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炮楼里的密码本(1946 年 3 月 10 日,宣化烟筒山)-《烽火神忆破敌》

  精彩回顾:上一章,消防局的纵火阴谋被成功化解,然而,新的危机却在宣化烟筒山的日军遗留炮楼悄然降临。

  1946 年 3 月 10 日,夜幕笼罩着宣化烟筒山,四周静谧得有些诡异。

  有群众向陈宇举报,日军遗留的炮楼里有火光闪烁,疑似白敬之与特务组织正在举行秘密会议。

  陈宇不敢耽搁,立刻向钱局长详细汇报了情况。

  钱局长听完后,神色凝重,下令陈宇带领一支精悍的小队前去侦查。

  于是陈宇带着小队,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朝炮楼摸去。

  等陈宇攥着群众的举报信站在烟筒山脚下。

  信纸被山风吹得发颤:“日军遗留炮楼夜里有火光闪烁,像是有人在里面开会,还听见说‘白长官’‘铁矿’啥的。”落款处按着个模糊的指印,沾着龙烟铁矿的矿灰。

  出发前钱建国的手拍在军用地图上,“龙烟铁矿万人坑就在炮楼山下,”他的钢笔在“烟筒山炮楼”圈了个红圈,“要是白敬之在那搞事,矿工们第一个遭殃。”

  他往陈宇怀里塞了支信号枪,枪身还带着新出厂的蓝锈,“附近有三营在训练,遇险要紧就打信号弹。”

  赵刚扛着机枪往队伍前站,军大衣下摆扫过地上的碎石:“我带机枪班跟你去!”

  施尔昌突然从后面追上来,铜戒指在晨光里闪了闪:“算我一个,”他往炮楼方向瞥,“日军当年在这处决矿工,我弟……就埋在万人坑。”

  (辰时·炮楼山脚)炮楼的青砖被炮火熏得发黑,机枪口像只黑洞洞的眼,正对着山脚下的万人坑。

  风从坑底卷上来,带着股腐土味,陈宇攀着砖缝往上爬时,指尖突然摸到个凸起——砖缝里的樱花标记被矿灰盖着,却仍能看出刻痕。

  他的指尖刚触到樱花纹,头突然一阵发懵——

  1944年的秋雨混着血。日军少佐正把个牛皮本塞进炮楼墙砖暗格,矿工的惨叫声从万人坑传来。

  “这是军火库坐标图,参加工作的支那人死啦死啦滴,”少佐用军靴踩着砖缝,把樱花标记嵌进墙里,“藏好它,等‘将来反攻’来取。”暗格的位置,和眼前砖缝的凸起正好重合。

  “陈副局长!”林悦在下面低声喊,她正用望远镜往炮楼窗口望,“里面有影子在晃,像是在翻东西!”她往铁矿隧道口指,“那边有脚印,新踩的,往炮楼通着呢。”

  (巳时·炮楼二层)施尔昌用撬棍撬开炮楼铁门时,铁锈“哗啦”掉了一地。

  二层的地上散落着些烟蒂,是“大前门”牌的,和王大海藏的同款。

  陈宇往墙砖摸,按准樱花标记用力一推——墙砖“吱呀”转动,露出个暗格,里面的牛皮本裹着块油纸,还带着当年的潮气。

  “这是日军军火库坐标图!”林悦的手指在密码本上飞快滑动,铅笔在纸上译出“龙烟铁矿东三巷”“平绥路17号桥墩”等字样。

  她突然停笔,指尖点在“寒梅密钥”四个字上,瞳孔骤缩,“这密钥……和吉家坊账本上的完全一样!”

  枪声突然从楼下炸开,子弹打在铁门上“叮叮当当”响。国民党特务从铁矿隧道里涌出来,黑压压一片堵在炮楼门口。

  特务头目举着美制卡宾枪狞笑,黑褂子上沾着矿灰:“白长官神机妙算,就知道你会来!”

