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正定客栈的假身份(1947.12.25,正定县城福顺客栈)-《烽火神忆破敌》

  精彩回顾:上章西郊粮库揪出乌鸦标记与炸药,小李带着乌鸦纹碎布追查正定福顺客栈。

  12月25日的清晨,新局长颁布的条例墨迹未干,施尔昌的潜伏情报已传到局里——福顺客栈的煤油灯里,藏着假身份与真阴谋。

  (清晨七点·石家庄公安局会议室——新条例颁布)

  会议室的木窗结着薄霜,风卷布帘“哗啦”响,墙上的《公安守则》被吹得轻颤。

  陈守中局长敲了敲木桌,声音沉稳:“现在宣读三条新规——”

  他举起《国民党顽伪人员登记条例》,纸页“哗哗”响:“限日伪残余10日内登记自首,逾期不登,以通敌论处!”

  接着展开《枪支收缴办法》,墨痕新鲜:“不管是步枪还是土炮,私人藏枪一律收缴,登记备案后,由治安科统一管理!”

  最后指着《禁止外县进市乱抓捕规定》,语气加重:“外县武装敢进城乱抓人、哄抢商铺,咱公安就按‘破坏治安’抓!”

  陈宇摸出钢笔,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写:“军粮保障要和肃特绑在一起,新规正好能清剿粮库周边的特务窝。”

  林悦凑过来,指尖点在“情报科职能”栏,声音带气音:“我刚整理案卷,福顺客栈的‘药材商’,登记信息全是假的!”

  陈守中点头,目光落在施尔昌身上:“你主动申请潜伏,可有把握?”

  施尔昌攥着假身份证,指节泛白:“局长放心,我在晋察冀扮过三次逃兵,这次准能摸清乌鸦组的底!”

  (上午九点·正定县城街头——乔装夫妻)

  正定县城的街面飘着蒸糕香,骡车轱辘“吱呀”转,布幡上“福顺客栈”的字迹被风吹得晃。

  陈宇穿着蓝布商贩衫,肩上扛着粮袋,麦糠沾了半肩。

  林悦拎着布包,鬓角碎发被风吹乱,正伸手帮他拍掉肩上的糠:“小心点,粮袋别晃太厉害,像真走街串巷的。”

  陈宇反手帮她拢了拢碎发,指尖蹭过她的耳尖,笑着低声说:“别露馅,你脸暇红得像染了胭脂,老板该起疑了。”

  林悦垂眼抿唇,指尖无意识抠着布包边缘,强笑:“哪有,是风刮的……”

  两人刚到客栈门口,就听见门内传来算盘“噼啪”响——老板正趴在柜台上,对着个戴毡帽的人点头哈腰:“毡帽先生放心,您要的‘货’,在后院柴房,包严实了!”

  (上午九点半·福顺客栈后院——柴房的金属盒)

  陈宇顺着墙角摸向柴房,柴门“吱呀”响,霉味混着煤油味扑面而来。

  他的指尖探进柴堆,突然触到冰凉的金属——是个铁盒!

  闪显瞬间炸开:特务戴着黑手套,在柴房组装炸弹,铁盒里的定时引信刻度盘,赫然对着“1月15日”(正月十五),引线“滋滋”烧的幻影刺得他眼晕,额头冒冷汗(今日第一次闪显,轻微头晕)。

  “别碰!”施尔昌突然从柴堆后钻出来,拽着陈宇躲到门后,声音压得低,“戴毡帽的来了!”

  脚步声“踏踏”近了,戴毡帽的人举着枪迈进柴房,帽檐压得低,露出的下巴上,有道1946年平山战役留下的疤——竟是当年“被炸死”的中统特务张彪!

  “你们早等着我?”张彪突然转身,枪口对准门后,手指扣着扳机。

  林悦从柴房侧门冲出来,手里攥着晾衣杆,“嘭”地砸中他的手腕!

  手枪“哐当”掉在柴堆里,赵刚带着干警冲进来,铁链“哗啦”缠上张彪的腰:“张彪,1946年你炸平山农舍时,就该抓你!”

  (上午十点·柴房角落)小李撬开铁盒,里面除了定时引信,还有张泛黄的纸条,字迹歪歪扭扭:“兵工厂工人宿舍,已安‘钉子’,正月十五听候指令。”

  陈宇捏着纸条,指尖蹭过“钉子”二字,闪回碎片又冒出来:张彪和个穿工装的人接头,那人胸牌上写着“兵工厂技工——老王头”。

  “带张彪去审讯室!”陈宇吼着,嗓门震得柴房的柴禾“簌簌”落。

  审讯室的煤油灯泛着青光,张彪被绑在铁椅上,嘴硬了半个时辰,直到林悦把他的家书拍在桌上:“你老婆在北平给你写的信,说孩子快冻饿了,就等你寄钱回去。”

  张彪突然瘫软,眼泪“吧嗒”掉在地上,声音发颤:“玉佩人说了,我要是被抓,我老婆孩子在北平就活不成……”

  他突然抬头,指节抠着桌面:“是老王头!‘钉子’是兵工厂的旧技工老王头,他负责在宿舍装炸药!”

  (上午十一点·正定县城巷口——追逃与哨音)

  “陈副局长!不好了!”小王跑过来,裤脚沾着泥,“三只手的副手张龙跳窗跑了,往巷口逃了!”

