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沧海筑城-《怒海争锋》

  东礁岛,拂晓时分

  晨雾尚未散尽,十艘万吨级工程船已如钢铁岛屿般锚泊在礁盘外围。中国交建集团的旗舰天鲲号上,总工程师张振国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军方代表点头:可以开始了。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天鲲号的巨型绞刀轰然入水,海底顿时翻腾起浑浊的漩涡。

  北京,中央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

  三维沙盘上,东礁岛的轮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展。工程兵司令员李剑锋指着不断延伸的虚拟建筑:永固计划,第一期工程将扩建岛礁面积至4.5平方公里,相当于现有面积的六倍。

  总参谋长杨震宇的目光扫过立体投影中的防御体系:

  环岛30米深的地下长城网络

  配备电磁炮的棱形防御塔

  海底50米处的量子通信阵列

  美国人会发疯的。海军司令轻笑。

  让他们疯。杨震宇点击沙盘,一座微型核电站在岛心亮起蓝光,这次我们筑的不是工事,是国门。

  东礁岛施工现场

  龙鳞-7型模块化钢板被吊装船精准嵌入礁盘。工程师王晓琳的平板电脑上,北斗系统实时显示着施工精度:0.03毫米误差,比设计要求还精确十倍。

  王工!工人突然指着海面惊呼。

  三百米外,一艘日本海保厅巡逻艇正疯狂鸣笛。王晓琳冷笑一声,按下对讲机:告诉小日本,我们这是在修缮灯塔基础设施,符合国际海事公约。

  话音刚落,两艘中国海警船破浪而来,船首的76毫米舰炮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华盛顿,五角大楼

  卫星图像在东礁岛上勾勒出令人窒息的轮廓——六边形蜂巢结构的地下工事,十二个导弹竖井伪装成通风塔,最惊人的是正在成型的双跑道机场,其设计标准足以起降运-20战略运输机。

  这不是岛礁扩建,国防部长劳拉·米切尔揉着太阳穴,这是在造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调出另一组图像:更可怕的是他们的施工速度——用3D打印技术浇筑的永固工事,硬化速度比传统混凝土快二十倍。

  东礁岛地下指挥所

  钻地炸弹留下的深坑被改造成了指挥中心的核心区。墙壁上,1937年守岛烈士刻在礁石上的誓与岛共存亡字样被整体切割下来,镶嵌在新浇筑的钛合金墙面上。

  战区司令杨震宇抚过凹凸不平的刻痕,转身对施工部队说:把这些弹孔原样保留——让后来人永远记得,东礁岛的一砖一瓦,都是用血换来的。

  国际舆论场

  BBC头条:《中国在东海建造现代长城,施工速度打破世界纪录》

  CNN专家惊呼:他们用造手机流水线的效率造军事基地!

  日本经济新闻哀叹:平成时代的海上防线已成历史

  东礁岛灯塔顶层

  随着最后一块防弹玻璃安装完毕,灯塔守护员老周按下新控制系统的启动键。百年老透镜经过纳米镀膜处理,将光束强度提升了三倍。

  他翻开泛黄的值班日志,在新一页郑重写下:

  【2025年9月18日,晴。灯塔完成智能化改造,新增功能:】

  量子雷达隐蔽扫描模式

  海底声呐阵列中继站

  防空激光反导坐标校准

  合上日志时,老周发现扉页上还有一行1949年的钢笔字迹,墨色已经淡得几乎看不清:

  【待我后辈,重光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