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茶馆惊现手枪!疤脸特务藏破庙,牵出元宵炸电厂阴谋-《烽火神忆破敌》

  (精彩回顾:陈宇档案库塌架找出马汉三日记,摸清疤脸特务2月8日要在李记茶馆接头。

  1949年2月8日清晨,前门大街的雪还没化,施尔昌穿着灰布伙计衫,围裙上沾着面粉——他扮成茶馆伙计,等着疤脸自投罗网。)

  (上午7时·李记茶馆——潜伏就位)

  “伙计,给俺来碗炒肝!”穿棉袄的大爷坐在八仙桌前,手里攥着两文钱。

  施尔昌端着铜壶走过去,壶嘴“哗哗”倒热水,眼角却瞟着门口——疤脸该来了。

  林悦扮成买茶叶的姑娘,站在柜台前翻茶罐,手指在罐底敲了三下——这是安全信号。

  施尔昌回敲两下柜台,示意“已准备好”,围裙下的手攥着匕首,是上次天津港用过的。

  突然,门帘“哗啦”被掀开,个戴毡帽的人走进来,左脸的疤被帽檐挡着,右手缺根小指,正往袖口藏什么。

  施尔昌心里一紧:是疤脸!他端着馄饨走过去,托盘晃了一下——馄饨汤洒了点在疤脸袖口,露出半把美式手枪的枪把!

  (上午7时10分·茶馆角落——接头惊魂)

  “你瞎眼了?”疤脸猛地站起来,手摸向腰间的枪。

  施尔昌赶紧赔笑:“对不住对不住,俺新手,手笨。” 他蹲下来擦桌子,手指敲了三下——这是给林悦的警报信号。

  林悦立刻往门外退,刚到胡同口就撞上赵刚:“疤脸来了!袖口有枪!还有个接头人没到。”

  赵刚攥着铁链,链声“哗哗”响:“俺进去抓他!” 林悦拽住他:“别!等接头人来,一网打尽!”

  这时,个穿黑褂的人走进茶馆,左脸也有个小疤——是西直门哨卡的假“王四”同伙!他坐在疤脸对面,低声说:“粮站的炸药准备好了,元宵节夜里炸,让北平城没电没粮!” 施尔昌的耳尖竖起来,手里的抹布攥得发皱。

  (上午7时20分·茶馆外——行动信号)

  “动手!”陈宇的声音从电台里传来,是从胡同口的马车里发的。

  赵刚攥着铁链冲进去,链声“哗哗”响:“公安!不许动!” 疤脸刚掏出枪,施尔昌扑过去夺枪,两人扭打在一起,桌子“哗啦”翻了,碗碟碎了一地。

  “娘的!你是公安!”疤脸认出施尔昌,一拳砸在他脸上。

  施尔昌的鼻子流了血,却死死摁着疤脸的手臂:“你跑不了了!十字组的残余都被我们盯上了!” 疤脸的脸瞬间白了:“你怎么知道十字组?”

  林悦冲进来说:“马汉三的日记告诉我们的!破庙里的同伙,也跑不了。”

  疤脸还想挣扎,赵刚一铁链缠在他腰上,拽得他直咧嘴:“别装了!跟俺回公安部!”

  疤脸突然笑了:“你们抓了俺也没用!电厂的炸药早就埋好了,元宵节夜里准时炸。”

  施尔昌踹了他一脚:“别得意!你不说,俺们也能找到!” 陈宇盯着疤脸:“你住的同福客栈,床头刻的十字标记,是十字组的暗号吧?” 疤脸的眼神闪了闪,没说话。

  (上午7时40分·同福客栈——十字线索)

  “老板,疤脸住哪个房间?”陈宇走进同福客栈,老板拿着账本,手直抖:“二楼最里面,昨天刚退房,说要去天津。” 陈宇快步上楼,推开房门——屋里还有股烟味,是疤脸抽的“哈德门”。

  他摸向床头,枪茧蹭过木头——摸到个刻痕!是个十字标记,和1947年皋平破获的“十字组”特务标记一模一样!陈宇的眼前一花——闪现炸开(眼尾发红,扶着床头晃了晃):

  1947年的皋平,十字组的特务在粮库墙上刻十字,准备炸粮库,老局长带着他冲进去,当场抓了5个特务,其中一个就缺根小指。

  “咳——”陈宇抹掉鼻尖的冷汗,林悦递过热水:“又闪回了?看到啥了?” 陈宇指着十字标记:“他不是去天津,是要和十字组残余汇合!标记和皋平的一样!”

