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北平潜伏人员培训(1948.9.20,皋平边区公安局保卫科)-《烽火神忆破敌》

  精彩回顾:上章锁定北平特务总站线索,施尔昌领命带潜伏人员赴北平。

  9月20日清晨,保卫科的训练房飘着木屑味——原日军的木靶被钉在墙上,地上散落着伪装用的布衫和联络暗号纸条,施尔昌正扯着嗓子教两个年轻干事。

  (清晨5时·保卫科训练房——伪装技巧)

  “小张、小王,过来!”施尔昌拎着两件灰布衫,扔给他们,“这是北平商贩常穿的,赶紧换上!”

  小张(潜伏人员)手抖着套布衫,领口扣错了扣眼:“施科长,俺…俺穿不惯这么紧的衫子,总觉得别扭。”

  “别扭也得穿!”施尔昌拍了拍他的肩,“到了北平,没人把你当石家庄公安,你就是卖布的小贩!”

  他指着墙上的北平地图,粗喘着说:“说北平话!别带石家庄口音!比如‘俺’要说‘我’,‘啥’要说‘什么’!”

  小王试着说:“我…我是卖布的,您买布不?”

  施尔昌皱眉:“不对!软点!北平话要绕点弯,再来!”

  陈宇掀帘进来,笑着说:“别急,刚学都这样。小张,你说‘这布是石家庄来的,结实’,慢慢说。”

  小张深吸一口气,声音发颤:“这布是石家庄来的,结实…您要不要扯一块?”

  陈宇点头:“对了!就这语气,别慌,到了北平多听老乡说,跟着学。”

  (清晨5时20分·训练房角落——联络暗号)

  “联络暗号记牢了!”施尔昌摸出一张报纸,“你说‘买份今天的《北平日报》’,地下党回‘卖完了,只剩昨天的’,这是对上了。”

  小王接过报纸,指尖捏着边角:“要是说错了咋办?”

  “立刻走!别回头!”施尔昌的声音沉下来,“要是有人问‘你认识李老板不’,千万别答,那是特务的试探!”

  陈宇蹲下来,捡起地上的暗号纸条:“再练一遍。小张,你扮地下党,小王问。”

  小王走上前:“买份今天的《北平日报》。”

  小张愣了愣,耳尖泛红:“俺…卖完了,只剩昨天的。”

  “错了!”陈宇笑着纠正,“要说‘卖完了,只剩昨天的’,别带‘俺’!记住,到了北平,‘俺’字不能说!”

  (清晨6时·训练房中央——紧急情况处理)

  “紧急情况要销毁密电!”施尔昌摸出一张密写纸,“用火柴烧,烧不完就嚼碎咽了,千万别留给特务!”

  小张接过火柴,手抖得划不着:“施科长,烧的时候要是被人看见咋办?”

  “那就往怀里塞!”施尔昌拽过他的手,帮他划着火柴,“火要小,别烧到手,烧完灰要撒在墙角,别留痕迹!”

  林悦抱着电台走进来,声音带气音:“俺录了段北平街面的声音,你们听听,熟悉下环境音,到了那别露怯。”

  “沙沙——”电台里传出小贩的叫卖:“糖炒栗子!热乎的!”还有电车“叮叮”的铃声。

  小王侧耳听着,眼睛发亮:“这就是北平的声音?比石家庄热闹多了。”

  施尔昌敲了敲他的头:“别光顾着听!要记住,越热闹的地方,特务越容易藏,别到处乱看!”

  (清晨6时30分·训练房木靶旁——拆弹教学)

  “拆弹是保命的本事!”施尔昌拎着一个土制炸弹模型,“先看引线颜色,红色是快燃,绿色是慢燃,挑断时要用刺刀尖,别用手扯!”

  小张蹲下来看模型,手又开始抖:“施科长,真炸弹会不会炸啊?俺怕……”

  “怕就别去北平!”施尔昌刚要训他,陈宇拦住了。

  陈宇蹲下来,拿起刺刀,声音温和:“别紧张,我第一次拆弹也手抖。你看,先稳住手,对准引线根部……”

  他的指尖碰了碰模型引线——闪显突然触发(第一次闪显,轻微头晕)!

  1944年冀中,老班长握着他的手,把刺刀对准引线:“别慌,跟着我来,先看颜色,再挑断…对,就是这样,别怕。”

  “陈宇,你咋了?”林悦递过水壶,“又闪显了?”

  陈宇缓过劲,笑着说:“没事,想起老班长教我拆弹了。小张,来,你试试,我扶着你的手。”

  小张握着刺刀,陈宇扶着他的手腕,慢慢挑断模型引线:“你看,不难吧?真炸弹也是这样,稳住就好。”

  (上午8时·训练房门口——地图与叮嘱)

  “训练完了,收拾东西!”施尔昌拍了拍手,“明天一早出发,走正定到北平的小路,避开岗哨。”

  林悦跑过来,递给他一张折叠的地图,指尖微抖:“这是我父亲托人画的北平地图,上面标着地下党的联络点——东交民巷的馄饨摊、六国饭店后门的茶馆,有危险就去那。”

  施尔昌接过地图,小心翼翼折好塞进怀里:“谢谢你,林科长,俺一定保管好。”

  陈宇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注意安全,半个月内传回消息就行,别硬来。要是暴露了,就往联络点跑,地下党会帮你。”

  施尔昌挺直腰板:“放心!俺带小张、小王,保证完成任务,不暴露身份,把特务总站的位置传回来!”

