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并未立刻说话,而是目光温和地注视着侯三,将他脸上那丝细微的落寞尽收眼底。
她亲自执起桌上的紫砂壶,不疾不徐地斟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缓步走到侯三面前,将茶杯递了过去。
“侯三,”她的声音带着一种难得的亲近,而非高高在上的命令,“先坐下,喝杯茶。”
侯三闻言干脆利落地就坐下了,只是还低着头,不与如意对视。
如意也不以为意,侯三不高兴能表现出来总比他偷偷在心里记仇找机会使坏更好。
只是,如果能当场把侯三的小情绪化解掉当然更好。
想到这里,如意把本来想直接开口的话咽了回去,准备先安抚一下:“侯三,你我相识于微末,从黑虎帮到今日,一路风雨,你是最早跟着我的老人之一了。”
侯三微微一愣,双手接过茶杯,暖意从指尖传来,心中的些许郁结似乎也化开了一些。
他浅啜了一口微烫的茶水,暖意一直蔓延到了心里,低声道:“主公言重了,属下只是尽本分。”
如意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轻轻叹了口气,语气真诚:“方才议事,将南下情报之事全权交予飞飞,你心中是否觉得,本王有些……厚此薄彼,或是忘了你这老臣了?”
侯三心中一紧,没想到主公看得如此透彻,连忙起身:“属下不敢!”
“坐下说话,”如意抬手虚按,示意他放松,“有什么不敢的,会有些想法,才是人之常情,本王明白。”
她目光清澈地看着侯三,“但侯三,你要知道,飞飞所长,在于统筹、在于明线渗透、在于配合大军行动。”
“南下之战,势如破竹,需要的是高效、精准、与正面战场紧密配合的情报支持,此事飞飞更为擅长。”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而郑重:“但有些事,关乎根本,凶险异常,非心腹肱骨、非大智大勇且绝对可靠之人不能为。”
“而这类任务,往往不能见于明面,甚至功成亦不能宣扬。本王思来想去,身边能担此重任者,唯你侯三一人而已。”
听到这话,侯三原本微垂的眼眸猛地抬起,看向如意,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和难以抑制的激动。主公并非不重视他,而是有更机密、更重要的任务要托付!
如意见他神色变化,知道安抚已见成效,便不再绕弯子,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本王要你,暂时放下宸州与南边的事务,秘密潜入洛都,目标——是那个被韩承嗣牢牢控制在手中的小皇帝!”
侯三呼吸一窒,心脏剧烈跳动起来。
接触皇帝?这任务的层级和风险,确实远非寻常情报工作可比!
如意继续详细部署,语气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你的任务,可视情况而行,若能兼得最好。”
“第一,策反皇帝。”
“小皇帝虽是傀儡,但据以往情报推测,其绝非无知孩童,不仅对韩承嗣专权心怀怨恨,也想脱离洛都,做个自由自在的人。”
“你要设法接近,传递我宸州新政之气象,许诺若得他相助,将来必给他封个逍遥王,这样他既能摆脱傀儡命运,也会拥有自由的底气。”
“如果他愿意,条件也允许,可设法带他来到宸州。”
“第二!”如意眼中闪烁着惊人的光芒,“如果不能带走小皇帝,那你需要设法拿到一道‘禅位诏书’!”
如意眼中闪烁着惊人的光芒。
“禅位诏书?”侯三再次震惊。
“不错!”如意斩钉截铁,“韩承嗣能逼宫立诏,我们为何不能?若小皇帝不堪受辱,‘自愿’禅位于平定北地、扫清叛乱、还天下太平的宸王,岂不名正言顺?”
“此事若成,萧衍、韩承嗣乃至天下任何诸侯,都将失去大义名分!这,才是真正定鼎乾坤的一步,让我们能名正言顺的进入洛都。”
她紧紧盯着侯三:“此任务九死一生,一旦暴露,万劫不复。但若成功,你便是奠定我宸州万世基业的第一功臣!侯三,你可愿为本王,行此险棋,立此不世之功?”
侯三此刻心潮澎湃,之前那点小小的失落早已被巨大的使命感和被信任的激动所取代。
他猛地起身,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异常坚定:
“主公信重,侯三……万死难报!此任务虽险,却直指要害!侯三必竭尽所能,纵然肝脑涂地,亦要为主公拿到那‘名分’!”
想了想,侯三又咬牙道:“纵使拿不到禅位诏书,也必在洛都搅动风云,绝不让韩承嗣老贼安稳!”