  他往隧道里喊,“机枪上,用火力封锁出入口,然后把炸药搬出来,炸了炮楼,陈宇今天是你的死期!”

  ”陈宇面色冷峻,迅速做出反应,大声命令机枪班战士:“利用炮楼旋转机枪反击,一定要坚守住!”

  激烈的战斗瞬间爆发,炮楼内顿时枪声大作,子弹如雨点般穿梭,硝烟弥漫。

  我方人员虽英勇抵抗,但因人数悬殊,渐渐陷入困境,形势愈发危急,陈宇把密码本往林悦怀里塞,“你带两个人从后墙撤,把图送回局里!”

  赵刚已架起机枪,子弹“哒哒”扫向隧道口,特务被压得缩回去,却很快又往前涌,

  施尔昌拿着手榴弹,铜戒指在导火索上蹭出火星:“想炸炮楼?先过老子这关!”他把往楼梯拐角扔,爆炸声震得炮楼晃了晃,碎石从头顶掉下来,砸在机枪上“哐当”响。

  一个年轻战士刚想换弹匣,子弹突然打穿他的胸膛。施尔昌嘶吼着抢过机枪,铜戒指攥得枪身发烫:“我弟的仇!今天一块儿报!”子弹像暴雨般泼向特务,隧道口的尸体堆成了小山,却还有人往炮楼冲。

  “信号弹!”陈宇突然想起钱建国给的枪,他往窗口跑,扣动扳机的瞬间,红色信号弹在烟筒山上空炸开,像朵烧红的花。

  (午时·三营支援路)三营战士们正在山坳里练刺杀,班长王大壮突然指着天空喊:“那是啥?红的!”

  营长李刚举着望远镜一看,脸色骤变:“是求援信号弹!烟筒山方向离这里不足三里地!”他往队伍前跑,“全体都有!跑步前进!支援烟筒山!”

  战士们的军靴踩在碎石上“咚咚”响,步枪往肩上一扛,像股旋风往炮楼冲。

  王大壮跑在最前头,刺刀上还沾着训练的草屑:“营长,前面有特务!”他往隧道口指,特务正背对着他们往炮楼扔手榴弹。

  李刚营长观察了一下战场形势,迅速做出部署:“一排从左侧迂回包抄,二排正面佯攻吸引火力,三排跟我从右侧突袭!”各排战士们迅速领命,如猛虎般冲向敌人。

  一时间,喊杀声、枪炮声震耳欲聋。一排战士们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摸到敌人左侧,等到距离足够近时,突然发起攻击。

  “杀!”战士们怒吼着,手中的武器喷吐着火舌,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二排战士们也不甘示弱,正面发起猛烈冲锋,吸引了敌人的大部分火力。

  而李刚营长则带领三排战士,如一把利刃般从右侧插入敌人防线。

  在八路军的猛烈攻击下,国民党特务们渐渐抵挡不住,阵脚大乱。特务头子见状,惊慌失措地大喊:“顶住,顶住!支援很快就到!”然而,他的呼喊并未能稳住军心。

  “打!”李刚的枪响了。三营的战士们突然从坡上冲下来,特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掉头就想往隧道里钻。

  赵刚在炮楼窗口看见援军,举着机枪喊:“同志们!两面夹击!”

  (未时·铁矿隧道口)特务头目想往隧道里逃,施尔昌的手突然套住他的脖子。“白敬之在哪?”施尔昌把他往万人坑方向拽,矿灰呛得对方直咳嗽。

  头目挣扎着喊:“傅司令很快就到!你们赢不了……”话没说完就被赵刚的枪托砸晕过去。

  林悦冲进隧道时,正看见台电台在“滴滴”发报。她一把拔掉电源,电文纸飘落在地:“铁矿井中,藏日军军火库坐标……”

  她往发报员口袋摸,掏出个印章,“寒梅组织”四个字刻得歪歪扭扭,和炮楼墙砖的樱花纹是同一手刻的。

  三营战士在隧道深处搜到了炸药箱,箱上的“蒙疆兵工厂”钢印还很清晰。

  李刚往陈宇面前站,敬礼时军帽檐蹭到对方的肩:“陈副局长,幸不辱命!”