  刘勇扛着步枪走过来:“施科长,俺给你备了两把短枪,藏在布捆里,遇到特务别客气,直接打!”

  (上午9时·公安局院子——最后的准备)

  “布捆准备好了!”小张拎着两个大布捆,里面藏着短枪和密写工具,“施科长,这样能骗过北平的岗哨不?”

  施尔昌摸了摸布捆:“能!就说带的石家庄粗布,去北平卖,岗哨查也查不出啥。”

  赵刚攥着铁链,走过来递给他一把匕首:“这个带上,近战能用,比枪隐蔽。记住,不到万不得已别开枪,容易暴露。”

  施尔昌接过匕首,插进靴子里:“谢谢赵科长,俺记住了。”

  陈宇望着远处的朝阳,轻声说:“我们在石家庄等你们的消息,密电科24小时监听,有情况立刻发报。”

  林悦点头,声音带气音:“俺每天都看密报,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

  (上午10时·公安局门口——送别)

  “该走了!”施尔昌挥了挥手,带着小张、小王往门外走,布捆“哗啦”晃着。

  小张回头喊:“陈局、林科长,俺们会好好干的,不丢石家庄公安的脸!”

  小王也跟着喊:“放心!俺们一定摸清特务总站的位置!”

  陈宇、林悦、赵刚、刘勇站在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巷口。

  “他们会平安回来的吧?”林悦轻声问,眼角泛红。

  陈宇点头,护心镜在阳光下闪:“会的。施尔昌机灵,小张、小王也学了不少本事,肯定能完成任务。”

  赵刚攥着铁链,链声“哗啦”轻响:“俺让春生在正定设了岗哨,要是他们遇到麻烦,春生会接应的。”

  刘勇也说:“俺给北平的护路队打了招呼,让他们帮忙盯梢,有特务跟着施科长就报信。”

  (中午12时·情报科——后续部署)

  “嗒嗒——”林悦正在调试电台,陈宇走进来:“密电科那边安排好了吗?24小时监听。”

  “安排好了!”林悦点头,“王秀兰说让小苏和文彬两班倒,不耽误监听。”

  陈宇摸了摸电台,轻声说:“等施尔昌的消息,拿到特务总站的位置,再结合监听的军粮运输路线,就能给军区提供完整的北平情报了。”

  林悦望着窗外,声音带气音:“希望他们快点传回消息,解放北平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咱们得抓紧。”

  陈宇点头:“别急,他们刚出发,路上要几天。咱们先整理北平敌特的旧档案,看看能不能找到吴翻译官的老底,给施尔昌提供点线索。”

  阳光透过铁窗,在档案上投下条纹影,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石家庄的训练结束了,北平的潜伏才刚开始,解放北平的情报网,正慢慢织紧。

  【互动投票】

  施尔昌抵达北平后,最可能先通过哪种方式确认特务总站位置?

  A. 假装买布,去东交民巷商贩那打探消息

  B. 按地图找到地下党馄饨摊,获取最新线索

  C. 混进六国饭店,查看山水画后的暗格

  【军事历史档案】

  本章介绍潜伏培训核心工具——边区造潜伏工具包(1948年式) ,是施尔昌团队潜伏的关键装备:

  - 基本参数:帆布材质,长30c宽20c分三层隔袋;外层装伪装用布衫,中层藏短枪(拆成零件),内层放密写纸、墨水和火柴;包底缝有铁皮,可防刮耐磨。

  - 性能特点:外观像普通商贩的布包,不引人注意;隔袋设计合理,武器和密写工具分开,避免碰撞发声;帆布防水,雨天也能保护内部物品。

  - 实战用途:施尔昌将短枪拆成零件藏在中层,密写工具放在内层,外层裹着粗布,完美伪装成商贩的布包;即便遇到岗哨检查,也只会以为是普通货物,大大降低暴露风险。

  下章北平战役后勤支援预告:石家庄的后勤保障(1948.9.25,石家庄粮库 兵工厂),9月25日清晨,陈宇接到军区通知:“解放北平需要大量军粮和弹药,石家庄要多准备。”

  他立刻带刘勇去粮库——老栓正带着老乡们往粮仓搬麦子,李婶说:“陈局,俺们都多交了10斤,保证前线够吃。”

  又去兵工厂,老郑(技术岗)拿着新造的手榴弹:“陈局,这批麻尾手榴弹造好了,威力比之前大,能给前线多送500个!” 可刚要装车,林悦突然跑来:“陈宇,密电科截获情报,特务要炸粮库!” 速追更订阅,看陈宇如何组织保卫粮库,能不能保住军粮和弹药,顺利送往前线支持解放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