  (上午7时50分·公安部档案库——十字组档案)

  “找到了!十字组残余藏在北平城郊的破庙里!”林悦蹲在档案堆里喊,手里举着份泛黄的档案,“1948年11月,马汉三把他们转移到破庙,说等命令搞破坏!” 她把档案递过来,纸页上画着破庙的位置,在西山脚下。

  刘勇带着警备团战士跑进来,步枪“哐当”靠在墙上:“陈部长,俺们准备好了!现在就去包围破庙!” 他的军帽上还沾着雪,是刚从城外赶回来的。陈宇点头:“带上金属探测器!他们可能藏了地雷和炸药!”

  施尔昌摸了摸被打肿的脸:“俺也去!上次没抓完,这次补回来!” 赵刚踹了他一脚:“你脸都肿了,别添乱!”

  施尔昌咧嘴笑:“没事!俺能打!” 陈宇笑着说:“带上他,他熟悉疤脸的招式。”

  (上午8时·西山脚下——破庙包围)

  “都小声点!破庙在前面!”刘勇打了个手势,战士们立刻蹲下,步枪对准庙门。破庙的门是破的,里面传来咳嗽声,是十字组的特务在抽烟。

  施尔昌和陈宇从后墙翻进去,墙皮“簌簌”掉。

  庙里的特务刚发现,就被施尔昌用匕首架住脖子:“别动!公安!” 疤脸的同伙刚要开枪,刘勇冲进来,步枪“嘭”的一声打在他手腕上,枪掉在地上。

  “疤脸呢?你们的头头是谁?”陈宇盯着个戴眼镜的特务,他手里攥着份密电。

  特务梗着脖子:“不知道!你们有本事就毙了俺!” 施尔昌踹了他一脚:“别装了!疤脸都招了,十字组的头头是马汉三的小舅子!”

  (上午8时10分·破庙地窖——十字架揭秘)

  “地窖里有动静!”赵刚拽着铁链跑过来,链声“哗哗”响。

  施尔昌用扳手撬开地窖盖,里面漆黑一片,隐约能看到堆着的炸药箱。突然,个黑影扑出来——是疤脸!他刚才趁乱躲进地窖了!

  施尔昌扑过去和他扭打,胳膊上的旧伤(上次救林悦的)被扯到,疼得龇牙咧嘴。

  他突然摸到疤脸脖子上挂着的天主教十字架,用力一扯——十字架里面藏着根细铁丝,是炸药的引信!

  “娘的!你这十字架是引信!”施尔昌把十字架扔在地上,赵刚一脚踩住:“怪不得说炸电厂,这引信能引爆100米内的炸药!”

  疤脸的脸白了:“你们……你们怎么知道这么多?” 陈宇举着马汉三的日记:“你的老大哥马汉三,都告诉我们了!”

  (上午8时20分·破庙外)

  “快吃点烧饼!暖乎!”王婶端着笸箩跑过来,烧饼的热气熏得眼镜起雾。她往施尔昌手里塞了个:“脸都肿了,吃点垫垫,俺给你带了鸡蛋羹,在保温桶里。” 施尔昌接过鸡蛋羹,鼻子一酸:“谢谢王婶,比俺娘做的还香。”

  林悦蹲在旁边帮施尔昌擦脸,用热水浸湿毛巾:“下次别这么拼命,枪子不长眼。”

