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孽债终偿 大梦方醒。
在那幽冥地府的茫茫雾气之中,曾举人的魂魄浑浑噩噩,被鬼差紧紧押解着,脚步踉跄地前行。
每走一步,脚下都似有无数冤魂在哀号,那凄厉的声音直钻人心。
没走几步,眼前的景象陡然一变,一个巨大的铁架矗立在前方。
铁架上缠绕着一个火焰巨轮,那轮子大得无法形容。
五彩的火焰在轮子上疯狂燃烧,光芒直冲云霄,将周围的一切都映照得如同白昼。
鬼差们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手中的皮鞭狠狠地抽打在曾举人的身上,厉声命令道:“登上火轮,速速!”
曾举人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但他根本无力反抗,只能闭上眼睛,硬着头皮跳了上去。
刚一踏上,就感觉那轮子随着他的脚步飞速旋转起来,身体不断下坠,遍体生凉,如同坠入了无尽的冰窟。
等他再次睁开眼睛,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
他竟然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而且是个女婴!
再看看周围的“父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家徒四壁,除了几件破旧的衣物和一口破锅,什么都没有,分明就是乞丐。
他心中顿时明白,自己这是投生到了乞丐之家,开始偿还前世所造的孽债。
从此,他(此刻的她)作为一个小乞儿,每日跟着“父母”沿街乞讨。
肚子饿得咕咕叫,却常常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身上穿着破烂的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那刺骨的寒冷仿佛要穿透她的骨髓。
有时候,一天下来,只能讨到半块发霉的馒头,还得和“父母”分着吃。
看着那些富贵人家餐桌上的山珍海味,她只能暗自咽下口水,心中满是无奈与悲哀。
时光匆匆,她长到了十四岁。
虽然长期营养不良让她身材瘦弱,但眉眼间却透着一股灵动与坚韧。
这一年,命运似乎对她露出了一丝微笑,她被卖给一个顾秀才做小妾。
进入顾家后,她总算能勉强吃饱穿暖了,不用再忍受饥饿和寒冷。
秀才的正妻极其凶悍,就像一个恶毒的巫婆。
她动不动就用鞭子抽打这个小妾,那鞭子抽在身上,火辣辣地疼,一道道血痕触目惊心。
甚至有一次,正妻竟然用烧红的烙铁烫她的胸脯,她疼得撕心裂肺,却只能默默忍受,不敢有丝毫反抗。
幸好顾秀才还算怜爱她,常常在正妻欺负她时,偷偷给她一些安慰,让她在苦楚中稍感慰藉。
一天,阳光明媚,她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
突然,东邻的一个恶少年翻墙进来,像一头饥饿的野兽,想要强行非礼她。
她心中悲愤交加,想起自己前生造下无边恶业,才受尽地狱之苦,今生岂能再犯此等罪过?
她拼命挣扎,大声呼救,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顾秀才和正妻闻声赶来,恶少年才仓皇逃走。
但从此,她在这顾家的日子更加艰难了,正妻对她的怨恨更深了。
灾难,并未就此结束。
过了不久,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狂风呼啸着吹打着窗户,仿佛要将整个房子掀翻。
顾秀才正在她房中安歇,她靠在秀才的怀里,心中满是温暖。
她向秀才哭诉自己平日所受的委屈,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突然,房门被猛地撞开,两名持刀强盗冲了进来,他们面目狰狞,眼神中透露出贪婪与凶狠。
不由分说,一刀便砍下了顾秀才的头颅,鲜血喷溅在她的身上,温热而又刺鼻。
随后,强盗们将房内值钱之物洗劫一空,扬长而去。
她吓得蜷缩在被子里,身体不停地颤抖,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仿佛只要一动,就会被强盗发现。
强盗走后,她才连滚带爬地跑去告诉正妻。
正妻大惊失色,两人哭着查验了现场。
谁知,那正妻竟一口咬定是她勾结奸夫(指那恶少年),谋害了亲夫!
并一纸诉状告到了刺史衙门。
刺史大人坐在高堂之上,一脸威严,他严刑拷打她,那皮鞭抽在身上,一下又一下,她疼得昏死过去又醒来。
受刑不过,她只得含冤画押。
最终,她被判凌迟处死!
