差最后一步,需要穆拉诺岛的‘活火琉璃’激活。”埃莱娜从丝绒袋里取出一块暗红色的琉璃石,“这是用火山岩熔料烧制的,遇青金石粉会发出高温。”
就在琉璃石接触青金石粉末的瞬间,密室入口突然传来枪声,走私联盟的头目带着两名手下冲了进来,手中的冲锋枪对准了台座:“把账册交出来!否则我就毁了这里的一切!”头目戴着银色面具,声音经过变声器处理,听起来格外诡异。张斌注意到他手腕上的金表,表壳上刻着的“罗西”字样,突然想起了罗马的索菲亚——那是她祖父的姓氏。
“你是罗西家族的叛徒!”埃莱娜惊呼出声,“当年你祖父就是被你出卖,才没能保住罗马的窖藏!”面具头目冷笑一声,摘下面具,露出一张与索菲亚有几分相似的脸:“马可·罗西当年太固执,护着这些破铜烂铁有什么用?卖了换钱才是正经事!”他举枪对准张斌,“把青金石符交出来,我可以让你们死得痛快些。”
张斌突然想起祖父日记里的记载:“威尼斯护藏,琉璃为引,血脉为钥。”他看向埃莱娜颈间的吊坠:“莫罗女士,你的吊坠借我用一下!”埃莱娜毫不犹豫地摘下吊坠,张斌将吊坠按在琉璃台座上,吊坠突然发出红光,与青金石粉末的蓝光交织在一起。“不可能!这不可能!”头目脸色大变,疯狂地扣动扳机,但子弹打在光影形成的屏障上,瞬间被弹开。
台座缓缓打开,里面放着一本裹在防水丝绒里的账册,还有一枚鎏金令牌,令牌上刻着“丝路通欧”四个汉字,背面是威尼斯水巷的地图。“这是郑和留给威尼斯护藏人的信物,上面的地图标注着当年船队在欧洲的所有窖藏位置。”埃莱娜拿起账册,页面上的字迹清晰可辨,“永乐二十二年冬,售青花三百件予穆拉诺岛工匠,换琉璃工艺秘方一卷……”
就在这时,密室突然开始震动,头顶的石块不断掉落。“他们炸了船坞的承重墙!”伊万诺夫扛起账册,“快走!从秘道出去!”埃莱娜带着众人来到密室后侧的水道,那里停着一艘特制的贡多拉,船身镶嵌着青花残片,“这是当年你爷爷设计的逃生船,能抵御水下爆炸的冲击。”
贡多拉刚划出秘道,船坞就传来轰然倒塌的声音,烟尘顺着水道蔓延开来。王浩驾着快艇在远处接应,看到众人安全出来,立刻扔过来几件救生衣:“走私联盟的人被警察拦住了,但那个头目跑了!”张斌看着手中的账册,突然发现最后一页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与北极冰川上的古老岩画一模一样。
当晚,众人住在埃莱娜位于穆拉诺岛的玻璃工坊里。工坊的熔炉还在燃烧,淡绿色的琉璃熔料在坩埚中翻滚,埃莱娜拿着一根吹管,正在制作一件青花琉璃摆件:“这是当年你爷爷和我祖父一起发明的工艺,用青花釉料在琉璃上作画。”她将摆件递给张斌,上面画着郑和宝船与威尼斯贡多拉在海上相遇的场景。
伊万诺夫坐在一旁擦拭着军用匕首,突然开口:“那个头目手腕上的金表,我在北极见过。十年前,有个戴着同样金表的人,组织盗掘了北极的维京人遗址,偷走了一批中世纪的航海图。”张斌心中一动,翻开账册的最后一页,那个奇怪的符号旁边,写着一行小字:“北极冰下,藏有丝路之源。”
埃莱娜突然想起什么,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泛黄的日记:“这是我祖父的护宝日记,里面提到你爷爷1990年去过北极,说那里有郑和船队最早的窖藏。”日记的某一页画着一张地图,标注着北极点附近的一个岛屿位置,“祖父说,那个岛屿只有在极昼的时候才能找到,岛上的岩画是开启窖藏的钥匙。”
张斌看着地图上的标记,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给他讲的故事:“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北极救过一个因纽特人,那个人送给了他一块冰玉,说能开启海底的宝藏。”他从脖子上取下一块半透明的玉佩,玉佩上的纹路与日记里的岩画完全一致,“原来这就是开启北极窖藏的钥匙。”
王浩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平板电脑上显示着一条新闻:“欧洲走私联盟宣布,将在一个月后的极昼期间,对北极某岛屿进行‘考古发掘’。”张斌握紧手中的玉佩,眼神变得坚定:“他们的目标是北极的窖藏,那里面可能藏着郑和船队最核心的秘密。”埃莱娜将一枚琉璃符塞进张斌手中:“这是穆拉诺岛的护藏符,能抵御北极的严寒,我和你们一起去。”
伊万诺夫站起身,将匕首插回刀鞘:“北极是我的地盘,我熟悉那里的每一座冰川。”苏婉清收拾好考古工具,眼神中带着一丝兴奋:“我早就想看看北极的古代遗址了,听说那里的冰芯能保存千年的文物痕迹。”张斌看着身边的伙伴,又看了看手中的账册和玉佩,突然明白爷爷当年的用心——护宝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深夜的穆拉诺岛,玻璃工坊的灯光映在水面上,形成一道道彩色的光影。张斌站在码头,望着远处的亚得里亚海,手中的青金石盒与琉璃符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他知道,北极的征程注定充满危险,但只要他们五人在一起,就没有打不开的机关,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因为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文物,更是丝路文明的火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与传承。
三天后,一架军用运输机从威尼斯机场起飞,朝着北极的方向飞去。机舱里,张斌正在研究账册上的航海记录,埃莱娜在一旁绘制北极岛屿的三维模型,王浩调试着无人机和雷达设备,苏婉清整理着冰下考古的工具,伊万诺夫则给大家讲述着北极的生存技巧。阳光透过舷窗照进来,落在他们手中的文物上,青花的釉色与琉璃的光泽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道跨越千年的彩虹,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