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承嗣听着周瑾的分析,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
是啊,亲自出征太辛苦太危险,派别人去又怕失控,而“借兵”给萧衍,既能保住自己的基本盘,又能白得一份天大的功劳,还能用楚国的钱粮养自己的兵!
虽然要冒一点萧衍可能吞并军队的风险,但相比前两个选项,这风险简直微不足道。
而且他也自信,只要好好控制监军人选,使萧衍不敢明目张胆乱来,那自己的军队九成九还是会回来的。
于是,一场基于各自算计的讨价还价就此展开。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韩承嗣“借”给萧衍两万洛都兵马,粮饷由楚地供应,派一名韩氏子弟监军;洛都还下诏授予萧衍讨逆名分。而萧衍要在拿下宸王后与洛都平分战果。
协议达成,周瑾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不敢耽搁,立刻带着盖有玉玺的诏书和“借兵”协议,启程返回金陵复命。
然而,正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的洛都朝廷。
韩承嗣自以为此事做得隐秘,但他独揽大权、企图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自身地位的举动,早已引起了朝中其他势力的警惕和不满。
洛都,私下暗流涌动。
就在周瑾离开洛都的当天傍晚,太傅府邸,一间隐秘的书房内。
太傅杨文渊,一位年近六旬、在朝中资历深厚但近年被韩承嗣压制得动弹不得的老臣,正听着心腹属下的低声禀报。
“……确认了,今日韩太师在宫中见了楚国使者周瑾,历时甚久。之后,宫中便传出消息,说陛下即将下诏,授楚国公萧衍‘讨逆’之名,且太师已应允‘借’出两万京畿兵马,粮饷由楚地供应。”
杨文渊捻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韩承嗣老儿,真是越老越糊涂!与虎谋皮,还想借此壮大自家声势?他若真成了这‘定鼎’之功臣,这朝堂之上,还有我等立锥之地吗?”
他沉吟片刻,冷笑道:“他既想做这‘稳赚不赔’的买卖,老夫偏不让他如意!此事,绝不能让他顺顺利利地办成!”
“大人的意思是?”
“想办法,把这消息,‘不经意’地透给北边的人。”杨文渊压低声音,“记住,要做得干净,绝不能让人查到我们头上。要让那宸王……早点知道她的‘好邻居’正在谋划什么!”
“小人明白!”
几乎就在周瑾的车队离开洛都的当天晚上,另一条隐秘的渠道也开始运作。
通过几经辗转、看似毫不相干的商队伙计、游方僧人乃至青楼歌姬,这条关乎战略大局的消息,被巧妙地拆分、伪装,然后向着北方疾驰而去。
数日后,宸州,抚远城,盟主府邸。
夜色已深,书房内却依旧灯火通明。
如意正与莫尘、秦禹等核心幕僚商议整合北地、推行新政的具体事宜。
虽然名义上成立了“北地安民盟”,西凉王和靖北王保留了封号,但实际的军政大权、经济命脉,正以惊人的速度被宸州体系消化、掌控。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叩响。
近卫女官司飞飞快步走入,神色凝重,将两封不同来源但内容相互印证的信笺无声地呈到如意面前。
“主公,洛都急报。以及……我们自己的渠道,也确认了。”司飞飞的声音低沉。
如意接过信笺,迅速浏览。她的脸色瞬间沉静如水,但熟悉她的人都能感受到,那平静之下骤然凝聚的风暴。
信上的内容,与杨文渊泄露的情报几乎一致:楚使周瑾已与韩承嗣达成密约,借兵两万,粮饷由楚地供应,韩氏子弟监军;洛都已下讨逆诏书。
她将信笺递给身旁的莫尘。
莫尘看完,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是冰冷的锐利。
他轻声道:“果然来了……比预想的还要快,而且是以这种方式。萧衍勾结洛都,而洛都内部……果然是一盘散沙,竟有人将此等机密泄露于我。此乃天助我也,亦可见其人心离散,不足为惧。”
秦禹接过信笺,快速浏览后,脸上的凝重之色反而消散了几分,甚至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看向如意,语气沉稳中带着几分笃定:“主公,萧衍此举,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正中下怀!他以为联合洛都便能占尽优势,却不知我宸州早已今非昔比。”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有力地划过淮河与长江下游水道:“尤其是这水军!萧衍倚仗其水师纵横江海,却绝想不到,主公您高瞻远瞩,数年前便已密令在巢湖、洪泽浦等地辟建船坞,招募江淮熟谙水性的子弟,由将领们暗中操练。”
“如今我宸州水军虽规模不及楚军庞大,但战船坚利,士卒精悍,更兼熟悉北地水文,绝非楚军想象中那般只能被动防守!”
