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磷眉头微皱,觉得陈蚕有些失礼,但并未阻止,他也想看看这火铳到底有何玄机。
赵三见状,哈哈一笑,显得十分大方:“这有啥!梁勇,把你的家伙什给陈将军瞧瞧!”
站在他身后的一名陆战队员立刻应声出列,利落地将挎在身上的火铳取下,双手递给了陈蚕。
动作干净利落,带着一种严格的纪律性。
陈蚕小心翼翼地接过火铳,入手便感觉比明军使用的火绳枪要轻巧、趁手得多。
他仔细端详着:通体打磨光滑的深色木制枪托,线条流畅;金属部件闪着幽蓝的保养油光,结构紧凑而精密,尤其是枪机部位,与他熟悉的火绳机构完全不同,更加复杂精巧。
他忍不住啧啧称奇:“好精良的工艺!这……这如何击发?如何装填?”
赵三对那名陆战队员示意了一下:“给陈将军演示一下。”
“是!”那名陆战队员接过火铳,先是展示了一下完整的枪械,然后熟练地操作起来。 只见他扳动一个机构,枪管后部竟然可以向上打开,然后他从腰间的弹药盒里取出一个纸包定装弹药,用牙咬开,将火药倒入药池,将弹丸塞进枪膛,闭合枪机,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过两三息时间!
“这……这么快?!”陈蚕看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明军火绳枪装填一套流程下来,熟练的老兵也得二三十息!
这还没完!
在赵三的授意下,那名陆战队员快步走到船舷边无人处,举枪、瞄准、扣动扳机!
“砰!”一声清脆的枪响,远处海面上的一块漂浮木板应声碎裂!
紧接着,让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那名陆战队员再次重复刚才那套流畅至极的装填动作,开膛、装药、塞弹、闭锁、瞄准、击发!
“砰!”第二声枪响!
然后是第三声!“砰!”
三发子弹,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射出! 虽然目标是浮木,但这份射速,已经彻底颠覆了陈磷、陈蚕和李舜臣对火铳的认知!
陈蚕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
陈磷手中的茶杯僵在了半空,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就连一直心情沉重的李舜臣,也忘记了釜山之痛,只剩下满心的骇然!
这速度……太快了!
比弓箭手的速度也慢不了多少了!
这要是列队齐射……
那将是何等恐怖的金属风暴?!
他们之前见过的濠镜澳西夷人用的火绳枪,跟眼前这火铳一比,简直就是烧火棍!不,连烧火棍都不如!
甲板上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有海风吹拂旗帜的声音,以及那尚未散去的硝烟味,证明着刚才那惊雷般的三连射并非幻觉。
赵三看着三人震惊的表情,得意地笑了笑,拿起一颗干果扔进嘴里,嚼得嘎嘣脆。
科林则依旧平静,但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他知道,这支“1592式”后装燧发枪带来的震撼,或许比刚才的海战,更能让这些大明的将军们,重新评估“定北”的实力与威胁。
甲板上一片寂静,只有海风拂过缆绳的微响和远处伤员偶尔传来的呻吟。
陈磷、陈蚕、李舜臣三人仿佛被施了定身法,目光死死盯着那名刚刚完成三发速射的定北陆战队员,以及他手中那支还在袅袅冒着青烟的奇异火铳。
那是什么速度?!
陈蚕在心中狂吼。
他自认对火器不算陌生,军中最好的火铳手,能在敌军冲到阵前五十步内打出两发就算精锐了!
可刚才……那几乎是不间断的三连射!
这要是两军对垒,一方还在手忙脚乱地倒火药、插通条,另一方已经泼水般打出三轮弹雨……
那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陈磷的震惊更深一层。
他不仅看到了射速,更看到了整个过程——没有繁琐的火绳点燃,没有漫长的装填步骤,那个开合自如的“机关”是关键!
这绝非简单的改良,这是脱胎换骨的变化!
