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贵妃 16-《快穿,平平淡淡就是福》

  回到景阳宫,春兰和夏荷第一时间汇报,给纸条的人并不是自己两人收买的。

  两人怕如意不信,都有些害怕。

  如意亲自将两人扶起,她自是相信她们的。

  但她也略说了两句,也没时间过多安抚,准备先看一下纸条的内容。

  春兰小心的将那个小小的纸团展开,上面只有一行娟秀却带着急促的小字:

  太后欲节后抱皇长子入慈宁宫,贤妃泣阻无用,反遭斥!

  如意捏着这张薄薄的纸,指尖冰凉。

  果然!太后这连日来的厚待,是为了这一刻!她要把皇子从自己身边夺走!以“亲自教养”为名,行掌控未来储君之实!

  而这个纸条的内容,明显不可能是内应写的。

  是贤妃!

  贤妃竟会冒险给她通风报信?

  看来,太后此举,算彻底放弃了贤妃和萧国公府诞育嫡子的念想,贤妃心中岂能愿意?

  而贤妃又知道如意已经彻底失宠,皇长子就是她唯一的指望和靠山,一旦皇长子被抱走,就会和她这个生母疏远,如意肯定不愿意。

  所以才有今天这个纸条。

  贤妃这是不想和太后撕破脸,干脆准备借如意的手坏太后的好事!

  不过这也说明了,太后并未把皇帝的身体的情况透露给自己的母家。

  这种事情,也确实不能乱说,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太后估计也是害怕萧国公府的人知道后,露出一星半点,就会招致皇帝的厌烦。

  如意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硬抗太后懿旨是死路一条,她必须想一个让太后无法强行抱走孩子,甚至投鼠忌器的办法。

  而且,她已经有了点头绪。

  贤妃想要利用她,又怎么知道自己不会被如意利用呢?

  太后准备节后抱走孩子,最近的节日就是新年。她也不能刚过完大年就抱走,显得太过不近人情,最好的时机就是过完正月十五,甚至出了正月之后。

  所以如意现在还有时间,没必要自乱阵脚。

  如意干脆表面上一如既往的深居简出,但私下里却开始做准备。

  如意在商城里兑换了一种极淡的、几乎无味的药草汁(安神草药,无害)涂抹在孩子鼻翼两侧和唇周,模拟呼吸不畅、口唇微绀的病容。

  等太医例行来请平安脉时,如意会“不经意”地提及孩子“夜里惊悸”、“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状”,引导太医在脉案上留下“禀赋稍弱,需精心静养,忌惊扰风寒”的记录。

  她自己则是把自己弄得更加憔悴,在请安或偶遇宫人时,又表现出精神不济、强撑精神的模样。

  偶尔在太后面前,会“失手”打翻茶盏,或“头晕”需要春兰搀扶,强化她“自顾不暇”的形象。

  私下里,她让春兰“不经意”地在慈宁宫洒扫宫女面前“担忧”地提及:“娘娘昨夜守着殿下又咳了半宿,那帕子上…唉…” 留下想象空间。

  在如意做了这些之后,其他人自然不用人明说也都知道了大皇子最近身体不好,贵妃心力交瘁,自顾不暇。

  而腊月十三的时候,太后突然偶感风寒,又给了如意另一个机会。

  如意知道,太后最重名声。她当年能在先帝有宠妃的时候坐稳后位,甚至把自己的孩子送上太子的宝座,除了她是皇后外,最主要就是她有个好名声。

  如意决定利用这一点。

  第二日一早,如意便“强撑病体”,由春兰和夏荷几乎架着,一步三晃地来到了慈宁宫外求见。

  她脸色惨白如纸,额角虚汗涔涔,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清:“臣妾…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听闻娘娘凤体欠安,臣妾…寝食难安…特来侍奉汤药…”

  太后正在用早膳,听闻沈贵妃这副模样来了,眉头紧蹙,虽然心里不耐烦,但还是宣了她进来。

  如意一进殿,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未语泪先流:“太后娘娘…臣妾…臣妾无能…未能照顾好皇长子…明儿他…他昨夜又起了低热,哭闹不止…臣妾…臣妾心如刀绞…”

  她一边哭诉,一边挣扎着要磕头,身体却摇摇欲坠,被春兰死死扶住才没倒下。

  “皇长子病了?”太后放下银箸,脸色微沉。

  “是…太医说…是受了些惊吓,又兼天气转凉,邪风入体…需得静养,万不可再受惊扰挪动…”如意泣不成声,“臣妾…臣妾本想亲自照料,可…可臣妾这身子骨不争气…昨夜守着明儿,自己也…也染了风寒…”

  她剧烈地咳嗽起来,仿佛要把肺都咳出来,脸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

  太后看着她这副凄惨模样,又听她说皇长子也病了,心头那点准备抱走孩子的念头不由得动摇了几分。

  强行抱走一个病弱的孩子,而且可能是皇帝唯一的一个儿子,万一有个闪失…这责任,她担不起!这名声,她更背不起!

  “既如此,你不在宫里好生照看皇长子,跑来哀家这里做什么?”太后语气带着一丝不耐。

  如意抬起泪眼,满是“孺慕”和“自责”:“臣妾…臣妾听闻太后娘娘凤体微恙,心中实在不安…皇长子是臣妾的命,太后娘娘…更是臣妾的天!”

  “臣妾虽不中用,也想着…想着能在娘娘跟前尽一份孝心…哪怕…哪怕只是为娘娘尝一口汤药…”

  她说着,又剧烈咳嗽起来,身体抖得如同风中落叶。

  这番“孝心”表白,配上她随时要断气的模样,让太后一时竟说不出重话。

  她挥挥手,语气缓和了些:“罢了,你有这份心就好。皇长子身子要紧,你赶紧回去照看着。哀家这里不缺人伺候。”

  “谢…谢太后娘娘体恤…”如意如蒙大赦,又挣扎着磕了个头,才在宫女的搀扶下,一步一挪,虚弱不堪地退了出去。

  太后看着她消失在门外的背影,眉头紧锁。张嬷嬷低声道:“娘娘,贵妃娘娘和皇长子都病着…这…”

  太后沉默片刻,烦躁地摆摆手:“再等等!等他们好些再说!”

  她心中憋闷,本来是要和皇上商量一下,小年夜宫里聚起来的时候当众宣布的。

  这下子,计划全都打乱了。

  只能先暂时搁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