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匹夫有责 20-《快穿,平平淡淡就是福》

  这里是一片相对规整、居住着不少小商人、低级职员和手艺人的中档居民区。

  这里的街道略宽,铺着整齐的石板,两旁是鳞次栉比的二层砖木小楼,虽不奢华,却干净齐整。

  夜深人静,窗户大多漆黑,只有零星几盏灯透过窗户,在雨中散发出昏黄的光晕。

  如意停留的地方,是一扇漆色略新、带着小小铜环的门。

  这里看起来与周围其他住户并无不同。

  她站在廊檐下,再次警惕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跟踪后。这才悄悄蹲下身,手指在门框底部摸索了片刻,轻轻一按,一块看似完整的木板悄无声息地滑开,露出一个暗格,里面藏着一把黄铜钥匙。

  但如意并没有使用钥匙,做这个动作也只是准备看看这里还安不安全。

  她轻轻把钥匙又推了回去,这才纵身一跃,轻轻落入了院子里。

  进入院子后,她从门口向右数了数,找到了一块有些松动的砖,抽出来后砖块中间有个凹槽,里边还有一枚钥匙。

  如意用钥匙打开正房的门,闪身进去,立刻反手轻轻闩上。

  屋内没有点灯,如意靠着自己过人的目力看清了屋子的情况。

  这间屋子打眼一看就是普通的堂屋,虽然因为长时间没人住,有些尘土的气息,但屋子还是整整齐齐的。

  桌椅茶几都摆放得端正,甚至还有一架旧屏风,看起来就像一户寻常的、略有家底的人家。

  不过如意知道,这里其实是上一任留下的安全屋,即便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了,这里也依然暂时安全。

  她径直穿过堂屋,走进里间卧室。挪开靠墙的一个沉重的柜子。

  柜子后面,墙壁上有一块颜色略深的砖块。她用手指抵住砖块边缘,用力一按再一推,砖块向内陷去,旁边一整块墙板悄无声息地旋开,露出了一个隐藏在夹墙内的密室。

  密室里空间不大,但干燥洁净,放着一个小型保险柜。

  如意快速转动密码盘,打开保险柜,里面是电台部件,保养得极好,还有备用电池、一套密码本以及一根用来应急的金条。

  所有物品都用防潮的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

  她仔细清点了一下,迅速将电台核心部件和电池组取出,重新包好。

  又将保险柜和夹墙恢复原状,樟木箱子推回原位,仔细检查了所有细节,确保看不出任何动过的痕迹。

  抱着沉甸甸的电台部件,她再次如同幽灵般离开了这间安全屋,沿着原路返回茶馆后院。

  回到茶馆后院时,老王的鼾声依旧震天响,雨声也未停歇。

  她悄无声息地溜回自己的小屋,闩好门。

  如意点上油灯,开始组装电台。

  部件精良,手感冰凉。她接上耳机,深吸一口气,看了一眼怀中老旧的怀表——暂时还没到时间。

  她先将被子堆叠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吸音屏障围在身前。

  然后,取出一块用作包袱的软布,放在电键上,手指轻轻搭上去。

  时间慢慢临近,如意屏住呼吸,默默倒数。

  时间一到,如意立刻动了起来。她的手指在电键上以特定节奏轻轻敲击,发出简短的安全信号,表明“铃铛已就位,设备可用”。

  她敲击的力度极轻,几乎全靠手腕细微的抖动和指尖的触感,发出的声音被控制在极低的范围内,如同细小的沙粒落在棉布上。

  窗外雨落下来的沙沙声,就是对她最好的掩护。

  每一次敲击,她的耳朵都像最精密的仪器,捕捉着院内任何一丝可能的异响——隔壁房间的翻身、远处的犬吠、甚至风吹过屋檐的声音。

  稍有风吹草动,她的手指便会瞬间停止,整个人如同石化般凝固,直到确认安全才会继续。

  短暂的静默后,耳机里传来了回应!

  如意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捕捉着耳机里传来的微弱回应信号。

  那断断续续的点划声,如同黑暗中遥远的灯塔,指引着方向。

  她迅速将接收到的信号记录在脑中,手指稳定地在电键上敲出确认收到的简短回应,随即结束了这次极其短暂的联络窗口。

  她快速拆卸电台,将核心部件和密码本用油布仔细包好,藏入系统空间。

  所有痕迹都被小心地清理掉,小屋恢复了原样,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译出电文,是简单的确认和初步指令:确认“铃铛”通道畅通,要求她保持静默,按既定方案潜伏,优先观察并汇报陵州码头日军物资进出及伪政府人员动态,非紧急不启用电台。

  接下来的日子,如意如同最精密的仪器,精准地执行着指令。

  她依旧是那个勤快、腼腆、的“小如意”,和茶馆的众人关系也越来越亲近,偶尔还能一起聊聊各自家里的小事。

  白天,她穿梭在茶馆的喧嚣中,耳朵却像雷达般捕捉着一切有价值的信息:某个伪政府科长抱怨日军征粮数量加大、期限提前。

  几个码头工头闲聊时提到最近半夜卸船的“大家伙”格外多,看守也特别严;一个喝多的日本商社职员吹嘘很快就能拿到“紧俏货”的批条…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被她夜间在脑海中快速整理、筛选、加密,然后通过那条最基础的渠道——茶馆后门砖缝——传递出去。

  她观察到,那位“老农”取走信息的频率和时机都恰到好处,显然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手。

  偶尔,在玉姐和刘姨外出过夜、确保绝对安全的深夜。

  她才会极其谨慎地启用电台,发送一些无法通过人力传递的、时效性极强的紧急信息。

  例如一次突然的日军临时戒严,排查路线,是因为一个伪政府高官的到访行程。

  她每次发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时间压缩到极致。

  她也在暗中观察和评估着茶馆的每一个人。

  老板娘玉姐眼神中经常含着的疲惫;刘姨深藏着的对日本人的厌恶;小石头对和自己家一样穷的人的怜惜,对欺压他们的底层地痞和伪警察的厌恶憎恨等。

  每个人虽然都不起眼,但他们都有着自己强烈的情绪。

  甚至有一次,如意还遇到了日本人的调笑和骚扰。

  毕竟她一个正当年纪的大姑娘,即便她从头到尾露出来的都不是真容,而是一张平庸的脸。但正当年纪的少女,即便是扮丑了,总归也是身段婀娜的。

  其他很多人碍于老板娘的背景,顶多只敢多看两眼,并不敢做什么。

  但日本人就不一样了!

  这里在他们看来就是自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