他喉咙有些发干,下意识地端起茶杯想喝一口,却发现手有些微不可察的颤抖,只好又默默放下。
李舜臣则是彻骨的寒意。
朝鲜军队本就倚仗弓弩和少量火绳枪,在这等利器面前,岂不是如同待宰的羔羊? 他忽然觉得,之前赖以成名的龟船和战术,在这绝对的技术优势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赵三将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故作平淡,对那名陆战队员扬了扬下巴:“再把那个‘小玩意儿’给几位将军展示一下。”
“是!”陆战队员应声,再次利落操作。
只见他握住枪管下方一个卡榫,“咔哒”一声,卸下了一个寒光闪闪的、带环的金属套筒。
然后,他从腰后抽出一柄形制奇特、如同短剑般的利刃,刃身细长,带有血槽,末端是一个中空的金属套管。
只见他将套管对准卸下套筒后露出的枪管前端,用力一套、一旋,“咔嚓”一声,那柄利刃便牢牢地固定在了火铳前端!
一把装着明晃晃刺刀的火铳,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这是?!”陈蚕猛地站起身,眼睛瞪得像铜铃。
火铳加长刀?!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火枪手不再需要长枪手的保护! 意味着他们远能射击,近能白刃搏杀! 这意味着战术体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仿佛看到了一支无敌的军队,在狂暴的弹雨洗礼后,挺着如林的刺刀发起的致命冲锋!
陈磷的呼吸也骤然急促起来。
作为沙场老将,他太清楚这“小玩意儿”背后代表的军事革命了!
火铳的远程杀伤加上刺刀的近战能力,这将极大地简化阵型,提升部队的独立作战和持续作战能力!
如果大明军队能装备此物……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看向那支1592式步枪的目光,已经带上了毫不掩饰的火热。
李舜臣更是倒吸一口凉气,手脚冰凉。 这……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船坚炮利也就罢了,连单兵火铳都做到如此地步?
朝鲜……拿什么来抵挡?
赵三很满意这“组合拳”的效果,他慢悠悠地说:“这东西,我们叫它‘刺刀’。平时不碍事,需要的时候装上,就能当长枪使唤。怎么样,还行吧?”
还行?
这简直是神兵利器!
陈蚕心直口快,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地对着赵三抱拳,几乎是恳求道:“赵指挥!贵部此铳,真乃神物!不知……不知可否售卖于我大明?价格好商量!哪怕先买一批,让末将麾下儿郎见识见识也好!”
他脑子里已经在幻想自己带着一支装备此铳的精兵,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场景了。
李舜臣虽然没说话,但那渴望的眼神几乎要凝成实质,眼巴巴地看着赵三。
赵三见状,哈哈一笑,显得十分大方:“这有啥!梁勇,把你的家伙什给陈将军瞧瞧!”
站在他身后的一名陆战队员立刻应声出列,利落地将挎在身上的火铳取下,双手递给了陈蚕。
动作干净利落,带着一种严格的纪律性。
陈蚕小心翼翼地接过火铳,入手便感觉比明军使用的火绳枪要轻巧、趁手得多。
他仔细端详着:通体打磨光滑的深色木制枪托,线条流畅;金属部件闪着幽蓝的保养油光,结构紧凑而精密,尤其是枪机部位,与他熟悉的火绳机构完全不同,更加复杂精巧。
他忍不住啧啧称奇:“好精良的工艺!这……这如何击发?如何装填?”
赵三对那名陆战队员示意了一下:“给陈将军演示一下。”
“是!”那名陆战队员接过火铳,先是展示了一下完整的枪械,然后熟练地操作起来。 只见他扳动一个机构,枪管后部竟然可以向上打开,然后他从腰间的弹药盒里取出一个纸包定装弹药,用牙咬开,将火药倒入药池,将弹丸塞进枪膛,闭合枪机,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过两三息时间!
“这……这么快?!”陈蚕看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明军火绳枪装填一套流程下来,熟练的老兵也得二三十息!
这还没完!
在赵三的授意下,那名陆战队员快步走到船舷边无人处,举枪、瞄准、扣动扳机!
“砰!”一声清脆的枪响,远处海面上的一块漂浮木板应声碎裂!
紧接着,让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那名陆战队员再次重复刚才那套流畅至极的装填动作,开膛、装药、塞弹、闭锁、瞄准、击发!
“砰!”第二声枪响!
然后是第三声!“砰!”
三发子弹,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射出! 虽然目标是浮木,但这份射速,已经彻底颠覆了陈磷、陈蚕和李舜臣对火铳的认知!
陈蚕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
陈磷手中的茶杯僵在了半空,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就连一直心情沉重的李舜臣,也忘记了釜山之痛,只剩下满心的骇然!
这速度……太快了!