秦禹越说越自信:“届时,楚军若敢以水师溯淮而上,企图直捣我心腹之地,我水军依托淮河支流、湖泊及预设工事,足以层层阻击,甚至可寻机断其粮道,让其水军优势化为泡影!”
“陆上,我北地将士经过整编操练,早已严阵以待。他萧衍想打,我们奉陪到底!”
莫尘也微微颔首,补充道:“秦将军所言极是。更妙的是,洛都这借来的两万兵马,非但不是助力,反而是个包袱。”
“客军远征,粮饷受制于人,指挥必然掣肘,与楚军本土兵马必生龃龉。此乃萧衍联军之‘死穴’!我军正可大做文章。”
司飞飞也上前一步,禀报道:“主公,潜伏在楚地及洛都的‘听风卫’也已回报,楚军虽在调动,但内部对此次北上并非铁板一块,不少将领对与腐朽朝廷合作颇有微词。”
“洛都那边,韩氏监军的人选也已探明,是韩承嗣的侄子,但实际上却是他的私生子,那人是个纨绔子弟,这次送过来就是镀金的,根本不足为虑。”
听着心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如意脸上露出了从容而冷峻的笑容。
她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城里井然有序的夜景和远处隐约可见的船帆灯火。
“看来,萧衍是迫不及待地想试试我宸州的锋芒了。”
她的声音平静,却蕴含着强大的自信,“他以为抓住了我们立足未稳的时机,却不知,我们等的,就是一个能名正言顺反击、并一举奠定北地乃至天下格局的机会!”
是啊,亲自出征太辛苦太危险,派别人去又怕失控,而“借兵”给萧衍,既能保住自己的基本盘,又能白得一份天大的功劳,还能用楚国的钱粮养自己的兵!
虽然要冒一点萧衍可能吞并军队的风险,但相比前两个选项,这风险简直微不足道。
而且他也自信,只要好好控制监军人选,使萧衍不敢明目张胆乱来,那自己的军队九成九还是会回来的。
于是,一场基于各自算计的讨价还价就此展开。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韩承嗣“借”给萧衍两万洛都兵马,粮饷由楚地供应,派一名韩氏子弟监军;洛都还下诏授予萧衍讨逆名分。而萧衍要在拿下宸王后与洛都平分战果。
协议达成,周瑾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不敢耽搁,立刻带着盖有玉玺的诏书和“借兵”协议,启程返回金陵复命。
然而,正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的洛都朝廷。
韩承嗣自以为此事做得隐秘,但他独揽大权、企图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自身地位的举动,早已引起了朝中其他势力的警惕和不满。
洛都,私下暗流涌动。
就在周瑾离开洛都的当天傍晚,太傅府邸,一间隐秘的书房内。
太傅杨文渊,一位年近六旬、在朝中资历深厚但近年被韩承嗣压制得动弹不得的老臣,正听着心腹属下的低声禀报。
“……确认了,今日韩太师在宫中见了楚国使者周瑾,历时甚久。之后,宫中便传出消息,说陛下即将下诏,授楚国公萧衍‘讨逆’之名,且太师已应允‘借’出两万京畿兵马,粮饷由楚地供应。”
杨文渊捻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韩承嗣老儿,真是越老越糊涂!与虎谋皮,还想借此壮大自家声势?他若真成了这‘定鼎’之功臣,这朝堂之上,还有我等立锥之地吗?”
他沉吟片刻,冷笑道:“他既想做这‘稳赚不赔’的买卖,老夫偏不让他如意!此事,绝不能让他顺顺利利地办成!”
“大人的意思是?”
