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匹夫有责 42-《快穿,平平淡淡就是福》

  两人钻进高高的芦苇丛中,沿着泥泞的河岸艰难地向南跋涉。

  芦苇很好地遮蔽了她们的身影,但行走异常困难。

  冰冷的河水不时浸湿她们的裤腿和鞋子。她们顾不上这些,咬牙坚持着。

  突然,走了没多久的如意就听到了远方传来的脚步声。

  她一把扯住没听到的陈婷,蹲了下去,小心的往那边观察。一个戴着破草帽的中年男人正脚步艰难的往这边过来,

  如意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猛地将陈婷按得更低,另一只手已经悄无声息地摸向了腰间的匕首,眼神锐利如鹰,死死盯住那个在芦苇丛中艰难跋涉的身影。

  那人穿着和贫苦渔民无异的破旧棉袄,裤腿高高挽起,赤着双脚,沾满泥泞,戴着的破草帽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

  他走得很慢,似乎也在警惕地观察着四周,行为举止透着一股与普通渔民不同的谨慎。

  是敌人伪装的搜捕队?还是…自己人?

  如意不敢有丝毫大意。

  她示意陈婷绝对不要出声,自己则像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屏息凝神,计算着距离和出手的时机。

  就在那人越来越近,快要到达她们藏身的这片茂密芦苇时,他突然停住了脚步,侧耳倾听了一下周围的动静,然后发出了一声短促而奇怪的鸟鸣声——三声高,两声低,重复了一次。

  如意的瞳孔猛地一缩!

  这是组织内部约定的紧急接应信号之一!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无法通过正常方式确认身份时才会使用!

  但她依然没有立刻回应。

  陷阱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她轻轻捏了捏陈婷的手示意她安心,然后从地上摸起一颗小石子,屈指一弹。

  石子无声地落入不远处的水中,发出轻微的“噗通”声。

  那中年人立刻警觉地转向声音来源,身体微微紧绷,但并没有惊慌失措地拔枪或呼喊,而是同样用警惕的目光扫视着那片区域,同时再次发出了那串鸟鸣信号,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

  如意的心放下了一半。这种反应更符合自己人遭遇意外情况时的表现。

  她深吸一口气,从芦苇丛中缓缓站起身,但身体依然保持着随时可以攻击或防御的姿态,用压得极低的声音回应了另一段不同的、更复杂的鸟鸣。

  那中年人听到回应,身体明显放松了一些,他迅速抬起头,帽檐下露出一张饱经风霜、却带着焦急和关切的脸。

  他快步向如意发出声音的方向走来,但又在三米之外停了下来,“‘老家的柴刀’生锈了,要磨一磨才能砍柴!”

  这是接头的暗号!

  如意彻底松了口气,立刻回应下半句:“‘磨刀石’在河边,等着呢!”

  暗号完全对上!

  “太好了!你们终于出来了!”中年人激动地压低声音,快步走到她们面前,放松了全身的戒备。

  他的目光迅速扫过疲惫不堪、浑身泥水的陈婷和虽然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的如意,“我是‘渔夫’,奉命在城门口接应!但城里此时戒严得厉害,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就分散开接应,我判断你们很可能走这条水道,所以来了这里。不过其他几个点也都安排了人!”

  “辛苦了,‘渔夫’同志。”如意点头,言简意赅,“这位是陈婷同志。我们需要立刻转移。”

  “明白!跟我来!船在那边隐蔽处!”“渔夫”毫不废话,立刻转身带路。他显然对这片芦苇荡极其熟悉,三拐两绕就带着她们来到一处河湾,那里隐蔽地停着一条带篷的小渔船。

  “快上船!我们必须在天黑前赶到下一个汇合点!”

  “渔夫”协助如意将几乎虚脱的陈婷扶上船,自己则熟练地解开缆绳,拿起竹篙。

  小船无声地滑入水中,顺着水流,沿着茂密的芦苇荡边缘向下游快速驶去。篷子虽然破旧,但很好地遮蔽了她们的身影。

  船内,陈婷瘫坐在船板上,靠着船舷,大口喘着气,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如意递给她水壶,警惕的目光依旧不时扫视着河面两岸。

  虽然渔夫是自己人,但此时他们距离陵州城没多远,离真正的安全还很遥远,还不能完全放松下来。

  “渔夫”一边撑船,一边低声快速交代情况:“城里炸锅了。竹内死了,日本人疯了,正在全城大搜捕。所有出口都被重兵封锁,严查所有车辆和行人。我们判断你们很难从陆路离开,所以才重点守这几条水路。”

  他看了一眼如意,眼中带着敬佩:“你们动作真快!我们接到城内同志冒死传出的消息时,还以为你们至少需要一天时间才能找到机会脱身。”

  如意摇摇头:“机不可失,不得不冒险提前动手。幸好有陈婷同志在,这次她才是头功!”

  陈婷虚弱地摇摇头,表示没什么。

  “渔夫”点点头,不再多问:“放心,这条水路我们经营了很久,相对安全。下一个汇合点在下游二十里的‘三汊湾’,那里有车接应,会送你们去安全的地方。”

  如意点了点头,没在说话。

  小船在寂静的河面上快速行驶,只有竹篙划水的声音和风吹芦苇的沙沙声。

  夕阳的余晖将河水染成金色,但也意味着夜幕即将降临,温度正在迅速下降。

  终于,在天色完全黑透之前,小船抵达了一处更加荒凉的河汊口。岸边一棵歪脖子柳树下,隐约停着一辆覆盖着篷布的骡车。

  “到了!”“渔夫”将船靠岸,发出几声有节奏的蛙鸣。

  柳树下立刻闪出两个人影,警惕地确认后,快步上前接应。

  “一路顺利?”其中一人低声问。

  “顺利!”“渔夫”答道,“人接到了!”

  如意和陈婷在接应同志的帮助下上了岸。如意在船上坐了那么久,已经缓了过来。但陈婷本来就身体不太好,此时几乎站立不稳。

  “快上车!此地不宜久留!”接应的同志给如意帮忙,迅速将陈婷扶上骡车。

  车厢里铺着干草,还准备了御寒的旧毛毯和一点干粮清水。

  “渔夫”站在岸边,对如意和陈婷郑重地点了点头:“一路保重!”

  两人也点点头,“保重!”

  骡车缓缓启动,沿着颠簸的土路,向着更深、更安全的黑暗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