比弓箭手的速度也慢不了多少了!
这要是列队齐射……
那将是何等恐怖的金属风暴?!
他们之前见过的濠镜澳西夷人用的火绳枪,跟眼前这火铳一比,简直就是烧火棍!不,连烧火棍都不如!
甲板上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有海风吹拂旗帜的声音,以及那尚未散去的硝烟味,证明着刚才那惊雷般的三连射并非幻觉。
赵三看着三人震惊的表情,得意地笑了笑,拿起一颗干果扔进嘴里,嚼得嘎嘣脆。
科林则依旧平静,但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他知道,这支“1592式”后装燧发枪带来的震撼,或许比刚才的海战,更能让这些大明的将军们,重新评估“定北”的实力与威胁。
甲板上一片寂静,只有海风拂过缆绳的微响和远处伤员偶尔传来的呻吟。
陈磷、陈蚕、李舜臣三人仿佛被施了定身法,目光死死盯着那名刚刚完成三发速射的定北陆战队员,以及他手中那支还在袅袅冒着青烟的奇异火铳。
那是什么速度?!
陈蚕在心中狂吼。
他自认对火器不算陌生,军中最好的火铳手,能在敌军冲到阵前五十步内打出两发就算精锐了!
可刚才……那几乎是不间断的三连射!
这要是两军对垒,一方还在手忙脚乱地倒火药、插通条,另一方已经泼水般打出三轮弹雨……
那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陈磷的震惊更深一层。
他不仅看到了射速,更看到了整个过程——没有繁琐的火绳点燃,没有漫长的装填步骤,那个开合自如的“机关”是关键!
这绝非简单的改良,这是脱胎换骨的变化!
他喉咙有些发干,下意识地端起茶杯想喝一口,却发现手有些微不可察的颤抖,只好又默默放下。
李舜臣则是彻骨的寒意。
朝鲜军队本就倚仗弓弩和少量火绳枪,在这等利器面前,岂不是如同待宰的羔羊? 他忽然觉得,之前赖以成名的龟船和战术,在这绝对的技术优势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赵三将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故作平淡,对那名陆战队员扬了扬下巴:“再把那个‘小玩意儿’给几位将军展示一下。”
“是!”陆战队员应声,再次利落操作。
只见他握住枪管下方一个卡榫,“咔哒”一声,卸下了一个寒光闪闪的、带环的金属套筒。
然后,他从腰后抽出一柄形制奇特、如同短剑般的利刃,刃身细长,带有血槽,末端是一个中空的金属套管。
只见他将套管对准卸下套筒后露出的枪管前端,用力一套、一旋,“咔嚓”一声,那柄利刃便牢牢地固定在了火铳前端!
一把装着明晃晃刺刀的火铳,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这是?!”陈蚕猛地站起身,眼睛瞪得像铜铃。
火铳加长刀?!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火枪手不再需要长枪手的保护! 意味着他们远能射击,近能白刃搏杀! 这意味着战术体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仿佛看到了一支无敌的军队,在狂暴的弹雨洗礼后,挺着如林的刺刀发起的致命冲锋!
陈磷的呼吸也骤然急促起来。
作为沙场老将,他太清楚这“小玩意儿”背后代表的军事革命了!
火铳的远程杀伤加上刺刀的近战能力,这将极大地简化阵型,提升部队的独立作战和持续作战能力!
如果大明军队能装备此物……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看向那支1592式步枪的目光,已经带上了毫不掩饰的火热。
李舜臣更是倒吸一口凉气,手脚冰凉。 这……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船坚炮利也就罢了,连单兵火铳都做到如此地步?
朝鲜……拿什么来抵挡?
赵三很满意这“组合拳”的效果,他慢悠悠地说:“这东西,我们叫它‘刺刀’。平时不碍事,需要的时候装上,就能当长枪使唤。怎么样,还行吧?”
还行?
这简直是神兵利器!
陈蚕心直口快,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地对着赵三抱拳,几乎是恳求道:“赵指挥!贵部此铳,真乃神物!不知……不知可否售卖于我大明?价格好商量!哪怕先买一批,让末将麾下儿郎见识见识也好!”
他脑子里已经在幻想自己带着一支装备此铳的精兵,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场景了。
李舜臣虽然没说话,但那渴望的眼神几乎要凝成实质,眼巴巴地看着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