  陈宇拔腿就追,军靴踩过碎石“咯吱”响,那张龙突然回头,扔出块砖头——“嘭”地砸中陈宇的胳膊,血瞬间渗进布衫。

  “别追!”林悦从后面赶上来,摸出随身的铜哨,吹了个“一长两短”的节奏——这是她昨天和兵工厂工人护厂队约定的信号,专抓逃犯!

  巷口突然冲出两个穿工装的工人,手里攥着铁扳手,“哐当”拦住张龙的路:“小子,跑啥?偷的粮票还没还呢!”

  张龙被按在墙上,挣扎着喊:“放开我!黑龙帮的人不会放过你们!”

  林悦走过去,声音冷硬:“黑龙帮?就是腰上别铜制龙牌,和‘玉佩人’拜把子的那帮?”

  张龙脸色煞白,喉结滚动:“是……是他们让三只手偷粮票,给乌鸦组买炸药……”

  (中午十二点·福顺客栈302房——假身份与密信)

  陈宇冲进302房时,“王粮商”正往炭盆里塞密信,纸灰“簌簌”飘,沾了他满脸。

  “别动!”陈宇扑过去,按住他的手,炭盆里的残片上,“玉佩人正月十三老巷见”的字迹还能看清。

  小李翻出“王粮商”的行李,里面藏着烙乌鸦纹的粮票,还有本假账本——账本夹层里,掉出半块青玉佩,和伪副局长的那半块,纹路正好对上!

  “这玉佩是哪来的?”陈宇举着玉佩,声音冷硬。

  “王粮商”抖得像筛糠:“是……是玉佩人给的,说正月十三在老巷,两块合在一起,才能拿爆破兵工厂的图纸……”

  就在这时,客栈楼下传来枪声——赵刚押着张彪出来,突然被冲进的特务张三拦住:“放了张彪,不然炸了客栈!”

  陈宇快速拔出腰间的枪,一枪击毙特务,说:‘你是来搞笑的吧!’。特务张三觉得不可思议,:‘’你的拔枪……怎么那么快……,说完倒地没了气息。

  这时陈宇余光瞥见窗外的挂历——距离正月十三,只剩十八天;老巷的约定,越来越近。

  (下午一点·石家庄公安局局务会——施尔昌晋升)

  局务会的木桌摆着施尔昌的潜伏报告,陈守中举起报告,声音洪亮:“施尔昌潜伏福顺客栈,摸清乌鸦组联络点,截获定时引信,立大功!”

  他看向众人:“我提议,提拔施尔昌为保卫科副科长,待战后公示,大家有没有意见?”

  赵刚攥着铁链,链声“哗啦”响,粗喘着喊:“没意见!施老弟敢打敢冲,配得上这职务!”

  施尔昌站在角落,双眼泛红,攥着帽子的手都在抖:“谢谢局长,谢谢大家!我一定跟着大伙,把乌鸦组和磐石余党全揪出来!”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人民公安”的牌匾上,金光闪闪——正定客栈的假身份被戳穿,兵工厂的潜伏者浮出水面,黑龙帮的铜龙牌,又把线索缠向了玉佩人。

  【互动投票】

  “玉佩人”正月十三在老巷和“王粮商”接头,最可能用什么当“接头暗号”?

  A. 拿着两块合在一起的青玉佩,说“正月十五吃元宵”(贴合节日与玉佩线索)

  B. 拎着烙乌鸦纹的粮袋,喊“福顺客栈的粮该送了”(沿用粮贩子与客栈的旧线)

  C. 戴着毡帽,吹“一长一短”的哨音(模仿林悦的护厂队信号,混淆视听)

  【历史档案】

  本章介绍晋察冀边区造“公安联络铜哨(1947年护厂队专用型)”,该铜哨全长6.5厘米,哨身纯铜锻造(防锈且声音穿透力强),哨口呈双弧形(可吹出3种不同节奏信号),哨尾系蓝布条(区分护厂队与公安身份),声音频率1800赫兹,开阔地传播距离可达1000米。

  专为城市联防设计:体积小(可藏于袖口)、重量轻(仅20克),3种节奏对应不同指令——“一长两短”为“拦截逃犯”,“两长一短”为“请求支援”,“三短”为“发现敌特”。

  林悦在追逃时吹的“一长两短”,正是提前与工人护厂队约定的拦截信号,其清晰的节奏让工人在30秒内完成合围,既避免了枪战误伤百姓,又高效抓获逃犯,成为当时“警民联防”的核心联络装备。

  下章兵工厂惊雷:兵工厂的潜伏者(1948.1.5,石家庄兵工厂工人宿舍),陈宇带着施尔昌潜入兵工厂,找到“钉子”老王头的宿舍——床底砖下藏着炸药,引线连着火炉,只要生火就会炸!

  林悦查老王头的档案,发现他竟是顾明远的远房表哥,和“磐石”余党早有勾结!

  更惊险的是,黑龙帮的人突然闯进兵工厂,举着铜龙牌喊“接玉佩人命令,杀共军探子”——陈宇既要拆炸药,又要抓老王头,还要对抗黑龙帮,三线危机同时炸响!

  速追更订阅,看陈宇如何在兵工厂的机床声里,揪出潜伏者,破解“正月十五炸厂”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