押赴刑场的路上,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她的冤屈而悲伤。
她胸中冤气堵塞,悲愤地跺脚喊冤,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却无人理会。
她只觉得就算是传说中的十八层地狱,也没有她此刻所处的世道黑暗。
周围的人群指指点点,有人嘲笑,有人冷漠,没有一个人相信她的清白……
正当她感到无比绝望,发出撕心裂肺的悲号时,忽然听到耳边有人大声呼唤:“曾兄!曾兄!你怎么了?可是被噩梦魇住了?”
他猛地睁开双眼,豁然惊醒!
发现自己仍然躺在禅院的僧舍榻上,窗外夕阳西斜,那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小雨早已停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位深目高鼻的老僧,依旧在蒲团上闭目打坐,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同游的友人们正笑着对他说:“天色已晚,肚子都饿了,你怎么睡了这么久?”
曾举人回想起梦中那漫长而恐怖的一生,脸色惨白如纸,冷汗涔涔,神情恍惚地坐起身来。
他的双手不停地颤抖,心中充满了恐惧与后怕。
那梦中受尽的苦难,一幕幕在他眼前浮现,就是刚刚亲身经历。
这时,那一直沉默不语的老僧缓缓睁开双眼,面带微笑地看着他,那笑容仿佛能看穿一切。
老僧意味深长地问道:“曾施主,那‘二十年太平宰相’的占卜,可还准验吗?”
曾举人闻言,心中惊骇无比。
他连忙起身,恭敬地向老僧行礼请教,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大师,弟子不知,还望大师指点迷津。”
老僧淡然说道:“但修德行善,便是身处火坑之中,亦能生出清净莲花。
至于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贫僧又能知道什么呢?
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前世之因,今生之果。
你前生造下诸多恶业,今生才会受此苦难之报。
若想改变命运,唯有修德行善,方能化解孽债。”
曾举人来时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心中满是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此刻却如同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默然无语。
那追求入阁拜相的雄心壮志,经此一梦,已然淡若云烟。
他深深地明白,自己所追求的那些虚荣,在生死面前,在因果报应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
此后,曾举人看破红尘,他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再追逐那些功名利禄。
据说他最终抛弃了世俗功名,入山修道去了,无人知其终局。
只留下这一个“续黄粱”的故事,在世间流传。
这个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警醒着那些沉迷于权势富贵的人们。
让他们明白,人生在世,修德行善才是根本,否则,即便一时得志,也终将逃不过因果的报应。
在那幽冥地府的茫茫雾气之中,曾举人的魂魄浑浑噩噩,被鬼差紧紧押解着,脚步踉跄地前行。
每走一步,脚下都似有无数冤魂在哀号,那凄厉的声音直钻人心。
没走几步,眼前的景象陡然一变,一个巨大的铁架矗立在前方。
铁架上缠绕着一个火焰巨轮,那轮子大得无法形容。
五彩的火焰在轮子上疯狂燃烧,光芒直冲云霄,将周围的一切都映照得如同白昼。
鬼差们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手中的皮鞭狠狠地抽打在曾举人的身上,厉声命令道:“登上火轮,速速!”
曾举人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但他根本无力反抗,只能闭上眼睛,硬着头皮跳了上去。
刚一踏上,就感觉那轮子随着他的脚步飞速旋转起来,身体不断下坠,遍体生凉,如同坠入了无尽的冰窟。
等他再次睁开眼睛,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
他竟然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而且是个女婴!
再看看周围的“父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家徒四壁,除了几件破旧的衣物和一口破锅,什么都没有,分明就是乞丐。
他心中顿时明白,自己这是投生到了乞丐之家,开始偿还前世所造的孽债。
从此,他(此刻的她)作为一个小乞儿,每日跟着“父母”沿街乞讨。
肚子饿得咕咕叫,却常常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身上穿着破烂的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那刺骨的寒冷仿佛要穿透她的骨髓。
有时候,一天下来,只能讨到半块发霉的馒头,还得和“父母”分着吃。
看着那些富贵人家餐桌上的山珍海味,她只能暗自咽下口水,心中满是无奈与悲哀。
时光匆匆,她长到了十四岁。
虽然长期营养不良让她身材瘦弱,但眉眼间却透着一股灵动与坚韧。
这一年,命运似乎对她露出了一丝微笑,她被卖给一个顾秀才做小妾。
进入顾家后,她总算能勉强吃饱穿暖了,不用再忍受饥饿和寒冷。
秀才的正妻极其凶悍,就像一个恶毒的巫婆。
她动不动就用鞭子抽打这个小妾,那鞭子抽在身上,火辣辣地疼,一道道血痕触目惊心。
甚至有一次,正妻竟然用烧红的烙铁烫她的胸脯,她疼得撕心裂肺,却只能默默忍受,不敢有丝毫反抗。
幸好顾秀才还算怜爱她,常常在正妻欺负她时,偷偷给她一些安慰,让她在苦楚中稍感慰藉。
一天,阳光明媚,她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
突然,东邻的一个恶少年翻墙进来,像一头饥饿的野兽,想要强行非礼她。
她心中悲愤交加,想起自己前生造下无边恶业,才受尽地狱之苦,今生岂能再犯此等罪过?
