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海岸线的堡垒-《怒海争锋》

  联军为扭转战局,派遣多支水面舰艇编队,企图逼近我沿海重要目标实施打击,或为困守孤岛的敌军提供火力支援。我岸基反舰导弹部队与前沿部署的海军驱护舰编队协同,依托海岸线构筑起一道立体、纵深的防御体系,与来犯之敌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舰作战。

  ______

  场景一:危机逼近——敌舰的冒险突进

  时间: 凌晨,能见度不良,海面有薄雾。

  敌情: 卫星和远程雷达发现,一支由美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为首,配属濒海战斗舰和一艘老旧驱逐舰的编队,利用复杂气象和电子干扰掩护,高速向我东南沿海某重要军港兼后勤枢纽逼近。同时,另一支以日军“摩耶”级驱逐舰为主的编队在稍远海域游弋策应。

  敌军意图: 冒险突入我岸基火力圈,发射巡航导弹打击我港口设施,或为岛上负隅顽抗的敌军提供舰炮支援。

  场景二:梯次布防——立体反舰体系的展开

  第一线(远程警戒与威慑):

  空中巡逻: 空警-500预警机在高空盘旋,提供超视距目标指示。歼轰-7A战斗轰炸机团挂载鹰击-83K空舰导弹待命,准备在敌舰进入其射程时发起首轮突击。

  水下耳目: 早已布设的水下声呐阵列和游弋的攻击型潜艇,严密监视敌舰动向。

  第二线(岸基核心火力):

  机动发射营: 数个岸舰导弹营(装备鹰击-12B超音速反舰导弹)在沿海预设阵地展开。该型导弹射程远、速度快、威力大,是拦截敌大中型舰艇的利器。发射车隐藏在伪装网下,雷达开机时间极短,以防被定位。

  固定阵地: 某些关键岬角建有加固的岸防导弹阵地,装备更老式但威力巨大的导弹,作为补充火力。

  第三线(海上机动力量):

  中流砥柱: 055型万吨大驱率领一艘052D型驱逐舰,在敌舰可能来袭方向的外海占据阵位,构成最后一道,也是最灵活的拦截线。

  场景三:爆发接敌——鹰击长空

  目标锁定: 敌编队进入我鹰击-12B有效射程。岸指中心通过数据链将目标信息分发至各发射单元。

  饱和攻击: 随着一声令下,多个岸舰导弹营采取“单车齐射、多营协同”的方式,一次性发射了超过十枚鹰击-12B导弹。导弹冲出发射筒,点火后迅速爬升,进入低空巡航阶段,以超音速扑向目标。

  敌舰反应: 美军驱逐舰的“宙斯盾”系统及时报警,舰空导弹和近防系统全力拦截。海面上导弹尾迹纵横,爆炸声此起彼伏。数枚鹰击-12B被成功拦截,但仍有两枚突破防御:

  一枚击中为首驱逐舰的舰艏,巨大的爆炸导致船体破损进水,航速骤减。

  另一枚被老旧驱逐舰的干扰弹诱偏,近失弹在海中爆炸,巨大的冲击波仍使其舰体受损,部分电子设备失灵。

  场景四:055的雷霆——一锤定音

  战机把握: 就在敌编队忙于应对岸基导弹攻击、阵型混乱之际,055型驱逐舰抓住战机。

  远程猎杀: 055舰的相控阵雷达稳定锁定受伤的敌舰和试图规避的僚舰。它并未急于发射其鹰击-18反舰导弹,而是利用其强大的指挥能力,引导从附近机场起飞的歼轰-7A机群发射的鹰击-83K导弹进行攻击,同时自身准备补射。

  致命一击: 在机群导弹的掩护下,055舰抓住敌舰防空系统应接不暇的瞬间,发射了两枚鹰击-18。鹰击-18亚超结合,末端俯冲攻击速度极快,精准地命中了敌首舰的舰桥和动力舱。该舰燃起大火,迅速失去战斗力。

  清扫战场: 052D舰则集中火力攻击那艘濒海战斗舰,以其舰炮和反舰导弹将其重创。日舰“摩耶”号见势不妙,在发射了若干枚巡航导弹(多数被我方防空系统拦截)后,迅速撤离战场。

  场景五:胜利的代价与意义

  战果: 此战,击沉老旧驱逐舰,重创美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后均被拖带撤离),迫退日舰。我方岸舰导弹阵地有一处遭敌巡航导弹反击,轻微受损,人员伤亡很小。

  战略意义: 此战彻底打消了联军水面舰艇编队贸然靠近我大陆海岸线的企图,确保了我沿海重要目标和后勤枢纽的安全。055型驱逐舰在体系支撑下展现出的强大综合作战能力和战场主宰力,给敌军留下了深刻印象。

  章节结尾:

  战斗结束后,055舰舰长站在舰桥上,望着远处仍在燃烧的敌舰残骸,对身旁的政委说:“我们的海岸线,不是他们想来就能来的地方。这道钢铁堡垒,是用智慧和勇气铸成的。”

  海岸线上,岸舰导弹发射车已悄然转移阵地,准备迎接下一次挑战。这道由岸、海、空力量共同构筑的立体防线,如同坚不可摧的堡垒,守护着祖国的万里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