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痴守良缘(巧娘4)-《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巧娘》终章。

  她赶紧把小丫鬟叫起来,带到偏房,“别紧张,我不会罚你。

  我就问一下,你和少爷那啥时,感觉如何?”

  小丫鬟扭扭捏捏,夫人换了一种问话,“那,我问你,少爷像个男人吗?”

  小丫鬟低声回答:“夫人,少爷是真正的男汉,而且孔武有力……”

  “太好啦 !”听完之后,傅夫人很高兴。

  她逢人就说,自家儿子的隐疾好了,是个正常人。

  还琢磨着,要给儿子找个家世显赫的媳妇,好让自家门楣,更加光耀。

  傅廉却私下里跟母亲说:“娘,除了华姑家的女儿,我谁都不娶。”

  母亲苦口婆心地劝道:“儿啊,这世上漂亮姑娘,多如牛毛,你为啥非得盯着个鬼狐呢?

  找个门当户对的,以后日子也能安稳。”

  傅廉却坚定地说:“娘,如果不是华姑给我药,我到现在还不知道男女之事呢。

  背弃她们,那是不道德的,以后肯定会倒霉的。”

  傅老爷拗不过儿子,没办法,只好派了一男一女两个仆人,前往李氏废园打探情况。

  这两个仆人出了城,走了四五里地,还真找到了李氏废园。

  只见那园子一片破败,残垣断壁间,竹子和树木肆意生长,倒也有几分别样的野趣。

  不过,还能瞧见几缕炊烟,从里面袅袅升起,似乎还有人居住。

  老妇人下了车,径直走到门前,只见华姑母女,正在打扫屋子,看样子,像是在等待她的到来。

  老妇人上前转达了傅家的意思,一看到三娘,忍不住惊叹道:“哎呦喂,这就是我们家未来的少奶奶吧!

  长得这般标致,怪不得我家公子日思夜想呢。”

  老妇人又左右张望,问巧娘在哪里。

  华姑听了,轻轻叹了口气说:“她是我的义女,三天前突然就去世了。”

  说完,便热情地准备了酒菜,招待老妇人和仆人。

  仆人回去后,把三娘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详细说了一遍,傅廉父母听了很是满意。

  听到巧娘去世的消息时,傅廉的心,像被重重捶了一下,忍不住伤心落泪。

  他实在是没想到,短短时间竟天人永隔,心里满是自责与不舍。

  这是到了迎亲那天,傅廉满心期待中,又夹杂着一丝失落,见到华姑后,急忙询问巧娘的事。

  华姑一脸平静地说:“她已经投胎到北方去了。”

  傅廉听后,长叹不已,心里默默祈祷,巧娘下辈子能有个好归宿。

  把三娘娶回家后,傅廉心中始终忘不了巧娘。

  既然被华姑用狐灵,重塑了身体,有那么容易死吗?

  他有种预感,觉得巧娘没去投胎。

  只要有从琼州来的人,他都要亲自召见。

  执着打听着,关于巧娘的一丝一毫消息。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傅廉和三娘的生活,也算和睦。

  后来,有人说在秦女墓附近,一到夜里,就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

  那哭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凄惨,让人毛骨悚然。

  傅廉得知后,觉得十分奇怪,赶忙把这事儿告诉三娘。

  三娘听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沉思许久,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哭着说:“是我对不起姐姐!”

  傅廉被弄得一头雾水,忙追问缘由。

  三娘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们母女来这里的时候,没把一些实情告诉巧娘。

  巧娘不知我们去了哪里,孤苦无助。

  如今她在那里哀怨啼哭,恐怕就是因为这个。

  之前一直想告诉你,又怕连累母亲。”

  傅廉听后,既难过又高兴。

  难过的是,巧娘竟然受了这么多委屈,高兴的是,或许还有机会弥补。

  他心急火燎,立刻命人备好马车,日夜兼程,朝着秦女墓赶去。

  一路上,傅廉心急如焚,不停地催促车夫,快些再快些,恨不能立刻飞到巧娘身边。

  终于赶到秦女墓前,傅廉顾不上一路的疲惫,一下车就冲到墓碑前。

  他一边用手敲打着墓碑,一边大声呼喊:“巧娘,巧娘!我来了!你听见我说话了吗!”

  声音,在空旷的墓地里回荡,带着无尽的思念与焦急。

  不一会儿,只见巧娘怀抱着一个婴儿,从墓穴中缓缓走出。

  她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哀怨与疲惫,一见到傅廉,泪水决堤般涌出,忍不住痛哭起来。

  傅廉也忍不住泪流满面,他心疼,伸手抚摸婴儿,声音颤抖地询问,这是谁的孩子。

  巧娘哭着说:“这是你的骨肉,已经三个月大了。”

  傅廉一听,懊悔得扇自己几个耳光。

  自责地说:“都怪我听信了华姑的话,让你们母子俩受苦,我真是罪该万死!”

  傅廉小心翼翼,从巧娘手中接过孩子。

  仔细端详,只见孩子眼睛明亮,十分可爱,完全没有鬼的阴森模样。

  他抱着孩子,拉着巧娘,乘船回到了家。

  一进家门,傅廉就抱着孩子去见母亲。

  看到这个小孙子,白白胖胖的,传夫人惊讶得合不拢嘴,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之前对巧娘是鬼的顾虑,也一下子烟消云散。

  其实么,早就不能称巧娘鬼了。

  从此,三娘和巧娘像是亲姐妹一样和睦相处,一起孝顺公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有两个心爱的女人,还有可爱的孩子,傅廉心里,别提多满足了。

  后来,傅老爷不小心生了重病,请了好几个大夫来看,都摇头表示无能为力。

  巧娘一看,无奈地说:“这病治不好了,老爷的魂魄已经离开身体。”

  她赶忙吩咐人准备后事。

  没过多久,傅老爷果然去世了。

  一家人沉浸在悲痛之中,但生活还得继续。

  傅廉与巧娘的儿子一天天长大,模样和傅廉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十分聪慧,简直就是个小神童。

  十四岁的时候,就考中了秀才,傅家,又重新有了新的希望与活力,邻里乡亲,都对傅家啧啧称奇。

  傅廉和巧娘、三娘的故事也在当地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奇妙谈资。

  高邮的翁紫霞客居广东时,听闻了这个故事,充满奇幻色彩。

  只是故事里的一些地名,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无从考证。

  故事最终的走向,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变得模糊,无人知晓了。

  但这段奇妙缘分,跨越人鬼狐三界,在人们的口,始终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