  施尔昌咧嘴笑:“没事!俺皮厚!” 赵刚攥着铁链凑过来:“娘的!你就是傻!下次再这样,俺不帮你了!” 嘴上这么说,却往施尔昌手里塞了块糖。

  陈宇看着他们,心里暖乎乎的——从石家庄到北平,这群兄弟和群众,就是他最硬的后盾。他摸向兜里的薄荷糖,是林悦塞的,还带着点甜。

  (上午8时30分·破庙前——密电惊魂)

  “陈部长!王秀兰又截获密电!”小李跑过来,手里举着电报纸,“十字组给天津的特务发的,说‘电厂的炸药在主变压器下面,元宵节夜里12点炸,让北平城黑三天三夜’!” 陈宇的脸沉下来:“北平最大的电厂,是西直门电厂!”

  刘勇立刻说:“俺带战士去西直门电厂搜!现在就去!”

  陈宇点头:“带上金属探测器!小心点,别触发引信!”

  林悦突然说:“等等!疤脸的十字架引信,和电厂的炸药是不是连在一起的?” 陈宇盯着疤脸:“说!是不是连在一起的?”

  疤脸笑了:“是!只要十字架引信被碰,电厂的炸药就会提前炸!你们敢动吗?”

  施尔昌踹了他一脚:“娘的!你以为我们怕你?老郑是拆弹专家,马上就到!”

  (上午8时40分·西直门电厂——炸药排查)

  “探测器响了!在主变压器下面!”刘勇的战士举着探测器喊,探测器“滴滴”响个不停。

  陈宇跑过去,蹲在变压器下面看——有个黑箱子,上面连着根细铁丝,通到墙外的槐树上。

  “铁丝连到哪?”陈宇问。赵刚爬上槐树,链声“哗哗”响:“连到胡同口的老洋槐!上面有个十字架,和疤脸的一样!”

  陈宇的眼尾眯起:“是连环引信!碰变压器的炸药,或者碰槐树上的十字架,都会引爆!”

  老郑背着工具箱跑过来,老花镜滑到鼻尖:“陈部长,俺来了!这是美式连环引信,得同时剪断两根铁丝,差一秒都炸!” 施尔昌举着手电筒:“俺帮你照!娘的!特务真会搞花样!”

  (上午8时50分·电厂外——剪引信惊险)

  “准备好了吗?”老郑握着剪刀,手抖了抖。陈宇点头:“数到三就剪!一——二——三!” 老郑“咔嚓”剪断变压器下的铁丝,同时赵刚剪断槐树上的铁丝——探测器不响了!大家都松了口气。

  “娘的!吓死俺了!”施尔昌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的肿还没消。林悦递过热水:“没事就好,下次别站这么近。”

  陈宇摸了摸她的头:“多亏你提醒是连环引信,不然就出事了。” 林悦的脸暇发红,低下头没说话。

  (上午9时·公安部审讯室——疤脸招供)

  “说!元宵节还有什么阴谋?”陈宇拍着桌子,桌上的十字架引信闪着光。

  疤脸低着头,手指抠着桌缝:“俺……俺招!十字组还有10个特务藏在东交民巷的教堂里,准备元宵节夜里炸粮站和电厂,让北平城乱起来,好接应天津的特务逃跑。”

  施尔昌踹了踹桌腿:“早说不就完了!东交民巷的教堂,是不是马汉三的老巢?” 疤脸点头:“是!教堂的地窖里还有50箱炸药,是给天津特务的。”

  陈宇立刻说:“赵刚,你带20人去东交民巷教堂,搜炸药抓特务!刘勇,你带警备团守电厂和粮站,元宵节夜里加强巡逻!”

  (上午9时10分·东交民巷教堂——搜出炸药)

  “咚咚!”赵刚踹开教堂门,里面的特务正往地窖里搬炸药。

  为首的是个穿神父服的人,左脸有疤——是十字组的副头目!他刚要点燃引信,施尔昌扑过去夺火,打火机“啪”掉在地上。

  “公安!不许动!”刘勇带着战士冲进来,步枪“咔咔”上膛。特务们慌了,转身就跑,赵刚甩出铁链缠住一个人的腿:“跑?俺看你往哪跑!” 施尔昌从地窖里拖出炸药箱:“娘的!50箱!够炸半个北平城了!”