“想办法,把这消息,‘不经意’地透给北边的人。”杨文渊压低声音,“记住,要做得干净,绝不能让人查到我们头上。要让那宸王……早点知道她的‘好邻居’正在谋划什么!”
“小人明白!”
几乎就在周瑾的车队离开洛都的当天晚上,另一条隐秘的渠道也开始运作。
通过几经辗转、看似毫不相干的商队伙计、游方僧人乃至青楼歌姬,这条关乎战略大局的消息,被巧妙地拆分、伪装,然后向着北方疾驰而去。
数日后,宸州,抚远城,盟主府邸。
夜色已深,书房内却依旧灯火通明。
如意正与莫尘、秦禹等核心幕僚商议整合北地、推行新政的具体事宜。
虽然名义上成立了“北地安民盟”,西凉王和靖北王保留了封号,但实际的军政大权、经济命脉,正以惊人的速度被宸州体系消化、掌控。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叩响。
近卫女官司飞飞快步走入,神色凝重,将两封不同来源但内容相互印证的信笺无声地呈到如意面前。
“主公,洛都急报。以及……我们自己的渠道,也确认了。”司飞飞的声音低沉。
如意接过信笺,迅速浏览。她的脸色瞬间沉静如水,但熟悉她的人都能感受到,那平静之下骤然凝聚的风暴。
信上的内容,与杨文渊泄露的情报几乎一致:楚使周瑾已与韩承嗣达成密约,借兵两万,粮饷由楚地供应,韩氏子弟监军;洛都已下讨逆诏书。
她将信笺递给身旁的莫尘。
莫尘看完,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是冰冷的锐利。
他轻声道:“果然来了……比预想的还要快,而且是以这种方式。萧衍勾结洛都,而洛都内部……果然是一盘散沙,竟有人将此等机密泄露于我。此乃天助我也,亦可见其人心离散,不足为惧。”
秦禹接过信笺,快速浏览后,脸上的凝重之色反而消散了几分,甚至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看向如意,语气沉稳中带着几分笃定:“主公,萧衍此举,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正中下怀!他以为联合洛都便能占尽优势,却不知我宸州早已今非昔比。”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有力地划过淮河与长江下游水道:“尤其是这水军!萧衍倚仗其水师纵横江海,却绝想不到,主公您高瞻远瞩,数年前便已密令在巢湖、洪泽浦等地辟建船坞,招募江淮熟谙水性的子弟,由将领们暗中操练。”
“如今我宸州水军虽规模不及楚军庞大,但战船坚利,士卒精悍,更兼熟悉北地水文,绝非楚军想象中那般只能被动防守!”
秦禹越说越自信:“届时,楚军若敢以水师溯淮而上,企图直捣我心腹之地,我水军依托淮河支流、湖泊及预设工事,足以层层阻击,甚至可寻机断其粮道,让其水军优势化为泡影!”
“陆上,我北地将士经过整编操练,早已严阵以待。他萧衍想打,我们奉陪到底!”
莫尘也微微颔首,补充道:“秦将军所言极是。更妙的是,洛都这借来的两万兵马,非但不是助力,反而是个包袱。”
“客军远征,粮饷受制于人,指挥必然掣肘,与楚军本土兵马必生龃龉。此乃萧衍联军之‘死穴’!我军正可大做文章。”
司飞飞也上前一步,禀报道:“主公,潜伏在楚地及洛都的‘听风卫’也已回报,楚军虽在调动,但内部对此次北上并非铁板一块,不少将领对与腐朽朝廷合作颇有微词。”
“洛都那边,韩氏监军的人选也已探明,是韩承嗣的侄子,但实际上却是他的私生子,那人是个纨绔子弟,这次送过来就是镀金的,根本不足为虑。”
听着心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如意脸上露出了从容而冷峻的笑容。
她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城里井然有序的夜景和远处隐约可见的船帆灯火。
“看来,萧衍是迫不及待地想试试我宸州的锋芒了。”
她的声音平静,却蕴含着强大的自信,“他以为抓住了我们立足未稳的时机,却不知,我们等的,就是一个能名正言顺反击、并一举奠定北地乃至天下格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