她拼命挣扎,大声呼救,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顾秀才和正妻闻声赶来,恶少年才仓皇逃走。
但从此,她在这顾家的日子更加艰难了,正妻对她的怨恨更深了。
灾难,并未就此结束。
过了不久,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狂风呼啸着吹打着窗户,仿佛要将整个房子掀翻。
顾秀才正在她房中安歇,她靠在秀才的怀里,心中满是温暖。
她向秀才哭诉自己平日所受的委屈,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突然,房门被猛地撞开,两名持刀强盗冲了进来,他们面目狰狞,眼神中透露出贪婪与凶狠。
不由分说,一刀便砍下了顾秀才的头颅,鲜血喷溅在她的身上,温热而又刺鼻。
随后,强盗们将房内值钱之物洗劫一空,扬长而去。
她吓得蜷缩在被子里,身体不停地颤抖,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仿佛只要一动,就会被强盗发现。
强盗走后,她才连滚带爬地跑去告诉正妻。
正妻大惊失色,两人哭着查验了现场。
谁知,那正妻竟一口咬定是她勾结奸夫(指那恶少年),谋害了亲夫!
并一纸诉状告到了刺史衙门。
刺史大人坐在高堂之上,一脸威严,他严刑拷打她,那皮鞭抽在身上,一下又一下,她疼得昏死过去又醒来。
受刑不过,她只得含冤画押。
最终,她被判凌迟处死!
押赴刑场的路上,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她的冤屈而悲伤。
她胸中冤气堵塞,悲愤地跺脚喊冤,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却无人理会。
她只觉得就算是传说中的十八层地狱,也没有她此刻所处的世道黑暗。
周围的人群指指点点,有人嘲笑,有人冷漠,没有一个人相信她的清白……
正当她感到无比绝望,发出撕心裂肺的悲号时,忽然听到耳边有人大声呼唤:“曾兄!曾兄!你怎么了?可是被噩梦魇住了?”
他猛地睁开双眼,豁然惊醒!
发现自己仍然躺在禅院的僧舍榻上,窗外夕阳西斜,那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小雨早已停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位深目高鼻的老僧,依旧在蒲团上闭目打坐,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同游的友人们正笑着对他说:“天色已晚,肚子都饿了,你怎么睡了这么久?”
曾举人回想起梦中那漫长而恐怖的一生,脸色惨白如纸,冷汗涔涔,神情恍惚地坐起身来。
他的双手不停地颤抖,心中充满了恐惧与后怕。
那梦中受尽的苦难,一幕幕在他眼前浮现,就是刚刚亲身经历。
这时,那一直沉默不语的老僧缓缓睁开双眼,面带微笑地看着他,那笑容仿佛能看穿一切。
老僧意味深长地问道:“曾施主,那‘二十年太平宰相’的占卜,可还准验吗?”
曾举人闻言,心中惊骇无比。
他连忙起身,恭敬地向老僧行礼请教,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大师,弟子不知,还望大师指点迷津。”
老僧淡然说道:“但修德行善,便是身处火坑之中,亦能生出清净莲花。
至于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贫僧又能知道什么呢?
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前世之因,今生之果。
你前生造下诸多恶业,今生才会受此苦难之报。
若想改变命运,唯有修德行善,方能化解孽债。”
曾举人来时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心中满是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此刻却如同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默然无语。
那追求入阁拜相的雄心壮志,经此一梦,已然淡若云烟。
他深深地明白,自己所追求的那些虚荣,在生死面前,在因果报应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
此后,曾举人看破红尘,他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再追逐那些功名利禄。
据说他最终抛弃了世俗功名,入山修道去了,无人知其终局。
只留下这一个“续黄粱”的故事,在世间流传。
这个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警醒着那些沉迷于权势富贵的人们。
让他们明白,人生在世,修德行善才是根本,否则,即便一时得志,也终将逃不过因果的报应。