  林悦翻着神父服的口袋,掏出份密电:“陈部长!天津特务的回电!说‘元宵节夜里派船来接,在天津港3号泊位’!” 陈宇的眼睛亮了:“好!咱们就等他们来,一网打尽!”

  (上午9时20分·胡同口——群众助力)

  “陈部长!俺们来帮忙!”前门大街的商户们扛着铁锹跑过来,为首的是张记杂货铺的张小五,“俺们听说特务要炸粮站电厂,都来守着!夜里轮流巡逻,保证特务进不来!”

  王婶端着笸箩走过来,里面是刚烙的烧饼:“同志们辛苦了!吃点烧饼垫垫,夜里冷,俺还给你们煮了姜汤。”

  陈宇接过烧饼,热乎的温度透过纸传过来:“谢谢大家!有你们帮忙,北平肯定安全!”

  刘老八也跑过来,手里举着张照片:“陈部长,俺儿子找到了!在西直门电厂当电工,刚才刘勇同志告诉俺的!” 他的眼泪掉下来:“谢谢谢谢!俺以后一定帮你们盯特务,再也不藏着掖着了!”

  (上午9时30分·公安部大院——元宵部署)

  “林悦,你带情报科盯天津港的船,发现‘海鲨号’就报告!”陈宇蹲在地上划路线,雪粒沾在指尖,“施尔昌,你扮成码头工人,混上天津的船,摸清特务的人数和武器!赵刚,你带50人在天津港埋伏,等船靠岸就动手!”

  施尔昌拽着伙计衫笑:“放心!俺扮工人最像,上次在天津港就没被认出来!” 赵刚攥着铁链晃:“俺一定把特务都抓回来,一个都跑不了!” 林悦点头:“情报科24小时盯电台,保证不耽误事。”

  陈宇望着北平城的方向,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他摸向兜里的十字架引信——这是特务的阴谋,也是他们守护北平的决心。

  元宵节夜里,一场和十字组、天津特务的较量,就要开始了。

  【互动投票】

  天津特务元宵节夜里来接十字组残余,最可能乘坐哪艘船?

  A. 伪装成渔船的“小海星号”

  B. 挂着美军旗帜的“自由号”

  C. 之前被截获过的“海鲨号”

  【历史档案】

  本章核心物证——十字组十字架引信(1948年式) ,特务连环爆炸关键装置:

  - 基本参数:十字架外形,黄铜材质,高8c宽5c内部藏0.5米细铁丝引信,连接主炸药和备用炸药;触发方式为“触碰即炸”,需同时剪断两根引信才能失效,差0.1秒都会引爆。

  - 性能特点:黄铜防锈,适合潮湿环境;十字架外观伪装成天主教信物,不易被察觉;引信用军用铁丝,韧性强,不易拉断;爆炸范围100米,能摧毁小型建筑(如粮站、电厂变压器)。

  - 实战用途:十字组用该引信布置“双保险”,既想炸电厂粮站制造混乱,又想借此掩护逃跑;老郑凭借天津港拆弹经验,成功剪断引信,为后续防御争取了时间。

  速追更订阅!下章剧情预告:元宵节的电厂防御(1949.2.19,北平电厂)高能炸裂。

  元宵节夜里,北平城张灯结彩,西直门电厂突然传来“滴滴”的探测器警报——十字组漏网特务藏在电厂的烟囱里,手里攥着备用引信。

  更刺激的是,天津港的“海鲨号”提前靠岸,张疤脸的同伙带着炸药冲上岸,和赵刚的人打起来。

  点击“追更订阅”,解锁陈宇如何双线作战、保住电厂又抓尽特务,晚了就错过北平解放后首个元宵节的生死守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