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对答案!-《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半个时辰后。

  张衍志、王圆、高肃三人几乎是互相搀扶着回到了弘文书院。

  赵健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见到他们这副模样,连忙上前帮忙接过考篮。

  “怎么样?”

  赵健关切地问了一句,但看到三人脸上那混合着极度疲惫,以及一丝茫然的表情,便识趣地没有多问,只是道:

  “先去膳堂吃点东西吧。”

  “灶上一直温着粥和清淡小菜。”

  “谢谢赵兄。”

  三人浑浑噩噩地点头,跟着赵健来到膳堂。

  平日里喧闹的膳堂今日也安静了许多,坐着不少刚回来的考生,大多都和他们一样,眼神发直,机械地往嘴里送着食物。

  几乎无人交谈,气氛沉闷得让人窒息。

  张衍志勉强喝了一碗温热的米粥,吃了些小菜,感觉空乏的胃里稍微舒服了些,但,头脑依旧是一片混沌。

  王圆更是吃着吃着,脑袋就开始一点一点,几乎要栽进碗里。

  “走吧,回去睡觉。”

  高肃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声音沙哑。

  ……

  随后。

  三人回到斋舍。

  连洗漱的力气都没有,几乎是甩掉鞋子,脱去外衫,便一头栽倒在自己的床铺上。

  不过几个呼吸间,沉重的鼾声便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这一觉,睡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将连日来的紧张,疲惫尽数抛入了沉睡的深渊。

  不知道过了多久。

  张衍志是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和王圆的大嗓门吵醒的。

  “衍志兄!”

  “高兄!赵兄!”

  “快醒醒!天都黑了!”

  “你们睡了一天了!”

  张衍志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只觉得头重脚轻,窗外果然已是漆黑一片。

  他挣扎着坐起身,发现高肃和赵健也刚被吵醒,都是一脸懵然。

  王圆提着食盒推门进来,脸上带着睡足后的亢奋,以及一种按捺不住的急切,说道:

  “快,我让厨房做了些饭菜,边吃边聊!”

  “我这心里跟猫抓似的,再不找人说说,就要憋疯了!”

  被他这么一闹,张衍志和高肃也彻底清醒过来。

  睡了近六个时辰,精神恢复了不少,但,考试带来的那种悬而未决的忐忑感,也随之清晰地浮上心头。

  随即。

  四人围坐在小方桌前,就着简单的饭菜,话题几乎瞬间就聚焦到了刚刚结束的院试上。

  “我的天爷!”

  “这次院试的题目也太刁钻了吧!”

  王圆扒了一大口饭,第一个忍不住,声音都带着后怕,说道:

  “那《四书》题,‘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我光是破题就想了快半个时辰!”

  “最后也不知道破得对不对,总觉得差点意思。”

  高肃叹了口气,眉头紧锁,说道:

  “我亦是如此。”

  “此题关键在于‘惟我与尔’四字,需阐发圣人与贤徒心意相通、共守其道的境界,立意方能高远。”

  “我破题为‘行藏非独善,惟圣贤能契其真’,也不知是否切中要害。”

  说着,他看向张衍志,问道:

  “衍志兄,你是如何破的?”

  张衍志咽下口中的食物,答道:

  “我破的是‘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高肃闻言,仔细品味了片刻,眼中露出一丝佩服,说道:

  “妙!”

  “衍志兄此破,更显主动,将重点从赞颜回转移到‘示行藏之宜’,格局立显。”

  “比我之破题,似乎更贴合圣人微言大义之本意。”

  他语气中带着些许懊恼和不确定,说道:

  “唉,也不知考官如何评判。”

  王圆急声问道:

  “那《孟子》题呢?”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这题也太绕了!”

  “我写着写着都快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

  “高兄,衍志兄,你们怎么写的?”

  高肃道:

  “我主要从为学之道论述。”

  “言先生可传道授业,然学子能否领悟精髓、运用自如,则在乎个人资质与努力。”

  张衍志点了点头,说道:

  “我之思路与高兄类似。”

  “但稍作引申,谈及法度与为政者智慧之关系。”

  “啊?”

  “还能这么写?”

  王圆张大了嘴,一脸“我怎么没想到”的懊悔,说道:

  “我就光围着做学问扯了!”

  “完了完了,我这策论肯定写得干巴巴的!”

  提到策论,王圆更是捶胸顿足,仰天咆哮道:

  “官仓防鼠!”

  “谁能想到会考这个!”

  “我把我能想到的,养猫、堵洞、放老鼠药全写上了,也不知道对不对……”

  高肃相对镇定些,说道:

  “我补充了仓廪建筑需坚固防潮,以及加强吏员管理,明确职责。”

  张衍志将自己所写的几条措施简单说了说,包括建筑防御、日常管理、驱防之术和奖惩之策,尤其提到了最后归于吏治。

  王圆和高肃听完,都沉默了。

  王圆哀叹一声,说道:

  “得,跟衍志兄你一比,我这策论简直像是孩童涂鸦!”

  “完了,这次院试怕是悬了……”

  高肃虽然没说话,但,紧抿的嘴唇也显示他内心的不平静。

  显然,张衍志的策论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条理上,都远超他们。

  “诗赋呢?”

  “‘松柏有本性’得‘心’字,这题总该简单点吧?”

  王圆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高肃道:

  “我以‘凌寒彰劲节,本性固难沉’破题,后续多写其坚贞不渝之志。”

  王圆连忙道:

  “我也是我也是!”

  “我写了‘岁寒知本性,霜雪见真心’!”

  两人又都看向张衍志。

  张衍志将自己诗中“岂学桃李艳?贞心自不禁”一联念了出来。

  高肃眼中再次闪过赞赏,说道:

  “反衬之法,用得精妙!”

  “桃李之艳短暂,更显松柏贞心之恒久。”

  “衍志兄,你这诗……怕是又要出彩了。”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复杂的羡慕。

  王圆则彻底蔫了,瘫在椅子上,说道:

  “完了,全完了……”

  “跟你们一对,我感觉我哪道题都答得稀里糊涂……”

  “我这心里,现在是七上八下,一点底都没有了……”

  赵健在一旁安慰道:

  “王兄不必过于担忧。”

  “院试重在基础,只要文章通顺,切合题意,便有希望。”

  “诸位兄台皆是有才学之人,定能高中。”

  “呵呵。”

  “谢谢赵兄安慰。”

  王圆苦笑道。

  话虽如此,但,经过这番热火朝天的“对答案”,斋舍内的气氛反而更加凝重了。

  忐忑、紧张、自我怀疑、以及一丝微弱的期盼,交织在每个人心头。

  王圆坐立不安,高肃沉默不语,连张衍志也忍不住在心中反复推敲自己文章的每一个细节,衡量着得失。

  这注定是一个难熬的等待之夜。

  放榜之前的每一刻,都充满了不确定的焦灼。

  四人再无多话,草草吃完,便各自回到床上,却大多是睁着眼睛,望着漆黑的屋顶,辗转反侧,心中回荡着同一个问题:

  究竟,中了吗?

  感谢漫无边际的朱宛琪大佬的催更符打赏,大佬大气!感谢鸽了个鸽大佬的用爱发电,谢谢,感谢猫文丞大佬的点赞和用爱发电,感谢大佬们,祝大佬十一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