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广政元年(公元 938 年)的暮春,成都浣花溪畔的桃花正落得缤纷。一艘乌篷船缓缓泊在码头,船头立着位年约十六的少女,青布衣裙衬得她肌肤胜雪,手中握着半卷《花间集》,鬓边斜插着一朵刚摘的海棠,风吹起她额前的碎发,露出一双清澈如溪泉的眼眸。这便是徐匡璋的女儿,后来被蜀主孟昶封为慧妃的花蕊夫人。
彼时的成都,正值后蜀的鼎盛时期。孟昶即位已近十年,这位年轻的君主虽在政治上无甚雄才大略,却极擅享乐与文治。他下令在成都城内外遍植芙蓉,每到秋霜时节,四十里芙蓉如锦绣般绽放,成都也因此得了 “蓉城” 的美称。而徐氏少女的到来,恰如一朵最娇艳的芙蓉,闯入了这座歌舞升平的蜀宫。
关于花蕊夫人的姓氏,史料中历来有 “徐氏” 与 “费氏” 之争。《新五代史?后蜀世家》记载:“昶幸之,号花蕊夫人,又姓徐氏,生后主玄喆。” 而《宋史?艺文志》中则着录有《花蕊夫人宫词》一卷,题 “蜀费氏撰”。结合近年出土的后蜀墓志铭考证,徐氏应为花蕊夫人的本姓,费氏或许是其母族姓氏或后世误传。这位徐氏少女出身于成都士族之家,父亲徐匡璋曾官至后蜀的内枢密使,虽非顶级豪门,却也是书香门第,这使得她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仅精通诗词歌赋,还对音律、绘画颇有研究。
入宫之初,徐氏并未立刻得到孟昶的青睐。彼时蜀宫中最受宠的是贵妃张氏,这位张贵妃不仅容貌出众,还善于揣摩孟昶的心思,常常陪他在宫中饮宴作乐。徐氏初入宫廷,面对金碧辉煌却也等级森严的蜀宫,并未急于争宠,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读书和观察上。她常常在宫中的藏书阁翻阅古籍,尤其
彼时的成都,正值后蜀的鼎盛时期。孟昶即位已近十年,这位年轻的君主虽在政治上无甚雄才大略,却极擅享乐与文治。他下令在成都城内外遍植芙蓉,每到秋霜时节,四十里芙蓉如锦绣般绽放,成都也因此得了 “蓉城” 的美称。而徐氏少女的到来,恰如一朵最娇艳的芙蓉,闯入了这座歌舞升平的蜀宫。
关于花蕊夫人的姓氏,史料中历来有 “徐氏” 与 “费氏” 之争。《新五代史?后蜀世家》记载:“昶幸之,号花蕊夫人,又姓徐氏,生后主玄喆。” 而《宋史?艺文志》中则着录有《花蕊夫人宫词》一卷,题 “蜀费氏撰”。结合近年出土的后蜀墓志铭考证,徐氏应为花蕊夫人的本姓,费氏或许是其母族姓氏或后世误传。这位徐氏少女出身于成都士族之家,父亲徐匡璋曾官至后蜀的内枢密使,虽非顶级豪门,却也是书香门第,这使得她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仅精通诗词歌赋,还对音律、绘画颇有研究。
入宫之初,徐氏并未立刻得到孟昶的青睐。彼时蜀宫中最受宠的是贵妃张氏,这位张贵妃不仅容貌出众,还善于揣摩孟昶的心思,常常陪他在宫中饮宴作乐。徐氏初入宫廷,面对金碧辉煌却也等级森严的蜀宫,并未急于争宠,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读书和观察上。她常常在宫中的藏书阁翻阅古籍,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