  陈宇往万人坑望,风卷着矿灰掠过坑边的木牌,上面“矿工之墓”四个字被风吹得发白。

  (未时·炮楼)林悦给陈宇包扎手臂时,绷带突然顿了顿。

  弹片划开的伤口在左臂外侧,位置和三年前她包扎的枪伤一模一样——那年在张家口,他为了护她躲开特务的冷枪,胳膊被子弹擦过,也是这样的血痕。

  “怎么了?”陈宇低头看她,她的睫毛上沾着矿灰,像落了层霜。

  林悦摇摇头,指尖往伤口周围轻按:“没……没什么,”她的声音发哑,“只是觉得这伤……有点眼熟。”

  施尔昌蹲在旁边擦铜戒指,矿灰从戒指缝里掉下来:“林科长别担心,陈副局长命硬着呢。”

  他往炮楼暗格瞥,“那密码本上的军火库,咱得赶紧去查,别让白敬之抢先了。”

  (热河预警)1946年1月的承德,情报员小赵正给敌军官家属院的孩子缝棉袄。

  军官喝醉了酒,在院里喊:“月底就对热河东部发起进攻!调了三个团,全带重武器!”他的妻子往屋里拽:“小声点!让保姆听见了!”

  小赵的针在棉袄上顿了顿,把“月底”“三个团”记在心里。

  深夜她往煤堆里摸,把情报写在烟盒上塞给地下交通员:“告诉根据地,提前准备。”

  交通员揣着烟盒往门外走,煤渣在他鞋上掉了一路,像串黑色的记号。

  预警消息传到张家口时,陈宇正在审特务头目。

  他往热河方向望,地图上的“承德”被红笔圈着,离龙烟铁矿不过百里。

  “寒梅组织和国民党军勾结了,”他往林悦面前推情报,“这军火库,说不定就是他们进攻热河的弹药库。”

  (申时·炮楼撤离)三营战士押着特务往山下走,赵刚扛着缴获的电台跟在后面,施尔昌手里攥着那本密码本,铜戒指把牛皮封面硌出个印。

  陈宇最后一个离开炮楼时,又摸了摸砖缝里的樱花标记——被他用碎石堵死了,像堵死了段浸满血的往事。

  林悦走在他身边,风把她的围巾吹起来,蹭到他的伤臂。“密码本上标了个‘西郊军火库’,”她往张家口方向指,“会不会就是咱们之前查的那个?”

  陈宇的手按在枪套上,信号枪的余温还在掌心:“去看看就知道了,”他顿了顿,“小心点,白敬之没露面,这事还没完。”

  山风从万人坑卷上来,带着矿灰掠过两人的肩,远处龙烟铁矿的烟囱正冒黑烟,像根没烧透的香,插在被血浸过的土地上。

  【互动投票】

  日军遗留的西郊军火库,最可能藏着什么?

  A. 大量武器弹药

  B. 细菌武器

  C. 寒梅组织名册

  【历史档案】

  本章介绍的八路军武器是“捷克式轻机枪”:口径7.92毫米,全重9.6公斤,有效射程800米,理论射速每分钟500发,采用20发弹匣供弹,在山地作战中轻便灵活,赵刚带领的机枪班正是用这种机枪压制了特务进攻。

  下章危机四伏!军火库的哑弹(1946年3月15日,张家口西郊军火库),陈宇带队伍勘察军火库时,发现日军当年留下的哑弹里藏着密信,信上的“寒梅撤离路线”竟和三营训练路线重合!速追更新,看公安干警如何拆弹查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