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赵大姐可不是个能藏住话的人。
她一进自己车间,看到相熟的老姐妹,立刻就把这“秘密”分享了出去。
当然,每次开头都不忘加一句:“我跟你说了,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啊!”
然后,每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更加努力的把这件事就传给了自己不是“别人”的朋友。
当然,她们也没忘了赵大姐的嘱托,每次都要嘱咐一句“我跟你说件事,你可不能告诉别人啊!”
于是,这件事就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
就这样,“周卫民喝酒后打老婆,结果不小心自己摔伤,为了不丢人就威胁媳妇儿撒谎请假”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
在“我告诉你,你别告诉别人”这句神奇咒语的催化下,以惊人的速度在纺织厂的各个车间蔓延开来。
纺织厂车间本来就是女工更多,虽然不是所有人,但绝大多数还是更看不起周卫民这种人的,免不了就更多添油加醋。
女工们议论纷纷,无不唾弃周卫民,同情林锦绣。
于是,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甚至比张强走路的速度还快,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车间。
当张强到行政楼找到宣传科的时候,宣传科还只有一个人,他有些尴尬地说明来意(周卫民发烧请假三天)后。
那人只是皱了皱眉,公事公办地记下了,说会转达给科长,就没再多说什么,但眼神里明显带着不高兴。
张强完成了任务,松了口气,赶紧离开行政楼往回走。
他回到自己车间时,发现气氛有点不对劲。
不少工友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同情,还有关系好的凑过来低声问:
“强子,回来了?周卫民那边……咳!没事吧?”
“听说摔得不轻?真是恶有恶报!”
“宣传科那边咋说?李科长没说去看看他?”
张强一愣,这才意识到,消息已经传得满天飞了!
他一头雾水地应付着,心里暗暗吃惊这传播速度,但也没准备解释什么,反正他又没说谎。
很快,上班的时间就到了,大家都回到工作岗位上,再加上机器太吵,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但与此同时,在行政楼宣传科办公室。
姗姗来迟的李科长才刚踏进自己办公室。
他看着擦得锃光瓦亮的桌子,拿出手帕擦了一下,确定没有水印和污渍,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等到坐下后,他随手端起右手边泡着茶叶的搪瓷缸子,轻轻抿了一口。
温度适中,很好!
看来新来的小宋已经入门了。
想到这里,李科长不禁为自己调教人的本事点了个赞,这才站起身,挂着一脸和蔼的笑容,端着杯子朝大办公室慢慢踱去。
李科长到大办公室的时候,几个科员已经各就各位,新来的小宋正埋头整理文件,看到科长走到自己身边,连忙站起身。
“科长,您来了。”小宋恭敬地说。
“嗯。”李科长点点头,目光扫过小宋毕恭毕敬的模样,心里满意极了。
忍不住夸赞了一句:“小宋,现在做的越来越好了!”
这句话听的办公室其他几个老人都撇了撇嘴。不过也没有说什么。
李科长夸完,看着小宋激动的通红的脸,又随口问道,“工作都顺利吧?”
小宋激动不已,“多谢科长,都顺利的!”
回答完才想起来之前的事,连忙汇报:“对了,科长。早上有个车间工人来帮周卫民请三天假,说他发烧起不来床!”
“周卫民病了?”李科长眉头微挑,有些意外。
心里却嘀咕起来,昨晚周卫民还提着一瓶好酒、两包点心上门,说是“汇报工作”,实际上就是套近乎。
当时他红光满面,精神头足得很,还拍着胸脯保证帮他跟何家牵线搭桥,怎么一夜之间就病得起不来了?还发烧?
他心里起疑,但面上不显。
周卫民平时对他毕恭毕敬,没少“孝敬”,算是他这办公室里比较会来事的人,而且周卫民还和何家有关系,能帮他更进一步。
想到这里,李科长就觉得他这个科长不能毫无表示,免得寒了“自己人”的心,也显得他不够关心下属。
李科长脸上维持着和蔼的表情,对小宋吩咐道:“小宋啊,既然周卫民病的这么严重,那你代表科里去他家看望一下,带点慰问品……嗯,就从工会经费里支点钱,买点水果罐头什么的。”
“再问问具体情况,看看有什么需要组织上帮忙的。毕竟是我们科的骨干,要体现组织的关怀。”
他刻意强调了“骨干”和“组织的关怀”,既是说给其他科员听,也是给自己这个决定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小宋年轻,没多想,立刻点头:“好的科长,我这就去办!”
说着就要去工会支钱。
“等一下,科长。” 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是坐在角落的老科员陈国栋。
老陈在科里年头长,识时务,消息也灵通,平时和李科长关系处的也好,算是李科长的半个心腹。
他刚才去其他科室送材料,车间里那些关于周卫民的风言风语,他已经听了一耳朵。
此刻见科长真要派人去探望,觉得不妥,赶紧出声阻拦。
李科长看向老陈,眼神带着询问:“老陈,有事?”
老陈站起身,走到李科长身边,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脸上带着几分欲言又止的为难:“科长,这事儿……恐怕有点不妥。我刚才在外面,听到些……不好的传闻。”
“什么传闻?”李科长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和蔼的笑容淡了些。
老陈又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确保只有李科长能听见:“车间里都传遍了……说周卫民昨晚喝多了,在家……动手打了他爱人,结果自己没站稳,摔得不轻,这才起不来床。”
“请假说发烧,是为了遮丑……现在厂里都传遍了,到处都在议论,话说得……不太好听。”
她一进自己车间,看到相熟的老姐妹,立刻就把这“秘密”分享了出去。
当然,每次开头都不忘加一句:“我跟你说了,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啊!”
