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密谋渗透-《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定北基地,在猎鲨舰队频频出击的间隙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扩建与强化。

  巨大的原木被从岛上深山运出,构筑起更加坚固的棱堡和炮台。

  新建的船坞内,龙骨架设的轮廓预示着又一批新舰即将诞生。

  仓库区堆满了从各地转运来的粮食、军械和建材。

  这里不再是简单的海盗巢穴或贸易中转站,在吴桥的蓝图里,它将被打造成为一个集军事、经济、拓殖于一体的强大据点。

  是未来抗衡乃至压制日本、警惕辽东女真势力的前沿堡垒,也是辐射整个东亚海域贸易网络的枢纽。

  站在新落成的指挥所高台上,吴桥与风尘仆仆从各地赶回的情报头子陈五常,俯瞰着这片蒸蒸日上的基地。

  海风吹拂,带来咸腥的气息和工地上喧嚣的声响。

  “五常,萨摩藩经此重创,元气大伤,短期内难以恢复。他们之前对琉球王国的渗透和控制,必然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

  吴桥开门见山,点明了此次密谈的核心之一。

  陈五常微微躬身,他如今气质越发内敛:“东主明鉴。琉球国小力微,向来在大明与日本强藩之间艰难周旋,称臣纳贡。如今萨摩自顾不暇,正是我们介入的良机。”

  吴桥点头,他的计划远比简单的武力征服要深远:“琉球地理位置关键,控扼大明、日本、南洋往来要道。对其,我们不宜直接吞并,那会过早暴露野心,引来大明和日本其他势力的警惕。应以渗透、控制、引导为主。”

  他详细阐述策略:“首先,以商行的名义,大举进入琉球贸易。我们的商品,无论是精美的瓷器、丝绸,还是实用的铁器、药材,都要比萨摩乃至其他商人更具竞争力。通过商业利益,捆绑琉球王室和贵族。”

  “其次,”吴桥目光深邃,“派遣可靠人手,以学者、医师、工匠等身份进入琉球,传播汉文化,结交士大夫,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可以适当‘帮助’他们整顿内政,训练少量卫队,但要确保主导权在我们手中。”

  “最关键的是,”吴桥压低了声音,“要逐步切断琉球与萨摩,乃至与日本其他藩国的传统联系,引导他们更加依赖我们,最终在事实上成为我们的保护国,一个听话的、能为我们在东海提供基地和跳板的‘友好邻邦’。”

  陈五常心领神会:“属下明白。软刀子割肉,不动声色。待其反应过来,已离不开我们。琉球之事,属下会亲自挑选精干人手,稳步推进。”

  谈完琉球,吴桥话题一转,指向了日本本土的更深处。

  “丰臣秀吉倾国之力远征朝鲜,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各地大名,尤其是那些被削弱、被猜忌的,心中必有怨言。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矛盾。”

  “东主的意思是?”陈五常已知其意,但仍需确认。

  “德川家康。”吴桥清晰地吐出这个名字,“此獠被丰臣秀吉打发到偏远的关东,坐镇小小的江户城,明升暗降,心中岂能无怨?他隐忍狡诈,实力雄厚,是唯一有能力,也可能有野心挑战丰臣统治的人。”

  吴桥吩咐道:“让你在倭国的网络,想办法接触德川家康或其核心家臣。初期以秘密贸易为名,我们可以向他提供他需要的物资,比如优质的刀剑料、火药原料,甚至是粮食和资金。要让他体会到,与我们合作的好处。”

  “更进一步,”吴桥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可以尝试性地、极其隐晦地,在他心中播下反抗的种子。不必明说,只需让他知道,海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乐见丰臣政权垮台,并且愿意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某种程度的支持。比如,牵制乃至打击丰臣系大名的沿海领地,或者提供关于朝鲜战场、丰臣内部的情报。”

  陈五常眉头微蹙,谨慎道:“东主,德川家康以谨慎着称,恐怕不会轻易相信,更不会贸然表态。”

  “无需他立即表态。”吴桥摆摆手,“这就像下棋,先布下闲棋冷子。我们要的是在他心里埋下一颗钉子,让他在未来权衡利弊时,能想到我们。”

  “丰臣秀吉的侵朝战争,无论胜败,都将极大地消耗日本国力,激化内部矛盾。一旦他身死,或其征朝失败,日本必乱。届时,德川家康这头蛰伏的猛虎,必然会有所动作。我们要的,就是在那时,能有一个对话和交易的渠道。”

  他看向陈五常,语气郑重:“此事关乎长远,务必谨慎,挑选最忠诚、最机敏的人去办。宁可慢,不可错。与德川的接触,要绝对保密,绝不能让我们在倭国其他方面的行动受到影响。”

  陈五常肃然应命:“属下明白。会启用最高级别的‘暗线’,以多重身份掩护,确保万无一失。”

  夕阳的余晖洒在定北基地,为忙碌的港口和工地镀上一层金色。

  吴桥的战略布局,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悄然撒向琉球和日本。一边是温和却坚定的经济文化渗透,一边是隐秘而危险的合纵连横。

  他在利用这场由自己部分引发的历史变局,精心编织着属于陵水集团的未来。

  东海的波涛之下,暗流愈发汹涌。

  定北指挥所内,海风穿过新雕的木窗,带来一丝咸润的凉意,稍稍驱散了夏末的闷热。

  吴桥与陈五常的对谈,从琉球、德川家康,转向了更为复杂和迫切的议题——对日贸易与北疆战略。

  吴桥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海图上划过日本列岛的海岸线。

  “丰臣倾巢而出,大明厉行海禁,如今往来于大明、日本之间的合法商船几近于无。除了那些要钱不要命的走私海商,眼下能在日本沿海堂而皇之进行贸易的,恐怕只剩下葡萄牙人了吧?”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陈五常点头确认:“东主明察。葡萄牙人盘踞澳门、长崎,以此为中继,向日本输送生丝、瓷器乃至……军械火药,获利极丰。他们与倭寇各藩,甚至丰臣政权本身,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倭国眼线回报,侵朝日军所用之火药、部分火绳枪,多有葡人供货。”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我猎鲨舰队如今纵横海上,是否……寻个由头,切掉葡萄牙人这条财路?即便不能完全阻断,也能大大削弱倭寇的补给。”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提议。

  打击葡萄牙商船,既能重创日军后勤,又能夺取巨额财富,似乎一举两得。

  然而,吴桥沉吟片刻,却缓缓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