“好!”如意听到最后一句,不由失笑,不愧是侯三这性格能说出来的。
她亲手扶起侯三,郑重道:“所需一切,由你自行拟定,直接向本王负责,不必经任何他人之手。记住,安全第一,事若不可为,保全自身为上。本王在宸州,静候先生佳音!”
“属下明白!定不负主公重托!”侯三深深一揖,眼中燃烧着使命感的火焰,悄然退出了书房。
如意看着他消失的方向,久久无言,房内只剩下烛火偶尔爆出的轻微噼啪声。
这颗棋子已经落下,至于能否奏效,能奏效到何种程度,确是要看侯三的本事和洛都那潭浑水的深浅了。
她缓缓踱步到窗前,推开窗,夜风带着微凉的湿气拂面而来,让她纷杂的思绪渐渐沉淀。
这只是她思考过后的一步闲棋罢了,但正如她对侯三所言,若能成功,那意义也大不相同。
毕竟,名分大义,在这个时代,有时比一支军队更有用。
若侯三真能成事,将意味着,她接下来的所有军事行动,都将从“割据”变为“奉天承运”,从“诸侯争霸”升格为“统一天下”。
届时,出兵洛都,不再是入侵,而是“接收禅让”、“平定乱局”;对付萧衍、韩承嗣之流,也不再是诸侯相争,而是“讨伐逆臣”、“肃清寰宇”。
这面大旗一旦竖起,对天下士人、对摇摆不定的中间势力,将产生无可估量的吸引力。
不战而屈人之兵,莫过于此。这比单纯依靠武力征服,要省力得多,根基也稳固得多。
当然,也可能希望越大,风险也越大。
毕竟洛都不说是龙潭虎穴,也差不了多少。
韩承嗣在那里经营多年,对那小皇帝的看守必定严密至极。
“但,即便失败,也并非全无益处。”如意目光微冷。
侯三最后那句话——“纵使拿不到禅位诏书,也必在洛都搅动风云”——提醒了她。
侯三是个擅长在暗处活动的人,就算拿不到诏书,只要他能成功潜入,在洛都制造混乱、散播谣言、离间韩承嗣与其党羽,甚至只是让那小皇帝心中种下对宸州的一丝好奇或希望,那便是成功。
这能为她后续的行动创造有利条件,至少,能让韩承嗣后院起火,牵扯他的精力,让他腾不出手帮萧衍。
她亲自执起桌上的紫砂壶,不疾不徐地斟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缓步走到侯三面前,将茶杯递了过去。
“侯三,”她的声音带着一种难得的亲近,而非高高在上的命令,“先坐下,喝杯茶。”
侯三闻言干脆利落地就坐下了,只是还低着头,不与如意对视。
如意也不以为意,侯三不高兴能表现出来总比他偷偷在心里记仇找机会使坏更好。
只是,如果能当场把侯三的小情绪化解掉当然更好。
想到这里,如意把本来想直接开口的话咽了回去,准备先安抚一下:“侯三,你我相识于微末,从黑虎帮到今日,一路风雨,你是最早跟着我的老人之一了。”
侯三微微一愣,双手接过茶杯,暖意从指尖传来,心中的些许郁结似乎也化开了一些。
他浅啜了一口微烫的茶水,暖意一直蔓延到了心里,低声道:“主公言重了,属下只是尽本分。”
如意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轻轻叹了口气,语气真诚:“方才议事,将南下情报之事全权交予飞飞,你心中是否觉得,本王有些……厚此薄彼,或是忘了你这老臣了?”
侯三心中一紧,没想到主公看得如此透彻,连忙起身:“属下不敢!”
“坐下说话,”如意抬手虚按,示意他放松,“有什么不敢的,会有些想法,才是人之常情,本王明白。”
她目光清澈地看着侯三,“但侯三,你要知道,飞飞所长,在于统筹、在于明线渗透、在于配合大军行动。”
“南下之战,势如破竹,需要的是高效、精准、与正面战场紧密配合的情报支持,此事飞飞更为擅长。”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而郑重:“但有些事,关乎根本,凶险异常,非心腹肱骨、非大智大勇且绝对可靠之人不能为。”
“而这类任务,往往不能见于明面,甚至功成亦不能宣扬。本王思来想去,身边能担此重任者,唯你侯三一人而已。”
听到这话,侯三原本微垂的眼眸猛地抬起,看向如意,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和难以抑制的激动。主公并非不重视他,而是有更机密、更重要的任务要托付!
如意见他神色变化,知道安抚已见成效,便不再绕弯子,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本王要你,暂时放下宸州与南边的事务,秘密潜入洛都,目标——是那个被韩承嗣牢牢控制在手中的小皇帝!”
