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女扮男装 25-《快穿,平平淡淡就是福》

  不过王老蔫家的事情都是后话了。

  如意现在正在接待县衙前来报喜的差吏。

  今天是她刚到家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敲锣打鼓的来了。

  人家也不说来干什么的,只说有捷报,要送到宋闻溪老爷家里。

  如意之前连着赶了几天的路,好不容易到家了,今天就忍不住赖了会床。

  结果就是她差点被人堵在床上。

  幸好她耳朵好,村口有动静的时候她就听到了,等村里人簇拥着两位报喜的差吏过来的时候她刚梳洗好。

  李春兰也早一步听到动静了,此时就在门口等着。

  两位差吏到了宋家门口,也没直接往里进,而是先问了一句:“请问哪位是宋闻溪宋老爷?”

  如意赶紧走过去,作揖道:“正是在下!”

  两人见没有找错地方,和如意寒暄了几句,听说如意是看完榜回来的,还解释了一下。

  “本来喜报前天就送来了,但县令大人之前不在,下乡视察田地的情况了。昨天晚上刚回来,今天就派我们兄弟来报喜了。”

  如意赶紧客气几句:“县令大人一心为民。”

  两人又说了几句,那二人这才进门,准备宣读。

  只见二人在院子站定后,一人先敲锣示意众人安静,一人展开红纸报帖,面南而立,高声吆喝:“捷报!贵府老爷 宋 讳 闻溪,蒙学政大人取中,高中今年院试第十八名 生员!”

  话音刚落,“咚”的一声锣声响起。

  “恭贺 宋老爷 蟾宫初展翅,文星照门庭!”

  “咚”,又一声锣声响起。

  “喜报连连登科第,指日金榜题名时!”

  “咚”,锣声再起。

  宣读的人这才卷起手中的红纸报贴,双手递给如意。

  一直安静听着的人群顿时哄闹起来。

  “你们听见了吗?十八名呢?”

  “那咋了,你知道十八名是多少啊?”

  “我不知道咋了,我知道那时候村长来报喜,是七十多名。”

  “啊,那如意这不是比她老师还厉害!”

  “可不嘛,平时病怏怏的一点也看不出来这么聪明!”

  “呸,你瞎说啥呢,什么病怏怏的,人家那是斯文!”

  “哦,对对对,是斯文,你看看我这张破嘴!”

  …

  如意顺着声音看过来,就看到一个看老太太还轻轻拍了两下自己的嘴。

  那老太太看到如意望过来,即便心里知道如意应该听不到,也还是忍不住讪笑了一下。

  如意回了个笑容,只当没听见。

  她赶紧双手接过差吏递过来的红纸报贴,又给他塞了两个荷包,这里边装了喜钱,是李春兰准备,刚才递给她的。

  两人一脸喜色的接了过去,高兴道:“恭贺宋老爷了!”

  如意也一脸笑容,“同喜同喜,还请两位进屋喝杯茶!”

  两人赶紧摆手拒绝,“多谢宋老爷好意,只是我们还有差事在身,只能辜负宋老爷美意了!”

  如意注意到他们身上还有卷起来的红纸报贴,就知道他们要去下一家,也不强求,亲自送到门口。

  不过这两人不用招待,村里人还是要的。

  此时,全村的人几乎都听到动静跑了过来,这可是大好事,肯定不能赶客,如意就招呼大家进屋坐。

  人数太多,幸好有几个勤快的大娘主动去了厨房帮忙烧水。

  因为家里也没准备,大家喝了茶之后就都散了。

  李春兰也趁机宣布了,三天后设宴乡邻,大家想来的都可以来,也不用带礼。

  众人一听都开心不已,一个个都是嘴角含笑,表示一定会来。

  等人离开,李春兰激动不已,甚至还把如意赶回自己房间,她在房间里和宋允修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话。

  第二天,李春兰就去隔壁青山集找了专门给村里各家做酒席的人,商量好了银钱用度等。

  等到当天的正日子,村里和附近村子能走动的都来了,村长帮忙出面招待贵客,宴席一直热闹到天黑才散。

  如意和李春兰今天都累得不轻,等人一散,匆匆洗漱完就躺下休息了。

  …

  时间匆匆过去了近一个月,如意这一个月日子过得特别舒服。

  除了刚办完宴席后,她和王师兄结伴去县衙走了趟流程。

  先是领取生员服和方巾,然后穿着领到的衣服去文庙向孔子像行三跪九叩礼,和其他秀才一块集体吟诵《告圣文》。

  最后就是转户口,把自己家的土地登记在册,这些以后可都免税了。

  办完这些,如意就没其他事情了。

  她每天睡到自然醒,吃完李春兰给她留的早饭,想出门走走了就去村子附近的山上转转,不想出去就在家里看看书,练练字。

  日子清闲自在,让她一时之间都忘了廪生可以入县学读书了。

  所以等村长带着这个消息来的时候,如意吓了一跳。

  “您说什么?”如意睁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置信!

  村长还以为她这是太惊讶了,又笑吟吟地重复了一遍:“你这次考中了廪生,按理来说是可以进县学读书的。但现在康朝毕竟也有一百多年了,各种制度也执行的没那么完善。”

  “现在县学里的学子早就从开国时候的寒门子弟,变成了那些有钱人家为主。我之前托人去打听了,但不确定结果,怕你空欢喜,就没告诉你。”

  “现在结果出来了,你下个月初一就可以去了,我就赶紧来告诉你。让你早做准备。”

  对他们这种村里的穷人家来说,能进入县学读书,那可真是烧了高香了。

  县学的教谕最低都是举人,学子最低也都要有秀才功名。

  如意现在年纪还小,肯定是要继续往上考的,那她有个好的教育环境就很重要了。

  所以村长这个一心为她考虑的人才会这么高兴。

  如意听到村长带来的这个好消息,目瞪口呆,内心疯狂呐喊:我没准备继续读书了,啊啊啊啊!

  谁家好人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