然后,每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更加努力的把这件事就传给了自己不是“别人”的朋友。
当然,她们也没忘了赵大姐的嘱托,每次都要嘱咐一句“我跟你说件事,你可不能告诉别人啊!”
于是,这件事就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
就这样,“周卫民喝酒后打老婆,结果不小心自己摔伤,为了不丢人就威胁媳妇儿撒谎请假”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
在“我告诉你,你别告诉别人”这句神奇咒语的催化下,以惊人的速度在纺织厂的各个车间蔓延开来。
纺织厂车间本来就是女工更多,虽然不是所有人,但绝大多数还是更看不起周卫民这种人的,免不了就更多添油加醋。
女工们议论纷纷,无不唾弃周卫民,同情林锦绣。
于是,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甚至比张强走路的速度还快,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车间。
当张强到行政楼找到宣传科的时候,宣传科还只有一个人,他有些尴尬地说明来意(周卫民发烧请假三天)后。
那人只是皱了皱眉,公事公办地记下了,说会转达给科长,就没再多说什么,但眼神里明显带着不高兴。
张强完成了任务,松了口气,赶紧离开行政楼往回走。
他回到自己车间时,发现气氛有点不对劲。
不少工友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同情,还有关系好的凑过来低声问:
“强子,回来了?周卫民那边……咳!没事吧?”
“听说摔得不轻?真是恶有恶报!”
“宣传科那边咋说?李科长没说去看看他?”
张强一愣,这才意识到,消息已经传得满天飞了!
他一头雾水地应付着,心里暗暗吃惊这传播速度,但也没准备解释什么,反正他又没说谎。
很快,上班的时间就到了,大家都回到工作岗位上,再加上机器太吵,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但与此同时,在行政楼宣传科办公室。
姗姗来迟的李科长才刚踏进自己办公室。
他看着擦得锃光瓦亮的桌子,拿出手帕擦了一下,确定没有水印和污渍,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等到坐下后,他随手端起右手边泡着茶叶的搪瓷缸子,轻轻抿了一口。
温度适中,很好!
看来新来的小宋已经入门了。
想到这里,李科长不禁为自己调教人的本事点了个赞,这才站起身,挂着一脸和蔼的笑容,端着杯子朝大办公室慢慢踱去。
李科长到大办公室的时候,几个科员已经各就各位,新来的小宋正埋头整理文件,看到科长走到自己身边,连忙站起身。
“科长,您来了。”小宋恭敬地说。
“嗯。”李科长点点头,目光扫过小宋毕恭毕敬的模样,心里满意极了。
忍不住夸赞了一句:“小宋,现在做的越来越好了!”
这句话听的办公室其他几个老人都撇了撇嘴。不过也没有说什么。
李科长夸完,看着小宋激动的通红的脸,又随口问道,“工作都顺利吧?”
小宋激动不已,“多谢科长,都顺利的!”
回答完才想起来之前的事,连忙汇报:“对了,科长。早上有个车间工人来帮周卫民请三天假,说他发烧起不来床!”
“周卫民病了?”李科长眉头微挑,有些意外。
心里却嘀咕起来,昨晚周卫民还提着一瓶好酒、两包点心上门,说是“汇报工作”,实际上就是套近乎。
当时他红光满面,精神头足得很,还拍着胸脯保证帮他跟何家牵线搭桥,怎么一夜之间就病得起不来了?还发烧?
他心里起疑,但面上不显。
周卫民平时对他毕恭毕敬,没少“孝敬”,算是他这办公室里比较会来事的人,而且周卫民还和何家有关系,能帮他更进一步。
想到这里,李科长就觉得他这个科长不能毫无表示,免得寒了“自己人”的心,也显得他不够关心下属。
李科长脸上维持着和蔼的表情,对小宋吩咐道:“小宋啊,既然周卫民病的这么严重,那你代表科里去他家看望一下,带点慰问品……嗯,就从工会经费里支点钱,买点水果罐头什么的。”
“再问问具体情况,看看有什么需要组织上帮忙的。毕竟是我们科的骨干,要体现组织的关怀。”
他刻意强调了“骨干”和“组织的关怀”,既是说给其他科员听,也是给自己这个决定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小宋年轻,没多想,立刻点头:“好的科长,我这就去办!”
说着就要去工会支钱。
“等一下,科长。” 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是坐在角落的老科员陈国栋。
老陈在科里年头长,识时务,消息也灵通,平时和李科长关系处的也好,算是李科长的半个心腹。
他刚才去其他科室送材料,车间里那些关于周卫民的风言风语,他已经听了一耳朵。
此刻见科长真要派人去探望,觉得不妥,赶紧出声阻拦。
李科长看向老陈,眼神带着询问:“老陈,有事?”
老陈站起身,走到李科长身边,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脸上带着几分欲言又止的为难:“科长,这事儿……恐怕有点不妥。我刚才在外面,听到些……不好的传闻。”
“什么传闻?”李科长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和蔼的笑容淡了些。
老陈又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确保只有李科长能听见:“车间里都传遍了……说周卫民昨晚喝多了,在家……动手打了他爱人,结果自己没站稳,摔得不轻,这才起不来床。”
“请假说发烧,是为了遮丑……现在厂里都传遍了,到处都在议论,话说得……不太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