侯三呼吸一窒,心脏剧烈跳动起来。
接触皇帝?这任务的层级和风险,确实远非寻常情报工作可比!
如意继续详细部署,语气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你的任务,可视情况而行,若能兼得最好。”
“第一,策反皇帝。”
“小皇帝虽是傀儡,但据以往情报推测,其绝非无知孩童,不仅对韩承嗣专权心怀怨恨,也想脱离洛都,做个自由自在的人。”
“你要设法接近,传递我宸州新政之气象,许诺若得他相助,将来必给他封个逍遥王,这样他既能摆脱傀儡命运,也会拥有自由的底气。”
“如果他愿意,条件也允许,可设法带他来到宸州。”
“第二!”如意眼中闪烁着惊人的光芒,“如果不能带走小皇帝,那你需要设法拿到一道‘禅位诏书’!”
如意眼中闪烁着惊人的光芒。
“禅位诏书?”侯三再次震惊。
“不错!”如意斩钉截铁,“韩承嗣能逼宫立诏,我们为何不能?若小皇帝不堪受辱,‘自愿’禅位于平定北地、扫清叛乱、还天下太平的宸王,岂不名正言顺?”
“此事若成,萧衍、韩承嗣乃至天下任何诸侯,都将失去大义名分!这,才是真正定鼎乾坤的一步,让我们能名正言顺的进入洛都。”
她紧紧盯着侯三:“此任务九死一生,一旦暴露,万劫不复。但若成功,你便是奠定我宸州万世基业的第一功臣!侯三,你可愿为本王,行此险棋,立此不世之功?”
侯三此刻心潮澎湃,之前那点小小的失落早已被巨大的使命感和被信任的激动所取代。
他猛地起身,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异常坚定:
“主公信重,侯三……万死难报!此任务虽险,却直指要害!侯三必竭尽所能,纵然肝脑涂地,亦要为主公拿到那‘名分’!”
想了想,侯三又咬牙道:“纵使拿不到禅位诏书,也必在洛都搅动风云,绝不让韩承嗣老贼安稳!”
“好!”如意听到最后一句,不由失笑,不愧是侯三这性格能说出来的。
她亲手扶起侯三,郑重道:“所需一切,由你自行拟定,直接向本王负责,不必经任何他人之手。记住,安全第一,事若不可为,保全自身为上。本王在宸州,静候先生佳音!”
“属下明白!定不负主公重托!”侯三深深一揖,眼中燃烧着使命感的火焰,悄然退出了书房。
如意看着他消失的方向,久久无言,房内只剩下烛火偶尔爆出的轻微噼啪声。
这颗棋子已经落下,至于能否奏效,能奏效到何种程度,确是要看侯三的本事和洛都那潭浑水的深浅了。
她缓缓踱步到窗前,推开窗,夜风带着微凉的湿气拂面而来,让她纷杂的思绪渐渐沉淀。
这只是她思考过后的一步闲棋罢了,但正如她对侯三所言,若能成功,那意义也大不相同。
毕竟,名分大义,在这个时代,有时比一支军队更有用。
若侯三真能成事,将意味着,她接下来的所有军事行动,都将从“割据”变为“奉天承运”,从“诸侯争霸”升格为“统一天下”。
届时,出兵洛都,不再是入侵,而是“接收禅让”、“平定乱局”;对付萧衍、韩承嗣之流,也不再是诸侯相争,而是“讨伐逆臣”、“肃清寰宇”。
这面大旗一旦竖起,对天下士人、对摇摆不定的中间势力,将产生无可估量的吸引力。
不战而屈人之兵,莫过于此。这比单纯依靠武力征服,要省力得多,根基也稳固得多。
当然,也可能希望越大,风险也越大。
毕竟洛都不说是龙潭虎穴,也差不了多少。
韩承嗣在那里经营多年,对那小皇帝的看守必定严密至极。
“但,即便失败,也并非全无益处。”如意目光微冷。
侯三最后那句话——“纵使拿不到禅位诏书,也必在洛都搅动风云”——提醒了她。
侯三是个擅长在暗处活动的人,就算拿不到诏书,只要他能成功潜入,在洛都制造混乱、散播谣言、离间韩承嗣与其党羽,甚至只是让那小皇帝心中种下对宸州的一丝好奇或希望,那便是成功。
这能为她后续的行动创造有利条件,至少,能让韩承嗣后院起火,牵扯他的精力,让他腾不出手帮萧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