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公安学校的教材之争(1953.3.15,天津公安学校筹备处)-《烽火神忆破敌》

  (上章回顾:小李在天津码头蹲煤堆帮老张找回粮票,用3斤自存粮票补差额,工人联防队1个月让盗窃案下降80%。

  老张牵头报名时还提了“巡逻不凶商户”的条件——这份“先帮后管”的经验,成了陈宇筹备公安学校的核心素材。)

  3月的天津还裹着料峭的风,筹备处的煤炉烧得正旺,黑铁炉盖沾着半融的煤渣,热气裹着油墨味飘满整间屋子。

  陈宇刚把《基层公安工作手册(初稿)》放在木桌上,封面上“法律基础”四个宋体字就被一只粗糙的手按住——是周师傅,1938年就当警察的老教员,戴一副镜腿缠了胶布的旧眼镜,手里搪瓷缸的磕痕比他的警龄还多。

  “教啥法律?”周师傅的天津话带着股子硬气,指尖摩挲着初稿第12页的“法律条文”章节,指腹的老茧刮得纸页沙沙响,“抓特务靠的是‘看眼神’。

  1948年俺在南马路抓汉奸,那小子见了俺眼神飘得跟惊鸟似的,每秒眨5次眼,左手还不自觉摸口袋——那口袋里就藏着军火清单!”

  “现在是新中国!”赵刚猛地凑过来,手掌按在“海鲨案判例”那页,指节因为用力泛白,“去年抓海鲨时,光靠‘看眼神’能定案?得要工人老王的证言。

  他说‘海鲨每月15号晚8点去码头收走私货’,还得要施尔昌的抓捕记录——他爬通风管时记下的货箱编号,最后再套《刑法》第116条‘走私罪’,缺一样,海鲨都能翻供!”

  周师傅的脸涨得通红,搪瓷缸往桌上一顿,缸底的煤渣震掉两粒:“俺们那会儿没法律,照样抓了27个特务!你这条文写得比裹脚布还长,基层干警记都记不住,咋抓特务?”

  陈宇抬手按住两人的胳膊,指尖先碰了碰周师傅的搪瓷缸(温度还烫,估计刚续的热水),又指了指初稿封面上的空白处。

  “别吵,咱们各教一堂课。周师傅教‘眼神识别’,就讲1948年抓汉奸的细节。

  赵刚教‘法律查缉’,带上海鲨案的判决书原件。

  30个学员,投票选谁的课更有用——输赢不是领导定,是基层说了算。”

  三天后的教室挤得满满当当,木桌的缝隙里还卡着上节课的粉笔头。周师傅站在讲台前,双手撑着桌沿,腰板挺得笔直。

  “大家看俺的眼睛——要是特务,你问他‘昨晚去哪了’,他眼神会往左上飘,还会下意识摸耳朵。

  1948年那汉奸,俺问他‘货藏哪了’,他不仅眨眼快,左眼皮还跳,那是紧张得神经抽!”他边说边比划,右手食指模仿眼皮跳动,每秒1次的频率精准得像钟表。

  轮到赵刚时,他抱着个牛皮纸档案袋走上台,掏出的海鲨案判决书还带着法院的红印,展开时纸页簌簌响。

  “大家看第3页证人证言,”他用铅笔尖指着老王的签名,笔尖戳得纸页微微凹陷。

  “老王说‘海鲨的货箱上有个三角标记’,这是关键证据。

  再看第5页,施尔昌的抓捕记录写着‘货箱内有西药12箱,每箱重20公斤’——这些细节要和《海关法》第23条对应,才能算‘铁证’。”

  他边讲边把判决书传给学员,前排的小李伸手接时,指尖蹭到了纸页边缘的红印,还带着点油墨的黏性。

  投票时,小李第一个举手,胳膊举得笔直:“周师傅的方法太玄,俺记不住‘眨眼频率’。

  赵科长的步骤能照着做——查缉时先亮证,再问细节,最后对法条,俺现在就能背下来。”

  30个学员里,27只手举向了赵刚,剩下3个没举手的,也小声说“想把两种方法结合着学”。

  周师傅站在教室后门,看着黑板上“法律 经验”的板书,突然摸出个蓝布小本——里面是他记了15年的“特务特征笔记”,纸页泛黄,上面画满了各种眼神的简笔画。

  他走到赵刚身边,把小本往桌上一放,纸页因为用力翻开,折角处裂了道小缝。

  “你把教材给俺,俺在‘查缉技巧’里加100字,就写‘遇可疑人员,先观察眼神(眨眼>5次/秒需警惕),再亮证盘问’——俺们老经验,不能拖后腿,得给新方法搭个桥。”

  赵刚接过小本,指尖拂过那些歪歪扭扭的简笔画,突然笑了:“周师傅,您这笔记比教材还珍贵,俺们加200字,把您1948年抓汉奸的例子也写进去!”

  陈宇靠在门框上,看着两人头挨着头改教材的样子,又瞥了眼窗外——小李正带着几个学员练“亮证盘问”,动作标准得像模像样。

  煤炉的热气还在飘,油墨味里混进了周师傅小本上的旧纸味,倒显出几分新旧交融的暖意。

  历史档案

  1953年公安学校教材有个“隐形规矩”:老教员的“经验笔记”可作为“补充素材”编入教材,要求篇幅≤300字,且需附1个真实案例(如周师傅的1948年抓汉奸案),目的是兼顾“规范性”与“实用性”。

  当时教材纸张用的是70克道林纸,比普通纸厚0.1毫米,能承受反复翻阅——毕竟基层干警带教材出任务时,常把书揣在警服内袋里,厚纸更耐磨。

  (下章预告:教材初稿刚定,就发现“码头盗窃案数据”算错了——1月丢23次写成了25次,离国庆出版只剩3天。

  陈宇带着周师傅、赵刚熬夜返工,林悦突然传来密电:“夜莺”想偷教材里的联防细节,还伪装成了出版社编辑,他们能在3天内改完初稿、揪出内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